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2.2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HK$
72.8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2.1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98.6
|
編輯推薦: |
●*本中国健康城市蓝皮书系统总结梳理了中国健康城市发展之路,深入探讨了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四大领域的重大问题,汇集了国内外健康城市领域的理论前沿和鲜活经验。
●本书可为党和政府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制定健康城市政策、开展健康城市建设,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健康城市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理论和经验参照。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总结梳理了中国健康城市发展之路,深入探讨了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四大领域的重大问题,汇集了国内外健康城市领域的理论前沿和鲜活经验,可为党和政府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制定健康城市政策、开展健康城市建设,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健康城市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理论和经验参照。
|
關於作者: |
盛继洪,男,1966年9月生,汉族,浙江金华人。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综合处处长,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哲学硕士,高级政工师。1996年12月入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北京市崇文区政府前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崇文区政协专委会三处副处长、崇文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崇文区委区政府研究室主任,市委研究室综合处处长。北京市决策学学会秘书长,担任《2013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首都安全战略研究》副主编,《首都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研究》主编。长期在北京市委和区县从事决策应用研究工作,组织落实多项市、区级重点课题,曾获北京市调查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多次,参与组织起草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为市委市政府领导科学决策服务。王鸿春,男,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原所长,现任中国城市报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院长,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决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研究员、高级经济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兼职教授。近年来主持完成决策应用研究课题30余项,主编或合作主编决策研究书籍近20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决策应用研究和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主持决策研究课题获市领导批示20余项,《转变医疗模式政策研究》获得北京市第九届优秀调查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市级奖项共10余项。解树江,男,经济学博士、博士后,《中国能源报》社总编辑、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俄罗斯能源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研究员、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经济、城市经济、产业经济和资本市场。盛继洪,男,1966年9月生,汉族,浙江金华人。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综合处处长,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哲学硕士,高级政工师。1996年12月入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北京市崇文区政府前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崇文区政协专委会三处副处长、崇文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崇文区委区政府研究室主任,市委研究室综合处处长。北京市决策学学会秘书长,担任《2013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首都安全战略研究》副主编,《首都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研究》主编。长期在北京市委和区县从事决策应用研究工作,组织落实多项市、区级重点课题,曾获北京市调查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多次,参与组织起草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为市委市政府领导科学决策服务。 王鸿春,男,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原所长,现任中国城市报中国健康城市研究院院长,北京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决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研究员、高级经济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兼职教授。近年来主持完成决策应用研究课题30余项,主编或合作主编决策研究书籍近20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决策应用研究和健康城市建设研究。主持决策研究课题获市领导批示20余项,《转变医疗模式政策研究》获得北京市第九届优秀调查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市级奖项共10余项。 解树江,男,经济学博士、博士后,《中国能源报》社总编辑、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俄罗斯能源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研究员、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经济、城市经济、产业经济和资本市场。
