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7.3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HK$
89.4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7.4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2.2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HK$
72.8
|
內容簡介: |
教材分绪论及上、中、下三篇,共30余万字,附图2幅。绪论阐述中医养生学的内涵、外延等学科基本概念及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上篇为理论篇,共分三章,分别阐述中医养生学的发展简史、基本观念和基本原则等学科基础理论;中篇为方法篇,赅十章,从精神、起居、功法、环境、药食、针推等养生各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易学、易用,且均为历代医家、养生家长期实践检验而证明切实有效者;下篇为应用篇,分时令养生、地域养生、因人养生、五脏调养、身体部位养护及中医临床养生应用等共六章,介绍中医养生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方式。为适应养生发展特点,尚增附篇中医养生科普,介绍中医养生科学普及过程中可运用的媒介及注意事项等。
中医养生学当前已成为中医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本教材广泛适用于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各专业的教学实践使用,并可供广大养生爱好者参考应用。
|
關於作者: |
马烈光,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养生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基础系主任、西部省情研究院养生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学科带头人、中医药养生健康产业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学术带头人、《养生杂志》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养生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康复研究分会副会长等职。
应邀担任国际药膳食疗协会执行会长、美国世界养生学会名誉会长、世界健康促进联合会名誉会长、日本自然疗法协会及东洋学术出版社学术顾问、《美国中华医药杂志》第一副总编、《环球中医药》、香港《紫荆养生》杂志顾问、《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东方食疗与保健》、《东方药膳》等杂志编委。
1969年参加医疗卫生工作,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迄今,曾于20世纪80年代期间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一直从事中医养生学及《黄帝内经》医教研工作。1999年晋升教授,长期担任硕、博士研究生导师。
|
目錄:
|
绪论
一、中医养生学基本概念
二、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特征
三、养生的目的和意义
四、中医养生学与相关学科领域的关系
五、学习要求和方法
上篇理论篇
第一章发展简史
第一节远古起源期
第二节先秦奠基期
第三节秦汉成形期
第四节魏晋隋唐充实期
第五节宋元发展期
第六节明清鼎盛期
第七节近现代弘扬期
第二章基本观念
第一节生命观
一、生命基础
二、生命运动
三、生命态度
第二节寿夭观
一、夭年
二、寿夭
三、衰老
四、影响因素
第三节健康观
