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HK$
98.6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HK$
123.1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HK$
1097.6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HK$
55.8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HK$
54.9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
編輯推薦: |
这是我近十年来所看到的研究北京人艺具有挑战性,自然也具有创意的一部著作,徐健以青年人的锐气,以及敢于挑战的精神,对“1978-2012北京人艺演剧艺术”做了一次他的巡视、他的沉思、他的判断、他的“指示”。
——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戏剧学者、曹禺研究专家 田本相
文学博士出身的徐健,是位学者型的记者。他学养丰厚,勤于思考,敏于发现,善于表达。他的这部著作无疑将给已经沉寂多年的关于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推动力。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剧作家、翻译家、戏剧评论家 童道明
该书选取新时期北京人艺的演剧形态作为研究对象,将西方戏剧符号学的理论进行系统化、本土化的诠释,创造性地运用于近三十年来北京人艺的演剧特点和剧场风格的分析,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展示了新时期以来北京人艺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所形成的多元发展路向和现代审美趋势。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戏剧评论家宋宝珍
|
內容簡介: |
1978年至今的三十多年,是北京人艺在艺术实践、学派建设方面有所传承、有所创造、有所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话剧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转型最为明显的时期。本书以这一时期的北京人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戏剧符号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分析北京人艺演剧形态的呈现方式和多元化走向,揭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当代价值和独特风格,以此为研究中国当代话剧演剧形态与戏剧观念的演进过程提供某种参照。
|
關於作者: |
徐健,1980年生于山东。文学博士,剧评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专业。现供职于文艺报社艺术评论部。第二届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IATC)中国分会理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2009年曾赴慕尼黑大学戏剧系、维也纳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访学。近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社会科学》《中国电视》《艺术评论》等报刊发表戏剧、影视类评论、论文8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曾荣获2014年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田汉戏剧奖理论评论奖一等奖。
|
目錄:
|
序一田本相ⅰ
序二张健ⅶ
绪论1
第一章 戏剧符号视域下的北京人艺演剧艺术27
第一节焦菊隐与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形成28
第二节作为研究方法的戏剧符号学36
第三节北京人艺演剧艺术的戏剧符号学阐释53
第二章 时间的隐秘:戏剧时间与北京人艺剧作的美学追求58
第一节时间与戏剧创作美学的内在关联59
第二节北京人艺剧作的时间模式及其美学特征73
第三节新时期以来北京人艺剧作时间美学传统的延续91
第三章 时间秩序的破坏:多元时间叙事模式的出现103
第一节探索戏剧与传统时间叙事的裂变104
第二节叙事时间的现代性反思:《红白喜事》与《天下第一楼》128
第三节主体的觉醒与民间的还原:《狗儿爷涅槃》与《鸟人》140
第四节历史叙事时间的终结:《赵氏孤儿》155
第四章 空间的修辞:舞台空间与北京人艺导演观念的嬗变164
第一节舞台空间与导演的美学追求165
第二节诗意舞台空间美学传统的确立173
第三节新时期以来北京人艺舞台空间美学的传承与拓展189
第五章 想象的限度:林兆华的舞台空间美学206
第一节“自由戏剧观”206
第二节写实与复调211
第三节游戏与事件224
第六章 风格的两极:任鸣与李六乙的舞台空间美学239
第一节任鸣:“继承人艺的风格就是我最大的野心”240
第二节从《我们的荆轲》看任鸣舞台空间观念的演变257
第三节李六乙:“心灵的自由是最重要的”264
第七章 身体的转换:身体符号与北京人艺观演交流方式的关联275
第一节作为观演交流媒介的身体符号276
第二节《茶馆》中的身体符号及其成因288
第三节北京人艺观演交流传统的确立303
第八章 身体即传统:新时期北京人艺观演交流方式的沿革307
第一节亮相的韵味308
第二节细节的真实316
第九章 身体即创造: 北京人艺观演交流方式的改造与偏移327
第一节“没有表演的表演”327
第二节全能的身体334
第三节身体的减法343
结语354
附录361
作家是话剧创作的宝贵财富——访张和平361
真正的艺术来不得半点投机——访导演任鸣367
参考文献374
跋: 焦菊隐和后焦菊隐时代的戏剧“实验”溯石388
后记401
|
內容試閱:
|
序 一
田本相
这是我近十年来所看到的研究北京人艺最具挑战性,自然也最具创意的一部著作。
北京人艺作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也最具有国际声誉的剧院,在六十多年的历史中,走过了坎坷崎岖但却也有着辉煌的路途;有过高潮,有过低落。这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存在,自然也是一个巨大的研究课题。
徐健以青年人的锐气,以及敢于挑战的精神,对“1978—2012北京人艺演剧艺术”做了一次他的巡视、他的沉思、他的判断、他的“指示”。
他的题目就很有味道:“困守与新生”。显然,在他看来,新时期的北京人艺在艺术上对于其光辉的传统,不过是在“困守”;不是坚守,更不是发扬。他认为,北京人艺应该“新生”,他也在探讨北京人艺怎样“新生”,甚至认为北京人艺已经在“新生”着。
困守与新生,说到底还是属于传统和现代这个大题目,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理论,更是一个严峻的实践课题。但无论如何,徐健的见解都给北京人艺,给戏剧界带来可思考的东西。北京人艺该怎样走?中国的话剧该怎样走?对于传统,怎样才是真正的继承?对于已具有光辉传统的剧院,怎样才是走上光明的大路?或者说怎样走才是“新生”?
