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HK$
59.8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HK$
89.7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HK$
78.2
《
心跳重置
》
售價:HK$
60.7
《
云中记
》
售價:HK$
78.2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HK$
48.3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HK$
66.7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HK$
80.3
|
編輯推薦: |
纪实摄影大师布鲁诺巴贝中文精选集
从他的成名之作意大利人,到崭露头角的巴西巴黎五月风暴日本学运等作品,以及登上各大杂志的经典画面等,都在本书中精彩地呈现出来。他的摄影旅程紧跟时代的步伐,可以说这本书既全面回顾了巴贝的职业生涯,又梳理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人类历史。
跨越时空的300余张精华之作
巴贝是玛格南图片社率先使用彩色胶卷的摄影师之一,他对色彩自由而和谐的运用成为了他的个人标志。他拍下了明媚多彩的摩洛哥、色调浓郁的西班牙、庄重宏伟的苏联,用色彩表现出地点和人物的本质。早期的黑白作品体现出巴贝对人性的洞察和对光影构图的敏感度,画面耐人寻味。
解密经典照片背后的拍摄故事
巴贝拍摄了许多历史事件,但他的照片的主角永远是人,在本书中他讲述了他如何融入拍摄环境,如何与拍摄对象交流,从而在合适的时间站到合适的地方,捕捉到动人的瞬间。
|
內容簡介: |
近半个世纪以来,布鲁诺巴贝在世界各地旅行、拍摄,作为艺术家和发现者见证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用诚实、精致、仁慈的镜头语言保留了属于全人类的珍贵记忆。本书精选了巴贝从事摄影以来上百幅黑白和彩色照片,拍摄地涉及意大利、法国、葡萄牙、爱尔兰、中东、巴西、波兰、前苏联、日本、柬埔寨、印度、摩洛哥、中国等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全面回顾了巴贝作为新闻摄影师和艺术家的旅程。
|
關於作者: |
著者简介
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1941年出生在摩洛哥。他在瑞士沃韦应用艺术学院学习摄影和平面设计。上世纪60年代,他加入玛格南图片社,19781979年,任玛格南图片社欧洲区副主席,19921995年间任主席。他的作品以对色彩自如协调的运用而著名。巴贝的足迹遍布五大洲,见证过无数次军事冲突。尽管他不接受战地摄影师的标签,但却亲身经历过尼日利亚、越南、中东、孟加拉国、哥伦比亚、北爱尔兰、伊拉克和科威特等国家和地区的战乱。他的照片也广泛被世界各大杂志采用、发表,并被多所美术馆收藏。
卡洛尔纳伽(Carole Naggar)出生于埃及,在法国生活直到1987年,目前居住在美国纽约。她是一位诗人、艺术家、策展人、教育家和摄影历史学家,自1988年起长期为《光圈》杂志供稿。
译者简介
徐峰,法籍华裔,现居法国,精于法语口译与笔译,曾翻译多本图书,包括《乌托邦》《蝴蝶》《疯狂原始人》等。
|
目錄:
|
准确的凝视
布鲁诺巴贝,时空旅行者
意大利人
法国
葡萄牙
苏格兰
中东
巴勒斯坦人
巴西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布基纳法索
波兰
苏联
戴高乐将军
巴黎五月风暴
日本
柬埔寨
斯里兰卡
墨西哥
智利
阿根廷
贝尔法斯特
孟加拉国
越南
伊朗、库尔德斯
库尔德人
阿联酋、阿曼
摩洛哥
中国
印度
尼泊尔、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缅甸
西班牙
乌克兰、立陶宛、拉脱维亚、摩尔多瓦
海湾战争
乌兹别克斯坦
纽约、华盛顿
土耳其
韩国
出版书籍
展览
永久收藏
影片
关于布鲁诺巴贝的影片(卡罗琳蒂埃诺巴贝制作)
译名对照
引文出处、特别鸣谢
出版后记
|
內容試閱:
|
前 言
准确的凝视
虽然布鲁诺巴贝的摄影风格看起来很传统,但他的作品在近代摄影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被新闻媒体及世界知名杂志DU、Camera、《时代》(Time)、《生活》(Life)、《纽约时报》(NewYork
Times)、《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亮点》(Stern)等大量引用。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意大利人为主题的黑白专题摄影如此成功,为家乡摩洛哥创作的彩色摄影作品如此令人赞叹,这些光环难免遮掩了他在其他作品上的成就。
而事实上,无论是从新闻摄影技术、色彩运用,还是他自成一派的摄影方法等方面进行考量,布鲁诺巴贝都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
面对20世纪下半叶风谲云诡的历史局势,他似乎有一种天才的直觉。这种直觉指引他领先世人一步,在最合适的时间站到最合适的地方。
他的镜头囊括了1967年的六日战争、 1968年的巴黎五月风暴学生运动、 1971年的越南战争以及文革时期的中国。1973年当红色高棉包围金边的时候,他在柬埔寨;当团结工会(Solidarno??)初露峥嵘的时候,他在波兰。
