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81.7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12.7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8.2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9.7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7.2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
編輯推薦: |
核心提示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重在阐释司法解释条文的主旨。
实务争点归纳审判实践中的不同观点,总结理解与适用司法解释解决审判实务的难题。
理解适用以制定司法解释具体条款的目的为视角,基于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作精深解读,以便全面、正确理解与适用司法解释。
案例指导选取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公报案例、指导案例、典型案例及最高人民法院所裁判的案例等,突出案例指导的权威性。
规范指引链接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确保适用法律的正确性。
|
內容簡介: |
本书原则上以买卖合同司法解释为主线,全面阐述该法律及司法解释的内容和实务中适用法律解决问题的依据及应当注意的问题。每一专题五个部分:核心提示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最好是把司法解释条文内容用上;观点纷争对于该疑难问题实务中不同的看法及观点阐述;理解适用对疑难问题所适用的司法解释的条款作精深解读;案例指导列举与该司法解释条文相关的典型案例,简明介绍案情及裁判,实证司法解释条文的适用;规范指引链接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
關於作者: |
滕威,男,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研究室主任,首批全省审判业务专家,淮阴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兼职教授、江苏财经学院客座教授。独著《合伙法理论研究》约50万字;主编《金融纠纷裁判依据新释新解》55万字;参编《商事法律运用》、《民事再审制度理论与实务研究》、《婚姻家庭纠纷裁判标准规范》、《民事取证方略》等专业书籍8部;有30余篇论文在全国、省、市级获奖。
|
目錄:
|
第一部分 买卖合同的成立与效力 001
专题一:仅有交易单据而无书面合同的关系认定 003
专题二:预约合同的效力 013
专题三:出卖人无权或不能交付标的物的买卖合同效力 026
专题四:电子交易合同的成立及效力 036
第二部分 标的物交付及所有权转移的认定标准 047
专题一:电子信息产品的交付规则 049
专题二:买受人拒绝接收多交付标的物的保管费用及损失负担 058
专题三:提取标的物以外的有关单证和资料的范围 065
专题四:增值税专用发票与普通发票的证明力 070
专题五:多重普通动产买卖合同的履行顺序规则 079
专题六:多重特殊动产买卖合同的履行顺序规则 086
第三部分 关于标的物的风险负担 097
专题一:标的物需要运输的适用范围 099
专题二:特定地点货交承运人的风险转移规则 109
专题三:路货买卖出卖人隐瞒风险事实之风险负担规则 115
专题四:标的物为种类物且未经特定化之风险负担 121
第四部分 买卖合同中有关标的物的检验 129
专题一:买卖合同标的物瑕疵担保责任认定 131
专题二:向第三人履行情形下之验货标准 140
专题三:买卖合同标的物质量异议合理期间的认定 150
专题四:约定检验期间过短或短于法定检验期间的认定标准 163
专题五:瑕疵异议的功能及其构成 172
专题六:异议期间经过之后的法律效果 181
第五部分 买卖合同中的违约责任 189
专题一:保留部分货款作为质量保证金的效力 191
专题二:质量异议替代方式的费用承担 197
专题三:减价的违约责任方式 204
专题四: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裁判标准 213
专题五:违反从给付义务的法律后果 225
专题六:解约后违约金条款是否适用 235
专题七:违约金调整中的法官释明权 245
专题八:定金与赔偿损失的法律适用 252
专题九:违约造成的可得利益损失赔偿 258
专题十:违约方与对方均有过错的损失赔偿规则 269
专题十一:买卖合同中损益相抵规则运用 275
专题十二:瑕疵担保责任减免特约之效力 281
专题十三:物的瑕疵担保违约责任 285
第六部分 标的物的所有权保留及其取回权 293
专题一:适用所有权保留的标的物范围 295
专题二:所有权保留买卖中出卖人之取回权 304
专题三:所有权保留情形中对取回权的限制 315
专题四:所有权保留中买受人赎回与出卖人再卖 324
第七部分 特种形态下的买卖规则 333
专题一:分期付款界定及买受人期限利益保护 335
专题二:分期付款买卖合同解除后出卖人之利益补偿 345
专题三:样品质量与文字说明不一致时的认定 351
专题四:试用期内同意购买之推定 359
专题五:试用买卖排除之若干情形 365
专题六:试用买卖使用费之承担 374
第八部分 与买卖合同诉讼有关的其他问题 379
专题一:买卖合同中的抗辩与反诉 381
专题二:权利转让合同的参照适用 390
专题三: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的效力和溯及力问题 398
|
內容試閱:
|
现代合同法或买卖法最为重要的基本精神或价值目标就是鼓励合同交易,增加社会财富。市场交易越频繁,市场经济越能充分发展,社会财富和国家财富越能迅速增加。实践不断证明,随着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和市场经济日益繁荣,不适当地宣告合同无效,不仅增加交易成本、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不利于对当事人意志的尊重,甚至导致民事主体对民商法的信仰危机。买卖合同的效力不仅事关交易关系的稳定和当事人合法权益之保护,而且关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继续遵循该原则和司法立场,针对实务中大量存在的第三人送货及凭送货单主张合同关系成立的情形,一并进行了规定,并对各自的证明效力也作了规定;针对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存在形形色色的预约,诸如第二条中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意向书、允诺书、备忘录等预约合同的法律效力进行规范,明确承认其独立契约的效力,固定双方交易机会,制裁恶意预约人;对于实务中常见的出卖人在缔约和履约时没有所有权或处分权的买卖合同的效力问题,也明确地予以肯定,旨在防止大量买卖合同遭遇无效认定之命运,更周到地保护买受人之权益,明晰交易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强化社会信用,维持交易秩序,确保市场交易顺畅,推动市场经济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此外,因现代社会无纸合同的一些特点,即合同的要约、承诺、传递都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的电子数据交换来进行的,合同不需要传统签字,所以当以电子合同发生纠纷时,人民法院为再现合同真实面目,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就必须对电子交易合同的成立即效力制定一个可供遵循的规则。
