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家小书 译馆 骑士:历史与文化
》
售價:HK$
56.4
《
没有一种人生是完美的:百岁老人季羡林的人生智慧(读完季羡林,我再也不内耗了)
》
售價:HK$
56.9
《
日耳曼通识译丛:复原力:心理抗逆力
》
售價:HK$
34.3
《
海外中国研究·未竟之业:近代中国的言行表率
》
售價:HK$
135.7
《
我们为何建造(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售價:HK$
89.7
《
算法经济 : 商业逻辑与人类生活的智能演进(生动呈现AI与算法的创新应用与商业价值)
》
售價:HK$
79.4
《
家书中的百年史
》
售價:HK$
79.4
《
偏爱月亮
》
售價:HK$
45.8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份愉快的邀请,关于旅行与人生,美食和爱,自我与生活的探索,分享着一个成熟女性的生活理念。告诉我们怎样活得明朗,绚烂,精彩,恣意,要严肃而勇敢的怀着一颗纯洁的心面对生活。
在一个多样多刺的层叠世界,作者陈思呈将带领你到达一个开阔地,你在这里得以思考,在丰富的情绪中分享愉快的事件,在当下的生活里给予你宽慰。
作者拥有丰富的学识和敏锐的观察力,在书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谨慎又温和的人,在生活中一点一点被不断丰富的人,对生活满怀感情的探寻与求索,并将生命的心理,性格,情景都化作了一个又一个愉快的邀请。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陈思呈最新写作的生活告白书,以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为基底,穿插对社会热点议题的评析,以及对自我爱情与生活的感悟体察等,以顶观戏者的角度解开生活的众多秘密,丰富详实事实议题 客观理性辩理 作者潇洒赤诚的文风,令书中每一个发出的思考,都像一个拳头,捶向自我,每一击都拳拳到肉。
全书有学问有见识有态度,通过安抚自我生活里的冲突和对立,描白出自己观察思考的世界图景,令人茅塞顿开。
|
關於作者: |
陈思呈,女,专栏作家,腾讯大家等多家媒体签约作者。
著有《我虚度的那部分世界》《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等。
自我评价:非专业阅读者,不自由撰稿人。
|
目錄:
|
序(黄爱东西)
第一章不要轻易自诩善良
谁都愿意自诩善良,事实上,人性的势利却让你身不由己我们也许不会主动伤害一个弱者,但以强者的意愿为圭臬,向强者示好,却是本能。
1.我们害怕的不是告别,而是不告而别
2.庸才做什么都要结伴而行
3.你是否参与过集体的恶意
4.奴役才是生活的唯一法则
5.敢不敢骄傲地寒酸
6.思考人生如何成了件丢人的事
7.如何面对世间无解的恶
8.我懂你,不解释
9.向死而生探测悲伤最深的底部
第二章有种天赋是对生活浑然不觉
对生活的敏感使人丰富,可以感受更多,看到更多;而保持对生活的钝感也给人另一种丰富可以因浑然不觉而不受阻挡,故可行走更多。
1 .有种天赋是对生活浑然不觉
2.路痴的非尘世气质
3.心安理得地做一个胖子
4.一封信让你回味多年
5.文青不等于文青范儿
6.命名的学问
7.不修边幅也是一种幽默感
8.饭局上的风骚与尴尬
9.串门儿的小确幸
10.为广州写下的花边笔记
第三章爱情是最美好的病症
爱情原来别无他事,就是在那么一些微妙的时分,由旁的不相干的事物,一起合谋催化。
1.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2.表演欲就是生产力
3.见到你后更寂寞
4.思念是一种生活方式
5.摧毁爱情的不是背叛,是对命运的无力感
6.一定是在恋爱中认识无常的
7.巨婴男是如何炼成的
8.方鸿渐的女人缘为什么那么好?
