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7.2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9.4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HK$
91.8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9.7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93.2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5.7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部关于小学数学的教育叙事著作,文笔轻松,细节丰满,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有所感悟;
这是一部关于儿童眼中数学的教育力作,通过六年里不间断的观察、对话、思考、分析,*终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里。
|
內容簡介: |
本书中,作者把自己比作大鱼,把学生比作小鱼,在每天用录音、用笔记录自己课堂的过程中,来透视自己课堂上的话语方式,呈现了大鱼老师和48条小鱼探寻对话之途的课堂历程,讲述了他们之间长达六年的数学课堂故事。
本书具体通过对典型小鱼的个体描述、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说话、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如何利用宝贵的资源——学生的错误进行教学、师生对话背后蕴含的“道”等方面,展现了儿童眼中的数学世界和教师如何走入儿童的世界。
|
關於作者: |
前言
对话,词典上解释是“指两人或多人间的谈话”。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对话,是指师生为了实现数学课程目标,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启发与讨论,促进理解、催生创造的过程。积极有效的对话不仅可以增进师生间的理解与认同,促成有意义的学习,同时对融洽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等方面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从本质上说,教学应该是一种对话活动。然而,并不能将课堂中的“讲话”、“谈话”、“讨论”简单地等同于“对话”。对话具有精神性,是一种双主体活动,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是宽松的氛围、平等的人际和彼此的信任、理解与尊重,是“从一个开放的心灵到另一个开放心灵之话语”(马丁·布伯语)。对话还具有意义生成性,理解是对话的前提,对话以理解为基础,并通过理解达到视界的融合;理解也是对话的归宿,对话的目的就是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克服视阈局限,扩大视界,促进双方共同完善和提高。真正的对话,总是伴随着创造的火花与睿智的思想。
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对话呢?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承认这一规律:对于我们交往的对象——学生,我们的了解有多少,这往往决定了我们互动交往的效果,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是否可能走向对话。“了解学生”——是教学中的永恒主题。这不仅是教育学书刊中的谆谆教诲,它更是我们,在从教若干年后,会于自己经验积累中得出的真切体悟。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都是独特的。每天走进课堂,迎接我们的那几十张稚嫩的小脸,除了模样各有不同外,不同的还有他们的气质、性格、习惯、思维方式……对于这几十个不同的孩子,我们只有观察、观察、再观察……在观察中找到走进他们心灵的幽径。
我们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话又告诉我们,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是不断成长变化着的。小学六年,每一个孩子从天真稚气的儿童成长为翩翩少年。这六年中,他的需要、他的喜好、他所习惯的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静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将观察进行到底,在观察中把握他们成长的需要。
因为,观察,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手段。
了解学生!
这四字箴言说说容易,但我们真的能做到吗?我们真的敢说出“对于我眼前的这群孩子,我很了解!”这样的话吗?
当我们这样叩问自己时,我们会发现:多一份下断言前的谨慎,增一丝去观察时的敏锐,往往是我们最终共同的抉择。这样看来,常常叩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有益无害。这样看来,这个主题之所以永恒,亦是因为我们必须始终走在“了解之路”上。本书中,记录了在我的六班中,48个孩子在小学六年的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各种表现。六年的观察与亲近,让我深深体会到:这条路,没有终点。
当然,我们所要了解的学生,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往往会是这些具有某些相似处境的组织成员。
比如“领袖”。任何一个班级群体中,总是有着那些相对出类拔萃的楷模与典范,他们往往占据了较大的话语权,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发挥着主流价值的引领作用。怎样的特质让他们成为学习的榜样?他们又是如何成为“教室的中心”?细细品味,他们的产生,透射出班级这个小社会中,主流是如何形成的;也折射出掌控主流价值方向的权威——教师的意愿。追问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反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与“领袖”相对应的,必然是那些“群众”。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往往寡言少语、亦步亦趋,所以他们易被忽略;但是,他们又是班级的主体,所以他们不能被忽视。他们的境遇如何,往往最能说明“关爱每一个学生”这样的理念,是挂在我们嘴边的话语还是我们实际的行动。
