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0.6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6.1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7.3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99.7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2.7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8.2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HK$
524.2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乡论、乡品与六朝贵族的起源,东晋贵族的形成与皇帝权力,东晋中后期的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几个方面,论述了东晋的贵族政治、皇帝权力和地方社会。具
体包括,魏晋贵族体制的形成、九品官人法中的乡品、乡品与官品和官职的相应关系、司马睿的皇权政治与门阀贵族、东晋贵族政治的本质、东晋门阀贵族体制与地
方政治、东晋贵族王朝的崩溃与刘宋政权的性质等论题。
|
關於作者: |
李济沧,1970年生,湖北武汉人。2000年毕业于日本龙谷大学东洋史学专业,2003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迄今在海内
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译文50余篇。
|
目錄:
|
序言1
序论贵族政治、皇帝权力与地方社会东晋政治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1
第一节 六朝贵族研究及其理论架构1
第二节 中国历史的逻辑探求与六朝贵族的自律性、社会性特质10
第三节 东晋政治史研究的基本视野15
第四节 本书的框架与研究思路20
结语27
第一编 乡论、乡品与六朝贵族的本源
第一章 魏晋贵族体制的形成与乡论以魏晋放达之风的考察为中心33
序言33
第一节 竹林、元康论35
第二节 放达之风与元康时期的社会37
第三节 放达之风与老庄之学41
第四节 放达之风的形成与演变44
第五节 放达与乡论48
结语53
第二章 九品官人法中的乡品称谓考论57
序言57
第一节 乡论与乡品59
第二节 人品与乡品61
第三节 资品与乡品64
第四节 中正品与乡品69
结语72
第三章 乡品与官品、官职的对应关系及其实质76
序言76
第一节 乡品与官品76
第二节 乡品与官职81
第三节 乡品与官品的对应及其问题所在84
第四节 乡品与官职的对应及其问题所在87
结语92
第二编 东晋贵族政治的形成与皇帝权力
第一章 元帝司马睿的皇权政治与门阀贵族97
序言97
第一节 司马睿与东晋皇帝权力的建立99
第二节 国家权力中的皇权与贵族106
第三节 东晋国家权力与江南社会112
结语120
第二章 东晋贵族政治的本质以王导清静之政为中心122
序言122
第一节 王导的清静政治125
(一)宽恕126
(二)简易128
第二节 清静政治与六朝贵族的伦理精神131
第三节 从清静政治来看贵族精神与学问、门第的关系136
(一)清静政治的精神与玄学的关系138
(二)清静政治的精神与门阀142
第四节 清静政治与东晋皇权146
结语152
第三章 论庾亮155
序言155
第一节 元舅民望156
第二节 庾、王相争的实质164
第三节 任法裁物与威刑169
(一)苏峻问题170
(二)江南地方豪族问题173
第四节 失人心考176
结语182
第三编 东晋中后期的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
第一章 和靖与宽和桓温、谢安之政与江南地方社会187
序言187
第一节 观察桓温之政的视角189
第二节 桓温政治与江南地方社会193
(一)庚戌土断193
(二)北伐196
第三节 谢安与江南豪族201
第四节 度田收租之制的撤废与江南地方社会204
第五节 和靖与宽和东晋贵族政治与江南社会及民众209
结语213
第二章 东晋门阀贵族体制与地方政治215
序言215
第一节 贪残与严猛之政218
(一)贪残之政风218
(二)严猛之政风224
第二节 清静之政风227
第三节 能名德政惠政威惠233
第四节 清静政治推行的背景从编 户问题与豪族问题来看240
(一)编 户问题240
(二)豪族问题244
结语248
第三章 东晋王朝的崩溃与刘宋政权的性质从贵族政治的视角来观察251
序言251
第一节 针对东晋王朝崩溃的几种观点252
第二节 东晋末的皇权复兴与江南地方社会255
第三节 王恭、桓玄之政与江南地方社会260
第四节 刘宋政权与江南社会的动向266
第五节 刘宋的皇权强化问题272
结语278
附编
第一章 论谷川道雄的中国史研究283
序言283
第一节 战后日本的中国史研究284
第二节 谷川史学的诞生《隋唐帝国形成史论》288
第三节 谷川史学的发展与核心豪族共同体论293
第四节 谷川史学的升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共同体特性及对现代社会的启迪意义299
第五节 谷川史学的特质304
(一)重视实证304
(二)重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305
(三)谷川史学的理论构造308
(四)谷川的历史意识310
结语311
中日学术交流的新动向兼评《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313
代跋语从龙谷到随园3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