9.别谈什么感情了,不过是月亮与东风的合谋
10.乡村由秘密组成
第四章唯在渡涉苦难时可以领受
承认被命运薄待的部分,也承认自己的耿耿于怀,用尽全力把它挖出来,直达最深处。
1.不平凡的世界
2.每一次告别都是一场小型的死亡
3.失眠是因为对这世界用情太深
4.势均力敌才能长久做朋友
5.另一种接近理想主义的活法
6.别做生活里的局外人
7.歌声是一个人的远方
8.我有获得这种寂寞的办法
9.活着活着就忘了
10.夏天欠缺余地,冬天适合怀想
第五章坦然接受平凡才是真强大
真正诗意的生活,应是来源于一颗有活力的心,假装岁月静美,不过是用隐士的姿态粉饰自己当下的无能。
1.那些不美的才女
2.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3.出花园的孩子
4.坦然接受自己的平凡才是真强大
5.未完成的内心无以谈诗意
6.学琴往事
7.每一眼风景都是一次愉快的邀请
8.大海频频向我举杯
9.北平的冬天没有风筝
10.那年今日松花江,人面雪花相映凉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不要轻易自诩善良
1.我们害怕的不是告别,而是不告而别
前些时日电视节目《康熙来了》停播,作家咪蒙在她的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叫《为什么我们总是害怕告别》。
千里搭长棚,告别总是难免的。告别其实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告而别,就像《少年派奇幻漂流》中,那只老虎对待派那样。
在丛林边上,他(即老虎理查德帕克)停了下来。我肯定他会转身对着我。他会看我。他会耷拉下耳朵。他会咆哮。他会以某种诸如此类的方式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总结。他没有这么做。
我哭是因为理查德帕克如此随便地离开了我。不能好好地告别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啊。我是一个相信形式、相信秩序和谐的人。只要可能,我们就应该赋予事物一个有意义的形式。事物应当恰当地结束,这在生活中很重要,只有在这时你才能放手,否则你的心里就会装满应该说却不曾说的话,你的心就会因悔恨而沉重。那个没有说出的再见直到今天都让我伤心,我真希望自己在救生艇里看了他最后一眼,希望 我稍稍激怒了他,这样他就会牵挂我,我希望自己当时对他说我们活了下来,你能相信吗?我对你的感谢无法用语言表达,如果没有你,我做不到这一点。我要正式地对你说,理查德帕克,谢谢你。谢谢你救了我的命。现在到你要去的地方去吧。这大半辈子你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动物园里有限的自由,现在你将会了解什么是丛林里有限的自由。我祝你好运。当心人类。他们不是你的朋友,但我希望 你记住我是一个朋友。我不会忘记你的,这是肯定的。你会永远和我在一起,在我心里。
之所以抄摘了这么长的原文,是因为派自己强调的、这段告别辞的重要性,在经历了极端的苦难之后,他很需要与他的伙伴也许是另一个自己,说这么一通话,好好地告别一声,之后尘埃落定。
去年在某寺庙里,听方丈讲过一个香客的故事,这个香客从小由祖母带大,祖母去世前,他恰好在外地,虽然连夜赶回去,还是见不上最后一面。因为这最后一面没见上,他内心里一直无法接受祖母去世这个事实。他常觉得祖母是在伤心中去世的,也觉得祖母的灵魂至今没有安息。
方丈说,有很多人见了亲人临终的最后一面,但没有好好说点心里话,结果也是一样的。中国人的拙于表达、临终时周围人群缭绕、逝者陷入昏迷等等客观因素,都可能导致这几句有关告别的心里话没机会好好说出来。这是很多人的命运他们都觉得与去世的亲人没有好好告别过,余生一直为此不安。
这种不安,似乎比死亡本身,更让人耿耿于怀。
这种心理,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解释,叫完形心理学。
心理学家武志红写到一个故事,有个80岁的老人马德峰 ,在长达47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寻找初恋女友,最终通过报社得以圆梦了,找到了女友的下落。这件事,未必能用痴情来解释,更能解释它的,也是这个完形心理学。