|
目錄:
|
序言一【陈 竺】/001
序言二【〔德〕施贺德】/001
Ⅰ 总报告
1 中国健康城市实践与发展对策分析研究
【王彦峰 王鸿春 张晓冰 李 骥 龙 倩】/001
一 绪论/002
二 中国健康城市实践历程/008
三 中国式健康城市建设道路/014
四 中国健康城市建设问题分析/022
五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对策建议/029
Ⅱ 健康环境篇
2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评估报告【宋国君 孙月阳】/033
3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城市赖以发展的基础【胡京仁 杜博伦 邵 婕 李彩虹】/052
Ⅲ 健康社会篇
4 十三五城市公共安全发展趋势与体系规划研究【张黎明】/067
5 中国健康社区建设情况分析【姚 维 邹煦熙】/079
Ⅳ 健康服务篇
6 健康城市建设与医疗体制改革【王大树 朱璐璐】/097
7 中国体医结合健身模式现状与对策
以苏州市阳光健身卡为例【黄亚玲 赵 彤】/110
Ⅴ 健康人群篇
8 中国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及健康影响因素变化分析【李 滔 郝晓宁 刘 志】/128
9 2015年中国人群健康状况:直面挑战,保护和促进全民健康【田向阳 晋菲斐】/151
Ⅵ 城市案例篇
10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第四轮行动实施情况报告
【姜综敏 李忠阳 李光耀 唐 琼 徐 园 乐之春】/166
11 杭州市健康楼宇试点项目现状【蔡一华 王建勋 李金涛 陈珺芳】/178
12 苏州市健康城市建设实践与思考【卜 秋 刘俊宾】/192
13 健康城市的威海实践【杨正辉 李 静 王泽珣】/208
14 贫困地区预防保健体系建设
泸州市创建健康城市中关于开展全民预防保健试点的探索
【任 英 李正业 罗 刚 王光明】/217
15 2012~2015年金昌市建设健康城市案例介绍【姚发岐 赵有成】/238
Ⅶ 国外借鉴篇
16 加拿大温哥华健康城市规划研究【〔瑞典〕约什韦恩伯格 荆 晶 王 微】/250
17 悉尼城市建设规划与健康城市【赵亚莉 陈 苏】/262
Ⅷ 附录
18 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76
19 创建健康城市一流智库推动全国健康城市建设
中国健康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讨会暨中国城市报中国健康城市
研究院成立仪式在京召开【杜博伦】/286
20 后记/288
Abstract/290
Contents/294
|
內容試閱:
|
序言一
健康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没有健康的、现实的人的存在,就谈不上社会的良性发展。党的十七大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提出要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三五规划建议稿中也明确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目标。健康,已经成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它既是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再次强调了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观。纵观人类历史,城市化是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经阶段,但高污染、高消耗、高浪费、低效益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滋生了诸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各种威胁人类健康的城市病。与此同时,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带来的精神压力、锻炼缺乏、不良饮食及作息等问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健康城市建设可谓刻不容缓。
健康城市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为应对城市病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其思想渊源主要是西方的新公共卫生运动、人人健康战略思想和《渥太华宪章》。健康城市以人的健康为核心,着重关注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和健康服务四个方面。在发展理念上,将健康贯穿于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等各个环节;在治理方式上,健康城市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源头治理;在涉及领域上,健康城市涵盖了公共卫生服务、环境建设、城市规划与建设、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健康城市的目标是通过促进城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群的和谐统一,居民生活方式的健康、心态积极向上,来提升人的健康水平。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0%。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消极后果之一就是容易诱发各种慢性疾病,导致居民健康水平日益下降,这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建设健康城市不仅有助于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也是我国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健康城市是我国转型时期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
从20世纪90年代起,健康城市理念开始在我国广泛传播,引起了国内一些地方政府、专家学者、社会组织的高度关注。1994年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开展健康城市项目合作,2007年正式确定了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和金山区张堰镇、杭州、苏州、大连、张家港、克拉玛依为建设健康城镇的试点地区。经过多年努力,这些试点地区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8年,北京市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开展健康奥运、健康北京全民健康促进活动,以北京为代表的一批城市的健康城市创建工作逐步深化。一些地方政府也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建设健康城市计划,如:《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健康杭州十二五规划》、广州的《建设健康城市规划(2011~2020年)》、《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等。
