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

書城自編碼: 296221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科普讀物百科知識
作者: [美]约翰?布罗克曼[John Brockman]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13078347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3-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400/367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15.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HK$ 76.2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HK$ 69.4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09.8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5.0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0.4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HK$ 6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5.4
《爆裂:未来社会的9大生存原则》
+

HK$ 86.9
《成功与运气 :好运与精英社会的神话》
+

HK$ 69.6
《逻辑思维(认知三部曲)》
+

HK$ 100.1
《智力是什么:超越弗林效应》
+

HK$ 52.2
《我们为什么要合作:先天与后天之争的新理论》
+

HK$ 86.9
《如何学习》
編輯推薦: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大问题系列就像一场超大型的圆桌讨论,一个*头脑风暴的沙龙,为你开启一场智识的探险,一次思想的旅行!
带你认识当今世界上**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洞悉那些*复杂、*聪明的头脑正在思考的问题,从而开启你的脑力激荡。
最深刻的思想、最前沿的理论、最简单的方式。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吴甘沙、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授苟利军、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财新传媒主编王烁、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刘兵、复旦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兰小欢、2016年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联袂推荐!
《全球概览》创始人斯图尔特布兰德、虚拟现实之父杰伦拉尼尔、《纽约时报》《卫报》《华尔街日报》《大西洋月刊》集体盛赞!
內容簡介:
哪些科学概念能改善思维方式,让你变得更聪明?本书编者约翰布罗克曼召集了151位世界*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来回答这个大问题,触及物理宇宙、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科技趋势、认知神经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前沿概念与思考框架。
这本书将带你认识这些*伟大的头脑,看他们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从而开启你的脑力激荡。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科学明星,包括著名的无神论者理查德道金斯、*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社会网络学家克莱舍基、国际物理学权威丽莎兰道尔、基因编辑先驱乔治丘奇、人造生命之父克雷格文特尔、哲学家与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等等。
我们在宇宙中是否独一无二?
如何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幸福感?
为什么不能设计自己的大脑和思维呢?
集体智慧让聪明人变得更聪明了吗?
我们已经很熟悉黑天鹅事件,那黑天鹅技术又是什么?
还有更多不可预知答案的问题,你将在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關於作者:
约翰布罗克曼 编著
美国著名的文化推动者、出版人,第三种文化领军人。
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卫报》赞誉)Edge的创始人。
他旗下汇集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每年就同一话题进行跨学科讨论。
目錄
各方赞誉
总 序
推荐序
Edge年度问题
01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正和博弈
02 塞斯劳埃德(Seth Lloyd)
非生即死
03 凯文凯利(Kevin Kelly)
失败造就成功
04鲁比拉克(Rudy Rucker)
不可预知的世界
05 詹姆斯奥唐奈(James ODonnell)
万物恒动
06 特伦斯谢诺沃斯基(Terrence Sejnowski)
十进制
07 苏珊布莱克摩尔(Sue Blackmore)
相关不是因果
08 安东尼阿吉雷( Anthony Aguirre)
悖论
09 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
黑天鹅技术
10 马克佩奇尔( Mark Pagel)
知识就是假设
11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双盲控制实验
12 罗杰尚克(Roger Schank)
实验法
13蒂莫汉内(Timo Hannay)
控制实验法
14 吉诺塞格雷(Gino Segre)
思想实验
15 罗杰海菲尔德(Roger Highfield)
唇齿之依
16威廉卡尔文(William Calvin)
寻找框架
17维莱亚努尔拉马钱德兰(V. S. Ramachandran)
异常与范式
18 克里斯蒂娜芬恩(Christine Finn)
不在与存在
19埃里克托普(Eric Topol)
寻求根本原因:人类的黑匣子

