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兵权
什么样的人组成了赫梯军队?这些人来自何方?如何招募?赫梯国王本人就是军队的最高统帅,每年大部分时间,赫梯国王都亲自率军在外征战,而且常常是远离本土。勇武善战在赫梯国王的权威中不可或缺,赫梯国王必须在战场上证明自己,如有可能,还要让自己所立的赫赫武功超过先王。于是,出兵征战的目的不再只是捍卫家邦,渐渐变成满足国王一人的欲求。赫梯国王更要通过不断出兵征战、拓土开疆来给自己的军队分赐战利品,保持军队的忠诚。而且,此举亦可向敌人证明自己绝非庸手,不可轻侮。尤其是每当赫梯的新君即位,四境强邻常会视其为不谙兵事的黄口小儿,趁机出兵攻打。比如年轻的赫梯国王穆尔西里二世(Mursili II),因父兄相继暴亡而继承王位,就曾颇遭敌国的轻慢:
汝,一介竖子,诸事不通,于吾不知敬畏。汝之国土眼下满目疮痍,汝之步卒与战车眼下微乎其微。汝有步卒,吾有步卒百倍以克之;汝有战车,吾有战车百倍以克之。汝父尚有步卒巨万,战车千乘;然汝,一介竖子,怎堪与之相提并论?
处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之下,赫梯王国尤为注重储君的军事能力和兵法韬略,一般从储君的童年时代就开始培养。现存的文献记载,多位赫梯王储十几岁就上阵历练。赫梯王国后期的国王图达里亚四世(Tudhaliya IV,公元前1237年—公元前1209年)第一次亲率大军出征时,年仅14岁。
赫梯国王本人有时会亲自领兵杀入敌阵,即所谓“遵循神之指引”(“His god running before him”)。这种时候,赫梯国王往往会与敌陷入惨烈的肉搏战。有趣的是,据目前所知,除了赫梯早期有位国王是死于战伤之外,尚没有任何一名赫梯国王战死阵中。很可能赫梯国王只是在阵中安全的关键之处指挥战斗而已,并没有以身涉险;抑或是王室卫队贴身拼死护卫的结果。赫梯人一定明白,决不能让国王或王储真的身陷险境。否则,敌人一旦专门调兵攻来,甚至是万一哪名敌兵碰巧一剑刺来,都会立时将赫梯王国推入灾难的深渊。这种风险冒不得。
总有赫梯国王无法御驾亲征的时候,比如当时正领兵在别处征战,再比如其他要务缠身——像履行宗教职责之类。在这种情况下,国王就要委任统帅,代替自己领兵出征,通常是任命王室成员。国王的兄弟一般会担当起统帅一职。这些王兄王弟的地位仅次于国王本人和王储,平时担任位高权重的王室卫队统帅(赫梯语称为“Gal Meshedi”)。其他高级将领职务也常委派给王族,计有右驷长(Chief of the Chariot-Warriors of the Right)、左驷长(Chief of the Chariot-Warriors of the Left)、右军帅(Chief of the Standing Army-Troops of the Right)、左军帅(Chief of the Standing Army-Troops of the Left)和右庶长、左庶长(Chiefs of the “Shepherds” of the Right and Left)等。每名将领统率一旅之师,约一千之众。
赫梯贵族通常担任中层将校,在国王或亲王指挥的大军中统领自己的一部兵马。有时他们会奉命率本部兵马出击敌军,或者讨伐附属城邦的叛乱。身为统兵之人,贵族可以借此为磨炼自己的指挥谋略和作战技能。他有义务直接向国王陛下汇报自己此次出战方方面面的情况。如果表现不称职,赫梯国王会对其予以训斥,直至军法从事。即便平时不参战,国王也会通过定期的文书报告和消息往来,严密监视驻军将领的一举一动。
至于下级军官,军阶由高到低分别有前监军(Overseers of Military Herald)、大夫(Dignitaries)、公士(Gentlemen)等。赫梯人有自己的一套军阶等级制度,大致相当于现代的从上尉到下士。“公士”是最低一级军官,官越大带的兵就越多。有的下级军官统兵100人,有的则只能带兵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