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490.6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09.8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6.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編輯推薦: |
章开沅先生从1940年代即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历经金陵大学、中原大学、华中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作为我国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开创者,与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他还在大学教设上颇有建树,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历史学者,这些经历都是宝贵的历史财富。由彭剑整理的这本《章开沅口述自传》用详实的口述保存先生的一生经历,还收入诸多珍贵图片,既有历史价值,又颇具可读性。
|
內容簡介: |
作为当代中国著名史学家与教育家,章开沅先生一生历经世变,阅尽沧桑,其丰富阅历,不但能补正史之阙,也能为对民国以来历史感兴趣的人们提供很多掌故,还能以长者的智慧给人以启迪。本书由章先生口述,尽量保持历史原貌,呈现了晚近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与中外文化交流史中的不少生动历史细节,娓娓道来,于不经意间,让读者领略近百年历史剧变。
|
關於作者: |
章开沅,祖籍浙江省吴兴县,1926年7月生于安徽芜湖。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美国奥古斯坦那学院(Augustana College)荣誉法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与关西大学名誉博士。早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后长期执教华中师范大学,是享誉国际的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现改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的创办人和领导人。作为改革开放后*早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国学者之一,先后应邀访问了东西方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并先后受聘担任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等许多著名学术机构的研究教授或客座教授,其深厚的学养和人格魅力深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1984—1990)、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二届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在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国商会史研究、中国教会大学史、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等研究领域都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论著丰厚,主要有《辛亥革命史》、《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传播与植根——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论集》等。
|
目錄:
|
一、家世叙略……………………………………………………………1
1、两位祖先
2、东院西院
3、父母的婚姻
4、家庭革命二人组
5、父亲追求自立始末
二、童年…………………………………………………………………6
1、儿时琐忆
2、私塾启蒙
3、小学生活
三、西行逃难……………………………………………………………12
1、告别老宅
2、乱世生死
3、离别双亲
四、九中忆旧……………………………………………………………15
1、日常衣食住
2、上游民族,下游民族