武志红文章中说,完形心理学源自德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其核心概念就是,我们会追求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一个有始有终的初恋,不管结果是走向婚姻,还是分手告别,只要有明确的结果,就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
假如无果而终,像80岁老人马德峰这种,就是没有完成的心理图形,人们会做很多努力,渴望重新将它完成。有报道称,山东青岛甚至有机构从此推出一项特别服务:代孤独老人寻找初恋情人。
其实这些恋人即使是寻得了彼此,也不见得真的能在现在的生活中互相安慰,也许他们的结果仍是分手,只不过,把那一声迟到了47年的告别,弥补说一声罢了。
恋人尚可寻找,假如他(她)仍在世间。但生离死别则无法弥补,少年派和那只老虎之间,就有这么一声悬而未决的告别。
古诗里写离别的那么多,这些诗句,可能就是为了与对方好好告别吧。
踏歌前来的汪伦,是为了好好告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都是为了好好告别,是为了告诉对方,在刚结束的这场相逢中,你在我心里的份量。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也是为了好好告别,有了这场醉,以及醉中的歌舞,便可以将自己的感情和盘托出,那么,从别后,忆相逢,这一次告别也就是寂寞岁月可以时时回味的糖。
不过,最好的告别还是莫过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句,这个开朗的说法,给聚散无常一个宽容的微笑,看破了时间和空间。
流行歌里也是这样的,田震唱朋友你今天就要远走,干了这杯酒,林子祥唱每一个晚上,我将会远望,无涯星海,点点星光,然后我们就真的以为,以后的每一个夜晚,都可以占据对方的思念。好好地告别一声,意义就在于,对刚结束的那场相逢,作一次盖棺定论。
有时也想,对于这一声告别的看重,是不是也是一种贪心,起码是一种偷懒式的人际关系,仿佛没有了最后的总结性发言,前面的过程和细节就性质不明了。之前和之后的努力,都是空虚。
寺庙里的方丈说那个香客的故事,我隔空感到那个香客的痛切,但是方丈说,释迦牟尼出家的时候,也是翻城墙而出,不辞而别的。
这让我想起凡人对死别的理解。人是有限的,无论怎么样做都是有限的,而死亡却是无限的,庄子说,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人是多么热爱追求圆满的生物,对,完形心理学,如果能活到孙子上大学,人生就圆满了。如果能生个儿子,人生就无憾了。如果可以去趟美国,心愿就完结了。不告而别之难,皆因它提示着最尖锐的不圆满。
老想起电影《黑暗中的舞者》中塞尔玛在眼睛瞎了之后唱的那首歌:
谢夫:那么你看过中国吗?看过长城么?
塞尔玛:长城确实很伟大,但我小小的屋顶没有坍塌,这也很伟大。
谢夫:你还没有看过Niagara大瀑布。
塞尔玛:但我见过水。瀑布不就是水吗?
塞尔玛作为一个盲人,她在这首歌中表达了她对人生的残败的理解,人是生而残败的,没有圆满可言,并不仅仅是那些不告而别的人独有的苦。
吾友老邓讲述过他对死别的理解,他说,死去的亲人以活着的亲人为殿堂,活着的亲人怎么活,死去的亲人就怎么活。这句话,一开始我把它理解成一种愿力,但是琢磨久了,我觉得它是一种修练。
修练中的人,不应该把死亡当成一段关系的结束。我们其实是有责任把一条路走通的,一个人走,但担负的,却是两个人的相知另一个人是逝者。这并不单是对对自己的责任,也是对逝者的责任。是在各种无果而终中,自己修练出结果。
其实我只是想把这些话,说给那个寺庙里陌生的香客听。
2.庸才做什么都要结伴而行
我们楼下的广场舞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一会儿是火火的姑娘,一会儿今夜舞起来。由于我是个很随和的、很能抗干扰的人,基本可以闹中取静。但我妹就不行了,她抓耳挠腮地从房间走到阳台,又从阳台走到书房,在大妈阿婶们一会儿拍手一会儿跺脚的全情投入中,她到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条信息:如果我将来有一天也加入广场舞队伍,你们一定要把我拉回家!可是她有几个朋友马上留言:我们已经是队伍中的一员了。
