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欢迎光临社会学(第11版)

書城自編碼: 296852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戴维·纽曼
國際書號(ISBN): 9787301278550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75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85.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吕著中国通史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汉匈战争全史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不止江湖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9.9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

HK$ 129.1
《中国体验》
+

HK$ 84.1
《掠夺之手:政府病及其治疗》
+

HK$ 237.6
《资本的限度》
+

HK$ 98.6
《论现代国家(第三版)》
+

HK$ 326.7
《当代社会理论(上、下册)(第2版)(中国当代学术思想文库·高》
編輯推薦:
1、作者经验丰富:讲授社会学入门三十多年
2、作品受众广泛:美国一百多所大学采用
3、内容可读性强:学生视角,故事串联,简明易懂
4、颠覆传统做法:人们通常都会认为教科书不算真正的书,作者受此激励撰写了这本像真正的书的教科书
內容簡介:
《欢迎光临社会学(第11版)》从建构论视角出发,探讨了社会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普通人又是如何感受的。全书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事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生动地剖析了隐藏在他们习以为常的个人生活经历背后那些不易被察觉的宏大架构,教会学生怎样透过表象看到熟悉事物中的不熟悉,看清自身在建构、规划、维持和再建社会的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懂得社会并非外在于他们而存在,而是人类的创造物,它既可以在我们的手上得到延续,同样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双手作出改变,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關於作者:
(美)戴维纽曼(David Newman,1958 ),美国德堡大学社会学系Lester Martin Jones 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社会、偏常、家庭、社会心理学等。
目錄
目?录

前?言??

**部分?个体与社会??
**章?如何用一双慧眼去看熟悉的世界??
第二章?如何从社会学视角去进行观察和思考??

第二部分?自我和社会是如何建构而成的???
第三章?现实是如何建构而成的:知识的社会建构??
第四章?社会秩序是如何建构而成的:文化与历史??
第五章?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是如何建构而成的:社会化??
第六章?如何强化我们的(社会)认同:自我的展演??
第七章?社会关系是如何建构而成的:亲密关系与家庭??
第八章?差异是如何建构而成的:社会偏常??

第三部分?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与日常生活??
第九章?社会的结构是什么:组织、社会制度与全球化??
第十章?社会阶层化是如何建构而成的:社会阶级与不平等??
第十一章?不平等是如何建构而成的:种族与民族??
第十二章?不平等是如何建构而成的:性与性别??
第十三章?人口统计动力学是什么:人口发展趋势??
第十四章?变革是如何建构而成的:重构社会??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前?言

今天是1994年秋季学期的**天,我刚刚*终校订完本书的**版,它将会在来年1月出版。我这时的内心要多兴奋有多兴奋,就像我刚刚写完一本可以代代流传的不朽之作。我当时的那种兴奋劲儿,甚至把我的两个儿子都吓了一跳(尽管不像我们一起去看职业曲棍球比赛时我突然从座上跃起一把抓住疾飞而来的圆球时那般让他们吃惊)。我走进教室,这学期我开了一门当代社会的课,心里热切地期望能给**次接触社会学课程的学生,传授一些关于社会学的东西。
那天在对那门新课的介绍及评述中,我提到我刚刚写完一本社会学方面的书。学生们的眼睛里透出几分惊慌,神情里既有些好奇,又有些敬畏,可以说是一种奇妙的组合,不过当我告诉他们我不会要求他们这个学期去读这本书后,他们的神情恢复了正常。我告诉他们,写这样一本入门书,为我准备开这门课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我很期待能在书中将自己这么多年来学到的一些知识传授给他们。
第二天下课后,一个看上去非常聪明、浑身洋溢着青春气息的18岁学生走上前来。接下来我们两个人之间进行的谈话,在我心中深深地留下了一个令人惭愧的印象,甚至是在20年后回想起来,还是那么让我记忆犹新。