他的镜头曾经定格了伊朗沙阿、霍梅尼、萨尔瓦多阿连德、亚西尔阿拉法特等历史风云人物,也记录了2009年巴拉克奥巴马的总统宣誓就职仪式。他四处奔波,从苏联到非洲,从美国到日本,从亚洲到拉丁美洲。他在游历中收获的大量照片,不但被广为刊登,还有当代最卓越的作家纷纷为其作序,这些作家包括塔哈尔本杰隆(TaharBen Jelloun)、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J.-M. G. Le Clzio)等,其中值得一提的还有让热内(Jean Genet)。布鲁诺巴贝从巴勒斯坦回来后,让热内应邀为他的摄影集撰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发表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布鲁诺巴贝25岁时便经人举荐成为玛格南图片社的成员,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战地纪实摄影师。在他自己的一本著作中,他曾经写下我拒绝以疯狂或恐怖为美的题铭。安妮柯科让(AnnickCojean)对他的评价极为中肯:与其说他是一个冒险家,不如说他是一位走遍万水千山的摄影师。
事实上,他总是出现在历史事件之前或之后,并且与之保持着不太远亦不太近的距离。抢爆炸性的新闻从来都不是他的目标,那种被当今摄影记者们奉为至宝的独家头条更是与他的职业准则背道而驰。虽说与历史之约不容错过,他还是更倾心于那些生命中的爱之约。
1966年,他就是带着这样的理念探索巴西的。当时他接受时任Vogue杂志编辑的埃德蒙德夏尔鲁(Edmonde Charles-Roux)女士的邀请,前往巴西。他原本计划在那里停留半个月,结果一住就是三个月。
在巴西他第一次尝试使用彩色胶卷柯达克罗姆2。这在当年是非同寻常的先锋之举。当时杂志上的彩色图片印刷质量低下,除了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玛格南图片社的大部分摄影师都习惯选用黑白胶卷进行拍摄。
当时为数不多的先锋摄影师,比如史蒂芬肖尔(StephenShore)、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乔尔迈耶罗维茨(Joel Meyerowitz),更看重开发新技术的美学可能性,而布鲁诺巴贝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创作之路。面对巴西那肖似地中海沿岸的明艳色彩,布鲁诺巴贝只是简单地以最自然的方式再现现实,不加渲染。色彩作为他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成为他作品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对他而言,色彩并非绘画的替代品,而是当下摄影观念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布鲁诺巴贝的创新就表现在此。他的旅程贯穿了整个20世纪下半叶时期,一直紧跟时代的步伐。
当他故地重游时,有时距离首次拍摄已经过了10年或15年,他用镜头捕捉到了变化中的世界。正如卡洛尔纳伽所写的:对布鲁诺巴贝来说,摄影不仅仅是捕捉瞬间,更是一种关乎过程和记忆的工作。
布鲁诺巴贝性格谨慎而优雅,总能保持合适的距离和准确的凝视。因此他处理影像的方法表现出明显的现代性。
如果像诗人所说的,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那么布鲁诺巴贝正是以摄影为请柬,用作品邀请我们走遍这片土地,并且爱上它。
让吕克蒙特罗索
Jean-Luc Monterosso
欧洲摄影之家总监
出版后记
今年是玛格南图片社成立的第69年。这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后废墟中成立的摄影团体,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之后世界上绝大部分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把关于社会、人、地点、工业、政治、新闻、灾难和冲突的故事变成了一幅又一幅经典的画面。创始人之一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这样总结道:玛格南是一个有思想且乐于共享人类品质的团体。我们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充满好奇,我们对正在发生的事件予以尊重,并渴望用视觉语言去描述它。
1968年加入玛格南的布鲁诺巴贝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好奇心、尊重历史、擅用视觉语言的摄影师。巴贝最大的兴趣是旅行,他曾经梦想成为一个像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那样的飞行员,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后来这个梦想被摄影替代,巴贝得以在世界各地与不同的人相遇、接触、交流。2015年巴贝在巴黎的欧洲摄影之家举办了名为Passages的回顾展,本书即脱胎于该展览的同名图录。当被问到Passages这个词的意义时,巴贝解释道:我常常回到曾经去过的地方拍摄,来来回回。(《中国摄影》,2016年4月)因为巴贝想要了解的并不仅仅是一次事件的结果或一个人物的结局,他更感兴趣的是一种文化、一个社会在历史的流动中变化的过程。
在巴贝来来回回的众多地点中,中国是他尤为感兴趣的一个。他曾在20世纪70年代来访过,用当时中国少见的彩色摄影给那个年代留下了黑白之外的记忆。这一批珍贵的作品也将由后浪出版,敬请期待。
服务热线:133-6631-2326 188-1142-1266
服务邮箱:reader@hinabook.com
后浪出版公司
2016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