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句子的结构与语义 1
1. 句子结构分析 2
1.1 单主句结构 8
1.2 多主句结构 11
2. 句子语义提取 13
3. 基础练习60句 No. 1–60 16
o 动词与抽象词还原 SVO → S → O, S ← O, S ≠ O, S = O(简化动词) 16
1 主语与宾语 svo → the V’ of O by S; S’ s V’ of O; That svo V that svo(抓主干、抓修饰的实义词) 24
2+3 单层与多层修饰 SVO – cp; SVO – cp1 – cp2(抓主干、找等价) 26
4 并列 svo, and vo; svo, o, and o; svo and svo; svo; svo (单主句之内的并列与多主句的并列,取其一、找等价) 32
5 对比svo whereas while , but svo; s not vo, but vo; s vo rather than vo(抓对比) 34
6 让步 Although though svo, svo. It is true svo, but svo.(抓对比) 42
7 推理、时间、动作连续 svo when if because so that svo; svo → svo → s vo; svo →cp →cp→cp(抓主句、抓首尾 ) 48
8 句子分层 SVO: ; SVO(抓总句、找等价) 58
第二部分 GRE 75句 61
Group 1 No. 61–70 63
Group 2 No. 71–83 75
Group 3 No. 84–95 92
Group 4 No. 96–110 109
Group 5 No. 111–127 127
Group 6 No. 128–135 148
第三部分 GMAT 25句 159
Group 7 No. 136–148 找主干、找等价 161
Group 8 No. 149–160 找对比 176
第四部分 LSAT 40句 195
Group 9 No. 161–173 找主干、找等价 197
Group 10 No. 174–187 找对比 213
Group 11 No. 188–200找对比 230
巩固练习 247
参考文献 284
內容試閱:
前 言
学术英文长句阅读是一项核心技能。无论是在准备GRE、GMAT、LSAT、SAT考试,还是出于研究、工作和专业学习的需要而阅读学术英文文献,快速、准确地理解英文长句的意义至关重要。在本书中,我整理了来自GRE、GMAT、LSAT文章的200个句子,集中训练长句结构和语义提取的方法,希望对各位朋友和同学理解学术英文长句有所帮助。
长句阅读的传统方法是语法划分法。把句子的每个成分进行详尽无遗的语法分解,主谓宾、定状补、各种从句等等。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语法区分,掌握语义。这种做法很自然,对于人们掌握基本语法也不无好处,但是,却有明显的理论和实践困难。首先,在理论上看,从语法无法直接到达语义,就像从各面墙的构造无法直接推出整个建筑物的构造和功能。语义是在语法单位的基础上利用逻辑关系构造起来的,并不单纯是语法。其次,在现场阅读英文时,辨别每个句子的所有语法成分,会耗费人类原本有限的工作内存(working memory),无法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句子的意义上,因而无法有效率地读懂句子。
这种做法后来有了一个改进版。有人将考试英文阅读的长难句集中起来,50句、100句,放在一起,让考生训练。在北美研究生考试领域,《GRE & GMAT阅读难句教程》一书在此方面有开拓之功。这种集中训练长句的方法,虽然在分析长句时仍然基于传统语法区分,但它的好处是,在阅读中,以前我们经常因为一个长句而卡壳,现在,一口气看了很多长句,心里就不慌了。看得多,自然就会熟悉;熟悉,就不会恐惧,也感到自己读得顺畅了。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是句子的语义是否真的理解了?心理的熟悉不等于语义的理解。二是一些长难句书挑选的是考试真题中的句子,早早把长难句都读了,到了做真题时发现一些句子很熟悉,反而失去真实测试的效果,实际考试时遇到陌生的新文章、新句子,也许还是读不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提出了从结构来理解长句的新方法——长句结构法,其两个主要程序是:识别基本结构,提取语义重点。第一,识别句子的基本结构。我们不提倡对句子成分进行完全的语法划分,只需要掌握语法ABC,区分出基本的结构,即主谓宾(svo)、广义从句(clause phrase: cp)。其中尤其特别的是,我们把谓语动词右侧的词,都统统看做广义宾语,无论它是语法的宾语,还是状语、补语。这种长句结构法,不是完全不要语法,也不是完全借助语法,而是掌握一定程度的语法;对语法的需求,不是有无问题,而是一个程度问题,其程度以协助语义理解为限。在这种视角下,句子的结构只有两类成分:SVO、CP。复杂长句无非是主谓宾与修饰从句平行、连续、分层的结果。例如:S cp1 [cp2] VO and SVO cp1 [cp2], while SVO cp1 because SVO,在这里, 、[ ]表示句子内部的修饰层次,and, while, because等表示各子句之间的平行、对比、因果推理等关系。