我也觉得我妹太不合群了,等我老了,我就愿意加入这支队伍中,白天一起吃喝玩乐,晚上一起跳舞,多么充实的老年生活。神一定是听到了我的心声,于是派人来提前让我感受广场舞蹈队的气氛。这是两位邻居大妈,她们在公车上一路愤愤然地讲述两支广场舞蹈队争场地、争演出机会的内幕,听到最后甚至发现两支舞蹈队由于男队员紧缺还在争老头,几乎可以写个电视剧呢。
我再次感到,集体就是江湖,集体就是力量。据说这几年广场舞之热门,到了有人用社会洪流来形容之的程度,据说有华人舞蹈队在纽约布鲁克林日落公园遭到附近居民报警,原因是扰民。对,很多人都对广场舞队员的扰民提出批评,但我觉得广场舞之所以会成为社会洪流,还是出于人对集体的依赖。
一个人默默地绕着墙根跑步难道不能锻炼身体,但那有什么乐趣呢。
对集体的需要是一种很奇怪的情绪。谁都知道在集体里会有争风吃醋和勾心斗角,但仍然需要这个集体,仿佛是为了身处人群之中的安全感。像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她们在团队中,有付出、有摩擦、有展现、有交流、有比较,一颗老心,得到多少滋润,真的不是锻炼身体那么简单的事。
我斗胆猜测,传销集团之所以能如此大规模地洗脑成功,很大部分原因也是利用了其成员的集体依赖症。绝大多数人认为,加入传销组织的人纯粹都是出于财迷心窍,慕容雪村就此题材写过一本书,详尽描述了传销人员的贪婪和愚蠢。
对钱这件事,我的看法是,如果你直接给我一百万,我当然太愿意了,但如果你给我划一个饼,让我背井离乡呆三年然后再给我一千万,我觉得正常人都很难答应。这个事情如果只用贪婪和愚蠢来解释,始终还是令人困惑,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怎么会不约而同、如有神助地蠢成那个样子。
前年,我就目睹了身边朋友被卷入传销组织。多年老友,知道她绝非被钱冲昏头脑的人,再说,她原来的工作收入不低啊。据说她们的团队里,像她这样的案例也不少。最令我感到意外、也与慕容雪村所写略有不同的是,她们那一堆人,在传销窝里面,心情很好,完全不苦逼,半年胖了十斤。
他们三餐都有限定的消费价格,吃得肯定谈不上多好,胖起来的这十斤,完全是拜找到组织、心情愉快所赐。
传销组织的每个成员,都背井离乡,与各种随机分配的事业伙伴,出于同一个梦想住到一起。每天过着纪律严明、同吃同住、朝夕相处、与外界极为隔绝的生活,马桶里煮对虾,臭也一起,烂也一起。外面社会对他们的误会,却使他们尤如众叛亲离的爱偶,越发相依为命地团结。
他们告诉每一个队员,我们干的是一件正确的事,只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得不忍受各种委屈和误解,这正是考验你心性和智力的时刻。总有一天,真相大白,那时你受到的苦,都有加倍的甜的回报。只要想到这么悲壮的事实,每个传销人员,心里都有一双泪水模糊的眼睛。
在传销组织中,所有的队员(也称事业伙伴),都是相亲相爱的,充满了各种人际美好。前辈们,也就是上线们,最常说的、最为骄傲的一件事情就是,在这里,人际关系的单纯和美好。为什么大家能这么单纯呢?因为,在这里没有利益的竞争,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在一起。
我想,人们在判断传销的魔力时,也许忽略了这种集体生活的蛊惑。在这里的很多人,也许都在外面感受到单枪匹马的孤独和空虚,或者内心依赖集体但又感受过被集体排斥的痛苦,感受过求而不得的失落。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在著作《乌合之众》中指出,群体中的人大脑功能是处于停滞状态的,最活跃的是脊椎神经,所以群体行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他提到一个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达维曾经将一群人召集在一起,甚至包括英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他让这些人亲自检查了物件,并按其自身意愿做了标志。然后,达维先生当面演示了一场灵魂现形的过程,最后,所有的人都认为确是灵魂现形,但实际上,这只是达维先生的简单骗局。勒庞说,这就是群体中的智力泯灭,即残存的智力品质被反噬。
所以,在集体中,你是否能相信自己?这件事,比当你孤单一人时,更有难度。
容我武断地得出结论,对集体的依赖程度与智商是成反比的。因为在集体中,人通常只能表现平均值的智商,为了与其它人取得对话和沟通的方便,往往是就低不就高的,因为低可以就,而就高则心有余力不足。这个过程,任何有创造力、珍惜创造力的人,都会本能地感到集体的扼压。
