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佛教心理学(上下册)

書城自編碼: 264064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宗教
作者: 陈兵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61360774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812/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296.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66.1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HK$ 87.4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HK$ 167.3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7.3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99.7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吕著中国通史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3.7
《太极拳秘诀精注精译》
+

HK$ 88.8
《道教修炼养生学(道教修炼养生不可不读的经典著作,关于天人关系》
+

HK$ 109.2
《龚鹏程讲道》
+

HK$ 122.1
《龚鹏程讲儒(上下册)》
+

HK$ 200.6
《佛教生死学》
編輯推薦:
这是迄今首部系统、全面、深入的心灵学说专著,通过佛教对“心”的诠释,教导我们转识成智,实现找心、安心、净心,*终找到生命的价值。
这部作品为深入探究人类心灵实相、治愈心理疾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现代心理学与佛法的双重视角,用浅近的文字使佛法智慧通过心理学融入人们的生活,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
內容簡介:
从现代心理学和佛法的双重视角,对古今中外各系佛教思想的核心——有关心灵的学说,作了一番现代整合,忠实地浓缩了佛法的精华,作出使现代人容易明白的诠释。既有深刻的理论论证,又有治理自心、完善人格,乃至明心见性,获得大智慧、大安乐、大自在的具体技术。这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学术力作,是佛教心理学的教科书。
關於作者:
陈兵,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长于佛教思想、佛教禅定学、佛教心理学等方面研究。他以深厚的佛学功底,辅以真修实证,积数十年之功,将佛学精髓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有机的整合,拨开佛教信仰与修行中的重重迷雾 ,破斥种种邪见,为佛教发展提出了符契佛陀教法而又切实可行的建议。