3、两任校长
4、几位国文老师
5、两位音乐老师
6、“老马”班主任
7、课外阅读
8、游泳
9、探寻鬼火之谜
10、一桩无头公案
11、扰了谁的梦
12、对被开除的一种推测
五、学会计………………………………………………………………32
1、进入计政专修班
2、王家坪记事
3、又被开除
六、当船工………………………………………………………………36
1、“长江大学”入学记
2、船工日常
3、船夫众生相
4、那一夜,月黑风高
5、又没有毕业
七、抄公文………………………………………………………………42
1、仓库抄写员
2、工资被骗走
3、一次“讨债行动”
八、铜梁当兵……………………………………………………………45
1、军营生活掠影
2、五弟“逃亡”
3、“闹营”被“禁闭”
4、多余的报复
5、退伍记
九、金陵求学……………………………………………………………55
1、报农经,学历史
2、课堂学习点滴
3、茶会与讲座
4、课余游乐
5、金“男”大,金“女”大
一〇、校园民运…………………………………………………………63
1、爝火团契
2、墙报诗文
3、一箱子书
4、“中国往何处去”
一一、投奔解放区………………………………………………………69
1、离开金大
2、奔向光明
3、过封锁线
4、进入中大
5、新革命碰上旧警察
一二、中原大学受训……………………………………………………77
1、干部与学员
2、土炕与窝头
3、一份好墙报
4、无缘战场
一三、初到武汉…………………………………………………………84
1、南下
2、教育调查
3、办学方针之争
4、与华中大学合并
5、解放时我家人的心态
一四、参加土改…………………………………………………………92
1、改造土地,也改造学校
2、和平土改的失误
3、一次扭转偏向的会议
4、杀一儆百的效果
5、人声灯影
一五、初执教鞭…………………………………………………………99
1、登上讲台
2、从头学起,过教学关
3、噩梦成真
4、我的“教学研究”
5、学政治,买资料
一六、成家……………………………………………………………105
1、进军科学,坠入爱河
2、那时,对政治不敏感
3、棉被与脸盆
4、庐山蜜月
5、感恩吾妻
6、家和秘钥
7、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一七、下放草埠湖……………………………………………………116
1、慷慨激昂奔荒湖
2、开生荒,斗右派
3、洪水猛兽
4、灾后自救
5、灾后吃与住
6、世界观问题
一八、学术盛会………………………………………………………124
1、放卫星
2、下田野调查
3、上北京联络
4、集中修改
5、天堂生活
一九、借调北京………………………………………………………132
1、想去北大,却去了文史委
2、关于东老
3、关门抢救,效果不佳
4、行老与蔡端
5、同事溥仪
二〇、筹建史调会……………………………………………………140
1、参与筹建史调会
2、东老谈社会历史调查
3、史调会的工作规划
4、流产的调查
5、公余研究
二一、评李秀成挨批…………………………………………………147
1、我的急就章
2、为叛徒辩护,歪曲经典
3、在“三不”的日子里
4、重返白塔寺
二二、文革岁月………………………………………………………163
1、大字报
2、牛棚
3、小女病危
4、苦中有乐绿化组
5、东风农场
6、工农兵学员
7、两个场景,一点启示
二三、借调《历史研究》……………………………………………178
1、三个“不适当”
2、编辑部与“四人帮”
3、业务点滴
4、女儿眼疾
5、抽烟与爱国主义
6、夜宿镜泊湖
二四、主编《辛亥革命史》…………………………………………189
1、林言椒的建议
2、“三结合”写作班子
3、克服“左”的影响
4、修改定稿
5、成立辛亥革命史研究会
6、革命性质问题
二五、**次出国访问………………………………………………199
1、北山康夫的承诺
2、1978年到访的其他外国学者
3、访美杂记
4、从东京到京都
二六、两岸中国学者**次正式会晤………………………………208
1、“贵地出人才”
2、革命性质之争
3、会后余兴
二七、经营历史所……………………………………………………213
1、两度易名
2、一个头、一副肩、一双腿
3、危机与出路
二八、马尼拉之行……………………………………………………219
1、“三天后可拿签证”
2、两手准备
3、柳暗花明
4、政局波动的影响
二九、出任华师校长…………………………………………………224
1、上任风波
2、移毛主席像
3、提倡美育逸事
4、邓小平题校名
5、“高”与“师”之争
6、国际交流
7、不拘一格用人才
8、“东半球”与“西半球”
9、副校长负责制
10、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三〇、几种“口述”……………………………………………………245
1、每周两天做学问?
2、不同意的就不执行?
