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9.4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7.7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5.7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9.4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2.8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72.5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102.4
|
編輯推薦: |
☆作者观点
任何科学都不是突然产生的,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我们研究一门科学,既要了解它的现状,也要了解它的历史,才能掌握这门科学的完备知识。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当然也不例外。
☆经典品质
老一辈学者六十余年执教心血结晶,三十年口碑相传,滋养了几代心理学人,西方心理学史典范之作:扎实、素朴、通透!
☆匠心制作
圆脊精装,封面印黑烫金,ESKA荷兰板,进口衬纸,三面切口滚金,精选飘带;内文80g纯质纸印制,每页单独设计。精雕细琢,更新你的阅读与珍藏体验。
☆心理学名家推荐
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林崇德作序推荐。
|
內容簡介: |
《心理学的故事》,1988年出版至今,近30年口碑相传,专家学者奉为圭臬,心理学爱好者视如珍宝,一版再版,本书即是该作的最新升级第四版。
本书作者从古希腊直至当下两千多年来的丰厚思想土壤中,萃取西方心理学史上的大家名家,以精炼平实的笔触如其所是地勾勒其时代背景、思想面貌和主要观点。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以深厚的理论修养、中和理性的唯物态度,倚靠西方思想的本来脉络和中国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实践,对各家各派观点应其所是地做出评判、论断和扬弃。
《心理学的故事》既是西方心理学源流和心理学史演进的精彩梳理,也是几代心理学人建设“中国的心理学”的成果积淀,更是当下学子进入心理学学科的亲切导引。
|
關於作者: |
李汉松,1922年7月出生于浙江龙游灵山。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郭一岑教授的助教,开始从事西方心理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60余年。曾任《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心理学卷编委,《世界百科著作辞典心理学名著引导》主编,《心理学大辞典外国心理学史》副主编。
60多年来,对心理学的研究一以贯之,笔耕不辍,著述丰富。专著有《心理学的故事》(原名《西方心理学史》),译作有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彼得罗夫斯基《年龄特征与教育》等。
|
目錄:
|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学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 为什么学习心理学
第三节 曲折的发展道路
◎第一部分 哲学心理学时期
◎第一篇 古代欧洲灵魂官能心理学
第一章 古希腊哲学中的心理学
第一节 万物的本源
第二节 唯物或唯心: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形式说
第四节 医学中的气质学说:希波克利特和盖伦
第二章 黑暗中的火星:中世纪心理学
第一节 以神之名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感觉经验心理学思想
◎第二篇 近代欧洲意识的经验心理学
第三章 16―17世纪:早期的机械唯物论
第一节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二元论
第二节 大不列颠的妥协者:培根、霍布斯以及洛克
第三节 普鲁士的“万能大师”:莱布尼茨
第四节 莱布尼茨的继承者:沃尔夫
第四章 18世纪:英国心理学
第一节 存在即被感知:贝克莱
第二节 不可知论的鼻祖:休谟
第三节 联想主义第一人:哈特莱
第四节 苏格兰新力量:李德与布朗
第五章 18世纪:法国感觉论和德国先验论
第一节 大脑是心理的机器:狄德罗、霍尔巴哈和爱尔维修
第二节 一切都是感觉:孔狄亚克与爱尔维修的感觉主义
第三节 大脑产生思想:卡巴尼斯的生理心理学
第四节 康德的现象学
第六章 19世纪:“三大发现”后的英国心理学
第一节 穆勒父子的力学心理学和化学心理学
第二节 贝因的联想心理学
第三节 心理进化论者:斯宾塞
第四节 生物进化论视角的心理学:达尔文
第五节 天生我材:高尔顿的遗传论
第七章 19世纪德国的意识心理学
第一节 科学教育的奠基人:赫尔巴特
第二节 空间知觉的提出者:陆宰
第三节 唯意志论与心理学:叔本华与尼采
