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简介RoutledgeHistoryofPhilosophyTenVolumes总主编:[英]帕金森GHRParkinson11.K[加]杉克尔SGShanker《劳特利奇哲学史》对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直到现在的西方哲学史提供了一种编年式的考察。它深入地讨论了哲学的所有重要发展,对于那些普遍公认的伟大哲学家提供了很大的篇幅。但是,较小一些的人物并没有被忽略,在这十卷本的哲学史中,包括了过去和现在的每一个重要哲学家的基本和关键的信息。这些哲学家被明确地置于他们时代的文化特别是科学的氛围之中。这部《哲学史》不仅是写给专家看的,而且也是写给学生和普通读者看的。各章都是以浅近的风格写成,每一章的作者都是这一领域公认的专家,全书130多位顶尖的专家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以色列等十多个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每一章后面附有大量的参考书目,可供深入研究者参考。有详细的哲学大事历史年表,涵盖了从公元前8世纪至1993年西方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后面还附有专业术语的名词解释和文献、主题、人名索引。该书是代表当今世界哲学史研究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著作。第一卷《从开端到柏拉图》分卷主编:C.C.W.泰勒,1997年出版。JP1VolumeI:From the Beginning to Plato,edited by C.C.W.Taylor,1997.第二卷《从亚里士多德到奥古斯丁》分卷主编:大卫福莱,1999年出版。VolumeII:From Aristotleto Augustine,edited by David Furley,1999.第三卷《中世纪哲学》分卷主编:约翰马仁邦,1998年出版。VolumeIII:Medieva lPhilosophy,edited by John Marenbon,1998.第四卷《文艺复兴和17世纪理性主义》分卷主编:GHR帕金森,1993年出版。VolumeIV:The Renaissance and Seventeenth Century Rationalism,edited by GHRParkinson,1993.第五卷《英国哲学和启蒙时代》分卷主编:斯图亚特布朗,1996年出版。VolumeV: British Philosophy and the Age of Enligh ten ment,edited by Stuart Brown,1996.第六卷《德国唯心主义时代》分卷主编:罗伯特C所罗门,凯特林M希金斯,1993年出版。VolumeVI:The Age of German Idealism,edited by RobertCSolomonKathleenMHiggins,1993.第七卷《19世纪哲学》分卷主编:CL滕,1994年出版。VolumeVII:TheNineteenthCentury,editedbyCLTen,1994.第八卷《20世纪大陆哲学》分卷主编:里查德柯尔内,1994年出版。VolumeVIII:TwentiethCentury Continental Philosophy,edited by Richard Kearney,1994.第九卷《20世纪科学、逻辑和数学哲学》分卷主编:斯图亚特G杉克尔,1996年出版。VolumeIX: Philosophy of Science,Logic and Mathe maticsinthe Twentieth Century,edited by Stuart GShanker,1996.第十卷《20世纪意义、知识和价值哲学》分卷主编:约翰V康菲尔德,1997年出版。VolumeX:Philosophy of Meaning, KnowledgeandValueintheTwentiethCentury,editedbyJohnVCanfield,1997.
序哲学史,正如它的名字所意指的一样,它表示两个非常不同的学科的统一,它们中的一个学科给另一个学科强加了严格的限制。作为思想史中的一种活动,它要求人们获得一种历史的眼光:对它研究的那些思想家是怎样看待他们力图解决的问题、他们讨论这些问题的概念框架、他们的假设和目的、他们的盲点和偏差等有一种透彻的理解。但是,作为哲学中的一种活动,我们所要做的不能仅仅是一种描述性的工作。我们的努力有一个关键性的方面:我们对说服力的探求和对论证发展路径的探求一样重要,因为哲学史中的许多问题不仅对哲学思想的发展可能曾经产生过影响,而且它们今天继续盘踞在我们心中。所以,哲学史要求与它的实践者们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我们完全是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阅读这些著作,我们能看出为什么微小的贡献仍然是微小的,而庞大的体系却崩溃了:有时是内部压力的结果,有时是因为未能克服一种难以克服的障碍,有时是一种剧烈的技术或社会的变化,并且常常是因为理智的时尚和兴趣的变化。然而,因为我们对许多相同的问题的持续的哲学关注,我们不能采取超然的态度来看这些工作。我们想要知道从那些不重要的或是光荣的失败中吸取什么教训;有多少次我们想要以疏漏的理论来为一种现代的相关性辩护,或者重新考虑光荣的失败是否确实是这样,或只是超越它的时代,或许甚至超越它的作者。因此,我们发现我们自己非常像神话故事中的激进的翻译家,对现代哲学家们如此着迷,力图用作者自己的文化眼光,同时也以我们自己的眼光来理解作者的思想。这可能是一项令人惊叹的任务,在历史的尝试中我们多次失败,因为我们的哲学兴趣是如此强烈;或者是忽视了后者,因为我们是如此的着迷于前者。但是哲学的本性就是如此,我们不得不掌握这两种技能。因为学习哲学史不只是一种挑战性的、吸引人的消遣活动,把握哲学与历史和科学这两者是怎样密切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这是了解哲学本性的一个根本性的因素。《劳特利奇哲学史》对西方哲学从它的开端到当代的历史提供了一种编年的考察。它的目的是深入地讨论所有重大的哲学发展,本着这个初衷,大部分篇幅被分配给那些普遍公认的伟大哲学家。但是,较小一些的人物并没有被忽略。我们希望在这十卷本的哲学史中,读者将至少能够找到过去和现在的任何重要哲学家的基本信息。哲学思维并不是脱离其他人类活动而孤立发生的,这部《哲学史》力图将哲学家置于他们时代的文化特别是科学的氛围之中。某些哲学家确实把哲学仅仅看做自然科学的附属物,但是即使排斥这种观点,也几乎不能否认各门科学对今天被我们称为哲学的东西确实有过巨大的影响,清晰地阐明这种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大部头的著作并非想要提供一种曾影响过哲学思维的那些因素的单纯记录,哲学是一个有着它自己的论证标准的学科,表现哲学论证发展的方式是这部哲学史关心的重点。说到今天被我们称为哲学的东西,我们可能给人一种印象:似乎今天对于哲学是什么只存在一种观点,肯定不是这么回事。相反,在那些自称是哲学家的人们当中,他们对于这个学科的本性的意见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今天存在的、通常分别描述为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的两个主要的思想学派之中。作为这部《哲学史》的总主编,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搞派性之争。我们的态度是一种宽容的态度,我们希望,这部十卷本的著作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哲学家们是怎么达到他们现在所占有的这些位置的。最后一点要说的就是,长期以来,哲学成为一个高度技术化的学科,它有自己的专有术语。这部哲学史不仅是写给专家看的,而且也是写给普通读者看的。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力图保证每一章都以一种贴近读者的风格写成。由于专业性是不可避免的,在每一卷的后面,我们提供了一个专业术语的名词解释表。我们希望,这样,这个十卷本将会拓宽我们对这个学科的了解,而这个学科对于所有勤于思考的人们来说是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