20巴特科斯可(Bart Kosko)
证明完成时刻
21克雷格文特尔(J. Craig Venter)
我们在宇宙中并不孤独
22马塞洛格莱泽(Marcelo Gleiser)
独一无二的我们
23 肖恩卡罗尔(Sean Carroll)
宇宙无用论
24塞缪尔巴伦德斯(Samuel Barondes)
我们每个人平凡却独特
25 唐纳德霍夫曼(Donald Hoffman)
我们的感知桌面
26 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
主体世界
27 胡安恩里克斯(Juan Enriquez)
生命密码
28 珍妮弗雅克(Jennifer Jacquet)
关键消费者
29 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
人类世思维
30 亚当奥尔特(Adam Alter)
心灵生活的盲点
31 丽莎兰道尔(Lisa Randall)
科学
32 马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
科学的生活方式
33 凯瑟琳舒尔茨(Kathryn Schulz)
源于科学史的悲观元归纳
34 道格拉斯洛西科夫(Douglas Rushkoff)
技术的倾向
35 奥布里德格雷(Aubrey de Grey)
恐惧未知的分寸
36尼尔格申斐尔德(Neil Gershenfeld)
真理是一个模型
37 罗斯安德森(Ross Anderson)
科学还是表演
38 格雷戈里保罗(Gregory Paul)
科学家就应该是科学家
39马克亨德森(Mark Henderson)
科学方法不止适用于科学
40蒂莫西泰勒(Timothy Taylor)
科技为人类铺平道路
41 李斯莫林(Lee Smolin)
时间内思维与超时间思维
42马丁里斯(Martin Rees)
深度时间与遥远的未来
43托马斯巴斯(Thomas A. Bass)
开放系统
44 朱利奥博卡莱蒂(Giulio Boccaletti)
尺度分析
45 戴维盖勒特(David Gelernter)
递归结构
46 马蒂赫斯特(Marti Hearst)
检索指数
47 戴维罗恩(David Rowan)
个人资料的开发
48 马可亚科波尼(Marco Iacoboni)
纠缠
49 维多利亚施托登(Victoria Stodden)
相变与型变
50马扎林巴纳吉(Mahzarin R. Banaji)
崩坏思维的解决方法:信号检测理论

51 戴维迈尔斯(David G.Myers)
自利性偏差
52劳伦斯克劳斯(Lawrence Krauss)
不确定性
53 查尔斯塞费(Charles Seife)
随机性
54 罗伯特库尔茨班(Rob Kurzban)
外部性
55 史蒂芬科斯林(Stephen M.Kosslyn)
约束满足
56 斯蒂芬亚历山大(Stephon H. Alexander)
二象性
57 阿曼达格夫特(Amanda Gefter)
二象性
58 塔妮娅伦布罗佐(Tania Lombrozo)
可消除性
59 乔舒亚格林(Joshua Greene)
随附性
60 布莱恩克努森(Brian Knutson)
可复制性
61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
幸福感五要素
62 斯丹法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
大都市性空间关系学
63 罗伯特普鲁文(Robert R. Provine)
天无免餐
64道格拉斯肯里克(Douglas T. Kenrick)
亚自我和模块思维
65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
理性无意识
66 托马斯梅青格尔(Thomas Metzinger)
现象透明自我模型
67杰弗里米勒( Geoffrey Miller)
人格-错乱连续体
68 海伦费雪(Helen Fisher)
气质维度
69 戴夫维纳(Dave Winer)
热跟踪导弹
70理查德沃尔曼(Richard Saul Wurman)
理解和交流的对象
71乔纳森海特(Honathan Haidt)
情境型超级生物
72约翰托比(John Tooby)
因果关系、道德冲突和错误判断

73杰森茨威格(Jason Zweig)
构建偶然
74丽贝卡戈尔茨坦(Rebecca Goldstein)
最佳解释推论
75巴里史密斯(Barry C. Smith)
感官与多重感官
76理查德福尔曼(Richard Foreman)
负能量是一种深刻治疗
77 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
集体智慧
78 苏珊菲斯克(Susan Fiske)
断言往往是能通过大量证据解决的经验问题