一、中医的四维健康观
二、形与神俱的健康标准
三、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第四节和谐观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人体自身的和谐
第五节权衡观
一、自然、生命的权衡自稳
二、养生的权衡稳定
第三章基本原则
第一节预防为主,扶正避邪
一、预防为主
二、扶正避邪
第二节动静互涵,形神合一
一、动静结合,形与神俱
二、动静适宜,形神共养
三、动以炼形,静以养神
第三节审因施养,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第四节五脏为本,杂合以养
一、五脏为本,重点突出
二、综合调摄,杂合以养
三、中和适度,过犹不及
中篇方法篇
第四章精神养生
第一节修德怡神
一、常存仁爱之心
二、常怀坦荡之胸
三、常做乐善之事
四、常省修德之身
五、常以恬淡为务
第二节积精全神
一、节欲保精
二、饮食养精
三、方药补精
第三节怡情摄神
一、移情法
二、暗示法
三、开导法
四、节制法
五、疏泄法
六、调气法
七、情志相胜法
第五章社交养生
第一节社会环境与养生
一、社会安定与养生
二、社会经济状况与养生
第二节交际环境与养生
一、交际的养生功能
二、建立健康交际环境的原则和措施
第六章饮食养生
第一节饮食养生基本理论
第二节饮食养生作用
一、滋养调理作用
二、延衰益寿作用
三、御邪防病作用
第三节饮食养生原则
一、全面膳食,合理搭配
二、审因施膳,以人为本
三、食饮有节,注意宜忌
第四节饮食养生的材料
一、五谷为养
二、五菜为充
三、五果为助
四、五畜为益
五、调味品的应用
第七章起居养生
第一节起居环境
一、住宅环境
二、室内环境
第二节作息常规
第三节劳逸适度
一、劳逸失度的危害
二、劳逸适度的方法
第四节睡眠调摄
一、睡前调摄
二、睡时调摄
三、睡眠环境
四、助眠法
五、睡眠质量判定
第八章房事养生
第一节房事养生作用
一、舒缓情志,调畅气机
二、强体益智,延年益寿
三、疏通脉络,调气活血
四、缓解疼痛,养颜美容
第二节房事养生措施
一、顺从生理,房事有度
二、房中有术,享受性爱
三、房事法则,七损八益
四、讲究卫生,注意保洁
五、适度房事,独宿颐养
六、适时婚育,守法合规
第三节房事禁忌
一、环境不宜,当禁房事
二、七情太过,应禁房事
三、醉酒入房,房事大忌
四、劳倦病中,慎行房事
五、经产孕期,房事不宜
第九章雅趣养生
第一节音乐养生
一、养生机理
二、养生要领
三、注意事项
第二节弈棋养生
一、养生机理
二、养生要领
三、注意事项
第三节书画养生
一、养生机理
二、养生要领
三、注意事项
第四节品读养生
一、养生机理
二、养生要领
三、注意事项
第五节垂钓养生
一、养生机理
二、养生要领
三、注意事项
第六节花鸟养生
一、养生机理
二、养生要领
三、注意事项
第七节旅游养生
一、养生机理
二、养生要领
三、注意事项
第八节品茗养生
一、养生机理
二、养生要领
三、注意事项
第九节其他
一、集藏养生
二、香熏养生
第十章沐浴养生
第一节水浴
一、水浴养生
二、水浴分类
三、水浴注意事项
第二节药浴
一、药浴养生
二、药浴方法
三、常用药浴方
四、药浴注意事项
第三节其他浴
一、泥浴
二、沙浴
三、日光浴
四、空气浴
五、海水浴
第十一章传统运动养生
第一节传统运动养生的特点和作用
一、传统运动养生特点
二、传统运动养生作用
第二节传统运动养生要领
一、形的锻炼和调控
二、气的锻炼和调控
三、神的锻炼和调控
第三节传统运动养生原则
一、动静结合,运动适度
二、三因制宜
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第四节常见功法
一、太极拳
二、八段锦
三、五禽戏
四、易筋经
五、六字诀
六、形神桩
七、放松功
第十二章针灸推拿养生
第一节针刺养生
一、针刺养生作用
二、针刺养生常用穴位
三、针刺养生注意事项
第二节艾灸养生
一、艾灸养生作用
二、艾灸养生方法
三、艾灸养生常用穴位
四、艾灸养生注意事项
第三节推拿养生
一、推拿养生作用
二、推拿养生方法
三、推拿养生常用部位及方法
四、推拿养生注意事项
第四节其他相关方法
一、拔罐养生
二、刮痧养生
三、敷贴养生
第十三章药物养生
第一节应用原则
一、注重体质,因人用药
二、扶正祛邪,辨证遣药
三、天人相应,顺时选药
四、谨慎用药,切忌滥用