◎第二部分 科学心理学创建时期
◎第三篇 近代末期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第八章 19世纪欧洲: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心理学
第一节 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大脑
第二节 感觉是什么
第三节 生理学之父:约翰内斯缪勒
第四节 赫尔姆霍茨的感知觉研究
第九章 心理物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兴起
第一节 感觉不是绝对的:韦伯和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
第二节 遗忘曲线:艾宾浩斯
第三节 音乐心理学的独行者:斯图姆夫
第四节 心理主动性的实验研究:G.E.米勒
第十章 冯特: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第一节 从生理到心理:冯特的生平
第二节 心理学新视角:冯特的心理学体系
第三节 心理学是一门独立学科
第十一章 19世纪末欧洲心理学的新动向
第一节 心理是一种动作:布连塔诺和奥地利学派
第二节 无意象思维:屈尔佩和符兹堡学派
第三节 把人的灵魂放在天平上:沃德与斯托特
第四节 独立的法兰西机能主义
◎第四篇 现代西方机能主义心理学
第十二章 意识心理学危机和构造心理学
第一节 不受欢迎的创始者:铁钦纳
第二节 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
第三节 铁钦纳的论战
第十三章 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
第一节 一切都是工具
第二节 我们的命题不是唯物论:詹姆斯
第三节 教育改革者:杜威
第四节 机能心理学的发言人:安吉尔
第五节 卡尔与晚期的美国机能心理学
第十四章 机能主义和联结主义
第一节 “心理学的达尔文”霍尔与第一个心理学教授卡特尔
第二节 像猫一样学习: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第三节 桑代克的8条学习规律
第十五章 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
第一节 麦独孤与衰落的英国心理学
第二节 研究本能:麦独孤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人的独特性:情操与道德
第十六章 华生及其行为主义
第一节 摩登时代:世纪初的美国
第二节 不研究心理的心理学
第三节 其他早期的行为主义者
第十七章 格式塔心理学
第一节 历史背景和创设者
第二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设及其基本观点
第三节 勒温的场论和社会心理学
第十八章 精神分析
第一节 维多利亚式的时代病痛
第二节 精神病治疗和精神分析
第三节 催眠与梦的探索者:弗洛伊德
第四节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思想
第五节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第六节 超越自卑: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第七节 新精神分析
第十九章 新行为主义
第一节 新行为主义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 大脑有地图: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
第三节 物理学主义者:赫尔
第四节 集大成者:斯金纳
◎第五篇 当代西方结构主义心理学新思潮
第二十章 人格心理学
第一节 从“元素”到“人”
第二节 奥尔波特的特质心理学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的开拓者:莫里
第二十一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一节 从痛苦与自卑中成长:马斯洛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罗杰斯
第二十二章 生理心理学
第一节 行为诞生于神经元之间?
第二节 舍里关于内分泌和紧张反应的理论
第二十三章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行为主义危机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第三节 认知心理学的三种理论
第二十四章 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发生认识论和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漫长的学术生涯
第二节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
第三节 结构主义的发生认识论
第四节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第五节 先天还是后天,阶段性还是连续性
