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09.8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5.8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HK$
143.4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HK$
557.8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HK$
85.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古籍善本
》
售價:HK$
537.6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用30年从业经验打底,以创办三家金融类博物馆为契机,首度书写高品质通俗财经书。
★长江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金融史课程精华:作者以本书内容为长江商学院的企业家们上课,效果火爆,引发热烈讨论。
★周其仁、任志强阅后诚意作序推荐,茅于轼、雷颐、马勇等经济界、历史界意见领袖,撰文热情推荐。
★这是一本由一系列金融故事串联成的金融史,随便翻到哪一章都可以阅读,精品的金融故事值得反复品位。
★这是一本要为历史翻案的书,每一个故事都是观念的冲击,堪称中国金融观念普及的第一本书,心理脆弱者不宜购买。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2》
1. 长江商学院MBA总裁班金融课堂*受欢迎课程。
周其仁、任志强作序,马勇、雷颐等诚意推荐。
2. 大国崛起的金融逻辑。
一本书梳理大国崛起背后的财富力量与金融逻辑
3. 透过大国崛起的历史和金融家的故事,可以获得正确的金融观念。
|
內容簡介: |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
一部以皇权为中心的垄断史中,只会以从上向下的角度记录统治的权术,向人民展示为了统治者的利益服务而经过加工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背后,人们无法看到权力之外的影响因素,一旦将那些真正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展现在人们面前,书本中的历史立即变得苍白无力。而被极力渲染为无恶不作、流着鲜血的资本,恰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本书作者在筹建金融博物馆的过程中,系统地研究和梳理了金融史,结合自身30多年金融从业经验,从浩瀚的史料中发掘出一系列小的金融创新如何在历史的纵深中产生令人惊叹的蝴蝶效应,悄然改变历史的进程。例如,宋代交子预兆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结构;张居正的变法导致了300年后的鸦片战争;一张债券引发了辛亥革命等。凯恩斯讲过,如果以货币的角度发掘历史,整个历史将会被颠覆。本书所包含一系列的金融故事,足以挑战你的固有认识。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2》
作者在筹建中国金融博物馆的过程中,系统地研究和梳理了金融史,根据三十多年金融经验,创作了《金融可以颠覆历史》一书。深受读者欢迎,并获得了2014年第五届中国图书好书奖。
作者再接再厉创作了该系列书的第二册。追溯地理大发现的金融驱动,美国独立战争的债券能力,次贷危机的“缝纫机效应”等。你还可以看到:摩根、洛克菲勒、米尔肯和克拉克的金融传奇……
金融是我们的朋友,不是我们的敌人。2015年的中国股灾更让我们了解金融的真正魔力。
|
關於作者: |
王巍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中国并购公会会长、万盟并购集团董事长。
自1982年以来曾在众多境内外金融机构担任要职;直接策划、组织了几十家大型企业的改制、重组、上市与并购业务,长期担任中欧和长江等商学院客座教授、曾获得2012年美国并购论坛终身并购成就奖。2015年担任亚洲并购协会AMAA主席和全球金融博物馆协会IFFM联合主席。
2010年以来在天津、苏州、北京和上海等地分别创建了五家不同主题的金融博物馆,与任志强刘晓光等共同发起了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成为国内最具社会影响力的读书平台。
|
內容試閱:
|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
对沉睡的社会进行一场启蒙的“革命”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字历史,却是记录皇权斗争和交替的历史。
一个以皇权为中心的垄断史中,只会以从上向下的角度记录统治的权术,因此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为了统治者的利益服务而经过加工的历史。
当各国之间的竞争不是制度上的竞争,而是皇权至上的竞争时,拼的大约是冷兵器时代的军事与经济,这种经济的对抗中,既包括了皇权统治的力度(政权的稳定性),也包括了对外掠夺的能力。
在皇权可以任意掠夺的状态下,几乎是没有金融发挥作用的余地的。
当中国的皇权强调的是“重农抑商”时,商人不但在社会中没有其应被尊重的社会地位,也没有其发挥调节经济增长的余地,更不用说发挥金融的作用了。
宋朝之前,中国的街与坊有着严格的规划界线,街为官道、坊为民道,所有的民间商业活动都被局限于坊间。当宋朝打破了这种严格的街与坊的限制条件,并有限地开放了市场时,经济就有了发展,虽战乱多年,但仍纸醉金迷、歌舞升平,其中就有了金融故事的雏形。
当八国联军侵华、慈禧逃离北京时,是山西的票号和钱庄让其重新回到了皇宫,并以此为交换条件让票号有了更大的流通范围。
鸦片在中国官方的记录中是一种商品,一种有毒的商品,但在英国人的账本中却将这种商品当成了货币,以此来换取中国的瓷器及其他东西。当这种货币被禁止而无法流通时,战争就爆发了。
曾经在世界上称王称霸的许多西方帝国,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总量都远远不如中国,但他们的足迹能遍布大半个世界,不仅是凭借社会制度的变革,更是依靠了金融的杠杆力量。