主要著作有《佛陀的智慧》《佛教生死学》《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佛法在世间》《净土经论念佛诀要》《道教修炼养生学》等。
目錄
第一章 佛教与心理学(绪论)
第一节 佛教对心的高度重视
一、佛法宗要——心之缘起
二、“一切法中,心为上首”
三、“心理主义”的佛教
第二节 佛教心理学源流
一、原始佛教心理学
二、部派佛教心理学
三、印度大乘心理学
四、印度密乘心理学
五、中国佛教心理学
六、朝鲜、日本、越南佛教心理学
七、近现代西方佛教心理学
第三节 佛教心理学的特质、价值和影响
一、鲜明的出世间特性
二、解行相应、止观双运的方法
三、定散双究,染净同诠
四、正见为导及心灵哲学的发达
五、佛教心理学的价值和影响
第二章 心——多功能多层次的集起(上)
第一节 “心”的名义
一、心、意、识
二、“心”的类别及特性
第二节 受、想、行、识四蕴
一、受蕴——感受、情绪、情感、心境
二、想蕴——感知觉、想象
三、行蕴——造作、意志、自我意识
四、识蕴——心王
五、四蕴的运作
第三节 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识
一、前五识的分工
二、前五识的特点
三、前五识的染净及相应心所
第四节 第六识:意识
一、意识的作用
二、意识的运作状态及种类
三、意识为染净迷悟的关键
第五节 第七识:末那识
一、“思量为性相”,作为意根的末那识
二、恒执内自我的染污末那
三、末那识的相应心所
四、关于末那识必有的论证
五、末那识为“染净依”
第六节 第八识:阿赖耶识
一、阿赖耶识的语义及别称
二、阿赖耶识的摄藏功能
三、阿赖耶识所了境及相应心所
四、阿赖耶识的行相
五、阿赖耶识为染净之本
六、阿赖耶识的真妄
七、关于阿赖耶识必有的论证
第七节 第九识:阿摩罗识
一、真识、如来藏识、根本心、泥洹识、阿摩罗识
二、作为佛等圣众清净心的真常心、阿摩罗识
三、凡夫本具的真心、阿摩罗识
四、从结构论建立第九识
五、以真心为心的体性而立或不立第九识
六、从结构论反对立第九识
七、关于第九识争议的评议
第三章 心——多功能多层次的集起(中)
第一节 无记及不定心所法
一、遍行心所法
二、别境心所法
三、不定心所法
第二节 善心所法
一、唯识学十一种善心所
二、对善心所法的补充
第三节 不善心所法及烦恼的辨认
一、六大根本烦恼
二、随烦恼
三、烦恼的种种归纳
四、对不善心所法的补充
五、烦恼的特点与过患
第四节 八十九心与百二十一心
一、善心
二、不善心
三、异熟心
四、唯作心
第五节 百六十世间心与八十性妄
一、《大日经》百六十世间心
二、八十性妄
第四章 心——多功能多层次的集起(下)
第一节 四分与三量
一、诸识之四分
二、“量”——认识
三、现量
四、比量
五、非量
第二节 分别与思维
一、三种分别
二、其它诸种分别
三、审虑与寻思
第三节 梦
一、梦的定义、性质与作用
二、梦的种类及成因
三、梦兆与占梦
四、梦与修行
第四节 佛教心理内容说总论
一、心识层次和心理内容的总结补充
二、心所法属性的检讨
三、人心的阴阳及运动规律
四、心——奇妙的超巨系统
第五章 心识与业的生起
第一节 心识生起的因缘(上)
一、入、处、界及三缘生识
二、眼等五根
三、意根
四、七、八二识之根
五、二十二根
第二节 心识生起的因缘(下)
六、八识所缘境
七、与根、尘和合的识
八、四缘生识
九、九缘、二十四缘生识
十、社会性认知形成的因缘
第三节 一念心生灭的过程
一、九心轮
二、十七心刹那
三、八十九心之十四行相
四、五心轮与四运心
第四节 种子与现行
一、何谓种子
二、种子的特性
三、种子的种类
四、关于无漏种子的讨论
五、种子与熏习
六、种现互生
第五节 从心起业,由业感果
一、业的名义与种类
二、由意起思,由思造业
三、从心起惑,由惑起业