学生:嗨纽老师,昨晚我给家里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在大学**天过得怎样。我觉得他们比我还要紧张。你知道,做父母的总是会那样。
我: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知道,我自己就是一位父亲。
学生:是这样。我告诉他们我选了什么课、教课的老师怎样和别的一些事情。我对他们讲了你这门课,我觉得这门课相当酷。我还告诉他们你写了一本书。我认为这一点会打动他们,让他们觉得他们掏的钱没有白花,我可以在这里学到好多东西。
我:谢谢。
学生:他们问我那本书写了些什么[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告诉他们我真的不知道,但我会问清楚的。所以我找你就是想知道你那本书写的是什么。
我:嗯,很高兴你来问我这个问题。怎么说呢,这是一本社会学入门教科书,通过引入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现象,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和观点。我的想法是
学生:[他的眼睛在听我讲述时原本略显呆滞与无聊,突然来了精神]等等,你说这是本教科书?
我:怎么了,确实是本教科书。你看,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全面、有用地向读者介绍社会学视角。我想要表达
学生:[这会儿显得相当尴尬]哦纽老师,真抱歉,是我误会了。我还以为你写了一本真正的书。

真正的书(real book)。真正的书。真正的书。这几个字,就像响个不停的教堂钟声,在我的脑海里不住回响。起初我想将其视作不经世事的童言,不去想它。可我还是忍不住会去想,而且越想越不对劲:我开始看清楚一句无心之语反映出的问题。教科书算不上真正的书,这种看法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再常见不过。
几年前,我听到一则广播广告,呼吁听众为当地红十字会捐书。广播员请求听众捐出他们手上任何未使用的或不需要的书,只要它们不是教科书就行。没错,他就是那么说的。一本撕裂的《戴帽子的猫》的复印本要吗?很好,他们要。一本油迹斑斑的1976年款福特平托车的使用手册要吗?当然要了,而且很高兴能拥有它。教科书要吗?不要!白送都不要!
遗憾的是,类似这样的看法并非空穴来风。教科书始终游离于文学世界边缘,介于受人敬重的具有原创性或开拓性的学术专著与丑角浪漫小说之间。传统上,人们对它的看法一点都不让人兴奋:又厚,又重,又贵,学期一结束就会被毫不可惜地5元一本卖给收旧书的。
从*早的第1版一直到现在的第11版,我的目标始终都是:写出一本读起来像真正的书的教科书。在前十版中,我试着同时既能把握住社会学这门学科的本质及洞见,又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从这些年来看过和用过这本书的书评人和师生的回应来看,我想我一直做得相当成功。虽然没有好莱坞电影工作室表示有兴趣把这本书拍成电影(!),但是,人们确实看上去比较喜欢本书轻松的文字叙事风格,欣赏本书用一致的主题将全书章节联系到一起的做法。许多用过本书的教师都评论说:这本书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社会学视角中那些独特而有用的部分。既然这样,就请好好读一读吧!
第11版的特色
对我的两个儿子来说,他们认为我不断修订旧版出新版,足以表明我的能力不足:我没有办法一次就把事情讲清楚。我的小儿子还在念中学时,有一次放学回家他曾问我:为什么你总是一个劲地写同一本书?我的英语老师让我重写一篇《杀死一只知更鸟》的报告,因为我答错了一些问题。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爸爸?是不是你书里出了太多错,你的出版商才一再让你写同一本书?我告诉他事情不是他想的这样,而且他要是不停地问这个问题的话,我就会让他把整本书从头到尾读上一遍。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再提出先前的问题,但我明显可以感觉到,时至今日,他都不相信我的书里有什么有用的东西。
抛开我的小儿子的担忧不谈,社会学教科书确实经常需要定期修改。没有一本书能在从不改动、始终保持特定风格和内容的情况下,具有持久存在的价值。我始终都在提醒自己,睁大眼睛,竖起耳朵,不断地找寻一些新的例子或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将其纳入本书。我的办公室里堆满了成箱的书籍、剪报、复印的期刊文章、便条纸,以及餐巾纸碎片,那上面有我吃早饭时听到或看到一些有趣事情时的零散想法。我一直记得在早上3:00给自己发上一封邮件,以免忘记在酣眠与清醒之间的朦胧状态下闪现脑海的好点子。
