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灾不成年。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多灾多难的。在司马迁彪炳千秋的《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但是,临危受命的鲧以堵为法,这种与自然对抗、不与自然合作的治水之法成效甚微。结果,“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鲧被尧“问责”,流放到羽山而死。后来,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业,以疏代堵,治理水患,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禹以科学的精神与勤勉的态度战胜了危机,使人民安居乐业,被后世传为佳话。从某种意义上讲,危机与人类共生。早在上古时代,我国就有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共工防洪等传说。它们反映了先民们挑战自然、驾驭危机的勇气与智慧。
往事越千年,弹指一挥间。如今,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影响人类生存安全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世界各国公共危机频繁发生。从惊天动地的自然巨灾到骇人听闻的技术灾难、从肆虐横行的传染病疫情到令人发指的恐怖袭击,诸如此类的公共危机无不给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挑战着社会系统的核心价值与运行能力,更考验着各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公共危机已成为悬在人类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1公共危机的界定
看似平常最奇绝。在一个学科中,最基本的概念往往也最复杂。“概念引导我们进行探索。”[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540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何为“危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阐释。 在许多与公共危机相关的书中,学者们往往罗列出一系列关于危机的概念。但是,这似乎无助于人们明晰“危机”的内涵与外延。 作为危机管理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我们必须对“危机”的概念进行探索。
111何为危机
“危机”一词最早出现于希腊语中:kri'siV,最初主要应用于医学领域,其含义是病情变化的转折点。在西方国家,20世纪50―60年代,灾害研究蓬勃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于危机现象的认识。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真正意义上的危机学才得以发展,主要有以下见解Patrick Lagadec,“The Unkown Territory of MegaCrisis: In Search of Conceptual and Strategic Breakthroughs”, in Megacrises: Understanding the Prospects, Nature,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ffects of Catalysmic Events, edIra Helsloot,Arjen Boin, Brian Jacobs and Louise KComfort, Charles CThomas Publisher,Ltd,2012,p13.:(1)危机是重要的系统性威胁。危机不同于专业技术部门所关注的“紧急事件”(emergencies)。(2)危机具有极强的意外性,是不可预测、不可规划、前所未有,甚至不可管理的。(3)危机具有独特的时间压力。(4)危机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人们不会具备确切的专业知识,也缺乏决策的路线图。(5)危机呼唤决策,人们没有时间延宕,不能等待研究结果或共识形成,必须在摸索中快速决策。(6)危机具有断裂性,突发断层线出现,情况会走向极端。(7)危机让我们不知所措,固守旧有的模式是致命的。
荷兰著名学者罗森塔尔认为,危机是指“一个系统的基本结构或基本价值和规范所受到的严重威胁”,“由于受到时间压力和处于高度不确定状态,这种威胁要求人们做出关键性的决策”。
URosenthal, “Crisis Decision Making in The Netherlands”, Netherlands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622,pp103129.这个定义为我国学者所接受并大量引用,它揭示了危机的基本内涵,即危机是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之下,某个系统的整体受到根本性的挑战,决策者必须在压力下做出至关重要的决断。一般而言,紧急事件不会引发危机,而灾害与巨灾容易引发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