专题一:仅有交易单据而无书面合同的关系认定
【核心提示】买卖合同的成立是指出卖人与买受人就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达成合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结果。没有订立书面合同,但如果一方当事人有证据材料如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等证明履行了买卖合同的,可结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其他证据材料,对是否存在买卖合同关系予以认定;对于对账确认函、债权确认书等函件、凭证没有记载债权人名称,除对方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外,买卖合同当事人一方可以此证明存在买卖合同关系。
实务争点
法律上要求买卖合同应当订立书面形式,但市场经济条件下,快速便捷、即时清结的交易方式比比皆是,君子协定式的口头合同形式大量存在。而且,在实践中,长期形成的客户、多年的交易伙伴,因其彼此之间的信赖度较强,也往往采取口头交易的形式订立合同。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纠纷,一方当事人往往只提供诸如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等证据材料,究竟双方之间是否存在买卖法律关系即权利义务关系,确实难以确定。司法实践中也观点不一:一种观点认为,送货单、收货单等交货凭证既有买卖合同向对方的签字认可,也反映该买卖合同标的物的数量与名称,能够证明出卖人履行交货义务的事实,故应当就此认定买卖合同关系成立;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就证明买卖合同事实成立的事实而言,送货单、收货单等交货凭证充其量只属于间接证据,而间接证据与买卖关系成立之间尚需要其他证据材料与其形成证据锁链,继而通过推论的方式得出买卖合同关系成立的结论,否则单独的一个间接证据材料是不能直接认定买卖合同关系成立的,故仅有交易单据尚不足以认定买卖合同成立的事实,主张买卖合同成立的一方当事人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对此,涉及对《买卖合同司法解释》有关条文的理解与适用问题。其在第一条中规定: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同,一方以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等主张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其他相关证据,对买卖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认定。对账确认函、债权确认书等函件、凭证没有记载债权人名称,买卖合同当事人一方以此证明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理解适用
对《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一条的理解与适用
要解决上述争议的问题,就应当从合同的成立要件入手。买卖合同成立一般只需要出卖人与买受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即可成立,一些次要条款不确定并不影响合同的成立。而条款确定并非一定指订立于当事人的合同中的内容已经确定,若依法或依一定标准于履行时可以确定,仍可认为条款确定。
一买卖合同成立要件及其形式
一般认为,买卖合同的成立包括三个方面的要件:一是需要买卖双方当事人;二是需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三是具有交易的标的物。
没有标的物当然不成立买卖。合同成立需要要约与承诺,通常情况下,合同的成立是以承诺的生效时间为准的,若以直接对话方式作出承诺,则应以收到承诺通知为合同成立时间,若不需要通知的,则对方当事人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以行为的方式作出承诺,一旦实施承诺的行为,则应为合同成立。
所以,私法对民商事主体的自由意志应予以保护,司法强权不可以干涉当事人意思自治,从而轻易否认其合同成立。
还需要明确的一个概念,就是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订立。买卖合同的成立与买卖合同的订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强调的是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的结果,而后者强调的是达成合意的过程。当事人达成合意的结果就是买卖合同成立,可一旦双方发生纠纷,这种合意的结果往往就需要通过证据材料进行证明,即需要向法庭提供双方订立的买卖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以书面形式订立买卖合同的,双方签章的合同即为双方成立买卖合同的证明依据。但买卖合同又是诺成、非要式合同,故不能因为当事人没有签订合同而认定买卖合同不成立。当然,买卖合同的形式通常是指双方当事人达成买卖协议的外观表达方式,没有书面合同的事实买卖,当事人对买卖合同是否成立极易产生纠纷。因此,没有书面合同时,当事人就需要通过提交一方已经履行交付标的物的或者给付价款的义务并为对方所接受的证据,来证明买卖合同的成立。
二事实买卖关系成立的证明责任