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通过句子结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把握语义重点。一个句子的重点不是我们看了之后觉得哪些词重要它们就重要。这种重要的心理感觉往往是基于生词、敏感词、首尾两三个词。这是人的认知习惯所决定的。但句子语义的重点并不一定与认知习惯的焦点完全重合。我们要主动约束自己的天然认知偏向,从非天然、人为的、后天训练的逻辑关系提示词出发,抓出逻辑等价词和逻辑反义词,作为句子真正的语义重点。对于and, because, if, since, when, 冒号、分词修饰、从句修饰等,它们都提示逻辑顺承关系,因此可抓逻辑等价词;对although, but, despite,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whereas, while, yet等,它们都提示广义的逻辑对比关系,因此可抓逻辑反义词,或者说对比反义词。
逻辑关系在各个句子内部都存在,它具有普遍性。掌握了这个“依据逻辑关系找语义重点”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读熟悉的句子好像理解、读陌生的句子不理解”的问题。读句子的心理感觉就退居次要位置;简化的基本语法是基础,“逻辑+语义”才是真正重点。个人的偏好不重要了,普遍的、非人身的逻辑才重要。不是感觉读懂了,而是客观地读懂了。这样,就解决了传统语法分类法和仍然基于语法的单纯的长难句集中训练法的一些问题。实际效果到底如何?有待于各位读者集中深度训练。我在网络上曾经开过长句分析课讲授这种方法,一些听课学习的同学反映:以前什么都读,现在学了句子结构法,会找重点了;以前可能就是只知道抓语法上的主干,现在会试着理解然后抓逻辑或者意义上的主干;以前看了几遍别的长难句书,会记住好多词,但不知道重点;觉得虎平老师这个方法对于实战非常有效,能够快速判断含义;需要抓住表意鲜明的词,放弃抽象词;感觉这个方法在解答填空题时都能用上。我也希望大家读完本书之后有类似的感受。
这种句子结构法的一部分内容,已经写在我2012年的著作《GRE阅读制胜法则:多层结构法》中(第二章第三节)。一些同学看了之后觉得很有收获,希望有更多更详细的内容。于是我整理了现在这本书。全书总共分析了200个句子,前60句是基础训练(第一部分),后140句是中高难度的句子训练(第二、三、四部分)。第二部分一共有75句,来自网络流传的“GRE阅读36套”(2014.01版,在网络搜索容易获得)。为了避免考生在备考时因为先读了这些句子再做真题而失去测试的真实感,我特意把这些句子的来源作了清楚的说明,请GRE考生在看特定的句子Group之前,先做完相应的Exercise(非GRE考生不受此限制)。在我2014年的著作《GRE阅读36套解析:文章结构分析》中,分析“阅读36套”的文章结构和题目的同时,也对所有句子都做过解析;本书的第二部分可以看做该书长句解析的一次集中,这样,读起来更方便,目标也更集中,句子训练的效果也更好。本书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句子,大家都可以自由阅读;即使GMAT、LSAT考生也可以直接读下去,因为相应考试的文章太多了,你遇到同样句子的概率很小。
借此机会,也说明一下我这三本书的关系。《GRE阅读制胜法则:多层结构法》是方法论,其中也有6套我自己出的GRE阅读模拟题和解析,可供练习,但主要还是方法,重点在理论框架。《GRE阅读36套解析:文章结构分析》是文章和题目解析,其中导言部分从另一个角度梳理了多层结构,但主要还是解析,重点在实战,侧重于文章、段落分析。《GREGMATLSAT学术英文200句》则侧重于句子分析。句子是多层结构的其中一层,但一些同学反映,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还是可以把握,句子语义理解却是很大的障碍,因此这本集中分析长句的书就应运而生了。本书适用于各类学术英文考试的备考复习,对阅读有用,对填空也有用,因为填空题也是由句子——往往还是长句构成。由于GRE、GMAT、LSAT考试中的句子本身就出自学术文章,因此这里分析的内容,也适用于任何学术文献阅读;无论英文、中文学术文字,都适用。我希望它能帮助更广泛的求知者、阅读者。
就我个人而言,这三本阅读书的准备和创作,耗费了许多心力。多少的青春已随风而逝,而文字却留下它的痕迹。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来自编辑们、同学们的督促和支持。写作往往是一个社会合作的过程,单靠我一个人的毅力和决心,不一定能够完成;我衷心感谢对此书付出辛苦劳动的编辑;也感谢同学们,你们的期待给我增加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现在,精神的果实已经展现在大家面前。欢迎各位读者、朋友、同学阅读本书,如果对本书有任何意见或反馈,可以通过我的实名新浪微博进行交流(weibo.comchenhuping,或者直接搜索我的姓名)。我也期待,如果大家读了之后觉得不错,请向你的朋友、同学、亲友、同辈、后辈推荐,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获得阅读长句的核心技能。
陈虎平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