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6.2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3.8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7.4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4.6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HK$
134.2
|
編輯推薦: |
一本与书有关的书,一些文人往事、书店怀想和阅读随感的书写。
一个自始至终的副刊编辑,一份20年以及更久远的书缘。
爱书人绿茶,首部文集!
藏书家韦力,作序推荐!
探秘韦力芷澜斋,并拍摄大量孤本、善本作为配图。
随书附赠精美书签和雅债特制明信片。
《在书中小站片刻》
十余年间
与文学大师书信往来的私藏故事
爱书人、读书家、“书袋子”……在众多繁复的称谓中,绿茶介绍自己时仍旧只是“副刊编辑”。那个辉煌的副刊年代正渐渐远去,与文学大师保持十余年手写书信往来、在泛黄纸页间触摸文人墨客的思想肌理、下笔时遣词造句反复誊抄……这些都成了私人化的记忆,再回不来。但20余年的从业经历,那些文字间巧遇的精神共鸣和只有编辑知道的事,却始终令他心怀书写、敬畏文学。
《在书中小站片刻》
在平凡生活中潜藏惊喜的书店故事
阅读养给人生,书店则容纳世界。“书店控”绿茶通过走访,收集着*美的书店故事。在台湾,白发苍苍的长者埋首于旧书间,讲述着牯岭街旧书的黄金时代,你能读到过往;在阿姆斯特丹,书店如咖啡馆一样多
|
內容簡介: |
《在书中小站片刻》是前媒体人、《绿茶书情》主编、最受追捧的阅读推广人绿茶的首部散文作品,回忆他二十余年与书相伴的种种旧事和趣闻,包括与文学大师通信数载的私藏故事、在平凡生活中潜藏惊喜的书店故事以及对他影响至深的私人阅读故事。阅读理应成为生活的常态,无论是惊叹的逻辑、久远的想象还是温热的宽容,它让人懂得生活的远意和回眸时的自省,若有踯躅,也总能在纸页间寻得庇护,而这恰是绿茶生活的全部。他从亲历者的角度,讲述那个阅读年代,文学大师与报刊编辑之间如何咬文嚼字又惺惺相惜、书店的黄金时代如何轰轰隆隆地到来又渐渐远去……带着当代文人特有的气质,坦诚地分享并找寻在纸页间拥有共鸣的那个你。
书,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世界的复杂。
附:丛书简介
一个持续了8年的酒局
集合了六位酒客和数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个开通仅1年的公众号(六根)
成为文化圈子内交口称赞的内容大号
六个人,六本书
李辉《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
叶匡政《可以论》
韩浩月《错认他乡》
绿茶《在书中小站片刻》
潘采夫《十字街骑士》
武云溥《生如逆旅》
六根通知
六个人在一块能做些什么?去大漠单挑黑风双煞,缺一个韩小莹,摆阵法叫板黄药师,少了个孙不二;去乡下保护村民麦子,凑不够七武士;从天山下来没有飞红巾;去打蛇精丢了个葫芦娃;竹林里喝点酒不见了醉刘伶。就是想认真开个会,仍旧是少一人。于是六个人只好喝酒。
这酒局的年份,从猴年开始,到马年结束。谁约的局?早已湮灭不可考,隐约记得李辉拎两瓶老酒,往桌上一掼,时间就开始了。起初每月一喝,但男人生理周期无章可循,兴之所至,呼朋唤友,陋巷偶遇,小局亦成,全无定数。
这六人,有人办报,有人写文,有人编书,有人吟诗,多儒冠误身之辈,皆啸聚哄散之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根不净,酒局就叫了六根。遂约定,开一账号,也叫六根,写游山玩水文字,贴吃喝玩乐文章,听百年历史回声,每周六篇,周日休息。
人非一品,行为二流,文无定法,只求好玩,乃老男人的初心。
壶里乾坤,杯中日月,其拽文曰:醉能同其乐,醒能著以文者,六根也。六根者谁?曰李辉,曰匡政,曰绿茶,曰浩月,曰采夫,曰老武。
|
關於作者: |
绿茶
书评人,阅读推广人。大学时在风入松书店做店员,从此与书结缘,毕业至今,一直做与书相关的工作,先后任人民网读书频道主编、《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后试图转型做历史杂志,先后任《文史参考》杂志主编、《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但因为对书的难以割舍,重回出版界,现从事传统出版和新媒体传播工作。
