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7.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HK$
76.2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HK$
89.5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HK$
58.2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HK$
87.4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HK$
76.2
《
云中记
》
售價:HK$
76.2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89.4
編輯推薦:
一本脑洞大开级别的好书!
学术界备受争议与讨论的著作!
加州学派的代表作品!
作者用新颖的角度旨在解释: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英国的发展模式在18世纪出现了分流!
內容簡介:
《大分流(海外)》讨论了各家的论点,详细考察了18世纪欧洲和东亚的社会经济状况,对欧洲的英格兰和中国的江南地区作了具体的比较,以新的论证方法提出 了具体的比较,以新的论证方法提出了许多创新性见解。《大分流(海外)》的基本观点是:1800年以前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没有一个经济中心,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完全为西方自己独有在内生优势;只是19世纪欧洲工业化充分发展以后,一个占支配地位的西欧中心才具有了实际意义。
这本加州学派的力作,尽管在国外学界频频获奖,但之所以在国内引起这样的轰动,是因为这本书以中国与欧洲双向交互比较的方法,再次触动了国人最敏感的老话题――我们这个长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保持领先的古老文明,到了近代究竟为什么突然样样落后地衰落了?
關於作者:
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历史系主任、历史和东亚语言文学教授,加州大学系统世界史研究组主任。其大部分著作围绕着中国和比较经济发 展、农村社会变革、环境变革及政府的形成等展开研究,但也著有民间宗教史和家庭结构及性别角色史方面的著作。
The Making of a Hinterland一书获美国历史学会1994年东亚史最佳著作费正清奖;The Great Divergence获2000年费正清奖,并分享2000年世界历史学会年度奖。
目錄 :
译者的话
中文版序言
引言:欧洲经济发展之比较、联系和叙述
欧洲中心论的各种变体:人口、生态和积累
其他欧洲中心论:市场、公司和制度
与欧洲中心论相关的问题
建立一个更兼容的历史
比较、联系和论述结构
对地理范围的一个说明
第一部分 无数令人惊异的相似之处
一、欧洲领先于亚洲?人口、资本积累和技术对欧洲发展的解释
农业、运输和牲畜资本
寿命更长?生活更好?
出生率
积累?
技术又如何?
二、欧洲和亚洲的市场经济
中国和西欧的土地市场以及对土地利用的限制
劳动体系
迁移、市场和制度
农产品市场
农村工业和副业活动
中国和欧洲的家庭劳动:内卷与勤劳革命
第一部分的结论:现代早期世界经济的多重核心和共同制约
第二部分 从新风气到新经济?消费、投资和资本主义
引言
三、奢侈消费和资本主义的诞生
更多和更少的普通奢侈品
现代早期欧洲和亚洲的日常奢侈品及大众消费
耐用消费品和奢侈的物化
舶来品与时尚的轮转速度:全球性关联和以经济差异为基础的文化外观
奢侈品需求、社会体系和资本主义企业
四、看得见的手:欧洲和亚洲的企业结构、社会政治结构与资本主义
海外剥削和资本积累:威廉斯理论的再审视
明显因素的重要性:奢侈品需求、资本主义和新大陆的殖民地化
国家间的竞争、暴力和国家制度:它们多么不重要又多么重要
第二部分的结论: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的意义
第三部分 超出斯密和马尔萨斯之外:从生态制约到工业持续发展
五、共同的制约:西欧和东亚的生态紧张
中国的森林采伐和地力衰竭:与欧洲的一些比较
与旧大陆外围区域的资源贸易:准马尔萨斯问题之斯密型解决方式的共同模式和限制
六、土地制约的解除:作为一种新外围的美洲
另一个新大陆,另一笔横财:贵金属
生态缓解的一些度量标准: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
比较和计算: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
超出这些数字之外的东西
进入一个工业世界
最后的比较:劳动密集、资源和工业的成长
A 人均陆地运输能力的比较估计:1800年前后的德国和印度北部
B 18世纪后期华北和欧洲农场使用的肥料估计,及由此产生的氮循环量的比较
C 法国、岭南与华北一个地区森林覆盖率和燃料供给估计,1700-1850
D 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英国各种输入提供的虚拟面积估计
E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农村纺织工人挣钱能力估计,1750-1840
F 棉花和丝产量估计,1750年及较晚期,长江下游和全中国与联合王国、法国和德国的比较
索引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
此外,还有一种截然不同但却相关的也是更可能的情形,可以使中国和日本的核心区的高生活水平与低工资至少低于荷兰和英国的雇主们支付的工资协调一致。尽管在17世纪中叶和18世纪,荷兰和英国有许多工业是在农村中,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当时这些国家中只有相当少的工人在农业和非农业劳动之间季节性流动。②在这一时期之前,至少在尼德兰,有很多工业劳动者在高峰季节从事农业劳动,并为此得到相当高的工资。随着农业和工业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分离,日工资不得不提高到能够使现在就业不够充分的工人生存下去;这样一种工资提高确实出现了,但却以增加失业为代价。③相反,在中国和日本,很多手工业工人几乎肯定没有充分与农业分离;因而至少从理论上说,他们可以在织、纺或制砖瓦工作收入较低的情况下仍然享受与他们的荷兰和英国同行同样或更高的生活水 平。这样一种设想似乎是合理的,尽管远远没有确定,如果这是事实,它会使我们的其他发现与一种至少会刺激某些欧洲雇主寻找使用较少劳动的方法的特别有力的 动机相符合。(它也意味着英国雇主会比那些其工人也务农的雇主在保持他们的工厂全年开工方面遇到的麻烦更少。因而他们会有更大的动机投资于集中化的厂房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