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12.7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HK$
68.8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9.7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8.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72.5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6.4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1、如果说库哈斯的广义建筑学、黑川纪章的雪崩式大转变和矶崎新的分崩离析状态,都是基于时代背景所做出的前瞻性预言,那么,面对不期将至的雪崩之势,当代先锋建筑的应对之策又是什么呢?
2、本书从回顾先锋派思想的源流及其美学范式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其在文学、艺术和建筑等领域的大致发展,并依据时空的脉络,论述了历史先锋派与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后现代先锋派与解构主义建筑思想、当代先锋派与建筑中的复杂性趋向的阶段划分和演进历程。
3、本书从思想、参照、形态、功能、空间和语言等六个层面出发,对于当代先锋建筑的异质性建构展开论述。
4、本书结合当下建筑创作和空间叙事的需要,依托于当下复杂-非线性思维的成熟和对建筑学科的交叉贡献,建立起了异质共生对空间叙事的设计策略,主要包括抬升的地景介入建筑、消解的表皮关联浮动的边界、叠置的层次对接空间中的运动和事件、开放空间构拟不可预见的复杂、媒介空间生成流动的镜像体验以及仿生自然扩展有机增殖的适应性等六个层面。
5、本书中通过对20多组建筑师或团体,40多个经典案例的系统剖析和梳理,向世人完整呈现了当代建筑的先锋之策,并指出了可预见的方向异质共生。
专家推
|
內容簡介: |
本书基于后现代文化中的多元化语境与复杂化趋向,借助复杂性科学与哲学,以当代先锋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其异质性的建构、实现异质共生的策略出发,来构想富有建设性和包容性的共生景象。可以说,以异质共生作为指导性原则和思想基础,是当代建筑步入先锋之境的根本策略。本书主要供建筑院校的学生、从事相关内容教学的教师、以及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研究者阅读参考。
|
關於作者: |
徐守珩
1979年,生于山东平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空白格建筑事务所(KBG Architecture Office)创始人、先锋建筑思想研究学者、客座讲师。多年来,在带有实验与批判性的建筑实践中,践行着空白诗学的设计理念。并在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中,创新性和系统化地提出了空间运动有机理论,开辟了建筑学领域一个相对独立却又契合时代特性的研究方向空间运动学。
主要的著作有《道设计:建筑中的线索与秩序》、《建筑中的空间运动》等。
|
目錄:
|
目 录 前 言001 导 论 由安倍晋三废止哈迪德设计的东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事件说起015 第一章 先锋派建筑思想的源流及其美学范式017 『先锋』概念的源起及其在文学、艺术和建筑领域的发展025 历史先锋派与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理论034 后现代先锋派与解构主义建筑思想045 当代先锋派与建筑中的复杂性趋向061 第二章 当代先锋建筑中的异质性建构及其相关语义063 思想:理性超越与去总体性070 参照:中心的消解与界定的模糊076 形态:变异与反逻辑082 功能:多义与不确定性088 空间:多场景构图与戏剧性096 语言:断片的对峙与非连续105 第三章 当代先锋建筑实现异质共生的策略107 策略一:抬升的『地景』介入建筑114 策略二:消解的表皮关联浮动的边界121 策略三:叠置的层次对接空间中的运动和事件128 策略四:开放空间构拟不可预见的复杂138 策略五:媒介空间生成流动的『镜像体验』144 策略六:仿生自然扩展有机增殖的适应性151 第四章 当代先锋建筑对于共生场景的构想153 地域性与全球化的共生160 局部与整体的共生169 透明与模糊的共生175 真实与虚幻的共生183 第五章 典型案例的整体性剖析与知觉体验185 案例一:达拉斯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194 案例二:上海巨人网络总部办公楼206 案例三: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创新楼214 案例四:西雅图中央图书馆222 案例五:釜山电影中心232 案例六:斯图加特新保时捷博物馆242 案例七: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255 案例八:台中大都会歌剧院264 结 语268 图片来源269 参考文献274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前 言作为时代性产物,建筑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适应、观察、思考和质疑时代的重要载体,在某种程度上表征着时代精神。