第二节常见剂型
一、固体中药制剂
二、液体中药制剂
三、半固体中药制剂
下篇应用篇
第十四章因时养生
第一节昼夜
一、早晨养生
二、中午养生
三、傍晚养生
四、夜晚养生
第二节旬月
第三节四时
一、春季养生
二、夏季养生
三、秋季养生
四、冬季养生
第十五章因地养生
第一节东南地区
一、环境特点
二、利用有利因素进行养生保健
三、针对不良因素进行预防保健
四、习俗养生
第二节西南地区
一、环境特点
二、利用有利因素进行养生保健
三、针对不良因素进行预防保健
四、习俗养生
第三节西北地区
一、环境特点
二、利用有利因素进行养生保健
三、针对不良因素进行预防保健
四、习俗养生
第四节东北地区
一、环境特点
二、利用有利因素进行养生保健
三、针对不良因素进行预防保健
四、习俗养生
第五节中部地区
一、环境特点
二、利用有利因素进行养生保健
三、针对不良因素进行预防保健
四、习俗养生
第十六章因人养生
第一节年龄
一、青少年保养
二、老年保养
第二节性别
一、男性保养
二、女性保养
第三节体质
一、体质的基本的概念
二、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
三、体质的分类
四、养生要点
第十七章五脏调养
第一节肝
一、调和情志法
二、日常调养法
三、饮馔服食法
四、肝之导引法
第二节心
一、心神保养法
二、日常调养法
三、饮馔服食法
四、心之导引法
第三节睥
一、调和胃气法
二、日常调养法
三、饮馔服食法
四、脾之导引法
第四节肺
一、保养肺气法
二、日常调养法
三、饮馔服食法
四、肺之导引法
第五节肾
一、保养肾精法
二、日常调养法
三、饮馔服食法
四、肾之导引法
第十八章部位保养
第节头面
一、头发保健
二、颜面保养
三、眼睛保养
四、耳部保养
五、口腔保养
第二节颈部
一、端正坐姿
二、功能锻炼
三、合理用枕
四、保健按摩
五、食疗药膳
第三节胸背
一、胸部保养
二、背部保养
第四节腰腹
一、腰部保养
二、腹部保养
第五节四肢
一、上肢的保养
二、下肢的保养
第六节其他部位
一、通便以护肛门
二、利小便以畅前阴
第十九章临床养生应用
第节治未病
一、基本概念
二、实施方式
第二节亚健康
一、亚健康的概念
二、亚健康干预原则
三、中医养生学在亚健康干预中的重要性
四、常见亚健康症状调理
第三节常见慢性病
一、高血压病
二、高脂血症
三、糖尿病
四、冠心病
五、中风后遗症
六、萎缩性胃炎
七、脂肪肝
八、慢性肾炎
九、慢性阻塞性肺病
十、痛风
十一、骨质疏松
附篇中医养生健康传播
一、中医养生健康传播媒介与要素
二、中医养生健康传播规范与引导
主要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夏季属太阳生长之气,日常起居中应多养护、壮大、充实阳气,与夏季阳气的盛大相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即言,夏季入寝可稍晚一些,阳气无须过早入阴而使阴气用事,亦不可过晚,入寝最晚在子时前;天明即起,出户活动、多运动、多晒太阳,使一身阳气向外舒展、涌发,借天地阳气的盛大来养护自身阳气。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由于阳气不断壮大,夏季气温少有反复,而是逐渐升高。因此,日常起居可与日长夜短的自然规律同步,做到无厌于日,不能为避开炎热而足不出户,应多出户活动、多晒太阳,适当增加汗出,使津液流通、气机宣畅,促进阳气壮大。而由于天气渐热,汗出增多,衣着以轻薄、吸汗为好,材质可选棉质或麻质,亦可选用真丝质;若汗出后,需及时擦干汗液,衣物需勤洗勤换,不可久穿湿衣,否则易使汗出不畅,阻碍气机,又易集聚湿气,导致湿疹等皮肤疾病。
如今,祛暑方式很多,风扇、空调的使用,使人们可以避开暑热,但与此同时,因过度贪凉而导致的疾病也逐渐增多。因此防暑降温须有度,最忌过激失宜。夏季气温升高,汗出增加,腠理开泄,此时不能汗出当风,否则使邪气乘虚而人,轻则感冒、发烧等,重则面瘫、肢体偏枯等,多是由于乘凉不当所导致;与此同理,夜晚亦不可当风入睡,以免邪气侵入,即如《寿亲养老新书》中所言: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纳凉,此为贼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