这些年我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修订一本书时,比起删减旧内容,添加新材料总是要更容易些。但是,只是简单地东添一点西加一点,只会让书本变得更加厚而不当。所以我会尽**可能简化本书,让其变得更加条理清晰。在一些恰切的地方,我已用新材料替换了过时的材料,更新了所有的统计信息,压缩或更改了部分章节,并移动了部分内容的先后次序。
下面是我在第11版中作出的一些具体变化,为的是让新版变得更有特色。
更新事例和统计信息
就像在前十版中一样,我在每一章都穿插了许多逸闻趣事、个人观察和对当代事件的描述,作为我想阐明的社会学要点的例证。书中不少例子都是来自当今的头条新闻,另有一些例子则来自我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真实事件(它们同样有可能在你的生活中发生)。
写一本介绍社会学学科的入门书,不可能不提及并阐释那些改变许多人生命的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校园枪击事件、政治大变局、法庭裁决、经济崩溃、唐纳德特朗普的**越轨之举,类似这样的事件我们每天都能听到。所以在本书中,我会针对一些广为人知的当代事件和趋势,既包括大型的,也包括小型的,努力提供一些精彩而深刻的社会学洞见。在这一过程中,我打算以一种我希望你会熟悉并能在你日后生活中熟练掌握的方式,带领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看出社会学的普遍性和适用性(进而在你心中产生共鸣)。
就像你通读本书后将会看到的,在没有将更大的社会和历史现象考虑在内的情况下,想要看清楚弄明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是不可能的。许多方面近来的发展已经并将持续对社会学思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仍挥之不去,警察与手无寸铁的有色族群成员之间爆发的一连串致命冲突,同性婚姻的合法化,通信技术引人注目的增长,尤其是社交网站的快速发展。当经济衰落(或好转),从大亨到失业福利金领取者,每个人都会在其日常事务中感受到某些变化。我在撰写本书第11版时,遇到了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及时跟上关于失业、招聘趋势、房屋止赎(home foreclosures,房屋没收拍卖)、消费模式等方面的**信息。同样,每一个新出现的与种族或民族相关的暴力事件,无论是出自执法者之手,还是出自仇恨团体,或是出自独自行动的袭击者之手,都会改变我们这个国家种族关系的发展轨迹。重大政治事件(像**法院的裁决)也会改变我们对日常生活中*根深蒂固的部分所知道的和我们视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的看法,比如谁能嫁给谁。若不承认在线社交网络在塑造我们的学习方式、与他人的关系、直至定义我们自身方面扮演着强有力的角色,我们又如何能够从社会学视角去分析日常生活?因此,你将会在本书中看到,我提到了这些及其他许多发展,用来说明私人生活与宏大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我还想提醒你留意这样一个事实:贯串全书诸多社会学理论和概念的扩展例子,关注的是健康、疾病和医疗。我这样做有两个原因。**,无论我们是谁,也无论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所有人都必须不时地应对健康问题。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可能是我们的生活中**个人性和与我们自身*直接息息相关的事情。与此同时,每当我们寻医问药,无论是在医务室、当地药店或医院,或是试图弄明白如何为其付费,我们都会进入一个巨大的医疗保健体系,这一体系有时会让人觉得极其官僚和没有人情味。随着医疗费用持续上涨,我们的医疗体系也出现了许多改变既有理论建议上的也有实际付诸实施的这些改变将会主导经济预测,占据报纸头条,影响到未来几年采取什么样的立法行动。第二,现在参加医学院入学考试的学生,必须选修一门社会学课程。所以这些与医疗卫生相关的例子,将会为这样的学生提供与他们的需求直接相关的应用和例证,希望有助于他们将来成为更好的医生。
我也试着尽可能地提供**的统计信息。我更新了所有的图注,并在此过程中将其中一些统计表变为更具可读性的图表,以便使得读者朋友能对这些趋势和关系更加一目了然。
