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98.6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44.2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77.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1.6
《
佛山华家班粤菜传承 华家班59位大厨 102道粤菜 图文并茂 菜式制作视频 粤菜故事技法 佛山传统文化 广东科技
》
售價:HK$
221.8
|
編輯推薦: |
魅力外交家、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力作!
首次回顾半个世纪外交风雨路,披露不为人知的外交内幕!
当今时代,中国如何做大国?中国外交太软了吗?中国该以何种姿态走向世界?
1、《吴建民谈外交》对半个世纪外交生涯的回顾与反思:
艺高人胆大:给毛主席、周总理、陈毅等领导人做过若干次翻译
防人之心不可无:中国在美驻地被安装了200多个窃听器
文化外交:推创“中法文化年”,埃菲尔铁塔披上红装
创新外交:推动江泽民夫妇与希拉克总统互访家乡
大使遇袭:巴黎闹市上演疯狂追车
双兔傍地走:经历首对外交伉俪的荣誉与辛酸
2、《吴建民谈外交》披露不为人知的外交轶事:
周总理见外宾前消失了,是去刮胡子?
1974年,邓小平为何点名要去华尔街看看?
中国驻联合国**批代表团穿的是什么?
为什么联合国的咖啡厅比会议厅还重要?
基辛格的公司长什么样?
江泽民夫妇作客希拉克的古堡有哪些趣事?
3、《吴建民谈外交》揭秘外交官的秘密武器:
抵制日货是正确的吗?
面对中国人权问题、西藏问题的挑衅,如何正确的发怒?
2002年申办世博会,如何应对中韩拉票战?
外交发言人与媒体打交道的
|
內容簡介: |
中国外交史的见证者吴建民亲笔著书
首度对50余年的外交生涯进行回顾与总结
阐述对中国外交格局的深度思考
他是周恩来口中“精干的人”,也是陈毅点中的“将才”。他是世界熟知的“外交儒将”——吴建民!
他是中国外交史的见证者!作为中国驻联合国首批外交人员,拥有25年驻外经历,在联合国工作近10年。
他被誉为一位“搞透了外交”的外交官!他是中国前驻法大使、2000年申办奥运会代表团发言人、2010年申办世博会“前线总指挥”。
他说“外交就是要为国家争取朋友”,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已过去,和平与发展才是新主题。在《吴建民谈外交》中,吴建民回顾50余年的外交生涯,坦承外交官的得失心路,详述做大国应有的心态与胸怀。
|
關於作者: |
吴建民,资深外交家。现任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外交学院教授,中国外交部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59-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成为中国驻联合国**批代表团工作人员。曾任外交新闻司司长和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曾于2003-2007年任国际展览局主席,是担任这一职位的**位亚洲人。2009年正式从外交部退休。现任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生平: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同年被外交部录用,给毛主席、周总理、陈毅、李先念等领导人做过若干次翻译。
1971年,成为**批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人员。
1987年开始,担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调研组组长兼代表团党委委员。
1989年1月至1990年12月,在中国常驻欧共体使团和驻比利时使馆工作。
1991年1月到1994年9月,担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
1993年,担任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代表团发言人
1994年至1995年,担任中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1996年至1998年,担任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1998年至2003年,担任中国驻法兰西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2年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被吴仪副总理封为“前线总指挥”。
2003年6月,被希拉克总统授予大将军勋章。
2003年7月至2008年4月,担任外交学院院长。
2003年至2007年,当选为国际展览局主席。担任此职实现了三个**:**个中国人,**个亚洲人,**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担任此职。
2005年至2008年,担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发言人。
2009年4月,正式从外交部退休。
现任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
目錄:
|
序 龙永图
自序
上篇 向世界说明中国
**章 外交官是一个迷人的职业
国之兴盛,与有荣焉
法国大使馆的狗
中国公使卖电影票?
弱国无外交吗
外交官的必修课
搞外交要有点真功夫
外交官的自我修炼
防人之心不可无
大使遇袭记
国与家
如果祖国需要我
“双兔傍地走”
从大使到“大使夫人”
第二章 青春是美好的
人来到世上就是要做点事
做人要有本事
大学时代的收获
**次做翻译
外交生涯的起步
在伟人身边学到的
毛泽东:“凡是搞大国主义的人,我都主张整一整”
周恩来:“你要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
邓小平:“没有虐待你们吧?”