高智商的人都是只身来往、事了拂衣去的,庸众才是上个厕所也要结伴而行,浩浩荡荡。
但是,也有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鼓励、互相感动而获得成就感。我那个加入传销的朋友就是如此,她迷恋于为他人付出、为集体牺牲的机会。据说,他们集体迁徒时,有先驱部队先到一地,吃方便面睡地板,身体不好也跟着装修工一起加班加点,只为大部分的其它队员可以准时进驻。她觉得这非常感人,她爱这样的集体。
一个人如果把成就感,寄托在感动他人或者被他人感动之上,那实在太危险。必定要出事。感动这东西,听着是很好,但在生物学上,一个热泪盈眶的人,又能有多少余力去思考真相呢?看到真相、反高潮都需要非常尖锐的判断力,而鼓吹美好、渲染感动则多么容易,简直只需要肾上腺素。
人在很多时候,都不如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说,他活了四十岁,除了那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王小波说的可能还是客气了点,还有一些人,被设置了之后不但安之若素,还深为感动。
再继续说集体的可怕。集体的可怕,除了前面所说的智力泯灭,还在于它的暴力性。就像勒庞所写,独立的个人决没有勇气去洗劫一家商店,但是群体则不然,群体是没有负罪意识的,群体天然合理,他们的数量决定了这一点,数量就是真理,当群体中的任何一人融入其中的时候,他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天生正确和合法,并意识到这群体的绝对数量赋予人的力量。
这,不仅能解释很多传销分子在加入传销组织之前,是极为老实守法、甚至善良懦弱的人,也能解释广场舞蹈队在广庭大众下喧嚣时毫无不安。
勒庞刻薄但又无疑很准确地说,假如我们把不计名利、绝对服从、勇于献身真实或虚假的理想算成美德,那么毫无疑问,群体必定是最具备这种美德的人。在这一方面,群体中个人所达到的水平,即使最聪明的哲学家也难以望其项背。
话说回来,跳广场舞的大妈和搞传销的人群肯定不能同日而语。除了高智商的独立知识分子以外,有集体生活的老人,绝对要比没有集体的老人快乐,他们年轻的时候就是普通群众,老了以后只求健康长寿,谈独立精神与对集体的反思这件事太不现实了。除开扰民这个因素,广场舞还是利大于弊。
活在世上也没有谁能真正脱离了集体,我也曾经对我身处的某个集体有很深的感情,但是知道这些感情是生活的最外层,与心智无涉。从广义来讲,所有的人类就是一个集体,身为其中的任何一员,都无法狂妄地说:我不需要集体。任何人的死都损害了我,因为我与整个人类相关。不需要知道丧钟为谁而鸣,丧钟就是为你而鸣,即使我此时写文章反集体,又何尝不是希望这些文字,能影响一点点的人群,我所期望的人群,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形的集体。
5.敢不敢骄傲地寒酸
我有几个特别要好的朋友,都有强悍的金钱观。吾友许多多,推崇亦舒金句没有爱,有许多许多的钱也好。她说人生的大部分事情都是钱可以解决的,而钱解决不了的则属于命运的范畴,操心不了。吾友金山山,她的代表言论是:事实上挣钱多少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你看任何行业只要收入高的,肯定吸引了绝大部分的聪明人。
我觉得她们的言论既稳准狠又真实大气,自然是比虚与委蛇的假清高者强。但是我心里总有一点不安,起因首先是我很穷,按金山山的标准,属于能力不足的人群。但,她要是看不起我倒也罢了,问题是她和许多多一样,对我有一种对自己人才有的担心,比如有时候我和许多多谈人生,说到兴起,她抽口烟:纸媒都不行了,你有没有想办法?她在烟圈后面忧虑地看着我。
我有办法多赚点钱的!我指天画地地保证,内心感到很温暖。自从我妈去世之后,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类似的眼神了。
金山山呢,有时候她会聊到谁谁生活状态窘迫,她推人及己,一副后怕不已的样子,仿佛庆幸我们不至于此。我都不忍心把真相告诉她:其实我觉得我也和那谁谁差不多。
时代变了,谈钱不可耻,不谈钱才可耻,因为有可能是自欺欺人,有可能是无能,更有可能是虚伪。
不过,我最近认识了一个比我还穷,比我还寒酸的朋友。这件事,我认为值得写写,值得写的不是她的穷,而是她的寒酸。穷是一种客观处境,而寒酸则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我想说,寒酸,这个表面看来被赋予贬义色彩的词,其实可以成为一种美学境界。
