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80.3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7.4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73.7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5.2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2.8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9.7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7.9
《
周易
》
售價:HK$
45.8
|
編輯推薦: |
本书通过参考国内外众多区域发展案例、经验,对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的区域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新趋势进行研究,探索我国区域发展的新路径及更科学、更精准的区域政策。
|
內容簡介: |
201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之一。本书从在综合有关协同学理论和美国、德国等国家区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区域协同的内涵、实现机理和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构建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框架,提出了我国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优化方向和相关对策建议,对学术界和政策制定部门深化对区域协同的认识,提高区域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之一。本书从在综合有关协同学理论和美国、德国等国家区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区域协同的内涵、实现机理和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构建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框架,提出了我国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优化方向和相关对策建议,对学术界和政策制定部门深化对区域协同的认识,提高区域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侯永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张永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基础领域首席专家。
刘培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中长期发展基础领域首席专家。
|
目錄:
|
目录
总报告 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政策研究一、区域协同发展的内涵以及重要意义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分析三、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政策框架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措施
专题一 区域协同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演变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演变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体现三、新时期区域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反映的政府与市场的失灵四、新时期区域协同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专题二 区域协同发展的国际经验一、世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演变基本态势二、世界各国国家区域政策最新的发展方向三、对中国的启示
专题三 区域规划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一、区域规划是一个过程二、中国的区域规划有助于减少区域发展的不确定性三、当前中国区域规划的环境、技术手段和任务
专题四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财税政策一、财税政策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机理二、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财税体制和政策问题三、构建有利于区域协同发展的财税体制和政策四、促进区域财政协同治理的法律和组织保障
专题五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政策一、区域协同发展对创新政策的新要求二、各地区推动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国际经验:协同发展条件下的区域创新四、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政策思路五、若干政策建议
专题六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环境政策一、当前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保护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二、已有环境政策框架难以实现各方权责关系的合理调整三、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共同应对环境问题的政策建议
案例研究一 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特征、问题与政策建议一、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特征二、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三、新时期推动长三角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案例研究二 珠三角多圈层协同发展的实践和启示一、珠三角协同发展的整体规划与战略实施二、经济圈内的合作与协调以广佛肇为例三、后发城市如何搭上经济圈的大船以肇庆为例
案例研究三 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京津冀地区发展的阶段特征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政策举措三、主要经验与政策启示
案例研究四 协同发展中的京津冀地区功能定位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二、京津冀地区战略定位的变迁与影响三、首都区域发展定位的国际经验和启示四、京津冀地区定位中的两个关键问题
案例研究五 长株潭协同发展的经验和启示一、长株潭协同发展的探索二、长株潭协同发展的成绩三、长株潭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四、对长沙一城独大的进一步思考五、结语
案例研究六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一、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任务二、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的工作进展与主要经验三、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的难点四、大流域协同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五、进一步提升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的建议
|
內容試閱:
|
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新问题和新趋势,大都市区、城市群等正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空间组织形态,大城市病空心村、跨区域环境治理等新的区域问题日渐突出。同时,区域之间产业同构、恶性竞争、土地无序开发、发展差距过大等既有的问题也需要加快解决。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采取更科学、更精准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本项研究在综合有关协同学理论和美国、德国等国家区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协同为核心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路径。协同既是对区域系统中各区域之间关系状态的一种描述,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同时又是实现更加包容、更加均衡、更加协调区域的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与传统区域发展思路相比,区域协同发展是一种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的发展思路,它更强调不同类型地区发展路径的多元化、差异化,不同地区之间的动态平衡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深度合作。区域协同的内容主要包括政策协同、创新协同、产业协同和规划协同等四个方面。现行地方竞争激励机制的负面影响、资源统筹利用机制不完善,以及要素在跨地区流动过程中仍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壁垒,是制约我国地区之间形成更加有效的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构建了由协同决策、协同动力、协同规制等三大机制和激励性、协调性、约束性等三类政策工具所组成的综合性的协同发展政策体系框架。其中,协同决策机制是针对不同行政区发展目标、发展利益的协调平衡,以及重要跨区域事务的协商沟通和综合决策。协同动力机制侧重于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社会资源空间配置的合理化,促进区域之间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工耦合。协同规制机制主要是为了矫正市场机制在区域发展中的失灵,解决区域发展主体信息不对称、促进区域公平等问题。实现区域协同发展还需要新的政策工具组合,本研究重点从财税政策、规划政策、创新政策、环境政策、金融政策和法律保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优化调整的方向和对策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