谷底也有风景
当人生低谷来临
乌云总会过去
第三章 联合国是外交官的大学堂
重返联合国
出席联大穿什么
“你们放心去吧!”
一举一动都是新闻
“照相不要钱!”
一切从头学起
初涉多边外交
外交时机有玄机
当上主管官员
“场外外交”
联合国的“回头客”
“华尔街历***坏的日子”
基辛格的公司
理想与现实
第四章 大使生涯教给我的
从日内瓦到巴黎
与美国“吵架”
外交中的多边与双边
我的“施政纲领”
人生能有几回搏?
碧蒂城堡的中国客人
希拉克夫妇来做客
文化的交流是心灵的交流
法国人也摆“鸿门宴”?
申博“拉票”战
怎样当大使
建议权是*重要的权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言要谨慎
要“沟通”,不要“宣传”
工作要有创造性
把握原则,有所变通
第五章 世界的坎,中国的坡
21世纪的世界新轮廓
西方世界怎么看中国
中国崛起的挑战与机遇
国际舆论的傲慢与偏见
心态、胸怀与责任
弱国心态有危害
中国外交太“软”了吗
崛起的姿态 152
爱国还是误国
武力解决不了问题
封闭不是爱国
“愤青”并不可怕
走出去要重视利用外交资源
外交与百姓生活
大使的作用
“民族品牌”是过时的观念
文化力也是竞争力
文明的冲突与对话
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代表中国
中华文化的“危”与“机”
下篇 让中国走向世界
第六章 外交中的“斗”与“和”
没有真诚,就没有朋友
可以不说,但不能说谎
“支持中国,就是支持我们自己”
说服荷兰首相访华
批评了人家,还要让他给你鼓掌
发怒要小心
“理直气和”,以退为进
吵架也要有新意
君子和而不同
不打不成交
小聪明与大智慧
改变对方很难,改变自己容易
第七章 发言人和媒体,朋友还是敌人
我当发言人
从“一窍不通”开始
有口径而不唯口径
*艰难的一场新闻发布会
答问要得体,并经得起推敲
与媒体打交道
别让讲话变“耳边风”
吃好喝好,不一定好好报道
记者招待会的三个误区
答记者问的三个辩证
“大记者”与“小记者”
“好问题”与“刁问题”
“爱”与“恨”
如何跟外国记者打交道
借他们的台,唱我们的戏
有的放矢,实事求是
让外国人听懂“中国话”
第八章 公众演说是门学问
套话打动不了人
我的**次演讲
念稿与不念稿,哪个更好
准备到*后一分钟
“八股调”要不得
说什么,别人才肯听
开头出彩是成功的一半
有新意,更有说服力
有深度,才能打动人
要精炼,思维需要训练
怎么说,别人才爱听
幽默的力量
要有人情味
会说,还要善听
第九章 交流是一种真诚的表演
交流也是一种本领
交流需要设计
举止易丢分
眼睛会说话
文化有差异
交流使人生更美好
短板在哪里
一篇讲话改变人生
五大感官发挥合力
好厨师是大使的“秘密武器”
软实力与硬道理
穿衣吃饭不是小事
知己与知彼
摸准对方的敏感神经
讲到点子上
交流没有“技巧”
客随主便,主随客便
诚信才有威信
懂分寸,知进退
“每一分钟都是计划好的”
听和说的辩证
让一步,敬一分
多交流,中国需要,世界也需要
|
內容試閱:
|
在伟人身边学到的
1965年8月,我离开布达佩斯,回国后被安排到外交部翻译室,给国家领导人做翻译。我给毛主席当过两次翻译,给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做翻译的次数就多一些。
现在学外语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要想成为一个好的翻译,心理素质很重要。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有的翻译虽然水平很高,但是想得太多,反而影响发挥。我们当年有个男同事,笔译水平很高,但他**次给周总理当口译时,腿一直在哆嗦。总理一看,说你怎么这么紧张啊?算了,你下去吧。
周总理懂英语,法语也能听懂一些,所以,一般给总理做翻译是很紧张的。刚开始的时候老同志教导我要“目中无人”,就是做翻译时不要想东想西,要排除杂念,全神贯注。
