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孤独,怎么了

書城自編碼: 280141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諮詢与治療
作者: 【加拿大】艾米莉·怀特 著 叶琳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39991474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5-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256/22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7.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12.7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8.2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9.7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7.2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9.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7.0
《那段漆黑的路,终要自己走完》
+

HK$ 67.5
《孤独:回归自我》
+

HK$ 57.0
《竟然想通了:和不开心的自己聊聊未来》
+

HK$ 57.0
《天生变态狂:TED心理学家的脑犯罪之旅》
+

HK$ 78.0
《心理治疗中的首次访谈》
編輯推薦:
写给每个看起来很好、实则默默死撑的孤独患者:
如果你翻遍电话簿、朋友圈、微博,却找不到人可以倾诉;渴望与人亲密,但好像与每个人都有距离感;网络社交居多,现实人际交往大量减少;过度保护,常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缩成一小团;心里很难过,却套上一个活泼开朗的外壳请认真读一下这本书。
l一本让你敢于直面孤独的勇气之书:本书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所著,讲述她与孤独抗争30年的疗愈智慧,曾在全世界范围里引发高度关注。
l美国加州大学孤独研究小组权威认证,内附权威UCLA 孤独自查表,由表及里逐步打开你的封闭系统。
l为什么孤独的人总是孤独?正面、客观解读孤独,不盲目、不偏信。为那些因孤独而无法打开自我的人,提供管理情绪、重塑自我的治愈力。
內容簡介:
世界上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经历着孤独的疼痛感。孤独有时与别人无关,与生活无关,它仅仅是一种偶尔会发作的病。被孤独感伤害的人群,无论是否有人陪伴,都始终觉得生活里只有自己,好像每个人都离我如此遥远。孤独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的长期伤害不亚于吸烟,而且会减少预期寿命。
本书是一本教你全面认识孤独的心理学作品。从孤独是什么,孤独的成因,孤独的真相,阐述孤独是如何一步步悄无声息地侵入了你的世界,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环境与人、从心理学角度去化解孤独,并提供管理情绪、重塑自我的内心力量。
如果你偶尔感到生活孤立无援,带着活泼开朗的外壳,可以读读这本书。
如果你始终觉得是自己一个人,内心深处郁郁寡欢,也可以读读这本书。
關於作者:
艾米莉怀特,曾是一名律政界的风云人物,金发、苗条纤秀,有三个学位,曾因孤独而出众,却也遭受孤独致命的折磨。
在父亲癌症去世后,她的孤独开始深入骨髓,令她无法靠近任何人,不但因此放弃了律师工作,严重时几近自杀。本书所记录的,就是她从孤独中走出来的全部过程。她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驾驭孤独的方式,让自己活得更有力量。如今她居住在纽芬兰专门从事写作,平静地与她的四只猫为伴。
本书是她的最新作品,也是她与孤独奋战的唯一完整记录。
目錄
序一:孤独,让我们和自己在一起

序二:致孤独的自己

第一部分 \ 孤独来袭
第一章 预警:当孤独感忽然来袭
第二章 真相:孤独到底是什么

第二部分 \ 影响
第三章 漫漫长路:了解孤独的真相
第四章 身体与心灵:孤独如何侵袭我们
第五章 矛盾: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第三部分 \ 环境
第六章 控制:孤独究竟有没有解药
第七章 群组效应:孤独,这个时代的流行病
第八章 禁忌:重新发现我们和他人的孤独

第四部分 \ 解决方法
第九章 方法:愿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第十章 挥别:孤独是你的必修课

尾声:与孤独握手言和
內容試閱
孤独,让我们和自己在一起

有统计显示,大约有110的人长期生活在这种长久而疼痛的孤独感中,然而电视上,杂志里,网络上每个人似乎都很好。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孤独在现实里已经存在这样久,而周围却是死一般的沉寂?我们可以公开谈论抑郁、厌食,甚至双向型情感障碍,而孤独?如此陌生,无人言及。
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万籁俱寂的孤独感里,我几乎窒息。对我而言,孤独这个词好像是专为不被欢迎者和边缘人群预留的,我不想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
我试着对医生谈起这种孤独感。这个家庭圆满、工作忙碌的男人笑着说,他甚至希望能有时间孤独一会儿。
我无法回应,离开。
他彻头彻尾地无法理解我说的是什么。

