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国学十二道

書城自編碼: 293160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金鸿儒
國際書號(ISBN): 9787513913348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1-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7.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2.2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HK$ 72.8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2.1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欲望与家庭小说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98.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7.7
《最怕你碌碌无为,却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

HK$ 54.0
《掌控了情绪就掌控了人生》
+

HK$ 55.2
《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优秀:潜教育》
+

HK$ 57.7
《互联网大败局》
+

HK$ 57.0
《说话说到点子上》
+

HK$ 69.6
《周恩来在50年代(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熊华源、廖心文倾心力作》
編輯推薦:
如果青春的时光在闲散中度过,那么回忆岁月将会是一场凄凉的悲剧。制片人 张云可
理想这件事情,就相当于在戈壁滩上,你突然找到了方向。企业家 冯仑
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国学大师 季羡林
国学的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凝聚力,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能够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人文无用之大用,也是国学无用之大用。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 袁行霈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要亡掉了。国学大师 南怀瑾
汉语承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其保持生生不息活力的本源。台湾诗人 余光中
內容簡介:
中华文化的精髓便是国学十二道了,里面有着孔子的为人之道、老子的处事之道、庄子的养性之道、孟子的君臣之道、荀子的学习之道、孙子的韬略之道、管子的教练之道、韩非子的统驭之道、鬼谷子的权谋之道、大学中的修身之道、易经里的天地之道、禅宗里的生死之道。国学十二道,让读者可以根据现状自由选择,采各家之长,秀兼济天下之大德,以小见大,由浅到深,让读者可以轻松、快速地了解和掌握国学知识,将国学理念进行梳理,把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读者完美呈现。
關於作者:
金鸿儒,中国著名国学研究者,长期从事国学研究,对国学人物的研究甚是透彻,在国学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此外还是哈弗常春藤教育联盟特约讲师。著有《大师修养课》《大师哲学课》《大师国学课》《轻松学国学》等著作。
目錄
第一章 孔子 :为人之道
1.为人要善 :子欲善而民善矣
2.为人要诚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民无信而不立
3.做人要本分 :在其位,谋其政
4.做人要自重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5.做人要知足 :知足者常乐也
第二章 老子 :处世之道
1.宽容是处世第一法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2.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3.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平其心,论天下之事
4.寡欲是养心第一法 :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5.讷言无为,谨言慎行
第三章 庄子 :养性之道
1.身安,不如心安 ;屋宽,不如心宽
2.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
3.有所敬畏,是做人的基本道义准则
4.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
5.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 ;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
6.学会平和心、喜乐心、慈悲心
第四章 孟子 :君臣之道
1.君讲礼,臣讲忠,故君臣之道在于礼
2.君礼于臣,臣必忠
3.臣忠于君而君不礼,其忠必退
4.君臣之道,恩义为报
5.天与之,人与之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五章 荀子 :学习之道
1.蜕 :日渐而月进,使之产生质变
2.虚 :虚者,虚心、谦虚也
3.一 :学之道,贵以专
4.静 :心要静,摒弃一切杂念
5.师友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第六章 孙子 :韬略之道
1.统帅之道 :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统一
2.先计后战,要有全局意识和长远筹划
3.有了知才能有谋,有了谋才能有
4.太极思想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5.慎战 :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
第七章 管子 :富国之道
1.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
2.善人者,人亦善之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5..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