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启动健康城镇建设活动,继续开展国家卫生城(镇)创建活动。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意见》中进一步强调,要鼓励和支持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努力打造卫生城镇升级版。可以说,中国的健康城市正迈入全面发展的阶段。
今后加强健康城市的建设力度,既需要尽快制定和出台国家层面的健康城市建设指导性文件和指标评价体系,也需要进一步深化开展有关研究,努力探索和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城市建设模式,力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健康城市建设理论,促进健康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
《健康城市蓝皮书: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6)》的编撰,是对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对我国健康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也向为这本书付出心血的编撰工作者致以感谢和敬意。
陈 竺
2016年2月26日
序言二
纵观全球,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空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国人口城市化的速度甚至比世界其他地方还要更快。目前,有12的中国人生活在城市;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增至近34。
城市的快速扩张已经在多个方面增加健康风险。空气污染,道路交通拥堵,方便的(但往往是不健康的)快餐食品,以及缺乏步行、骑行和运动的安全空间,都将使中风、心脏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所导致的死亡率上升。在某些地方,不良的城市卫生和废物管理将滋生虫媒传播疾病和传染病,如痢疾和肺结核。其中的很多问题,如空气污染,都是复杂的、极具挑战的问题,其解决绝不在一朝一夕之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什么是健康城市?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城市定义为不断创造和改善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城市,使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们能够实现人生的所有功能并发挥其最大潜力。换言之,一个健康的城市不仅要看有多少诊所和医生,还要看如何将保持社区和人民的健康放在首位。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解决当前以及将来城市面临的诸多健康挑战,并保持我们自己、家人和社区的健康和生产力,这不仅仅是卫生领域的责任。为了保护和促进健康,需要大家共同承诺、共同行动,以及政府强有力的领导。这是健康城市运动的核心。
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健康城市的理念以来,它已经被世界各地的城市所吸纳,从加拿大传播到日本、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中国1989年启动的国家卫生城市项目则着眼于改善城市的基础卫生设施和环境。至今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被授予了卫生城市称号。建立在卫生城市这一独特模式的基础上,中国近年来逐步引入和扩展健康城市的做法针对更加广泛的健康影响因子和健康决定因素,以改善城市的健康环境。自2007年以来,全国已经有34个城市纳入健康城市的试点。这些城市的不同部门密切合作,实施了一系列干预措施,致力于控烟、健康生活方式、道路安全和健康市场等。
在此期间,健康城市的概念日渐吸引着中国的各级领导者。2014年12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健康城市建设。在本书即将付印之际,国家关于健康城市建设的相关指导意见和健康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正在开发制定中。这些政策措施显示了政府高层领导对健康城市理念的重视。
即将发布的指导意见和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将持续改善健康(及城市中的健康指标)和总体的治理能力联系起来。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它将形成一个机制,即领导者和政府作为一个整体来负责城市中的健康,而不仅仅是由卫生部门来承担责任。这将是一个独特的模式,如果成功,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推行健康城市行动革新的引领者。
在2015年9月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之后,中国的这些重要政策进展恰逢其时。城市及其领导者在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大多数目标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可以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和福祉的社会、经济及环境决定因素密切相关。诸多影响这些决定因素的决策都发生在城市一级,并影响着居住在中国城市里的数以亿计的市民。因此,健康城市行动将在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成功上发挥重要作用。换言之,没有健康城市,也就没有可持续发展。
在华期间,我目睹了许多改善城市健康的重大举措。北京的无烟立法就是一个卓越的例子。
但是我们现在需要更进一步,创建一个遍及全国的健康城市的行动。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城市都千篇一律,但是需要所有城市承诺持续地改善影响人们健康的环境。要创建一个有意义的行动,我们需要具体的目标和取得成功。我们需要知道现在就可以采取行动并取得进展的领域,比如创建无烟公共区域,这有助于创造动力推动进一步改革的风潮。
我衷心祝贺《健康城市蓝皮书: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6)》的出版。确保学术界、政策制定者和市民之间的协作来丰富我们的知识和实践,对于推动健康城市行动至关重要。本书在此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示了中国建设健康的城市、人群、服务、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努力,并梳理了挑战和建议。
我希望通过我们的联合行动,数以亿计的生活在城市环境的居民,无论在国家的哪一个角落,都能享受到生活在健康城市的好处。让我们都承诺共同努力,使这个目标成为现实!
〔德〕施贺德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办事处代表
北京,中国
2016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