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2.2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0.6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
內容簡介: |
《周易译注》以阮刻《十三经注疏》中的《周易正义》为底本进行译注,主要内容包括原文、译文、注释、说明、总论,还附有多幅插图,是初学《周易》者的必备图书。本书稿原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已再版4版,今推出最新增订版。
本书稿以详细见长,逐句详加注释,译文通俗易懂,并且做深入而简明的讲解,每卦还有系统的总论。前有长篇导读,后附《读〈易〉要例》,兼具研究性与普及性,是公认的从思想角度译注的权威《周易》读本。
|
關於作者: |
黄寿祺(19121990),字之六,号六庵,学者称六庵先生,福建霞浦人。早岁游学北平中国大学,师事行唐尚节之(秉和)、歙县吴检斋(承仕)等著名学者。抗战间南旋闽省,先后执教多所高校。曾任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文学学会会长、福建诗词学会会长、中国周易学会顾问等。精研群经子史,尤深于《易》。有《群经要略》《易学群书平议》《汉易举要》《楚辞全译》《六庵诗选》等行世。
张善文(1949),福建长乐人。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易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点带头人。兼任国家《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特约编委、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已出版《周易入门》《象数与义理》《周易辞典》《洁静精微之玄思》《学约斋文录》等专书二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
目錄:
|
卷首
前言/1
读《易》要例/31
《易图》述略/42
译注简说/57
卷一
乾卦第一/1
坤卦第二/21
屯卦第三/34
蒙卦第四/43
卷二
需卦第五/51
讼卦第六/58
师卦第七/65
比卦第八/72
小畜卦第九/78
履卦第十/86
泰卦第十一/93
否卦第十二/100
卷三
同人卦第十三/108
大有卦第十四/114
谦卦第十五/121
豫卦第十六/127
随卦第十七/134
蛊卦第十八/140
临卦第十九/146
观卦第二十/152
噬嗑卦第二十一/159
贲卦第二十二/166
卷四
剥卦第二十三/174
复卦第二十四/181
无妄卦第二十五/188
大畜卦第二十六/194
颐卦第二十七/202
大过卦第二十八/208
坎卦第二十九/215
离卦第三十/222
卷五
咸卦第三十一/229
恒卦第三十二/236
遯卦第三十三/242
大壮卦第三十四/249
晋卦第三十五/255
明夷卦第三十六/262
家人卦第三十七/269
睽卦第三十八/276
卷六
蹇卦第三十九/285
解卦第四十/292
损卦第四十一/299
益卦第四十二/307
夬卦第四十三/315
姤卦第四十四/323
萃卦第四十五/330
升卦第四十六/338
卷七
困卦第四十七/345
井卦第四十八/353
革卦第四十九/360
鼎卦第五十/368
震卦第五十一/376
艮卦第五十二/383
渐卦第五十三/390
归妹卦第五十四/397
卷八
丰卦第五十五/405
旅卦第五十六/413
巽卦第五十七/419
兑卦第五十八/425
涣卦第五十九/431
节卦第六十/438
中孚卦第六十一/444
小过卦第六十二/451
既济卦第六十三/458
未济卦第六十四/465
卷九
系辞上传/473
系辞下传/507
卷十
说卦传/544
序卦传/573
杂卦传/581
卷末
主要引用书目/587
新版修订本跋/597
|
內容試閱:
|
(节选) 冠居群经之首的《周易》,是我国传世文献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这部奇书的思想光华,是通过神秘的占筮外衣,焕发出恍惚窈冥的象征色彩。它所蕴蓄的丰富变化的哲理出现之际,人们对之既向往又陌生,乃至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系辞上传》)。随着历史的推进,自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之后,学人对《周易》的认识逐代加深,《易》学著述层出不穷,然而,同时产生的种种扑朔迷离的猜测、附会之说却也多得令人眼花缭乱,遂使本属玄学的《周易》思想被涂上一重又一重幻想和奇想的附加色。尚秉和先生有感于这一情状,慨而叹曰:最多者《易》解,最难者《易》解,苟非真知灼见之士,为扬搉其是非,厘订其得失,后学将胡所适从哉?①
处在今天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在辨析旧说的基础上,科学地发掘这部古老的哲学著作的真正价值,品评、确立其在中国哲学史、世界文化史上应有的地位。当然,进行这项工作的首要步骤,是先须正确地理解《易》学研究中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如《周易》的创作过程、时代背景、命名之义、经传大旨,以及历代《易》学的源流派别、今天应当采用的研究方法等。这些问题虽有种种成说,却多数未臻一致。笔者固不敢辄论前贤是非,谨就见识所及,采摭可取的说法,在简述《周易》经传基本内容的同时,结合上述问题略作分析,以期有助于读《易》、研《易》者探索打开易学大门的最初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