在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成立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成立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法律并没有对普通买卖合同成立问题规定举证责任倒置,不能将证明买卖合同成立的举证责任分配给否认合同成立的一方当事人。因此,对于没有书面合同的事实买卖合同关系,可以通过提交一方已经履行交付标的物或者给付价款的义务并为对方所接受的证据,包括交货凭证如收货单、送货单、结算凭证如结算单、发票以及债权凭证如对账确认函、债权确认书等。本条司法解释所列举的证据类型都在这些证据材料之列。那么,是否提供这些证据材料就可认定买卖合同关系成立呢?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而该规定的第五条又规定,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然而,在事实买卖关系纠纷案件中,若一味要求主张买卖合同成立的一方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必须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则事实已经清晰,法官可径行作出裁判。问题是,该方当事人的举证往往并不能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只能提供送货单、收货单等单据而难以进一步举证,若让其承担不利后果,显然有失公允。也就是说,在主张买卖合同成立的一方已经提交交货凭证、收货凭证、结算凭证等证据材料的情况下,若仅凭对方当事人的否定性抗辩就否认买卖合同关系成立,或者要求主张成立的一方进一步举证,就会导致加重主张合同成立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形成举证责任分配上的不公平状态,从而也会导致实体法上的不公正。
在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根据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主张合同成立的一方当事人应当对合同成立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在没有书面合同的情况下,主张合同成立的一方可以提供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或者对账确认函、债权确认书等书面证据。对于相对人否认所提供的证据材料与买卖合同成立的事实之间具有关联性的,《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一条在举证责任方面,并没有机械地适用《民事证据规定》第二条与第五条的规定,而是根据该规定的第七条,即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承担的精神,进行了合理的安排,要求法官不能根据被告的否定性抗辩,直接否定买卖合同成立的事实,而是要具体结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及其他相关证据作出认定。这里的其他相关证据,是指能证明双方当事人就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达成一致的电话录音、与当事人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的证人证言等。当然,必要时也不排除人民法院要求对方当事人就买卖合同不成立事实进行举证的可能。
三交货凭证的证明效力
《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一条中对一方当事人仅提供交货凭证主张成立买卖合同关系的,要求法官在判断其证明力时,必须要结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及其他相关证据作出认定。因为仅有相对人签署或者出具的送货单、收货单等交货凭证,可以证明相对人收到货物的事实,但仅有此类书证,不能排除送货人基于其他法律关系或者事实接受货物的可能。而且在市场经济下,没有买卖合同的交易大量存在,比如在建筑装修材料配送、超市物流配送、饭店食材配送等送货上门的买卖交易中,当事人之间的买卖协议多为口头形式,交货凭证往往成为出卖人证明其履行合同的最主要的证据材料。如果相对人简单否认收货事实与买卖合同有关,或者以签收人非其工作人员、不认可签收人员有权代表其签字为由,否认买卖合同关系存在,而法院却予以支持,不仅可能造成实体上的不公正,而且也不利于鼓励交易和引导买卖合同双方的诚信履约行为,也牺牲了市场交易的效率与便捷。更何况,无书面合同的事实买卖关系,主张合同成立的一方举证能力较弱,否认合同成立的一方举证能力较强,因此,一方提供了送货单、收货单等交货凭证,可以视为其对合同成立并履行的事实完成了举证责任。
所以,《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一条规定,主张合同成立的一方提供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或者对账确认函、债权确认书等书面证据的,相对人否认的,法院应当结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及其他相关证据作出认定。其中的交易方式,是指某一类买卖合同缔结与履行所通行的共同方式。不同的交易方式,其合同的订立方式、履行方式会有相同之处,但缔约方式、交付标的物的方式、支付价款的方式却会不同。如电话购物、网上购物、超市购物,其交易方式都会有所不同。交易习惯则是指交易中的惯常做法。
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9]5号,以下简称《合同法解释二》第七条对合同法上的交易习惯作出了具体规定,司法实践中应当遵照执行。
司法实践中,被告通常以不认可签收人是其工作人员或者不认可签收人有权利代表其签字的方式,否认签收人与其有法律上的关联,从而否认买卖合同成立的事实。就签收人是否为被告的工作人员、是否有权代表其签字的事实而言,被告具有较强的举证责任能力,而原告方的举证能力较弱,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要求对签收人持有异议的当事人就否认的事实举证,或者要求其提交工作人员的花名册、工资表等文件。如果其拒绝提供或提供的文件有重大瑕疵,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法院亦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到劳动保障部门调取证据,进而认定签收人与被告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或代理关系。在合同关系主体的判断方面,对当事人以对账确认函、债权确认书等函件或债权凭证主张买卖合同成立的,如果这些证据已载明债权人名称,则可以直接认定买卖合同关系成立;如果未记载债权人的名称,在无相反证据证明的情况下,按照常理可推定这些证据材料的持有人为合法的债权人,进而认定买卖合同关系成立,即无抬头债权凭证亦可证明买卖合同成立。若债务人否认债权凭证持有人系买卖合同相对方,则提供证据的责任转移至债务人一方,债务人需另行举证证明债权凭证持有人并非该债权的合法债权人或该债务已经履行方可免责。从对买卖合同成立的证明力上来看,没有记载债权人名称的债权凭证对买卖合同成立的证明力要大于交货凭证和结算凭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