人一旦紧张,就不可能全神贯注。这有个过程,需要慢慢修炼,关键要有一颗平常心,别害怕失败,即使这次做得不好,也可以吸取很多经验教训,下一次争取改进就是了。
那时候我才二十多岁,很幸运能给我国一些杰出的领导人做翻译,在伟人身边或直接或间接地做一些工作,这对我后来的外交生涯有很大的影响。
我觉得一个人,对他远距离跟近距离观察不大一样。做翻译的好处是你可以近距离观察他,而且,他讲的话你得翻译出去,外国人讲话你得翻译过来,你的眼睛,除掉记录之外,得一直看着人家,从近距离观察会受到很多的影响。
政治领袖并不光靠权力才有魅力。他们是**的老师,言谈举止都能让人领悟许多。我看他们就像小孩子看大人一样,他们的一举一动总吸引着我的目光,感觉值得回味。
毛泽东:“凡是搞大国主义的人,我都主张整一整”
回到外交部没多久,我就接到通知:为中共中央**领袖毛泽东做翻译。
那是1965年10月22日,毛主席接见刚果(布拉柴维尔)的总统马桑巴-代巴的夫人。此前一年中国与刚果(布)建交,中国一直在财力物力上对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两国友好往来频繁。
马桑巴-代巴夫人到中国后,受到毛主席的亲自接见。那天,我陪外宾从钓鱼台来到中南海,进的是新华门。那时我还年轻,只有26岁,又是**次给中国人民心目中的**领袖当翻译,虽然内心一个劲地念叨:不要太激动,要镇静,要好好翻译,但当毛主席出现在会见厅时,我还是感觉很激动、紧张,心里怦怦直跳。
好在我在布达佩斯时有过不少在国际会议上做翻译的历练,而且这次会面是礼节性的,内容不太多,难度也不大,我的现场表现还行。我记得毛泽东主席身材魁梧,脸色很好,他说话时湖南口音很重,但我基本上听懂了。
后来,我又间或给毛主席做了几次翻译。有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问我:“你姓什么啊?”我说我姓吴。毛主席说:“姓吴?”我说:“口天吴。”“你这个国家早亡了,”毛主席哈哈一笑,“吴国嘛!”
我第二次给毛主席做翻译是1967年10月,毛主席会见刚果(布拉柴维尔)的总理努马扎莱。这一年,我国驻刚果(布)使馆的代办举行国庆会,在同刚果(布)政府打交道的时候颐指气使、很傲慢,瞧不起刚果(布),引起了刚果(布)领导人和政府的不满。这件事情后来被毛主席知道了,很生气。毛主席在会见努马扎莱时,向对方表示了歉意,并严厉批评了中国代办的大国主义做法。毛主席说:“凡是搞大国主义的人,我都主张整一整。不管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毛主席对大国主义深恶痛绝,我终身难忘。
还有几次毛主席会见外宾,由齐宗华翻译,我见习。在几次与毛主席的接触中,我感觉毛主席深思飘逸,语言特别生动。他常常寓庄于谐地说出一些意味深长富含哲理的话。
毛主席见到黑非洲国家一个一个取得独立的时候非常高兴,坚决支持他们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认为非洲很有希望。他在会见黑非洲朋友时很开心,对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看到他们黑黝黝的皮肤说是“有色金属”。有色金属比普通金属更稀有贵重。
周恩来:“你要别人尊重你,首先你要尊重别人”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兼任了很长时间的外交部长,他非常懂外交,是我们中国当代外交之父。1965到1971年间,我曾若干次在周总理接待外宾的场合担任翻译工作,有过不少接触。周总理尊重对方、平等待人的观念和态度,让人印象深刻。他曾经说过:“你要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尊重是相互的。”话不长,讲得多好啊!