三一、国外四年访学记偶…………………………………257
1、请假出国
2、吃饭教学两不误
3、接受荣誉博士学位
4、韩国行
5、法国行
6、夏威夷会议
7、滞留日本
8、讲学台湾
三二、为“南屠”取证………………………………………………279
1、对日索赔会
2、贝德士文献
3、纯如之死
4、巧遇东史郎
5、纪念南京大屠杀60周年东京国际会议
6、关西巡回演讲
整理后记
|
內容試閱:
|
因父亲追求独立的关系,我在1932年随母亲、大哥、姐姐到了武汉。父母把我和姐姐送到胭脂山小学读书,我读一年级,姐姐读二年级。我年龄偏小,个子也偏小,在课余和孩子打架的时候,总是处于下风。我那时觉得自己整天受人欺负,连同桌的女同学都欺负我。两人共一个课桌,她总是“侵占”我的空间,我只有忍让。
武汉的老师很威严,都带着教鞭。教鞭是竹子做的,前端还用铁皮包裹起来。在讲台上一敲,“啪啪”直响,敲山震虎,令人生畏。不但敲桌子,还经常接触肢体。如果是冬天,冷手挨了重鞭,疼痛就要翻倍了。孩子们也有对付的办法,在挨鞭之前,双手用力搓一搓,使手心发热,以降低痛感。我很快就学会了这一招,但挨鞭子的记忆仍然深刻。经常打我的老师,是教语文的凤老师。我写大字的时候,总是写出格,并且经常会不小心把墨汁溅在本子上。凤老师恨铁不成钢,我便常常领略“竹笋炒肉”的滋味。
不久,父亲因涉讼入狱,澄清后便带领我们回了芜湖,我转入襄垣小学读书。
襄垣小学是利用孔庙办起来的。明伦堂已不供孔子,成为学校大礼堂,墙上有大幅孙中山画像,不过每逢孔子生日,还是要开展一些祭祀活动。
襄垣小学的艺术氛围比较浓厚,校长张学诗是艺专毕业,教导主任程先生则是学音乐出身,这对陶冶儿童的性灵很有好处。我们学校的总理遗像是张校长亲自画的。程主任很有创造性,曾经将京剧《失空斩》《借东风》《蒋干盗书》改编成一个现代音乐剧,让学生演出。不但在校内演,还对外公演,在芜湖轰动一时。我没有机会参加这一演出,个子小,胆子也小。后来也偶尔登过舞台,要么演一个小护士,要么演《河伯娶妇》中的巫婆。之所以会让我演巫婆,还是看中了我的个子小。《河伯娶妇》的最后,巫婆被丢进河里,同学们把我一抬,轻轻松松就扔出去了。
因为有各种文艺活动,在襄垣小学上学感觉很愉快,不用整天担心手心被打肿。
每天上学、下学的路上也很愉快。我们家离学校比较远,要经过一条长长的石板路。家里孩子多,大家一起走,说说笑笑,很热闹。如果遇到大雾天气,祖父会让每个孩子都喝一口酒水,听说可以驱散雾气。那真的是酒水,在开水里加一点点酒而已。学校不供午餐,但我们也不用回家吃午饭,而是有专人送来。给我们送饭的是家里的一个工人。他有点像《水浒传》里的神行太保戴宗,走路飞快,平常家里送急信也靠他。他能做饭,也能烧菜。到了中午,他就挑个担子,一头装着饭,一头装着菜,还有汤。我们家和学校说好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家的孩子可以在一个教室里吃饭。我们吃完了,“神行太保”就把碗筷带回去。
大概一年之后,张校长因为人事纠纷去职。我父亲很敬重他,请他到家中教我们兄弟姐妹,还有小姑、小叔等一大帮孩子。这样,我们有一段时间又离开了学校,就在自家的洋房子里跟着张先生学习。
我们家的洋房子是一栋单独的两层楼房,有地下室。当年曾祖父办面粉厂的时候,为排除地方守旧势力干扰,加强自我保护,特意在英国注册。这个洋房子,名义上就是为英国工程师而建。它曾经是公司的管理中心,后来废弃了。父亲把张先生请来之后,就让张先生在此居住、教学,安排专人为他做饭,我和三哥开诚奉命每天陪先生进午餐。
张先生在我们家的教学,已经与私塾有很大差别。他用的是新式教材,不再用传统启蒙读物,这是其一。他的教法新颖,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开展复式教学,这是其二。他虽然住在我们家,但周末会回家,和家人一起度过星期天,这是其三。
张先生最欣赏的是开诚,很想让他成为女婿。开诚一表人才,又有活动能力,曾经组织读书会,芜湖城里的很多孩子都参加,活动地点就是我们家的洋房子。我也曾参加他们的读书会,不过只是旁听而已。
开诚很有文思,有一次作文,他突有神来之笔,说:“时间比欧文斯跑得还快。”欧文斯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短跑名将,声誉遍及全球。张先生对开诚的作文非常欣赏,说他摆脱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之类的套语。我刻意模仿,此后作文,每逢有时间描写,都沿用“比欧文斯跑得还快”的比喻。张先生批评道:“外国有句话,第一个把女人比作月亮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白痴。”我那时还不满10岁,跟着哥哥姐姐勉强读五年级课程,对这个批评感受颇深,开始知道模仿和抄袭都没出息,应该努力自己创造发明。
P13-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