这样的反应意味着,孤独者被遗弃在这个世界:无可救药地与世隔绝,而他们甚至无法说出他们是这样绝望地与世隔绝。这样的孤独变成双重的:你觉得孤独,且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是这样孤独。
这种对孤独病态的偏见,是我所能想到最可怕的反应。研究人员要求人们形容一个孤独的人时,他们所采用的形容词常常包括大量的厌恶感:他们不光是孤僻,肯定也没什么吸引力,消极,愚笨。换句话说,他们肯定有点问题。
这些词完全不适合我。我金发、苗条纤秀,有着三个学位,没人比我更积极。我见过更多积极幽默聪明的孤独者。然而这样的现实无法说服流行的观念,束缚住我们的正是那些负面的标签,令人讶异的曲解。在我竭尽全力去理解这种孤独感的过程里,我看到太多这样的偏见。
有个相当直白却令我信服的理论是:对于我们最恐惧的事情,我们往往表现为过度的负面反应来保持与之疏远。
这是我孤独活着常常遭遇的情形。没有人愿意聆听我的内心,不是因为我觉得孤独这个词有多么大不了,而是他们觉得很可怕。
有数据显示,过去50年来,这种对孤独感的抵触持续上升。如果你看看20世纪40年代关于孤独的文章,你会发现那时候没有这么多的惊恐和歧视。而最近几十年来,孤独开始变形变成一种病,一种缺点,一种瑕疵。它最近的变身则是它变得具有传染性,就像流感。我们必须把自己全副武装包裹起来以免被伤。

我与他人谈到我正在写一本关于孤独的书时,通常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后退一两步,好像我有传染病。
这种朝向孤独的抵触更强烈了,恰恰是因为我们自身比过去更易受伤害,更恐惧孤独。尽管现在我们有更多的联系方式在Facebook上找到同类,或通过Twitter相互交流。然而在另外某种意义上,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孤独。

我也用Twitter,但并未感觉到任何不同。如果没有一个电话或与他人真正的交流,哪怕一整个上午都在发微博,也无法拯救我的孤独感。
多于30%的英国人选择独居,我们花在访亲拜友上的时间在大量减少。美国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接近13的调查对象承认没有可倾诉的朋友。有段时间,我搬家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里。那时我的社交圈只有3个人约等于零社交。
孤独感开始变成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心理健康协会2010年度报告称,英国的孤独症患者数量已经追上流行疾病的比例。然而始终没有人正视这一点。
孤独的时候,我会隐藏自己真实的情感,编造乱七八糟的谎言,暗示我其实不是单身,让别人误以为我过得丰富多彩。我曾是个律师。如果同事说我看起来很累,我会假装是各种业余活动让我累死了。

我以为只有我这样。之后我发现,所有孤独的人都是这样。
他们会说,昨晚过得特别开心,而实际上他们只是自己待在家,期盼很久没响过的电话铃声响起。星期一早晨,他们孤单的周末生活会被演绎成无休止的社交活动。
这些孤独的谎言家,他们正挣扎在社交标准的压力下,因为环境越是营造社交游刃有余的轻闲模样,我们的孤独感越强烈,独居的人愈来愈多,密友的数量愈来愈少。

《欲望都市》《老友记》《广告狂人》这样的电视剧里全是对生活心满意足的人物形象。即便是与社交完全无关的品牌,也会在广告里植入模特们手挽手,亲密放松的情景。
我们被迫展示活得如何精彩,心怀无法言说的孤独。
社交能力被放大、赞美成为标准时,无疑我们只能掩饰自己内心的孤独感。谁愿意承认自己不合群?承认自己连某些最基本的人类需求都无法满足?这样巨大的压力如果只能经由社交媒体发声,孤独感只会更甚。我们在一起这个概念会因科技发展随之传播,花蝴蝶式的社交生活模式会更被推崇。而我们,实际上更孤独了。

孤独症候群与无人为他们发声的现实该结束了。孤独是如此深邃的人类情感,它就像是在释放信号:我们需要相互关心,感觉到彼此的存在。我希望人们对待孤独的看法能得以改变,就像人们现在对待抑郁症一样。我们可以讨论它,不用自责,不再掩饰。

在所有那些孤独沉寂的岁月里,我至今仍无法忘记的是那种挥之不去的不安: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地与世隔绝。

这是我们最该改变的。
让每一个活在孤独中的人知道,他们并不孤单。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