四、业必感果,业能缚心
五、业由心造,心可转业
第六章 心、身、境不二论
第一节 从心身不二到依正不二
一、心身不二
二、心境不二
三、心色不二
四、依正不二
第二节 三界唯识,万法唯心(上)
一、唯心之“唯”
二、业惑缘起论的唯心
三、随心所变的唯心
四、心生、心本、心主、心造、心变、心现
五、阿赖耶缘起论之唯心
第三节 三界唯识,万法唯心(下)
六、如来藏缘起论的唯心
七、台贤禅诸宗真心性起论的唯心
八、万法唯心说的贯摄
九、超越唯心的唯心
第四节 心气不二
一、心气乃生命之本、生死之根
二、气为心识所乘、心识体性
三、心气不二与内外二气
第七章 心之体性
第一节 《阿含经》及部派佛学的心性论
一、《阿含经》的心性本净说
二、部派佛学的心性染净之诤
第二节 大乘心性论
一、印度大乘经论中的心性本净说
二、自性清净心与心性本觉
三、台、贤二宗的心性论
四、禅宗的心性论
第三节 密教心性光明论
一、“两部大法”的菩提心说
二、父、母二续光明论
三、大手印法心性论
四、道果法、觉朗派的心性论
五、大圆满心性光明论
第八章 认知之检讨
第一节 相、名、分别之虚妄
一、相、名、分别
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三、假名非实
四、妄想分别之虚妄
五、相、名分别之正面作用
第二节 现、比二量的真与似
一、现量的真似与直觉
二、比量的真似与逻辑思维
第三节 正智与如如
一、真实与真如
二、二障净智所行真实与正智证如如
第九章 自我与人格
第一节 何谓“我”
一、“我”的语义
二、众生所体认的自我
第二节 五蕴非我
一、五蕴皆非自主故非我
二、五蕴缘起故非我
三、五蕴无常故非我
四、从三世、一异等观察五蕴非我
第三节 蕴中、离蕴皆悉无我
一、五蕴中无我
二、离五蕴无我及无“非即蕴非离蕴”我
第四节 假我、无我与真我
一、假我非无
二、无我与假我的中道观
三、对无我说质疑的应答
四、真我、大我
第五节 从建立自我意识到无我、真我
一、自我意识及其形成
二、正确自我意识的建立
三、无我、真我与自我实现
第六节 人格的形成及分类
一、人格的定义及形成的因缘
二、人格与动物习性
三、十法界与十大类人格
第七节 理想人格的自我塑造
一、人格唯是自塑成
二、塑造理想人格之道
第十章 欲、爱、苦乐
第一节 佛教的人生欲望观
一、人类的需要、动机和欲望
二、贪欲及其危害、起因
三、善法欲
四、贪欲与善法欲同出一源
五、“以欲制欲”,以智化欲
第二节 爱
一、爱的名义与种类
二、贪爱相种种
三、贪爱生起的因缘
四、贪爱的特性与恶果
五、爱的正面作用
六、贪爱的超越与转化
七、慈悲与法爱
第三节 佛教苦乐观
一、“诸受皆苦”
二、非圣财所生乐
三、圣财所生乐、现法乐、后世乐、离欲乐
四、涅槃乐
五、超越苦乐,以苦为乐
第十一章 老病死及宗教信仰心理
第一节 老、病、死亡心理
一、老年心理及老苦
二、疾病心理及病苦
三、死苦及死亡心理
四、自杀、安乐死心理
第二节 关怀老病死亡,战胜老病死苦
一、关怀老、病
二、佛教的临终关怀
三、以智慧战胜老、病、死苦
第三节 宗教信仰心理
一、宗教、信仰及其起源
二、怖畏、依怙、向上三种宗教心理
三、宗教信仰心理的特点、作用
四、正信与迷信
五、“信为道元功德母”
第十二章 自治其心,自净其意(上)
第一节 以正见正志安心
一、树立正见正信
二、胜进心、出离心、菩提心
第二节 报恩心、责任心、慈悲心的培养
一、报恩心、孝顺心与责任心
二、慈悲心的培养增广
第三节 以正戒约束心
一、戒——防非止恶
二、菩萨戒、秘密戒及戒律治心的殊胜
第四节 以不放逸防护自心
一、守护根门
二、恒自护心,八风不动
第五节 以方便对治调心
一、对治、转治等五法
二、明觉法
三、理情法与自我提醒法
四、念想法与“八念”“十随念”
五、观想法与不净观