除了领袖与群众,必定还有一些个特殊人群的存在。他们个性迥异、独一无二。就如我的六班中,那爱拧的“小螺丝”,不知魂系何方的“小豆子”,头顶如蒸笼的“小汗珠”,不断挑战课堂规则的“小哥儿俩”,还有那数载难遇的“数学家”、“沉默者”、处于紧张漩涡中的小姑娘……这些孩子,往往就是上天赐予我们,来帮我们激发潜能、提升智慧的“天使”。
观察他们,走进他们——随着了解的增多,我们会不知不觉地调整着与他们交往的方式,变化着影响他们的策略。这样的过程,将持续始终。
当然,我们的方式、我们的教育策略总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在充斥着话语的课堂上,因着话语主体的不同、话语内容的不同、话语方式的不同……让看似相同的课堂,呈现出并不一样的场景,趋向至不一样的结果。
长期以来,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我们的课堂多是我说你听的。因为,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和解惑的。我们的课堂上,长久不变地上演着,知道得更多的老师,摆出一道道“菜肴”让学生们吃下的场景。略有区别的是,有的“菜肴”精致些、诱人些、可口些,有的“菜肴”比较粗糙、比较混搭、比较难以下咽。保罗·弗莱雷把这种教学过程形象的比喻为“银行储蓄”。似乎学习的过程,就是每天储蓄一点点,留待将来提取而已。
虽然,近三十年来,我们的课堂上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我们渐渐不满足于只是储存知识,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对于学生来说,方法、能力、兴趣更为重要。随着新课程的铺开,我们也更多地关注学生经验的积累和提取。这些新的关注,丰富了我们的课堂。但似乎,还只是对我们“菜肴”增加了色香味以及营养价值的考量而已。我们的课堂,离真正的自主、真正的倾听、真正的对话、真正的生命相遇相伴和彼此成全,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因着这样的认识,六年来,我通过透视自己课堂上的话语方式,在每天用录音、用笔记录自己课堂的过程中,寻找着对话的策略,寻找着建立对话场域的措施。我与我的48个学生,共同成长。本书中,记录了我和我的学生探寻对话之途的课堂历程。折射的,是我对课堂对话策略所做的思考和尝试。对话场域的建立,需要教师的出手。对话过程的流淌,需要教师的拨引。为了对话,我,该做何为?有何不可为?在对话中,又可做何为?还可做何为?……作为教师,如何让课堂中的话语,成为“流淌在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戴维·伯姆语)?因着这样的思考,每天的课堂如一条小溪,而我和我的孩子们,则是这小溪流中的一群鱼,为了彼此的成长,为了共同点远方,我们徜徉其中。这就催生了大鱼老师和48条小鱼的故事。
当然,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数学,必然是我和我的学生对话的主要话题。自然,我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历程,应该给我的学生留下哪些“生命的痕迹”?这痕迹,是我今天陪伴他们时,烙进他们生命中的印迹。这印迹,唯有拥有滋养他们血脉的营养,才能成为让他们更加茁壮并镌刻自己生命痕迹的重要力量。那么,在孩子们走进数学的过程中,如何帮助他们积累数学经验?如何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如何让他们获得方法的指引?在数学这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中,如何让他们自主建构、自我反思?同时,我们还要不忘数学教育的学科价值,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理性精神的种子……
我们需要思考的,还有很多很多。
如果你和我一样,期盼着我们每日的行动能够滋养孩子们的一生,那么,我的问题,必然也是您过往和现在不断叩问与求索的问题。这样的叩问也许是诗意的,但对于从传统课堂里走出来的我们来说,求索的过程,一定是具体而琐碎的,一定会交织着痛苦和欣喜、迷茫与豁然,也必定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没有最好,甚至于也未见得更好。我们的努力,也许只是让自己更清楚地明白:我真正向往的课堂是什么样的?我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还有多远?我的哪些行动让自己趋近了理想的彼岸?……
也许仅此而已!
但,即便仅仅如此,对于我,对于我们,它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就是我们教师生活的意义所在!
|
目錄:
|
对话主角——那些“小鱼”儿
领袖的诞生
腾龙在天任驰骋
爱拧的“螺丝”No.1
豆子、豆子在哪里
汗海遨游乐淘淘
快言快语无奈何
数学家的雏形
角落里的那道目光
孩子,我该如何保护你
对话之初——交流非易事
“说”非易事
听懂了吗,孩子
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合理“错误”啊
自主学习多崎岖
小组交流,爱你不容易!
对话之场——我在!我们在!
我在!我们在!
“我知道!”——深刻的错误
天赐机缘
指南草事件
对话之道——先贤的启示
愤而启,悱而发
苏格拉底的启示
讲授依然是根本
对话之策——见效于微处
同龄人的默契
水到渠自成
号准脉后见效大
轻磕一脚入正门
多挖一锹真金现
故作糊涂人自清
懒惰老师惊喜多
对话之蕴——数学啊数学
说数学的话
“树枝”上的问题“树根”里找原因
真是这样的吗
众览群山小,心底不发慌
给你一颗“想”的种子
拥有两翼揽明月
“美”的力量
祖先的馈赠
对话之美——花儿朵朵绽奇葩
数学的魅力
花儿朵朵绽奇葩
美妙的发现之旅
数学宝典意深远
(选填)作者简介
余颖,自称大鱼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曾获全国第四届教学观摩评比一等奖、南京市教学基本功比赛第一名等成绩。近年来着力于课堂对话探寻学的规律,以“多维互动、生机勃勃”的课堂见长,教学风格“清新而深邃,灵动而扎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