然而,在当下这个急剧膨胀的时代,人们观察、体验、感知和理解建筑与城市的传统方式都暴露出了明显的局限性。人们既要面对社会对建筑形态和空间构成的多样性要求,又要接受建筑所承受的社会使命正在削弱的事实,特别是当人们尝试着用传统的语言或方式去解释反传统的后现代文化现象的时候,总会产生一种力不从心或者思维紊乱的感觉。这确实令人倍感困惑:为什么会这样呢?概括而言,五大要素对此产生着重要影响,即科学与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商品化和消费主义的极端泛滥、个人主义向大众社会的全面转变、后现代文化形式的深度扩散,以及超二元世界的多维时-空观。显然,人们所依附的语境变了,一味地继承和延续传统的操作,或者模仿那些备受世人推崇的大师作品都不是长久之计,人们需要从先锋派思想观念中觅得良策。自先锋派思想诞生以来,它都不曾独立出来作为社会发展的阶段,而是作为从属身份指引着各个阶段的发展。本书从回顾先锋派思想的源流及其美学范式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其在文学、艺术和建筑等领域的大致发展,并依据时空的脉络,论述了历史先锋派与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后现代先锋派与解构主义建筑思想、当代先锋派与建筑中的复杂性趋向的阶段划分和演进历程。其中,对于深受后现代文化和复杂-非线性思维双重影响,全面突破现代理性限制的当代建筑而言,在异质性的建构、实现异质共生的策略和对共生场景的构想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更具适应性的价值和意义。本书从思想、参照、形态、功能、空间和语言等六个层面出发,对于当代先锋建筑的异质性建构展开论述。具体表现为理性超越、去总体性、中心的消解、界定的模糊、变异、反逻辑、多义性、不确定性、多场景构图、戏剧性、断片的对峙与非连续等特征。它让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当代先锋建筑维持批判与创新精神的逻辑方式和手段,拨开当代先锋建筑高不可攀、居高临下的神秘面纱,并通达其建构背后的相关语义。作为后现代意识下的产物,异质性本身在人类社会从机械秩序向生命秩序过渡的过程中,开始与当代先锋思想出现错位,但是,它并没有被后者所摈弃,而是嫁接与共生思想的结盟来修复错位。洞悉当代先锋建筑异质性的建构及其相关语义,是促成异质与共生结盟的大前提。然而,要实现当代先锋建筑对多元化语境和人性抚慰的双重作用,人们还需要找到实现异质共生的根本性策略,复杂-非线性思维的发展和完善为此提供了理论指导,让人们能够从各个层面预见异质共生的全息图景。本书结合当下建筑创作和空间叙事的需要,依托于当下复杂-非线性思维的成熟和对建筑学科的交叉贡献,建立起了异质共生对空间叙事的设计策略,主要包括抬升的地景介入建筑消解的表皮关联浮动的边界叠置的层次对接空间中的运动和事件开放空间构拟不可预见的复杂媒介空间生成流动的镜像体验以及仿生自然扩展有机增殖的适应性等六个层面。在以上六大策略结合相关案例的剖析中,当代先锋建筑尝试走出后现代文化与解构思想漩涡所做出的改变清晰可见,它在强调异质性建构之外,开始赋予建筑更多的属性和意义,使其日益趋于共生的秩序。在当前这个矛盾与冲突日益凸显的时代,单向化与排他性思维范式开始失效,对于共生场景的构想体现出更大的智慧性,表现为一种暧昧的包容。当代先锋思想对于共生的阐述涉及到很多领域或层面,比如说人与自然的共生、艺术与技术的共生、历史与未来的共生,以及民主与集权的共生等。而具体到当代先锋建筑的表现上,则主要体现在地域性与全球化的共生、局部与整体的共生、透明与模糊的共生,以及真实与虚幻的共生四个方面。其实,在共生的秩序之间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冲突或对峙,更多表现为一种新型的平行关系,并剔除了主客二分的假设性前提。在全球范围内,强调异质性的先锋设计比比皆是,其中一些当属当代先锋建筑师的大智慧之作,非常值得人们全面体验和感知。本书最后一章精选了8个极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先锋建筑案例,力求在对其进行系统的观察,体验和感知,以及整体性剖析的过程中,让人们充分理解信息时代的巨变、异质性的建构、实现异质共生的策略,以及对于共生场景的构想。当然,本书并非试图建立一种普适性的理论或概念,仅仅是针对当代先锋阶段的转变所做出的一些积极探索和构想,它让异质性成为一种保持批判性的力量能够在当代建筑中自然而然地呈现,并让复杂-非线性思维成为当代先锋建筑构拟和还原现实世界复杂的有效策略。换言之,在本书中,不管是异质性建构、实现共生的策略,还是对于共生场景的构想,都是开放而又可被延展的架构,而非封闭的系统或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