六、息念、转移、纵念、增益、升华等法
七、接纳、命名、观察、提问等法
八、心理创伤的医治
第六节 喜舍与忏悔
一、以喜乐滋养心
二、以“舍”放松心
三、以忏悔清洗心
四、以“七觉支”调节心
第十三章 自治其心,自净其意(下)
第七节 以禅定炼心
一、修定的资粮与“加行”
二、身、心、息、食、睡的调和
三、入禅门径
四、修定的基本要点
第八节 以智慧清净心
一、彻净其心,必依般若
二、四念处观
三、大乘诸法实相观
四、随时随处可修的随自意三昧
第九节 以万行庄严心
一、六度——佛教精神体操
二、利乐众生与四摄法
第十四章 明心见性之道
第一节 明心见性的方法(上)
一、由止观门渐修见性
二、由观心而见性
三、顿悟见性
第二节 明心见性的方法(下)
一、由修真如三昧而见性
二、由参究而见性
三、由持名念佛与禅净双修而见性
四、由修持咒观想等密法而见性
第三节 心性之印定
一、“以心传心”与活泼机用
二、“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三、以了义教印证
四、以公案印证
五、以般若、涅槃之用及十问十门印证
第四节 解悟、证悟及悟修之顿渐
一、禅宗之悟与修
二、藏密之悟与修
第十五章 定心
第一节 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
一、由散入定的初步进程
二、四禅八定
三、出世间禅定的修证
第二节 定心的身心效应
一、禅定的良性生理效应
二、“禅悦”
三、禅定提高智商的效应
四、禅定提高情商及心理治疗的效应
五、禅定的“发功”效应
第三节 禅定与神通
一、由禅定修得的五种神通
二、由定发通
三、由定发通的原理
第十六章 修行偏差的针治
第一节 禅病及其治疗
一、生理性禅病的治疗
二、治修定“乱心病”方
第二节 修行者异常、变态心理的调治
一、烦恼妄念增盛
二、消极厌世,逃避退缩
三、封闭心理及人际关系障碍
四、情绪过激与心理变态
五、相似神通、境界光影的错认
六、神经质的罪疚感
七、邪教痴迷者的治疗
第十七章 清净心
第一节 小乘道清净心的进程
一、七清净、十五阶梯、四预流支
二、七贤位
三、四向四果
四、阿罗汉的清净心
第二节 大乘道清净心的进程
一、菩萨十信、三贤、四加行位
二、菩萨十地及佛果位
第三节 密乘道清净心的进程
一、破三妄执,即身成佛
二、无上瑜伽的即身成佛
第四节 佛陀的清净心
一、原始教典和小乘论典说佛陀清净心
二、大乘说佛陀清净心
第十八章 佛教心理学的现代应用
第一节 心身心疾病的佛教治疗
一、精神心理疾病的佛教疗法
二、心身病及生理性疾病的佛法治疗
第二节 不良嗜好及病态社会心理的针治
一、不良嗜好的心理医治
二、病态社会心理的医治
第三节 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
一、做一个心理健康的现代人
二、管理情绪,提高情商心商
三、人际关系智商的培养
四、提高“逆商”,安度人生难关
五、无常、无住与心理应变
六、佛教与个人成长
第四节 佛教管理心理学
一、领导者的自我修炼
二、佛教管理模式
第五节 佛教与教育及智力开发
一、教师的心理修养及师生关系
二、佛教的教育方法
三、智力提高及潜能开发
第六节 佛教心理学与文艺创作
一、把握人心、表现性灵
二、空灵的艺术境界
三、培养最佳创作心态
四、启发创作方法
第七节 讲经说法与宣传心理学
一、应机说法
二、说法者应具的条件及说法讲演的技巧
第八节 罪犯改造及“事业法”
一、佛教与罪犯改造
二、“事业法”、法事及其他
第九节 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
一、佛法对构建“大心理学”的启迪
二、佛法对科学的启迪
三、佛法对现代文明的启迪
主要参考资料
內容試閱
第一章 佛教与心理学(绪论)