我们是在一个会议上认识的,称之为宋勇气吧。会议开了几天,昏昏欲睡,刚好手机信息一响,发工资了。我一看,您尾号的储蓄卡账户于收到工资3560元,活期余额为4850.24元。因为我们几天来常常谈论纸媒快死的话题,所以我顺便把这条信息递给旁边的宋勇气看,以做佐证。她看了很有同感地说,她的情况与我不相上下。为配合这窘迫的收入,我们进而比赛谁的生活状态更寒酸。
除了和我一样,用按键手机、出门尽量步行、不购物不饭局之外,她说她不打算买房。多少件衣服才能换一套房?于是我被打败了。四十岁、拖家带口的中国人,如你所知,几乎都把买房当成某种生活宗教,即使有房的也处于焦虑之中,事实上一套房都没有的人极少,而宋勇气显然对此深感坦然。瞬间,我感到自己变成了许多多和金山山,也开始在廉价茶水的水蒸气后面,忧虑而费解地看着她。
我问她:你觉得自己是穷人吗?你怕不怕贫穷?这个话题对于刚相识的人来说有点不礼貌,但考虑到我们谈话至此,已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另当别论。
她说:谁真的不怕穷呢?如果家里人吃不饱,孩子读不上书,老无所养,还叫他不要怕穷,那肯定是不现实。但像我们这类人,生活是有基础品质的,有就业,闲暇,阅读,交际,孩子能读书,生病能看病,只是衣食住行都要节省,只能买必需品,不能买奢侈品,我们这种不是绝对贫穷,而是相对贫穷,所以,不害怕。
房子不是必需品吗?我跟她确认。
对,不是。她说,房子是这个时代的必需品,不是真正的必需品,也许是经济的阴谋。
涉及经济的话题有点超出我的智商,于是我停了下来。与其说我被她说的内容说服,不如说被她的态度折服。她咋能比我更不怕寒酸呢?她对贫穷的定义的底线,咋能比我还低呢?但我又隐隐觉得她有道理。事实上对钱的态度不但与欲望纠结在一起,还与体面纠结在一起,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表面上害怕的是贫穷,事实上是害怕不体面,这是多数人不能欣赏寒酸的原因。
于是宋勇气还跟我讲到一件事。有纪录片讲到,法国有一批年轻人专门捡超市扔掉的食物吃,并计划这样过一生,这批人肯定不是乞丐,他们出于什么原因,有多种,有可能是反对社会浪费,还有可能,我猜是对体面这种事物给出一种嘲讽的定义。
大师和圣人,是属例外的人群,他们得到异于常人的标准,寒酸也好,贫穷也好,都天然地拥有了美学价值。然而普通人的勇气,比如那群遥远的法国年轻人,比如身边的宋勇气,他们对物质的低欲,对寒酸的坦然,则更令人起敬,也更值得玩味。我能猜测他们的后盾,那是物质无法否定的其他追求。而这就是生而为人最奇妙的所在。在物质带来的匮乏感之外,他们早已有别的途径,可以获得更多的生活,像文学大师加缪所说那样去生活得最多。这个途径,也许是艺术,也许是孔子说的道,更可能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力的,总之必定是人世间最有力量的事物──这些骄傲地寒酸着的人,他们拥有这种事物。
所以我重新想到孔夫子那早被我们耳熟能详的安贫乐道论。孔子和子贡交流金钱观,子贡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这样固然不错,但还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你会发现,子贡说的是行为修养的问题,是怎么对人;孔子的回答比他进了一步,他的重点从行为转到了内心,从怎么对人转为怎么对自己。
而孔子的话中,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个乐字。贫而乐之所以被强调,正是因为多数时候贫穷容易不快乐。而贫而乐的可能性,无非来自两种。一种是,他们得到关于幸福的更好的想象力,独辟了另外的蹊径,轻巧地绕过了物质的关卡。另一种是,他们无感于约定俗成的标准,不恐惧尚未到来、或许永不到来的贫穷,不预支尚未到来、也或许永不到来的艰难。
归根到底,我只是害怕我们还没有穷死,就先被对贫穷的害怕给吓死了。
第二章有种天赋是对生活浑然不觉
1.有种天赋是对生活浑然不觉
我特别喜欢邻居郑姐来我家做客。因为,她每次来我家,总是一边与我聊天,一边帮我把家里收拾一遍。我们谈房价时,她帮我摘菜;我们讨论装修时,她在抹厨房的墙;我们讲各自家乡的美食时,她教我用收纳法对付冰箱;当我们开始讲彼此家人的坏话时,我家里已经明窗净几了。