第二十五章 后现代心理学
第一节 进化心理学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
第三节 生态心理学
第四节 积极心理学
◎回顾和展望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发展条件的综合性分析
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规律
第三节 现状和展望
|
內容試閱:
|
【催眠与梦的探索者: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1856-1939出生于今捷克摩拉维亚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呢绒商人。在学习期间,弗洛伊德就做过生理学实验指导,也听过布连塔诺的哲学课。1881年他得到博士学位。1883年做大学无薪教师,1902年升为神经病理学教授。1938年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弗洛伊德被迫流亡到英国,第二年死于伦敦。
对弗洛伊德从事精神分析研究影响最大的有两段经历。
1. 和布洛伊尔Breuer, 1842-1925一起研究用催眠技术治疗歇斯底里神经官能症时发现了疏通疗法。
2. 在巴黎和沙可一起研究催眠和歇斯底里症发现心理障碍的性基础1885—1886。
此外,在法国的一年中,他还专程访问过南锡学派,在那里他发现催眠醒来的病人经医生耐心启发能把遗忘的事情全部回忆起来,这对他以后采用自由联想的谈话法很有影响。
事情的经过大体如下:1881年弗洛伊德取得学位后结识了布洛伊尔医生。布洛伊尔有个女病人叫作安娜·欧,表现出瘫痪、记忆缺失、精神颓废、呕吐、恶心以及视觉和言语的紊乱等歇斯底里症状。在催眠治疗过程中,布洛伊尔发现安娜说出一些特殊经验后,有关的症状也就消除。在一年多每天见面的过程中,安娜体验到通过谈话吐露思想深处的经验就会摆脱许多有关的症候。这个治疗后来叫作疏通。而把安娜和医生的这种关系叫做积极的迁移或移情,它是精神治疗过程中一定出现的一部分过程。但是,布洛伊尔意识到病人的这种移情对医生十分危险,终于停止了治疗。
1885年弗洛伊德得到一个机会去法国巴黎向沙可学习。当时沙可是国际上治疗和研究精神病的权威。在学习期间,弗洛伊德观察沙可在治疗歇斯底里中如何使用催眠。有一次晚会上,沙可突然说,某些病人的障碍经常有一种性的基础,而且一定涉及到生殖器方面的问题。回国后,弗洛伊德发现许多病人复诊时出现了另一些症状,而且大约有13的患者不能接受催眠或者深度催眠。为此,弗洛伊德放弃催眠,用了南锡的谈话法,使病人在觉醒状态下自由联想。这种技术的步骤是让病人放松身心躺在床上任意地自由谈话,不管联想起什么都完全说出来,目的是使病人把压抑在意识中引起异常行为的原因清醒地记起来。这是弗洛伊德独创的,也是精神分析演进中的最重要一步。
不过,经过实践,弗洛伊德发现愈来愈多的病人常常回忆起童年时代的经验,而在那些被压抑的记忆中有许多是和性爱有关的事情,这就使他注意性爱和精神病因的关系。1895年他和布洛伊尔一起出版《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这本书标志着精神分析正式问世。书中包括安娜在内的五例病例,布洛伊尔的一篇论文和弗洛伊德关于精神病理学的一章。但这本书非但销路不好,反而招来了许多批评和非议,这是由于弗洛伊德过分强调病因是由性引起的。为此,布洛伊尔在出版前就不同意太看重性的意见又提了出来,两人的友谊也从此由冷淡到破裂,弗洛伊德对于这件事毫不介意,他仍一如既往加紧病因论的研究,并且随着病例的积累和分析,愈益坚信儿童时代创伤的性经验是歇斯底里的致病原因。他断言有正常性生活的人是不会有神经官能症的。
从1897年开始,弗洛伊德做了两年自我分析,于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一书,介绍了对梦作自由联想的分析方法以及梦的象征作用等。这是他从精神治疗转到研究一般心理学的开端。在1901年他又出版了《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提出对过失和错误的分析中发现不仅神经病患者,就是在正常人的日常行为中也可能因潜意识的内部斗争而改变思想行为。例如失言或遗忘就可能是真正动机的反映。1905年他出版《关于性作用的三篇短论》,再次强调性爱在生活中的作用。从此,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日益为人们所知。1909年美国人霍尔邀请他到克拉克大学20周年校庆大会上发表演说,在美国会见了詹姆斯、铁钦纳、卡特尔等美国心理学界主要人物。在克拉克大学,他发表了五次演说,这些演说词第二年都刊登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不久,还译成几国文字。总之,这是一次弗洛伊德亲自把精神分析传入美国的重大活动,它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精神分析在美国的传播播下思想种子。由于他努力不懈,到1920年精神分析已经作为一种理解人类动机和人格的理论体系雏形出现于世,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1923年医生发现弗洛伊德患口腔癌,在以后的16年中他虽在病中度过,但仍未间断过工作。1939年11月23日在伦敦去世。