从蒸汽机到电报,以及后来的电话,除了技术创新,背后都依赖于金融力量的推动。而皇权的垄断和计划经济都从根本上否定了市场经济的作用,因此除了抑制科幻世界的胡思乱想外,还在资本市场中扼杀了金融的支持,让那些本来弱小的技术创新无法借助金融的力量而更新和成熟,使得其常常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历史的背后无法看到的是权力之外的影响因素,如果将这些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展现在人们面前,就如同拨开了漫天的乌云,让这个世界照耀在阳光之下。于是书本中的记录变得苍白无力,曾经在几乎所有的教科书中被称为无恶不作、流淌着鲜血的资本,原来恰恰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力量。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同样借助了世界金融的力量,这种金融的力量除了让美国赢得了战争、获得了独立之外,更重要的是让美国建立了一个民主的社会制度。政府的借债让美国人明白,政府不是创造财富的工具,而仅仅是分配财富的权力,因此必须将这种权力关进笼子里,才有了未经纳税人同意就不纳税的约束性条件。也正是如此,才给了市场自由发挥金融作用的权利,从而让这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一号强国。
金融可以告诉我们的故事有许多,最基础的是当重新认识金融在社会发展、政治统治、经济技术进步和国家制度变革中的作用之后,人们会发现,过去政治价值观下的历史可以重写了。
我之所以推荐王巍的这本书,正是由于我们在许多问题上有着相似的认识。当我们共同举办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时,就是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对沉睡的社会进行一场启蒙的“革命”,让社会重新认识曾被当作教科书的历史记录,并用独立的思考和实践的检验去纠正过去的错误,找回真正属于自己的灵魂。
不要认为金融只是货币,更不要认为金融只流行于市场,其实金融要面对的是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变革。未来世界的希望不仅仅依赖于劳动创造价值,更依赖于自由创造财富。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2》
第五章 花 5400 万买来的美国
战争,总在以不和谐的节拍推进着全球疆域的分合。与此同时,工业革命让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在欧洲国家与殖民地之间开掘着“鸿沟”。 劳动分工在战争推动下激化国家矛盾,美国以债养战,在独立进程中走 出一条金融资本主义的新路。
因税而战
1763 年,长达七年的英法战争结束,新登基的英王乔治三世刚 25 岁, 尽管从法国人手中获得加拿大,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安然无恙,但是在军 费严重透支财政的债务压力下,他的决策是冒险的 ——向从未伸过手的 北美殖民地伸手。另一场战争的导火索点燃了。
1764 年,《食糖条例》颁布,要求北美殖民地大量购买英国食糖、咖啡、 酒等商品;同年,《货币法》则禁止殖民地发行纸币,只能使用英镑;1765 年,《印花税法》通过,对所有印刷品直接征税;1767 年,《汤森法案》开始对殖民地急需的日用品开征高额关税,包括玻璃制品、纸张、铅、铁、棉花、颜料、茶、食糖、朗姆酒。因为殖民地在英国议会没有代表权,他们喊出“无代表,不纳税”的 口号,断绝与英国的商贸往来,又通过加勒比海走私这些商品。抗议在 升级,殖民地有理由拒绝向英王支付英法战争费用。1770 年 3 月 5 日,“波 士顿屠杀案”英军射杀五个当地人。1773 年冬,英国东印度公司停靠在 波士顿的茶叶运输船被革命人士炸开,大量茶叶倒进海里。“波士顿倾 茶事件”促使英国通过“不可容忍法案”,封锁波士顿港,禁止各地集会。 第一届大陆会议成立,呼吁当地人武装起来,与英国作战,成为即将来 临的独立战争决策机构。
战争的第一枪,“莱克星顿的枪声”在 1775 年 4 月 19 日的波士顿远 郊打响。英军听说当地藏有革命者武装与大量武器,千余名士兵前往镇压 途中被当地民兵阻拦发生交火,百余人伤亡。8 月 23 日,年轻的英王宣 布殖民地反抗为非法,声言“宁可不要头上的王冠,也绝不会放弃战争”。
1775 年 6 月,第二届大陆会议选举华盛顿,后来的美国国父,任大 陆军总司令,行使对所有武装力量的指挥权。1776 年 3 月 17 日,英国皇 家海军 100 多艘战船、3 万多正规军,在纽约曼哈顿南端对抗没有战船、 没有正规训练的一万余人大陆军。战败后的大陆军且战且退,开始了长 达四年、辗转南北的拖延战术。
发行“大陆币”,为战争融资
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华盛顿常常为部队缺乏供给困扰,即便战事告急, 也要四处写信催讨军需。而各州对此或者没有回音,或者像新罕布什尔州派人送去300磅腊肠那样应付差事。第一 届大陆会议曾考虑通过征税来弥补军费不足,但是,战争初衷在于反抗英国的横征暴敛,再以征税 为手段必然出师无名。加之十三州无征税权、无公共财产,印制钞票似乎是第一选择。
从 1775 年至 1780 年,大陆会议在激进派的推动下,批准印制了 37 次、1.91亿美元“大陆币”,为战争融资。除大陆币之外,各州开始发行自 己的纸币,甚至多于大陆会议的发钞额。配合这一可兑换西班牙银圆的 新纸币,大陆会议强行禁止民间涨价,预防可能的通货膨胀。在印钞的 同时禁止涨价,长期看来政策失灵是必然的。
1775年6月,大陆会议票决通过发行 200 万元大陆币的决定,发行 纸币的闸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不断印发的大陆币越来越多,旋即贬值。1778 年 7 元 纸 币 换 1 元 金 币,1779 年 是 42 ∶ 1,1780 年 达 100 ∶ 1。
1780年3月18日,大陆会议,《独立宣言》发表后成为美国最高权力机构, 决定以 40∶1 回收旧纸币,废止不用,另发行 1000 万元新纸币,结果失败, 旧纸币也不再流通。一直以来,这些纸币无金银等贵金属作抵押,当地民众对独立的信心 才是最重要的保证!如同独立战争之前这里发行的“殖民券”:按商业 和工业的需要来发行等比例货币,保证产品从生产者传递到消费者手中, 并且保证其购买力,发行方不需要向任何人支付利息。这种新的政府信 用纸币必然导致殖民地脱离英格兰银行的控制,也是引发独立战争及之 前《货币法》出台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