其实,我也特别喜欢去郑姐家做客。在她自己家,她也是一边与我聊天,一边收拾家里。当我们谈房价时好吧,好像我们天天谈房价。我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习惯谈文学的人,之所以与郑姐谈房价谈得这么开心,是因为我喜欢看她边聊天边干活。我多么喜欢看这手不停织、地不停耕的生活景象。而她似乎没觉察到自己在干活,一切轻松得仿佛不需要力气,又像严歌苓笔下的王葡萄,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
我刚认识郑姐时,想象她应该很累吧,连聊天都在不停歇地干活,怎能不累。后来我发现,她一点也不累,反而是我,一个懒得令人怜悯的人,很累。因为对我来说,要干一件活之前,先是调动我要干活了这样一个意识,然后开始付出那么我一定很累的心理成本,以上心理活动进行了一遍,才硬着头皮去干一件小活,还没开始,已经累坏了。
郑姐则刚好相反,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活,就已经把活给干了,轻轻松松,羚羊挂角,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她像风一样的自由。她没有注意到自己在干活。她甚至不耽误聊天,不耽误她谈论房价和装修。她是一个在干活中浑然不觉的人。不管是在她自己家,还是在朋友比如我家,这是她的常态,她既不觉得自己有多勤劳,也不觉得有多热心,当然更不觉得忙碌。
就在我几乎要用禅意之类有文化高度的词句来概括郑姐的生活状态时,我想到另一个浑然不觉的人我的伯父。他的浑然不觉的方向,与郑姐不同,是他对物质环境的感觉。他们这代人的节省习惯是很普遍的,不需我多说,读者自能想象。我特别需要举一个例子,在广州燠热而漫长的夏天,他竟然,可以不用空调。
刚开始我也像多数子女一样,觉得全无必要。因为子女皆经济良好,他本人更是早早实现了财务自由,不存在买不起空调的可能性。而他看起来近乎自虐的节省,简直就是陷子女于不义。
但是伯父这人脾气奇倔,行事颇有魏晋之风,子女强行给他购买的东西,他坚决不用,既不惮拂了子女一片好心,也不在乎显得无情。出于对这种个性的欣赏,我好奇他对空调一事的真实感受。很快我的调查结果出来了,他,确实,真的,不觉得热。
其实要理解这点还挺难的。空调把我们带向更舒适的生活,这唾手可得的舒适,有什么理由不呢?这是多么不自然!这简直是反本能。再说了,辛苦工作一辈子,不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吗?要不赚那么多钱干嘛?这么过日子有意思吗?这是俗称的抠吧,还是以过度朴素来表现另一种虚荣?
但我知道,我想多了。没那么复杂。他就是对热无感罢了。在最热的那几天中午他会用清水擦一遍竹席子,再拖一遍地板,然后打开一把立地风扇。我在炎热的午后拜访他,只见他怡然自若,愉快清爽,全无我想象的这天气没空调一定汗出如浆狼狈死了的局面。他并没有强忍燠热,他只是觉得没你们说的那么热,他不需要更凉快,即使这个更凉快很容易得到,他也不去刺激自己这个欲望。
我于是猜想,自己之所以觉得热不可忍,是因为我已经唤醒了这种欲望。我没有伯父那种浑然不觉。
一个浑然不觉的人多么幸福。他轻松放弃,不需要经历我所揣测所设想的困难。他也可以不以别人的感受为参照物,因为他自己的浑然不觉就可以另设坐标,没必要因为别人都说热,所以你就真的热起来。
我们从小听到的那句老话无欲则刚,我总以为是在形容牺牲者,其实是在形容享受者。他们享受了自己因为低欲而变多的自由。
你会说,要是人人像伯父这样,我们的社会经济怎么发展?文明怎么发展?是的,用我一个研究生物学的朋友的话说,要是不肯定人类的物欲,人类现在还在树上趴着呢。但人类是多么复杂多么丰富的生物,人类的魅力就是在于欲望和思想的双重旺盛。
与其说我在为节欲者辩护,毋宁说我赞美钝感。经济发达使我们敏感,我们因为体会更多、见识更广而不断地提高要求。敏感使人丰富:可以感受更多、看到更多。钝感也令人有另一种丰富:可以因为浑然不觉而不受阻挡,故可行走更多。
我也珍惜自己幸存的浑然不觉。郑姐浑然不觉的方向是干活,伯父浑然不觉的方向是物质环境,我则对脏乱差有着令处女座朋友抓狂的适应性。
有次与一个处女座朋友旅行,她不但能一眼看到垃圾,还能想象出看似卫生的食物可怕的来路。我觉得这份敏锐和想象力很有趣,一切感受丰富的人都令人欣赏。但与此同时,也默默庆幸我尚未扭动的阈值,它使我轻松地吃下各种可能被苍蝇叮过的饭菜,毫无负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