79 汤姆斯坦迪奇(Tom Standage)
你可以证明有些东西绝对危险,但没法证明它绝对安全

80 安德鲁雷弗金(Andrew Revkin)
人类智慧
81 萨姆哈里斯(Sam Harris)
迷失于思
82 盖瑞马库斯(Gary Marcus)
认知的卑微
83保罗凯德罗斯基(Paul Kedrosky)
变动基线症候群
84 安迪克拉克(Andy Clark)
预测性编码
85 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
隐藏层
86 斯科特桑普森(Scott D.Sampson)
相生相在
87迪米塔尔萨塞罗夫(Dimitar Sasselov)
他者
88保罗萨夫(Paul Saffo)
判断时距
89洁妮贾丁(Xeni Jardin)
外部记忆与中立观察的神话
90戴维皮萨罗(David Pizarro)
日常真理妄想症
91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C.Dennett)
循环
92 杰拉尔德斯莫尔伯格(Gerald Smallberg)
偏见的背叛
93卡尔罗罗威利(Carlo Rovelli)
确定性无用论
94奈杰尔戈登费尔德(Nigel Goldenfeld)
因为
95加勒特利西(Garrett Lisi)
无法估算的风险
96杰拉尔德霍尔顿(Gerald Holton)
怀疑的经验主义
97基思德夫林(Keith Devlin)
基本概率
98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
以太
99菲尔利库什曼(Fiery Cushman)
理解虚构
100黑兹尔罗斯马库斯(Hazel Rose Markus)阿兰娜康纳(Alana Conner)
文化循环
101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A. Christakis)
整体观
102乔恩克莱因伯格(Jon Kleinberg)
合众为一
103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
认知负荷
104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
自下而上地思考
105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
累积误差
106戴维达尔林普尔(David Dalrymple)
信息流
107马修里奇(Matthew Ritchie)
系统性平衡
108琳达斯通(Linda Stone)
投射性思维
109格尔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
风险素养
110戴维巴斯(David M.Buss)
性别选择
111戴安娜哈尔彭(Diane F.Halpern)
理解科学过程中的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

112克莱舍基(Clay Shirky)
帕累托法则
113保罗迈尔斯(P. Z. Myers)
中庸法则
114塞缪尔阿贝斯曼(Samuel Arbesman)
哥白尼原则
115 迪伦埃文斯(Dylan Evans)
比较优势法则
116马塞尔金斯波兰尼(Marcel Kinsbourne)
扩大的内群体
117凯文汉德(Kevin Hand)
吉布斯景观
118卡伊克劳泽(Kai Krause)
爱因斯坦的奥卡姆剃刀刀锋
119叶夫根尼莫罗佐夫(Evgeny Morozov)
定势效应
120格雷戈里科克伦(Gregory Cochran)
维克效应
121比阿特丽斯戈洛姆(Beatrice Golomb)
假安慰剂效应
122乔纳莱勒(Jonah Lehrer)
控制你的注意焦点
123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聚焦错觉
124斯图尔特法尔斯坦(Stuart Firestein)
命名游戏
125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 Nisbett)
微妙的简化抽象概念
126杰伊罗森(Jay Rosen)
棘手问题
127陶诺瑞钱德(Tor Nrretranders)
深度
128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
设计你的头脑
129约翰麦克沃特(John McWhorter)
路径依赖
130格洛丽亚奥里吉(Gloria Origgi)
糟糕经济学
131恩斯特波佩尔(Ernst Pppel)
满是垃圾的认知工具库
132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
非天生遗传
133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
微观统治世界
134特库姆塞菲奇(W. Tecumseh Fitch)
学习本能
135艾琳佩珀伯格(Irene Pepperberg)
固定行为模式
136阿伦安德森(Alun Anderson)
后猿类物种
137乔尔戈尔德(Joel Gold)
自我的适应性退化
138尼克波斯特洛姆(Nick Bostrom)
生命游戏寻找本源
139布莱恩伊诺(Brian Eno)
生态学
140爱德华多萨尔塞多-阿尔巴(Eduardo
Salcedo-Albarn)
感性智人:能感觉和推理的动物