2010年,创办了国内较早的阅读自媒体《绿茶书情》,精准定位于书单和阅读推广。同时,创办多个基于阅读和兴趣的微信公众号,如活页、六根、温度等,被戏称为“公号小王子”。
|
目錄:
|
第一章 夜行书生
谢谢书店,谢谢书
北大书事
在芷蘭斋聊古书之美
致黄裳先生
第二章 往复游移
惦念故乡就是对家族的依恋与牵挂
燕园二书:直面园林的痛苦与毁灭
读读书,散散步
与阅读平行的记忆轨道
记忆美如斯
第三章 岁月淡墨
闲话长老
老人与书
告别“公路文艺”
去菜市场,寻找丢失的味道
温州人周达观和英国人苏慧廉
消失的十年,城市的忧伤
第四章 阅读间隙
报纸副刊与知识分子的品格
知识分子
你好,自然
我眼中的好书评版本
20年后,读《二十年后》
第五章 纸间有光
牯岭街旧书风景和纪州庵文学森林
荷兰书店之旅
怀想美好的书店时代
为爱而生的童书出版
第六章 一刻理想
在地铁里偷偷摸摸看书
让小书话大众化
任性的阅读玩法
民间书端
机场需要一盏阅读的灯光
深夜属于阅读
书衣之累
关于书的存与放
后记
|
內容試閱:
|
副刊是纸媒最任性的气质
“副刊”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在一份报纸中处于附属的位置,“正刊”往往占据着报纸版面的主要位置,副刊则屈居后院。但古往今来,谁都不会否认副刊对一份报纸的重要性,随着历史的更迭,再回顾报刊史时,副刊总是最多地被人提及。
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副刊的重要性尤其突出,它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阵地,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战场,是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的温床和重要传播通道。可以说,没有副刊,中国近代文学不可能如此繁茂,五四知识分子也不可能如此风光。
作为曾经的报纸副刊编辑,看到这本《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就下意识地拿起来读。关于五四知识分子的书,向来是我的阅读偏好,而以副刊为例,探讨中国知识分子的转型显然是一个很吸引我的切入点。
《晨报副刊》是20世纪20年代“四大副刊”之一,其他三大副刊分别为《京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和《时事新报》副刊“学灯”。该书以《晨报副刊》为例,通过解读《晨报副刊》三任主编李大钊、孙伏园和徐志摩的不同办报风格,来分析不同时期副刊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和在转型中发挥的作用。我将其归纳为,李大钊时期以启蒙为主向,偏思想性;孙伏园时期到达顶峰,主打趣味性;徐志摩时期个性突出,倡导自由。
《晨报》创办于1916年,原名《晨钟报》,创办人为汤化龙、梁启超。1918年起用《晨报》为名。当时的《晨报》以时事评论为主,倡导言论自由,副刊所占比重很小,以刊发小说为主。
1919年,李大钊入主《晨报副刊》,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版,引入一大批知识分子,新文化启蒙成了李大钊主政的核心内容,新思想、新知识、新修养是李的办刊宗旨。李大钊团结了大批知识分子,再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普及和推广新思想、新知识,开办了很多切合当下的专栏和专版,一时间,《晨报副刊》成了当时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阵地。这一时期文艺比重不大,主要偏思想性。在李大钊的改版下,《晨报副刊》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大增强,有开创之功,又为以后的办刊思想和风格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可以说,《晨报副刊》的成功,李大钊应该记头功。
