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HK$
81.4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HK$
87.8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705.6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HK$
76.7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HK$
80.2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HK$
94.4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HK$
68.4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HK$
92.0
|
編輯推薦: |
对于生活秩序与内心秩序的重建,樊小纯沉着且一意孤行。她的文字总是先人一步地准确。
樊小纯的书写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像七级浮屠,每一层都能让不同的人顿悟。
|
內容簡介: |
《不必交谈的时刻》一本特别的随笔集,它并不时髦,但它庞杂、耐读,是樊小纯观察记录生活的随感和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思考。它其实主题明确:一个人如何逐渐完成自己。
热爱,冷淡,坚韧,自觉,全然投入,置身事外。对于生活秩序与内心秩序的重建,樊小纯沉着冷静且一意孤行。她的文字总是先人一步地准确。
索引或许是进入这本书的最好方式。直观、即兴。这种阅读的驱力将使人回归沉寂,并于沉寂之中获得力量。
|
關於作者: |
樊小纯
1987年生于上海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社会纪录片硕士
纪录片:
《The
Other Eye:a film about LiuDan》2014
《严复》2011
《萧红》2010
《林风眠》2010
书籍:
《不必交谈的时刻》2016
《纯》2009
|
目錄:
|
日常:生活现场
......你还记得生活的样子吗?我不太记得所有,但我知道我记得的,是其余所有在那一刻的聚集。
.
言词:不必交谈的时刻
......好的关系,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状态,给生命赋予一种原本不可见的形式。
.
自省:另一种生长
......我一直希望有一天,我连自己的脆弱都坦诚相待,接受放弃,接受失去,与其说是破坏的力量,不如说是另一种生长。
.
生死:原始问题
......死亡是一种绝对的灵感。而这灵感是世代永恒存在的,是不灭的。在等待它降临的过程里,人完成了一生。
.
当下:现实的灰度
......时无英雄,竖子成名。不怪时代,不怪竖子。怪你以为的时代标尺,还有你的视线范围。
.
思想:圆形的人
.....对事物的感知力上,人分为两种:敏感的人,和不敏感的人。这两种人看到的并不是同一个世界。
.
阅读:备份的世界
......如果不常阅读,也不是一个手艺人,那么荒芜就会上脸,因为这些人对处于今天和昨天之间的自己没有概念。
.
艺术:时间的伪证
......作品的本质是时间的持存。好的作品,就是能锁闭更多的时间。一件作品,起心动念之时,已经定位了它与时间的关系。
.
观影:饱满的横截面
......时间是河流,电影是河流,我们的追问也是。我喜欢每一个小时后,起字幕的瞬间。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就像我们每一天尴尬又合理的某个突然。
.
记录:城市短镜
......我们的感官都被过于短暂的相干碾压了。我们接收并释放了部分愿意被透露的生活。在新的形式里,每个人与其余所有人都互为样品。我们是文明的样品。
.
影像:眼底的河流
......
生活的荒诞感在镜头里扑面而来,更剧烈地。我想起了第一个词语,最后一个:眼底的河流。
|
內容試閱:
|
试读章节1
一定有很多东西lost in translation. 如果你对交流有所要求。
人的交流里,最终的不可到达性, 在那里放大了。
然而意识到这一点永不可到达,就也意识到那个界限。然后你在界限里找那个微小的部分。 用碎片解释整体,也用整体辨认碎片。
用一个隐喻解释另一个隐喻,好过说蓝色就是blue。解释是一个事件,它不是定理。
你给自己的表达留出可能性,精确传递那个模糊的部分。 接受者,继而在模糊里找到那份有限却可贵的认出的自由。
有一天下午,一个朋友念了一页书。 那一整页是关于什么是蓝色。 书中从初夏的天空描述到深夜的大海,某种叶片的筋脉或是记忆中某一个傍晚楼房里的气息。数不清的模糊的指向,都名叫蓝色。
自此之后我再也无法精确描述蓝色。但我或许有可能认出它,像认出一个秘密。
试读章节2
极权的恶,并不是它造成了人性的恶。而是让人在绝境里放大了人性的恶。 如今是不同的绝境,多样的绝境。极权、资本、生态、生存。多样了,所
以恶也分散了。分散以后,痛也失去了矛头。
人渐渐收起了表情。我们无法用一句话谴责生活。荒诞没有减少,换了一个波段而已,不那么刺耳。
人的恶,暂未面临集体的爆发,却一直在泄漏
试读章节3
因为反对独裁而意淫独裁,因为反对审查而支持肤浅。 这就是误解与偏离。
连敌人都找不准的反对,就是另一种支持。
文明就是这么衰落的。
大家爱热闹,终究是荷尔蒙过剩。我们活在荒诞里却感到非常正直。
试读章节4
想起去年大都会有一个展览,标题没记错的话应该是Madame Cezanne。
二十多幅作品,一个神秘的面无表情的女人。两人的关系开始于地下状态塞尚家里不同意,于是他们很久后才公开。公开前她为他长久地坐着。画她,还是画苹果,大概是心情问题。还记得,在每幅作品里,这个女人的长相几乎都不同。可以猜想的是,她是个长脸,长得不算好看;她可能有些沉默克板;她从来都不亲近。她不近不远地坐着,她是他的静物。
如果塞尚着迷于那种观看的关系,把视像分解于视觉方式的关系那么她长什么样的确不重要。没有表情的脸才更接近诚实。但诚实又是什么呢?她的眼睛里是疏离的。疏离,很好。她拒绝了,就普世了,敞开了。敞开后,她裙子的红色在色谱中找到一个新的位置。红色不令人厌恶了。温度回到浮动的不可计量的状态里了。这是同一个灵魂的无数变种在我走过这二十几幅画作之后,这个女人反而驻留下来,不带一个具体的形象。
刚才看书看到的永恒化的概念在瞬间的撤离与重返,以及这返回中时空之颤动,或许是我还记得她的原因。她在拒绝时成了一个熟悉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