141卡尔齐默(Carl Zimmer)
生命是一种副作用
142劳伦斯史密斯(Laurence C. Smith)
创新
143克利福德皮寇弗(Clifford Pickover)
发明创造的万花筒
144伊曼纽尔德曼(Emanuel Derman)
拟物化
145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
策展
146丹斯珀伯(Dan Sperber)
文化吸引子
147安德里安克雷耶(Andrian Kreye)
自由爵士乐
148詹姆斯克罗克(James Croak)
拼合爱好者
149罗伯特萨波尔斯基(Robert Sapolsky)
八卦主义
150萨特雅吉特达斯(Satyajit Das)
艺术商业并行论
151埃里克温斯坦(Eric Weinstein)
做戏
译者后记
內容試閱
[总序]
总序
1981年,我成立了一个名为现实俱乐部(Reality Club)的组织,试图把那些探讨后工业时代话题的人们聚集在一起。1997年,现实俱乐部上线,更名为Edge。
在Edge中呈现出来的观点都是经过推敲的,它们代表着诸多领域的前沿,比如进化生物学、遗传学、计算机科学、神经学、心理学、宇宙学和物理学等。从这些参与者的观点中,涌现出一种新的自然哲学:一系列理解物理系统的新方法,以及质疑我们很多基本假设的新思维。
对每一本年度合集,我和Edge的忠实拥趸,包括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凯文凯利(Kevin Kelly)和乔治戴森(George Dyson),都会聚在一起策划Edge年度问题常常是午夜征问。
提出一个问题并不容易。正像我的朋友,也是我曾经的合作者,已故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詹姆斯李拜尔斯(James Lee Byars)曾经说的那样:我能回答一个问题,但我能足够聪明地提出这个问题吗?我们寻找那些启发不可预知答案的问题那些激发人们去思考意想不到之事的问题。

现实俱乐部
19811996年,现实俱乐部是一些知识分子间的非正式聚会,通常在中国餐馆、艺术家阁楼、投资银行、舞厅、博物馆、客厅,或在其他什么地方。俱乐部座右铭的灵感就源于拜尔斯,他曾经说过:要抵达世界知识的边界,就要寻找最复杂、最聪明的头脑,把他们关在同一个房间里,让他们互相讨论各自不解的问题。
1969年,我刚出版了第一本书,拜尔斯就找到了我。我们俩同在艺术领域,一起分享有关语言、词汇、智慧以及斯坦们(爱因斯坦、格特鲁德斯坦因、维特根斯坦和弗兰肯斯坦)的乐趣。1971年,我们的对话录《吉米与约翰尼》(Jimmie and Johnny)由拜尔斯创办的世界问题中心(The
World Question Center)发表。
1997年,拜尔斯去世后,关于他的世界问题中心,我写了下面的文字:

詹姆斯李拜尔斯启发了我成立现实俱乐部(以及Edge)的想法。他认为,如果你想获得社会知识的核心价值,去哈佛大学的怀德纳图书馆里读上600万本书,是十分愚蠢的做法。(在他极为简约的房间里,他通常只在一个盒子中放4本书,读过后再换一批。)于是,他创办了世界问题中心。在这里,他计划邀请100位最聪明的人聚于一室,让他们互相讨论各自不解的问题。
理论上讲,一个预期的结果是他们将获得所有思想的总和。但是,在设想与执行之间总有许多陷阱。拜尔斯确定了他的100位最聪明的人,依次给他们打电话,并询问有什么问题是他们自问不解的。结果,其中70个人挂了他的电话。

那还是发生在1971年的事。事实上,新技术就等于新观念,在当下,电子邮件、互联网、移动设备和社交网络让拜尔斯的宏大设计得到了真正执行。虽然地点变成了线上,这些驱动热门观点的反复争论,却让现实俱乐部的精神得到了延续。
正如拜尔斯所说:要做成非凡的事情,你必须找到非凡的人物。每一个Edge年度问题的中心都是卓越的人物和伟大的头脑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技术专家和企业家,他们都是当今各自领域的执牛耳者。我在1991年发表的《第三种文化的兴起》(The Emerging Third Culture)一文和1995年出版的《第三种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径》(The Third Culture: Beyo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一书中,都写到了第三种文化,而上述那些人,他们正是第三种文化的代表。


[精彩样章]
正和博弈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语言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著有《语言本能》《思想本质》《心智探奇》《白板》。