我在前十版中提供了许多有深度的研究,这些研究或者是关注社会学研究中的某一专门领域,或者是关注一些议题,这些议题有助于阐明个体的日常生活体验与其所处社会结构之间的微妙联系。这些扩展讨论将社会制度与个人经历联系到了一起,并在社会学家采用什么方法去收集信息进而得出结论我们的世界是如何运转上提供了一些洞见。
关于社会的建筑(architecture of society)的一点说明
我在本书副标题中采用了建筑这一意象,意在揭示本书的核心主题之一:社会是人类建构的。社会不是外在于某个地方,等着我们去对其进行观察和考察。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里。无论何时我们遵守它的规则或是打破它的规则,进入它赋予我们的角色或是隐去它赋予我们的角色、努力改变某些事情或是继续维持现状,我们都是在往我们的社会(这座建筑)的结构框架上添加另一根钉子或另一块木板。简而言之,就像我们身边的建筑一样,离开人们的行动,社会也就无法存在。
不过,与此同时,我们创立的这一结构,看上去却又像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我们通常都不会花太多时间去思考我们生活、工作和游戏其中的建筑。我们认为它们是成品,而不是仍在创造过程中的半成品。只有当其中某些地方出了问题,如水管跑水或墙皮脱落,我们才会意识到,是人们创造了这些结构,必须解决问题的也是人们。当建筑物失去其效用或是对居住其中的居民来说产生威胁,人们必须对其进行修葺翻新,或者在必要的情况下,将其拆掉重建。
同样,社会是如此巨大并已存在如此之久,看上去就像它有自己独自的根基,高居于在其中辛勤劳作的个体之上。但在这里,当有什么地方出现不对劲的情况,比如广泛存在的歧视、环境恶化、大多数人陷入贫困、看不起病、犯罪率飙升,人们同样必须做点什么。
所以,人类生活中*让人着迷的悖论就是:我们建构了社会,但却又集体忘记是我们建构的它,并安然地生活在其庞大而有影响力的结构中。但是,我们并非注定就要被困死在社会(的诸多结构)中,因为人类是其自身社会现实的建筑师。在整本书中,我将会仔细考察个体在规划、维持、修复社会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后一点想法
在我迄今30载的执教(讲授社会学)生涯中,我一直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才能尽可能地让我的学生看到他们的个体成长经历与书中所讲内容有关联,充分看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社会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有独特的能力,可以揭示我们生活中*私密的部分,如我们的性格、经历、行为和思想,与我们置身其中的文化、群体、组织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双向联结。本书采用日常生活方法,使用了来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个人观察,作为一种工具,用来帮助读者朋友理解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我的目的是让熟悉的事物变得不熟悉,进而帮助你批判思考你自己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毫不起眼的事物。只有当你退后一步,检视你的个人经历中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层面,你才会看到,这里面有一个内在的、有时无法识别的组织,而这些组织系统实际上是可以预测的。与此同时,你也会发现:社会的结构要大于个体的经历和心理的总和。
我坚信,这趟知识旅行会引你深思,并会让你愉悦其中。读一本教科书并不一定就是无聊的,或者更糟,是痛苦的,就像拉人去看牙医一样(这里只是打个比方,就我个人而言,我对牙医并没有偏见)。我相信,作为老师,我的责任之一就是,要为我的学生提供一个既具挑战性但又舒适的课堂学习氛围。我也会试着在本书中做到这一点。你的老师选择了这本书,不是因为它能使他或她的教学工作变得更容易,而是因为他或她想要你明白,社会学如何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哪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私人经历,也与我们常挂嘴边的社会这一事物有莫大关系。我希望你能逐渐明了这一重要信息,我也希望你喜欢阅读这本书,就像我喜欢写作它一样。
祝你能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