外宾来的时候,总理会到门口迎接;外宾走的时候,他又一直送到门口。这个门口有的时候不是会见厅的门口,而是人民大会堂的门口。
周总理会见外宾的衣服就那么几套,但从来都是干净整洁的。有几次,我们到了接见外宾的现场,明明看见总理也来了,眨眼间又不见了。原来总理到旁边的小屋子里刮胡子去了。这样稍微整理一番,再出来时整个人就更精神了。
我**次给周恩来总理当翻译,是会见非洲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外宾还没有来,也许是为了让我能放松一些,总理主动问道:“你是什么地方人?”听我回答说是南京人,总理说:“哎哟,又是江浙一带的人。”因为外交部里的干部祖籍江浙一带的比较多。
我回家跟施燕华说起这事,她说**次为周恩来总理做翻译时,总理也问过她是什么地方人,听她回答祖籍浙江后,周总理也说了一句“外交部江浙人真不少”。
和周总理在一起,有些人经常会感到紧张,因为他有时会突然提一些问题。一次,他突然问:“诺曼底登陆是哪月哪号啊?”当时在座的人都答不出准确日子。周总理问我,我也答不上来。当时礼宾司副司长韩叙也在场,立即打电话去问,随之得到答案:“是1944年6月6日。”周总理立刻表扬了他,说:“韩叙就这点好,他能勤问。不知道的就要问。”
很多人在屋子里聊天,周总理一走进来,整个气氛就不一样了。周总理从不强加于人,而且非常讨厌大国沙文主义,发现国内的同志稍有此种倾向,就会立即指出。
比如,我们去非洲,有的同事嫌脏,不吃那里的东西。总理知道了就狠狠批评:人家能吃你为什么不能吃?再比如,与外国人会面,礼宾司的同志来通报,说我们中方的人都到齐了,是不是叫外宾哪?总理一听,眼睛马上就瞪起来了:‘什么叫,请!’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一字之差,大有文章,我是后来才慢慢懂得的。总理尊重人家,特别是小国,所以他在全世界受到尊重不是偶然的。
我*难忘的一次是在1968年10月,周总理会见刚果(布)国务委员会副主席拉乌尔。那是我**次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谈中,为周总理做翻译,也是翻译时间*长的一次,从晚上11点一直翻到第二天凌晨5点,整整6个小时。
谈话结束后,周总理像往常一样把客人送到人民大会堂门口。门一开,一阵晨风吹来,我感到丝丝凉意。那一晚一翻译就是6个小时,很辛苦,但我完全被周总理深邃的见解和有说服力的言谈所感染,竟然越翻译越精神,中间一次厕所也没上,一直翻译了下来。送走外宾后,周总理依然不知疲倦、神采奕奕,还在电梯里亲切地夸奖我:“这么长时间,你辛苦了!你这个人很精干!”
邓小平:“没有虐待你们吧?”
1974年4月,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召开,这是联合国成立29年来**次举行专门会议,讨论反对发达国家的剥削掠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问题。中国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毛泽东亲点邓小平率团出席,并在联大发言。
此前一年邓小平刚刚复出,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他来联合国的那些日子,就下榻在林肯汽车旅馆改造的中国代表团住地,住在第十层。我每天早晨都有晨练的习惯,发现邓小平喜欢早晨起床后散步。因为不能随便外出,他便在楼道里来来回回地走。
有一次中国代表团请来参加大会的阿尔巴尼亚外交部长吃午饭,我当翻译。餐桌上,我觉得邓小平的言谈很风趣。饭吃到*后,邓小平对阿尔巴尼亚人说:“今天的饭菜怎么样?没有虐待你们吧?”阿外长马上说:“没有,没有,非常好。”我当时有点愣,不知道邓小平为什么要这么说。过了很多年以后,我了解了更多中阿关系的情况,这才知道,当时两国关系已经出现一些裂痕,对中国不能满足其无限制的援助要求,阿领导人已经开始抱怨。
邓小平在联合国时主持开过几次会,我只参加过一两次,一个很深的印象是邓小平主持开会效率很高。有什么主要情况大家讲一讲,他不喜欢听车轱辘话,不喜欢拖泥带水。会开到一定时候,邓小平就说:“好,今天就这样吧!”
特别联大会议前后开了三周,邓小平在纽约只停留了一周多,日程排得很满,先后与四五十位外长会面晤谈。4月13日是个星期六,没有会,大家征求邓小平的意见,到纽约的什么地方看看?邓小平脱口而出:“去华尔街。”“周末的华尔街没有人啊。”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美国通”唐明照提醒道。“没有人也可以看看么。”
当年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人眼里,“华尔街”可以说是*反动的金融寡头大本营,是罪恶之源的代名词。**次到美国,仅有这么一次观光机会,邓小平却执意要去看华尔街,这让当时中国代表团的人都感到愕然。
后来我听陪同邓小平去华尔街的人说,在观看过程中,邓小平的话不多,但在当时,像“一定要出去看看,才能了解外面的世界”;“美国这个国家历史不长,对它的发展我们要好好研究”这样的话,从其他领导人那里是不会听到的。这让我觉得邓小平这个人很有个性,他的思路和一般人不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