所谓零和博弈,指的是在某一次互动中,一方的收益正好等于另一方的损失,即双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正好相抵,更准确地说,是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相加之和一直为零。体育竞赛是典型的零和博弈,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非零和博弈则是双方的行为互动之后产生净收益(正和)或损失(负和)。牧民用剩余的羊毛和牛奶交换农民剩余的谷物和水果,人们利用各自的空闲时间互惠地轮流照顾彼此的孩子,这些都是典型的正和博弈案例。
在零和博弈中,总在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行动者必将导致对方的损失最大化。而在正和博弈中,一个理性自利的行动者的选择可能会惠及做出同样选择的其他人。简而言之,正和博弈就是双赢,也就是所谓的人人都是大赢家。
1944 年,约翰 冯
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与奥斯卡 摩根斯坦(Oskar
Morgenstern)提出了博弈论的数学理论,引入了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正和博弈、负和博弈、常和博弈和变和博弈等概念。谷歌的书籍词频统计器显示:以上这些关键词在20 世纪50 年代开始成为热门词,而双赢一词直到20 年后的70 年代才变得热门。
在多人互动的情境中,人们做出的选择无法决定他们将进行零和博弈还是非零和博弈,因为博弈就是人类世界的一部分。如果忽略了一些选项,人们可能会将一个非零和博弈当成零和博弈,而且最终真的会导致收益损失相加为零的结果。因此,如果人们知道了人际互动中的博弈理论结构(也就是正和、负和还是零和),他们无须假装圣人就能做出有价值的选择,让大家变得更安全、更和谐、更富足。
例如:争执不休的同事或亲人将能达成一致,他们会收敛傲慢,并承担各自的损失,实现共同的和谐友爱,而不是为了能让自己占据上风而争吵不休;谈判双方将改变刚开始的各执己见,转而求同存异达成一致;离婚的夫妻会意识到可以重新起草离婚协议,他们完全可以结束没完没了的诉讼,省下支付给律师和律所的高昂费用,为自己留下更多的财富;人们会意识到中间商(精通此道的通常是少数族裔)并不是社会的寄生虫,他们的财富并不是以消耗美国资源为代价获取的,他们是正和博弈的缔造者,而且使每个人都越来越好;各国也会意识到国际贸易并不是损己利人的,而是可以促进双方获益,由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转为开放经济,让每个人都如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富起来,并如最近一些政治经济学家所言那样有效防止战争与种族灭绝;处于战争中的国家将纷纷放下武器,放弃得不偿失的胜利,分享和平带来的红利。
当然,人类活动中也确实存在零和博弈,生理上的两性伴侣竞争就是如此。甚至在一个正和博弈中,某一方也可能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牺牲共同福利。深刻理解博弈理论框架下的风险和代价,特别是在反复活动中,某一轮欲望的满足可能遭致下一轮角色逆转后的惩罚,能抵御各种短视之举。
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人们对零和及非零和博弈的理解的增加真的带来了全球和平与发展吗?这并非天方夜谭。过去几十年来,国际贸易和国际组织蓬勃发展,博弈理论也日益盛行。无独有偶,发达国家也迎来了经济大发展,各种形式的暴力都空前减少,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发达国家之间的战争、种族屠杀和流血冲突都减少了。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这些影响延伸到发展中国家。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国家的意识形态从崇尚阶级和民族斗争,转向了崇尚正和博弈式的市场合作。
早在当代博弈概念提出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享受正和博弈带来的富足和安定了。生物学家约翰
梅纳德 史密斯(John Maynard Smith)和奥瑞思 桑斯马利(Ers Szathmry)认为正和博弈式的生物进化主宰了生命史上每一次的重大转折:基因、染色体、细菌、有核细胞、有机体、有性生殖和动物群的出现。在每一次重大转折中,生物因子都被放入了更大的整体中,在此整体中各种因子产生分化、互惠互利并互相制衡。著名记者罗伯特
赖特(Robert Wright)在他的书《非零和时代》(Nonzero)里也描述了这一现象,并将此推及人类社会。有识之士对正和博弈及相关概念的准确理解,将会把几十亿年来自然世界的决策法则带入人类决策中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