此书涉及的问题较多,以下只能说说我的点滴看法。
一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作者所下的工夫,可以看出他在使出全身的解数,全副的精力,是想在北京人艺的研究上有所突破、有所创造。这在当前的潮流中,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我看过一些博士论文,有全文抄袭的,有大半因袭的,有敷衍过关的;老实说,就我看到的博士论文的水准,是不能满意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风气、大学风气的影响;一方面是博士生导师的水平。目前有些博士生导师都是在制造“博士点”的热潮中“制造”出来的,他们本身就没有经过比较严格的学术训练,无法指望他们能够指导出高水准的博士论文。更有甚者,有的导师,就是权钱交易的产物。因此,当我们看到一篇严肃的、有独到思考的博士论文,是十分欣慰的。我们应当鼓励这些有志于学术的年轻人,自然也应向那些倾心竭力指导他们的导师致敬。
二
应当说,对于北京人艺的研究,在新时期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对北京人艺作为一个学派的研究,基本上有了共识。我并不认为以往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多么大的问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观察和思索,不同的研究者也有不同的视角。
徐健明确提出要以戏剧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对北京人艺新时期的演剧艺术给予重新的解读和阐释,这在中国还是首举。目前,以西方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艺术的风气颇为盛行。我读过此类的一些论著,如原型研究、叙事学研究,一种类型,似乎是用中国的材料来验证新的理论;一种类型,是理论方法和研究对象是两层皮;再有,就是生吞活剥,写得类似天书了。
徐健这部著作的看点之一,是十分认真且深入地对西方的戏剧符号学作了研究,而且对国内的戏剧符号学的研究和运用作了梳理。他不是盲目照搬,追逐时髦,而是认为戏剧符号学使他的“研究视野和思路也会得到拓展”:
一是“关注文本内部隐秘的构成”;二是“重新将我们带回剧场”。据此,他设定的“前提就是重回戏剧‘现场’,在观察一出出具有‘文献’价值的话剧作品中,解读其演出意义的产生过程及交流方式,探究北京人艺演剧艺术奥秘的所在”。
基于他对戏剧符号学的心得和对北京人艺的观察,确定“从剧本符号系统和舞台演出符号系统中选取时间、空间和身体三大要素作为分析视角”来解读北京人艺演剧艺术的演变,透视其“困守”和“新生”的历程。我以为,他基本上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和路线展开他的研究的。
也许会有人提出异议,但是就我看来,起码他的研究在运用戏剧符号学上提供了一个切实运用并达到他研究目标的一个具有创意的实例,这正是给人启发的地方。
三
此书最大的看点,也是他对于一个具有争议的课题,通过戏剧符号学的分析论证,得出这样一个大胆的论断:
林兆华的演剧艺术体现着北京人艺的“新生”和“未来”。从某种意程度上说,此书也是一部“林兆华演剧艺术论”,似乎全书都是为了论述林兆华的演剧艺术而铺垫而展开的。
在他设定三个戏剧符号学的范畴——时间、空间和身体的论述中,都是将北京人艺的传统演剧与林兆华的“新”演剧艺术相对展开的。
林兆华的突破点在于:
一是,“时间顺序的破坏,多元时间叙事模式的出现”,在第三章,对于高行健和林兆华合作的探索戏剧与传统时间的决裂,如对《绝对信号》内心时间、《车站》荒诞时间和《野人》模糊时间的戏剧符号学的分析,的确揭示了探索戏剧的新的时间美学特征,而且具有说服力。又如他认为《赵氏孤儿》中对时间的改造是对主流历史叙述的偏离。
二是,在第五章专门提出“林兆华的舞台空间美学”,认为林兆华的戏剧观是“自由戏剧观”,“观念的自由带来舞台空间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即使是写实性的舞台空间,也与北京人艺传统的写实空间不同,更“自然”更“真实”,尤其是所谓“复调空间”的创造,即把现实空间同心灵空间结合起来,更有别于传统。在“游戏与事件”一节中,对林兆华的戏剧游戏观给予充分肯定。尤其是林兆华在导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帅克》中,“将整个舞台空间作为形式的试验场,作了一次彻底的游戏化实验”。
三是,在第九章专门论述林兆华的“身体即创造”。他把“没有表演的表演”作为林兆华表演艺术的最佳境界,自然也是理想的境界。还有林兆华的“全能的身体”,在“舞台上没有不能表现的东西”。尽管它对于观众来说是陌生化的,但却促使观众寻求新的戏剧接受方式,在观演之间得到新的适应。身体,在林兆华的戏剧中全然摆脱了传统的局限,这种建立在个体艺术感觉上的表演艺术,显然是对北京人艺传统的背离。在徐健看来,却是“指向着面向未来的中国话剧”。
从时间、空间和身体三个范畴,对林兆华的演剧艺术的戏剧符号学的分析和论证,逻辑地得出林兆华的演剧艺术才是北京人艺的“新生”,甚至是指向中国戏剧的未来。可以说,这就是这部专著独到的见地。
四
任何一部学术著作,都不可能是最终的结论。
我以为,一部好的学术著作在于提出问题,这样才有可能引发更深入的讨论。今后,在研究北京人艺新时期的演剧艺术上,《困守与新生》是不能越过的。
我希望由于这本书,能引起进一步的学术探讨,北京人艺究竟向何处去?徐健曾对我说,他在论文中也写了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如何认识这一学派,还要不要建设人艺演剧学派的问题,近年来是有争论的。的确,像这样的问题,正需要深入讨论。
马克思曾说,真理是在争论中确立的。我以为《困守与新生》的学术价值,就在于它提出了值得争论的重要的课题。这也是我愿意推荐给专家学者和读者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