心理学(psychology)的希腊语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西方古代哲人研究心灵,用的主要是哲学思辨的方法,他们关于心灵的学说只是其哲学思想中的一部分,尚称不上近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近现代科学心理学虽然用了psychology的旧名,但运用观察、实验、调查、测试、测量、问卷、访谈、个案、追踪产品分析等研究物质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要求根据精确的量度,尽可能科学地进行严密分析,用合乎逻辑和理性的、经得起公众考查的论据来解释,与古代哲学心理学性质颇有不同,通常被看作近现代科学中的一门。这门科学从19世纪末起成为显学,越来越发达,已分出200多门子学科和交叉学科。在20世纪62项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贡献中,心理学占了13项,居首位,其成果对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都有巨大影响。

科学心理学一开始就力图使自己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但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研究也带来了消极后果。那就是将人的心灵还原为动物或机器的还原论、机械论;将人的行为视为环境或遗传产物的决定论;有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仅仅局限于狭义的心理(指基本的心理结构和功能),而将自由意志、存在意义、信仰、灵感、神秘经验等高级精神现象排除在外的倾向。

从科学心理学建立伊始,就有人反对这种倾向,“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就强调心理学的范围应是包括灵魂、宗教经验等在内的人类经验的一切现象,把心理学定义为“精神生活的科学”(1890)。爱因斯坦、奥本海默等物理学大师,也反对套用自然科学的原则解释人的生活和心理现象。当代超个人心理学及后现代心理学,不再把心理学视为一种科学,而将其看作关于整个人性的研究,以整合世界各种传统宗教、哲学的智慧,并将其纳入现代心理学的架构为使命,将历来主要为宗教特别是佛教所探求的超越经验、终极价值、存在、自我实现、本质、终极意义、自我超越、宇宙意识、日常生活的神圣化等,作为自己重要的研究对象。不局限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而是用多元化的方法包括佛教修行主要采用的禅定、观心、观无我等,开放地研究人的一切心灵经验。

从西方古代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佛教中显然有相当成熟的心理学,其精深丰厚,乃西方古代诸家心理学所不及。佛教心理学理论奠基于、运用于修行实践,具有多种调控、净化人心的操作技术,其重真修实证的精神及实用性,与近现代科学心理学多所相通。在当代超个人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看来,佛教的主要内容甚至可以说就是一门心理学。



第一节 佛教对心的高度重视



在佛法时代乃至当今的百家之学中,若论对如实认识心灵、彻底净化心灵的重视程度和为此而付出的努力,佛教完全称得上天字号第一家。



一、佛法宗要——心之缘起



众所周知,佛教乃三大世界宗教中最年长者。诞生于喜玛拉雅山南麓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因切感人生生、老、病、死等痛苦,为觅得灭苦解脱之道而出家修行,证得洞彻宇宙人生真实本面的大觉,创立佛教,被尊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佛陀(大觉悟者)。这一历史故事一直是各时域中的各派佛教共认的信仰基点。

悉达多太子“四门游观”,受老、病、死亡刺激而出家求道的因缘,便是一大现身说法,表明佛教的宗旨在于解脱人生诸苦,彻底解决人存在的根本问题——生死。在佛陀看来,人生的一切痛苦,一切心灵问题、生理问题、社会问题,归根结蒂,皆由生于人间,不容选择地禀受此不完美的生命形态、生存条件、心理活动模式所致。有生便有衰老、疾病、恩爱别离、怨仇相会、所求不得等苦;有生必有死,意味着人生幸福永远终结的死亡,成为人生不可避免的最大痛苦。于是“了生死”,被佛教看作人生的根本问题、头桩大事。此所谓“了”,有了彻(洞明)、了结(超出)二义。

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自述他证得了彻生死的大觉,是通过在第四禅的寂定心中,运用“缘起法”如实观察自他生死苦恼的因果而致。缘起法(梵pratya-sabhava)因而被奉为佛教的基本原理、佛教徒皈依的“三宝”之中心“法宝”的宗要,被视为佛陀的“法身”(以真理、思想为不朽之身),有“见缘起即见佛,见缘起即见法”之说。所谓缘起法,指万有皆依一定条件生起的普遍法则,其内容在《阿含经》中常以“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或译作“缘是有是,此生则生”、“此起则起,此灭则灭”)一偈来概括。缘起法具体指作为佛陀基本教法的“四圣谛”、“十二因缘”法。四圣谛、十二因缘,都是运用“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的缘起法则,从自心中去追溯造成生死苦恼的根源,寻求解脱诸苦、超出生死之道。四谛法将生死苦恼的根源归结于心中所起的贪、嗔、痴等烦恼(集圣谛);十二因缘法从心理上一环环追究老病死忧悲苦恼产生的原因,将其根源最终上溯至自心的“无明”(对宇宙人生真实事理的痴暗无知)。通过修行戒、定、慧等正道(道圣谛),息灭烦恼、无明之因,则生老病死等苦果自然除灭,永恒安乐的涅槃自然现前(灭圣谛)。这一简明而又深奥的原理,被称为“染净因果”:心因不能“如实知见”宇宙人生的真实,被无明遮蔽、烦恼污染,造成诸苦交攻的生死苦果;以“如实知见”的智慧照破无明,“自净其意”,断灭烦恼,则永享常乐我净的涅槃净果。总之,苦与乐、生死与涅槃,唯由自心之染、净,所谓缘起法,终是心之缘起或心之染净因果。