6.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
第八章 韩非子 :统驭之道
1.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2.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3.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4.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功名之道
5.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第九章 鬼谷子 :权谋之道
1.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2.口者,心之门户,智谋皆从之出
3.机心是术,若无道心统御,术越高,行越偏
4.执形而论相,管中窥豹也
5.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
第十章《大学》:修身之道
1.修身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2.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
3.吾日三省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5.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
第十一章《易经》:天地之道
1.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
2.教者,民之寒暑也 ;事者,民之风雨也
3.天地之道,天人合一
4.天地之道,简易而已
5.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第十二章 佛家 :生死之道
1.死生间观节,细微处品德
2.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3.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內容試閱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周游列国之后,于鲁国开创私学,广收天下子弟。其门下弟子多达三千多人,传世贤人多达七十二人。孔子办学的同时,曾编修《诗经》《尚书》,完善《礼记》《乐》,为《周易》作序言,并修订《春秋》。后世尊其为至圣先师。
孔子提倡仁义,并注重道德教化。他倡导的为人之道为后人所推崇,并被视为为人处世的立身准则。
孔子作为至圣先师,其教诲、教化泽惠后世,绵延至今。先做人后做事,是孔子教化世人为人、做人应遵循的道理。以下几点是他对人们为人处世的具体要求:独善其身需要为善,治国驭民需要怀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本分做人,在其位,谋其政;自重自持,方为君子之道;知足而后常乐。在孔子看来,人们只要做到善、诚、本分、自重、知足这些为人之道,便足以立足社会。
1.为人要善:子欲善而民善矣
孔子作为一位传播教化思想的师者和圣人,教会了世人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善良教育在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均有体现。
孔子所认为的善良包含着仁义的成分,善良也多与君子挂钩,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的善良是宽容,是坦荡,是理解,也是同情。
而善良教育对于普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论语》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就是说,后生晚辈在家中要孝顺长辈,出门在外要敬爱兄长,做到谨言慎行,言而有信,培养博爱的心胸,多去接触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之后,就可以学习文化知识了。这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仁德教育,一个人只要遵从道德准则,不违背道义原则,那他的行为就是善良的体现。
其实,做到善良很简单。孔子曾说:观危墙即倒,既毋扶,然则毋推甚善。这话即是说,看到墙马上就要倒了,即便不去扶它,但只要站在一旁不去推它,这也可以称为善良。可见,孔子认为,人不作恶,便可称为善良。
孔子讲善良,不光针对君子和普通人,而是面向天下人,其中也包括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身为鲁国正卿的季康子曾多次向孔子问政,孔子多是以善良为基础作出回应,并留下了子欲善而民善矣的教言。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先生,您经常讲仁,并且强调多用在统治者的身上,今天您又讲到善良,想必这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不知道为政者应该如何施政呢?
孔子仔细听完季康子的问题,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您有什么观点吗?
季康子回答:我认为,善良可以用在统治者施政上,也就是先生说的仁的思想。
孔子道:你打算如何把善良用在施政上呢?
季康子回答道:如果杀掉一些穷凶极恶的坏人,亲近那些与人为善的好人,这算是善良的施政之道吗?
孔子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刚刚你还说,高位之人在施政方面,仁和善良是同时体现的,你要推行政令,怎么能够杀人呢?如果是身居高位的人想要行善,那么百姓就会跟着行善。身处高位之人的品德就像是空中飘浮的风,而下层民众的品德却像地上随风摇摆的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会随风而倒。只要统治者勤政爱民,百姓自然不会作奸犯科。既然讲仁义,讲善良,那就应该以善良宽容的心去对待百姓。
季康子听了,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言之有理。
季康子的善良仁义观点是针对向善之人的,他主张杀掉恶人,只向好人实行仁义。然而,孔子所讲求的善良是全面的,并不是有针对性的,即便是面对为恶之人,他也认为人们应该用善良的心去对待,然后以善行去感化,规劝其向善。可以说,此时善良也包含了宽容的意味。
季康子曾向孔子请教如何规劝民众:那如何使百姓对我外恭内敬,忠于自己的本分,并且听从我的劝导呢?
孔子说:这和施行善良仁义的政令是不谋而合的。
季康子虚心道:请先生详细地说给我听吧。