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思想】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里,意识部分很不重要,重要的是无意识,尤其是无意识的潜意识活动,它是人类行为思想背后的内驱力。人的一切喜怒哀乐及其生死存亡都决定于无意识的潜意识性欲冲动及其种种变相的活动。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里,意识部分很不重要,重要的是无意识,尤其是无意识的潜意识活动,它是人类行为思想背后的内驱力。人的一切喜怒哀乐及其生死存亡都决定于无意识的潜意识性欲冲动及其种种变相的活动。此外,他还认为有前意识或先意识的存在,这种无意识状态和潜意识相比,较容易被召唤到意识中来。与上述三种意识的存在相适应,后来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新概念。本我最原始,处在最难接近的底层,但它极有力量。弗洛伊德把它形容为“巨大的深渊、一口充满沸腾刺激的大锅”。它“不知道价值判断,是不好的和邪恶的、不道德的”。本我不考虑客观现实环境,只一味地直接追求满足。自我是处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协调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使本我满足。自我和本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比作骑士和马的关系:马提供力量,骑士指向要去的方向前进。超我则高居其上,是社会道德的代表,和本我处在直接冲突中。按照弗洛伊德的上述思想,人的精神生活可以用图18—1表示。这个图实际上是弗洛伊德心目中人格结构的一个模式,但是他并不认为心理学研究结构,而是研究内部各种力的关系及其矛盾冲突的发展。因此,从心理学观点看,弗洛伊德是把无意识的动机力量或内驱力即潜意识的种种活动及其形成发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与独特的研究对象相适应,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也是独创的。概括地说,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应用自由联想、梦和对日常生活的分析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都不用传统心理学中的实验和数量统计,而是通过治疗分析的文字记录来综合出他的原理原则和各种学说的。他的记录是靠事后的回忆和分析,并不是临床记载,主观性、任意性是很大的。他对每个病人的治疗时间都很长。他把这种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材料进行批判性分析的方法,叫做“内部一致的方法”。有人对弗洛伊德的这种方法作了如下的描述:
“从材料的一部分作出推理,由材料的其他部分所显示的证据来核对,以便从情况中抽出来的最后结论建立在事实和推理的互相连接的网络上。弗洛伊德像一个侦探集合形迹或者一个律师和法官总结诉讼那样进行他的工作。只有在每种情况都得到相互印证,条理井然之后,他才对所做的结论感到满意。”引自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英文版
所以表面看来,弗洛伊德事后追记和分析、象征等都是主观的,而且有时有些荒谬。但他毕竟是个医生,他的实践和病人的情况却时刻在矫正、修改他原来的主观性。这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并得到发展和公认的关键。
二、人格的内部冲突和动机学说
由于意识和潜意识,本我和自我、超我处在对立矛盾中,它们之间的对立斗争引起人们种种内心活动和行为。本我充满潜意识的本能的精神力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力比多发作就引起张力,驱策无意识的活动。因此,这里的本能是一种内驱力或冲动。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两大类;即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生存本能包括饥饿、性欲等自我保存和种族生存的冲动,它以一种力比多的能量形式表现出构成生命基础的创造力。但种族生存和自我保存是矛盾的,在这意义上说,生就是为了死。他说:“一切生命的目标是死亡。”因而有死亡本能,它表现出破坏性和侵略攻击。当弗洛伊德本人日益衰老时,他愈加认为,进攻和敌意同性欲一样,也是人类行为强有力的动机。
在生存本能中,弗洛伊德认为性爱本能是最强有力的,人生来就有。不过他的性欲或性爱不仅仅指生殖方面,凡是能使身体感到快感的都包括在内。例如婴儿吮吸母乳、抚摸婴儿的身体等。这种性爱冲动随年龄长大而扩大发展。这种无意识的内驱力一味要求满足享乐,往往与现实发生矛盾冲突,即产生内在的张力。只有矛盾解决即力比多得到释放或部分释放,才使张力解除或减少,得到正常的平衡发展。为此弗洛伊德提出了唯乐原则和唯实原则。本我一味追求直接的欲望,以求快乐,这就是唯乐原则。但是现实的社会不允许尽情取乐,本我常受代表社会道德的超我的抑压,使本我的欲望不得实现,如果如此长期不得解决,则压抑转成焦虑不安,久而久之以致成为精神病患者。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就是通过医生和病人谈话,将长期压抑在内心的观念,由记忆宣泄出来,解除抑制消失症候。