孙伏园的影响力没有李大钊和徐志摩大,但在他主政时,《晨报副刊》处于发展最快、最鼎盛的时期。孙伏园有卓越的编辑才能,能坚固地团结文化界的力量,尤其是他得到了鲁迅和周作人的背后支持。孙的办刊思路就是要趣味决定一切。在李大钊主政的后期,很多人认为副刊学理性太浓,不利于副刊扩大影响力,所以,在孙接手后,他在学理和趣味间选了后者,正是这个选择,让他将《晨报副刊》推向鼎盛。
趣味是副刊文艺化的源泉,这一时期,《晨报副刊》渐渐向文艺阵营偏移,一大批作家成了这一时期的主力作者:鲁迅、周作人、冰心等。为了突出副刊的趣味性,孙开办了“开心话”等栏目,比如鲁迅的《阿Q正传》最先就是在这些栏目中连载而形成影响的。可以说,孙伏园的办刊思路就是在细微处见精神。
孙伏园的确是大牌编辑,他主政的4年时间里,可以说《晨报副刊》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的最高水平。直到1924年,因为鲁迅的打油诗《我的失恋》一稿被总编辑撤掉,孙伏园愤然辞职。
恰在此时,徐志摩留学归国,在新文艺阵营中表现出超强的能力和独特的气质,于是《晨报》负责人力邀徐主掌副刊。徐志摩受英国自由主义影响颇深,他上任伊始,就旗帜鲜明地说:“我办什么报,无论是副刊或是什么,要保持的第一是思想的尊严和它的独立性,这是不能让步的。”的确,徐志摩就是这么贯彻他的独立风格的,而且,将这一办报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位文化界的前辈,具有极佳的人缘,他的独立精神也得到很多同人的认可,于是乎,一出由徐志摩主导的“独立副刊”让文化界为之兴奋。
和多数甘为他人做嫁衣的编辑不同,徐志摩往往直接跳到前台,与各种思想进行正面的交锋,从不掩饰自己的个人色彩,声明要把副刊作为自己的“喇叭”。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主,显然会给原来应该平静、温和的副刊带来麻烦和喧嚣。
他自然知道,但依然坚持自己的自由主义办报风格。在那场著名的“女师大”风波中,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方和以陈西滢为代表的一方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而阵地就是徐志摩主政的《晨报副刊》。在这样的情形下,徐志摩不但不平息战火,反而加入了论争,这就引起了鲁迅的极大不满,于是,论争进一步升级,直到无法收拾。最终胡适苦口婆心地出来劝架,才算完结。
徐志摩的独断专行虽然让《晨报副刊》在言论阵地上大出风头,但也给自己惹来不少麻烦。一年后,他终于离开了主编的职务。
在三任主编的更迭中,一场发生在《晨报副刊》的知识分子转型自然形成,每个阶段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也代表了当时思想界的多股潮流。从传统到现代,从思想、趣味到自由,知识分子都扮演着先锋的角色。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作者从一个很小的角度(以《晨报副刊》为例)着手无疑是很聪明的做法。
这本书的小缺点就是论文味稍浓,尤其是前两个章节略显枯燥,后面几个探讨人与副刊的章节其实是很有可读性的。在三任主编外,还探讨了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冰心、沈从文与《晨报副刊》等。
《晨报副刊》的办报思路放在今天也许不太合适,但突出思想性、讲究趣味性、彰显个性等风格显然是适用于今天副刊的办刊思路的,对于报纸副刊编辑而言,这类书显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中国的副刊编辑也应该考虑一些现代转型问题,思考如何在现有舆论环境下,办出有自己特色的副刊。
谢谢书店,谢谢书
——我短暂的书店生涯
我有书店情结,源于曾经的书店店员生活。当时不知道,短短的书店生涯决定了我的人生路径,往后的每一次选择,都与书结缘。遗憾,我曾经工作过的那家书店,在经历大环境的影响和各种事态的变迁后,已经退出书店舞台,曾经的同事和熟人也少有联系,但是我想,我们这些曾经的店员在心里一定还惦记着书店,惦记着那段难忘的岁月。
一
当年,这是一家名震全国的学术书店,老板是一位哲学教授。
书店就开在我就读的大学南门外,我几乎天天来报到,只在书店里抱着书狂啃,但很少买书,每天在书店来回地溜达,对书店的格局和书的分类搞得清清楚楚,甚至比书店有些店员还清楚。所以,当我在老师的引荐下成为书店一员时,显得很得心应手。
面试的时候,我对西方哲学书的了解让老板对我很有好感,也因此,在我成为店员后,一开始我就被安排在哲学区,我的书店生涯就从这一亩三分地开始了。