孔子想了想,回答说:作为执政者,要能够认识到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要时时刻刻心怀国计民生,以自身为表率,然后以庄严肃穆的形象出现在民众面前,这样民众心里的执政者便是威严而勤政的,进而对执政者毕恭毕敬;若对待百姓仁爱孝慈,那百姓自然就会体现出忠心;常怀善良的心,把一些善人的事迹发扬光大,用这些善行去教育那些不向善的人,百姓就会受到勉励,主动向善。这样一来,自然就能达到规劝的目的。
心存善念,以身作则,注重德行的潜移默化,用实际行动向百姓做出表率,百姓自然服劝归附。
季康子拥有大量的财富,但也时常担忧招惹盗贼,就问孔子如何避免盗窃之祸。孔子非常辛辣地回答道:如果你自己不贪图这些财富的话,就算是公开奖赏偷盗,也是没有人会偷盗的。
孔子表面上是在讽刺季康子贪财,实际上是为了避开如何处置盗贼的话题。他希望为政者在身体力行、为民表率的基础上,做到为政以德,以德行去感染百姓,而不是等百姓犯了错再施加惩罚。为政者应教育百姓如何免于犯罪,急民所急,苦民之苦。可以说,这里的善良又被注入了政治道德的思想。
善良也可以分很多层次,从宽容坦荡、善于理解,到遵守道德、心怀仁德以及不作恶、不杀人,都可以称为善良。孔子在规劝季康子的同时,也在教化世人做到善良。对于统治者来说,能够体谅民生疾苦,勤政爱民,就是做到了善良;对君子而言,做到内心坦荡,无愧于人,就是善良;而对于普通人,只要安分守己,遵守道德法则,就是善良。由此可见,善良很简单,它在为人处世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性格品德。
子欲善而民善矣,这是孔子对统治阶级的规劝。就是说,要想让下层民众向善,那么领导者就要做出表率。百姓都有跟随领导者的心理,领导者想让百姓呈现出什么状态,自己就要先表现出那样的状态。善行得善果,若能传播善行,自当责无旁贷,而这可以称得上是大善。
2.为人要诚: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民无信而不立
人无信而不立,孔子的言论中不乏诚信的内容。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为人处世若是没有诚信,就如同前路荆棘遍布,寸步难行。
孔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动荡,纷争四起,也是圣人感叹的所谓礼崩乐坏的时代。春秋无义战,各诸侯国战火频繁,仁义礼早已经消失殆尽,只剩下智慧和诚信。然而若要匡扶天下,仅凭一人之智,断然不能成事。如果说智慧是单方面的,只一方有智,无法达成共识,也就无法上下一心,匡扶之语更是妄谈,但诚信是双向的,诚信的建立,是以双方的互相信任为基础。兵家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要人和,君民上下齐心,就有可能在乱世之中独善其身。
当然,孔子的诚信并不局限于君民关系,更体现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孔子不仅教育弟子要讲诚信,并且把诚信看作世人行走于天下的通行证和为人处世的行为基石。
孔子的弟子曾多次谈到诚信,孔子也和他们一起讨论过。《论语》中的言论有的突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也有的体现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当然,在规劝统治者治国驭民方面也有所涉及。
子夏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在评价一个人的德行时曾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明仁德,而不是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朝堂之上侍奉君王,能够忠君爱民鞠躬尽瘁;与朋友交往的时候要诚实守信。做到这些的人,他若是说自己没有学习过,在我看来,他也是学习过了的。
子夏认为,一个贤明之人,应当具备仁德、忠孝和诚信这三种基本德行。而对于诚信,曾子曾将其列为君子的行为准则。
曾子曾说:所谓真正的君子,都是用诚信道义去交朋友,然后通过这些讲求诚信的朋友去辅助发展自己的仁德。曾子看重诚信,认为朋友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德行。但他同时也提到,这一切要以诚信道义为前提。
对于统治者治理国家,孔子非常看重诚信的作用,甚至把诚信与国家的存亡联系在了一起。
子贡曾经向孔子请教为政的问题:先生,依您的高见,若要治理好国家,应当具备什么呢?
孔子很简练地回答:朝廷和百姓的粮食要充足,国家军防的军备要充足,百姓要信任统治者。
子贡又问道:倘若要去掉一项,那去掉哪一项较为合适呢?
孔子回答道:那就去掉军防的军备吧。
子贡听闻,不免心下疑虑:若没了抵御外敌的将士,国家岂不是很危险?但他也想知道粮食和信任哪一个更重要,于是他又问道:那剩下的两个,要是不得不再去掉一项,该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不假思索:去掉朝廷和百姓的粮食。
子贡有些不解:没有了军防,若是外无强敌侵扰,内无忧患纷争,国家太平也就罢了,可粮食不论在乱世还是承平盛世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了粮食,朝廷和百姓靠什么生活呢?
孔子意味深长地说:人总是会死的,死于战火、丧于饥饿和寿终正寝其实都是一样的。即便国家在粮食短缺、战火践踏下灭亡,在百姓心中,国家都是存在的,这源于百姓对统治者的崇敬与信任。若是百姓对统治者的信任都没有了,百姓心中无国,那国家就真的不复存在了。
子贡听完,深以为然,诚信的力量也在心中重了几分。
在孔子看来,民心归附才是国家生存的根本。民无信而不立,百姓只有信任统治者,才会拥护统治者,进而忠于国家。因而,统治者要获得百姓的信任,以诚保民心,做到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即师出有名,为什么这么做应当可以说得明白,说出来之后应当可以行得通。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统治者倡导诚信,勤政爱民,并且能够身体力行,民众自然遵守诚信之道。
在与众位弟子谈话的过程中,孔子曾提及自己的志向。
颜渊和子路站立在孔子身旁听孔子讲学,孔子道:说说你们各自的志向吧。
子路率先回答:我希望能把自己的车马、冠服拿来与朋友们分享,即使损坏了也不抱怨。
孔子点了点头,看向颜渊,颜渊恭敬地回答道:我希望的是,不夸耀自己的优势,不彰显自己的功劳。
孔子笑着捋了捋胡须。
子路说:先生,向我们说一说您的志向吧。
孔子缓缓说道:我希望由于我的存在,老者能够安心,朋友能够信任,年轻的子弟们可以得到关怀。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孔子的理想社会,而且在孔学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三个志向并不是孔子随便说出口的,他是深思熟虑过的。
孔子讲为人要诚,朋友之间要讲诚信,相互信任;君民之间要讲诚信,君王对百姓真诚,百姓对君王才会信任有加。诚是双向的,为人处世要想获得诚信,就要拿出诚意,彼此之间真诚相待。如此,朋友乃至国家,才能走得长远。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