然而,每个人几乎都有难以满足的欲望,却并不一定都是精神病患者,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认为这是自我按唯实原则实现了欲望。前面说过,自我代表现实,凡意识到的欲望就是现实允许实现的欲望,不会受超我的压抑。但是这毕竟有限,大量的欲望是不能实现的。本我为了实现它,则采取了种种弗洛伊德称之为“象征”的手法。他认为象征能以两种形式发挥作用:
1. 梦中的化装作用。他认为梦中的显相就是隐义的化装。人往往能通过梦境实现白天的欲望,这是梦中超我放松了检查,容易伪装蒙混过去。这种伪装或化装有以下几种:①凝缩,即给原来要满足的欲望予以集中简化,使其看不出原型,如到园中赏花、采花。这个花可能是他许多心爱事物的集中和简化。②移置作用,欲望中重要的东西表现为最不重要的。例如,有一客人已走出大门却又回转身来,说是忘了带上手杖。据分析,回头拿手杖是件不重要的事,是种显相,而希望再看一看女主人是这位客人的隐义。这就是说,人的显相行为常常隐藏着无意识的隐义。③戏剧化,将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事情。例如,一妇女梦见被马踩踏,其实是代表她内心顺从了男性的要求。④加工改造或精心制作,使无条理的东西改造成有条理的梦来欺骗意识的检查。
以上多数是《梦的解析》中的事例。另外在《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中,弗洛伊德把正常人的遗忘、偶然的失言、笔误和疏忽的过失等也说成是有无意识的欲望动机的。例如,他自述一次极度疲劳时主持会议。刚要开会,他却宣布“现在散会”。他说这是当时无意识地希望“散会”。因此,弗洛伊德认为一切心理行为,即使是无意识的也有原因决定,绝没有偶然性。
2. 升华作用。就是把低级的欲望引导到高级的活动中去,不使欲望以低级的方式得到满足。例如文学艺术、科学研究、社会事业和宗教活动等。他把小说、诗歌、戏剧、绘画等看作是发泄性欲的象征。裸体女人雕刻是人有赤身裸体的要求,但为现实生活不允许,因而用艺术表现出来。歌德失恋写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拿破仑、希特勒因性欲不得发泄而发动战争。总之,人类的一切思想行为无不是性欲及其变形的象征。正因为这些见解,引起了包括他的得意门生荣格和阿德勒的反对。
三、人格的发展和性心理阶段
…………
弗洛伊德认为只要能成功地解决以上所有的性心理阶段的冲突,那么这个人就能达到他所说的理想的完美境界。达到这种状态的个人在性、社会和心理上都是成熟的。他有强壮的自我,能够纯化他的一切冲动以致他体验不到冲突和保卫的需要。但这样的人格是很少的,因为大多数人由各阶段中留下的不良影响造成以后的心理创伤乃至疾病的可能是很大的。有人认为,弗洛伊德得到的结论是:
1. 注意儿童早期经验,教育必须注意这个结论,防止错过教育影响最好的时机,或者被不良影响优先占领。
2. 早期经验的不良倾向是可以防止的,只要父母不娇养、不放任就能够培养出理想的人格。
3. 加强道德教育,利用种种方法将人类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并使之走上正轨是可能的。
4. 即使已经成为疾病,也是可以治疗的。这就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必然得到的结论。
为此,不少人认为弗洛伊德是个思想家、是个伟人,关键就在于听他的说教始终有些神秘、荒谬。但他用来作证的却多数是事实。他将这些日常人们看见但并不注意的事实,加以整理使之条理化成为系统,叫作“信不信由你,但它是事实”。
其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最大失误是他歪曲了事实,他把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在精神病人身上的反映,统统归之于生理学的性本能。他的得意门生就是反对这种观点自立门户的。到了60年代人本主义者也以此攻击了精神分析学派。
【本章小结】
这一章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历史背景、思想来源及其形成说起,对沙利文等精神分析学派六位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做了简介。我们见证了一个被讥为江湖骗术的精神病治疗方法是怎样发展成一个大学派的运动。在整个概述过程中我们指出它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事实和研究方法,为开辟新的心理学领域是有贡献的。例如关于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儿童的人格发展阶段划分,人格结构的动力学和类型学等。同时我们也看到在阐明这些事实联系所用来说明的理论始终具有神秘的性质。
其次,在全章叙述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越往后期精神分析的成分越带有格式塔尤其是勒温场论的思想成分,以后我们还会看到这些成分又渗透进行为主义学派。这正说明“分久必合”“殊途同归”各学派之间的思想正在逐渐融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