每天,上班的时候我喜欢埋头整理书,经常弄得满头大汗,但是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辛苦,反而感觉特别幸福,这种幸福感两年来,一直伴随着我。
我有自己的分类法,同一种类别的书,在一格书架内,以开本大小左右排开,经我整理过的书架,总是高低分明,读者抽书翻阅后,看着高低平整的书架,会自觉地把书插回原位,如果有些书不在原位,我会马上发现,并及时插回原位。也因为这样的偏执,我特别见不得其他区域书架上长短高低不一的摆放,恨不得去一一整理。
我发现,自己亲自从架子上一一拿下,再一一上架,这个重整的过程就和书发生了特殊的关系,能对这本书有深刻的印象。很多书,放在架子上,或者看着书名,本来是没有兴趣的,但拿下来翻一翻,再重新放上去,就可能发生兴趣了。比如,语言学的书,我以前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但重整的过程让我对这类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且愿意去阅读和了解。就这样,我的活动区域越来越大,感兴趣的书越来越多,去各个区域拿上拿下的动作也越来越频繁。我觉得,这种反复和书发生关系的动作,就是一个书店店员的基础工作。
二
时间一久,我和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店内的书也越来越了解,脑子里有了一个自己独特的搜书定位系统。这套搜书系统帮了我很大的忙,能给读者提供更快速便捷的搜书服务。渐渐地,有读者找书,同事们通常会引到我这儿来。
老板也是个懂书之人,他经常在店里转悠,对店内的书也许没我了解,但他对书的分类和摆放和我有很多共鸣。他主要比较关心哲学区域的情况,作为学术书店,哲学区域自然是重点。而我的整理术,可能基本达到了他的要求。
后来,他让我负责前面的展台,就是在全店范围搜寻各种好书,在书店最显眼的展台上排放。这个工作颇具挑战性,非常考验我的选书能力,而且要勤于更新,看到卖不动的书,当即撤下。如此反复,我的选书能力也在工作考验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说实话,这个安排的确让我很有成就感,看着读者认可我推荐的书,一本本拿着读,然后买下,心里非常高兴。这或许就是最初阅读分享精神给我带来的感触吧。
三
然后,我被安排负责店堂全面的工作,也叫店长,这个工作其实和以前没多大改变,除了给店员排排班,接待一些来代销自己书的作者和出版商外,主要内容还是管好展台推荐书和帮读者找书。
说到展台,需要再补充几点。这是好书展示的平台,也是书店的门面。读者进入书店,最先会围绕展台逛几圈,很多老读者基本上只逛完展台,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就买书走人了。所以说,展台的更新和展示非常重要。我除了每天要从各区域搜索好书外,还要及时和库房对接,以了解最新的新书到货情况,好在第一时间获得新书、好书,丰富展台的魅力。
我经常还会跑到在远郊的库房去自己挑书,经常能发现很多意外的好书被埋在拥挤的库房中,延误了展示的时间。我愿意去库房,还有一个自己的私心,因为库房里有很多书店以前卖过的旧书、绝版书、经典版本,等等。
再说这展台。展台是我在书店的主要阵地,每天看着展台上的书在慢慢变矮,看着读者在展台前认真地翻书、选书。这样的场景,后来我在逛书店时经常都在回味——当自己在书店展台前翻书看书时,是否也有店员在注视着我,像我当年一样带着分享的喜悦呢?
四
再后来,我还在书店的营销部(主要做图书馆团购)和采购部(主要负责订书)待过。在营销部时,主要盯着一些大客户和图书馆,以团购的方式把书推销给对方,这个过程很商业化,没有丝毫的分享乐趣。
在采购部时倒比较有挑战性,因为这个工作就是替书店订书,其实也就是为读者选书。我也参加过全国范围的图书订货会,但那个时候,只能凭自己的直觉和素养了,虽然自觉很有信心,也满足于自己的选书标准,但整个过程和书很远,只在书目上打勾或画圈,或者和出版社发行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易。
所以,我还是最怀念做店员的时光。
这短短的两年让我对书有了最深切十足的爱,对阅读分享精神有了最深刻的认同,并充分感受到分享阅读带来的幸福感。
谢谢书店,谢谢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