西方学者称释迦牟尼为“第一个研究心理创伤与复原之道的伟大精神医师”,他既不堕入咒术迷信,也不陷入形而上思辨,而是集中于现实痛苦的心理学观察,其思维方式具有极为浓厚的心理分析色彩。其四谛、十二因缘说是一种精神医学模型、精神病理学、心理康复学。在当代西方心理学家看来,所有的西方心理治疗,其实都和以“为大医王治人心病”自任的佛陀立场一致,可以被看成是对自我为什么会痛苦和烦恼的原因的一种探索和治疗。

苦、集、灭、道四圣谛,被奉为释迦牟尼所说法及后世佛教诸乘诸宗诸派教义之纲宗,中国佛学家依据《大般涅槃经》之说,将佛教诸说总摄于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四种四谛,四种四谛在理论上虽不无浅深、偏圆、渐顿之别,而皆不出心之缘起的大框架。乃至佛法的十二因缘、三法印、三十七道品等内容,皆不出一心。正如木村泰贤《大乘佛教思想论》所说:

佛教的根本精神,可以说在基于一心的缘起法则。



二、“一切法中,心为上首”



根据心的缘起法则,佛陀指出:造成生死苦恼和了彻生死的关键,唯是自心。《法句经·双要品》佛偈云: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

谓心是产生、建立一切的根本,也是佛法的根本,世间万物中,心最为尊贵,具有宰制、驱使一切的力量。心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奇妙功能。是心这个主子,发起或善或恶的“业”——思想、言语、行为等活动,善恶业按自然的因果律运作,迫使众生承受或乐或苦的果报,无休无止地生了死,死了又生,轮回于天、人、鬼、畜生、地狱“五道”之中,饱受荼苦。被迫禀受既定的生命形态、种类、族姓、形貌,既定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非属自然,非出偶然,非关上帝神明,而是自心所造作,自业所感招。《正法念处经》卷五将能造业的心比喻为善于用笔墨颜料在纸帛上随意描绘种种图画的画师,这一画师“自业画作业果地分,种种异心”——不仅画出众生各自不同的形貌及其生存的环境,还画出众生的心理模式。心,还有创造心、制作心灵桎梏的奇特能力。大乘经典《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以一偈形象地表述了佛法的心要: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心,是万有中最为神奇、最为玄妙、力量最大的东西,《五苦章句经》佛说“一切壮无过心”——什么东西都没有心的力量强大,心是世间第一大力士。《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偈云:

心有大力世界生,自在能为变化主。

称心为具有创造世界万物之巨大能力的主宰者,喻心为能生长五谷花草树木的大地母亲,称为“心地”。

可悲的是,众生虽然无不拥有这个神奇的心,完全具足创造世界、主宰世界的本钱,却因不能自知、自宰其心,而使自心异化为强大的异己力量,被异己的无明烦恼心所宰制,反主为奴,被自心所起的无明烦恼奴役驱遣,入生死海中,受苦无已。《五苦章句经》佛谓“心是怨家,常欺误人”。《正法念处经》卷三佛偈说心为第一怨家,“心常烧众生”,就像开垦烧荒之火。《佛遗教经》佛言:

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此所言心,指异化的无明烦恼心,此心乃迫使、诱骗众生受尽千辛万苦的罪魁祸首,是最为可怕的怨敌。欲图跳出苦海,永享常乐自在,只有制伏、主宰制造苦难的元凶——自心。《五苦章句经》佛言:

能伏心为道者,其力最多。

能通过修学正道,制伏、战胜心这位超级大力士,那当然是世间力量最大者了。佛陀自称:“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成佛。”佛被尊称为“大雄大力”,意谓能完全战胜、主宰自心的大英雄、大力士。

心虽然具有大力,最为重要,然而,却常被逐物不返的世人所忽视,佛教因而大声疾呼,高扬心的重要性,强调心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乃至人类文明根本问题的枢机和关键。《正法念处经》卷四十二佛偈云:

一切法行主,所谓彼心是,复以如是义,故得名为心。

谓心在一切现象中起主导作用,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叫做心。如实认识自心,被佛陀强调为认识世界的第一要务,《中阿含·自观心经》中,佛陀教诫弟子应该“善自观心,善自知心”。《大般涅槃经》卷十八教菩萨应“善知心界,知心生界,知心住界,知心自在界”——善知心所依的因、知心如何生起、知心如何安住、知心如何获得解脱自在及解脱自在的因缘。大乘《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佛言:

一切法中,心为上首。若善知心,悉解众法……若能伏心,则伏众法。

《大乘宝云经》卷五也有类似的说法:

一切诸法,心为上首。若知于心,则能得知一切诸法。……不随于心,能为心师,以心师故,则能得为一切法师。若能于心得自在者,则于诸法而得自在。

高推心为万有中、佛法中的首要者,有如擒贼擒王,只要如实了知心这个最深奥、最复杂,能总摄一切的主枢者,便能如实了知万有的真实本面,如实了知一切佛法;只要制伏、主导自心,为自心之师而非为自心之奴,便能制伏世间的一切,能为主导一切的明师;只要能获得自主其心的自由,便能自由主宰一切,“得大自在”。物理学家阿米特·戈斯瓦米也说:“当我们完全了解了自己,了解了我们的意识,我们也就同时了解了宇宙。”

甚至整个人间、世界的样相,也取决于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云:

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

《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谓“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个人间之所以充满罪恶,污秽不堪,是因为人们的心被烦恼所污染,只要大家都净化、庄严自心,国土世界自然清净庄严。

大乘佛教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无上菩提(佛陀如实遍知一切之大觉),也终归是对自心的如实了知。心既然为生死升沉的枢机,则佛教所强调的超越生死之要——“如实知见”,当然应以如实知见自心为枢要。所谓无上菩提,是对万有真实本性如实的、圆满的觉知,而万有真实本性,即是自心的真实本性,是故只要集中力量研究自心,治理自心,如实觉知自心实性(心性),便会证得无上菩提。大乘如来藏一系的修持,唯以如实观心而知见自心为要。密乘要典《大日经·入真言门住心品》说得明白:

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

说菩提大觉即是对自心的如实了知,观自心实性,乃证得大觉、即身成佛的捷径。



三、“心理主义”的佛教



以心为佛法枢机,极其重视对自心的研究、治理,是从原始佛教到大乘、密乘一贯坚持的立场。《增一阿含经》中,佛以心为生一切法之“一法”。印度大乘如来藏学及中国天台、禅、华严、真言等宗,更以一心统摄一切,《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二谓“一切法,即是一切有情心”。《大乘起信论》开宗明义: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

谓大乘佛法即是总摄世间、出世间一切的众生心,此心能总摄大乘教义。永明延寿禅师《宗镜录》卷九十四云:

夫心者,为诸法总持之门,作万有真实之性,故称第一义谛。

称心为总摄一切佛法的要门,心即是万有实性(终极实在),即是第一真理、最高真理。

基于这种认识,佛教将了脱生死这一人生根本大事的解决,乃至大乘“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宏伟理想之实现,都落实、聚焦于对自心的认识、调伏、净化、庄严(美化)。佛教虽然不乏对物质现象的研究,但其所侧重显然在心理现象;佛教虽然志在改造、净化、庄严整个世界乃至全宇宙,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