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7.4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3.4
《
宋代冠服图志(详尽展示宋代各类冠服 精美插图 考据严谨 细节丰富)
》
售價:HK$
87.4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7.3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HK$
89.4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7.4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
編輯推薦: |
“时尚”“时装”的概念在古代文献中早已出现。本书摆脱了通史类书籍侧重礼服的研究局限,将焦点集中在古代女子日常服饰上,对古代服饰时尚中的个案进行了研究和细致解读,综合了史书文献、文学诗词和考古发现的材料,配合图片,生动形象,在了解知识的同时,将阅读也变成了欣赏。
|
內容簡介: |
服饰史,即文化史。《诗经》中的美人姿色、女服用色和用料反映了先秦女子服饰的清纯、质朴,楚汉女子服饰中宽衣大袖和繁复华美的绣纹体现了时代特有的浪漫,六朝女子服饰中的裲裆衫、五兵佩透出飒爽戎装风采,隋唐女子“高腰掩乳”、身披帔帛、脚踩重台履从画中走下来,宋朝女子服饰在简约淡泊中透出内敛的奢华富贵,辽金元代女子服饰佛妆和高丽风体现的文化交流,明清之际女子头戴皮毛“卧兔儿”、领口处钮扣透出的低调奢华……
这些个案研究,从独特的视角和繁复的细节出发,探索服饰和物质文化的关联。
|
關於作者: |
陈芳,1999 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史论系,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艺术设计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明代物质文化史。主要作品有《中西艺术精神的缘起》、《中国先秦与古希腊艺术之比较研究》(台湾)、《大学美术鉴赏》合著、《设计的理念》、《雕塑》(译著)、《万物》(合译),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联合作者:蒋玉秋(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张玉安(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贾玺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王子怡(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
|
目錄:
|
开创中国服饰史研究的新局面(代序) 柴剑虹
写在前面
衣裳之始:先秦女子服饰时尚
女子服饰的起源《诗经》中的女子风雅
楚汉风韵:楚汉女子服饰时尚
长袖善舞多属楚严妆汉服永未央
灵动飘逸:六朝女子服饰时尚
红粉佳人效戎装头上“步摇”如飞燕
国色天香:唐代女子服饰时尚
衣裙与鞋子胡服与戎装云鬓与梳子插花与花冠
简约淡泊:宋朝女子服饰时尚
碧罗冠子簇香莲冠儿褙子多风韵彩燕迎春入鬓飞
衣冠之变:辽金元女子服饰时尚
契丹女性“佛妆”考宫衣新尚高丽样
奢侈风气:明清之际女子服饰时尚
“卧兔儿”与毛皮时尚西风东渐:“披风”的缘起雌雄二体的结合:纽与扣
后记
|
內容試閱:
|
写在前面
学术生涯是一次有趣的人生旅程,有时需要激流勇进,有时需要理性思索,但更多的时候,不妨追随自己的兴趣和心性,兴之所至,或可以渐入佳境。我与中国古代服饰史的结缘,便是在北京服装学院工作多年以后,自然而然产生的,虽跻身于服装史界日短,更谈不上学术造诣的精深,却倍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尤其是2011年在学校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历代服饰时尚研究的学术创新团队以后,一直希望产生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前瞻性成果,以此开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新篇章。回想沈从文先生在如此艰辛的条件下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常常感慨万千!老一辈学者走过了筚路蓝缕的道路,取得了服饰通史研究的丰硕成果。今天的我们,不能停留在前辈大师的通史钩沉上裹足不前,而应该继续他们未竟的事业,补充他们未及的日常服饰的个案研究,从而将中国古代服饰史的研究向前推进。
广义上讲,中国古代服饰史是艺术史的一个分支,但在国内学界始终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原因在于其自身的学科建设水平相对薄弱,缺乏系统的理论架构和高水准的学术成果,因此,难以与主流学术系统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反过来又阻碍此学科话语权的提升。目前,中国古代服饰史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三种现状:一是侧重礼服,二是侧重形制,三是方法单一。首先,综观服饰通史类书籍,礼服研究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对古代日常服饰则较少涉及,直到今天,我们对古人日常服饰的穿着搭配方式并不太清楚,急需新的日常服饰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另外,对于日常服饰的研究也能管窥当时的服饰流行趋势,“时尚”不是今天才有的概念,古代文献中已经出现“时尚”或“时世装”的词汇,各个时期也存有服饰时尚流变的文献记录,这说明不同朝代都存在日常服饰的流行趋势,只是相关研究滞后。其次,服装史研究的相关论文,数量相当大,但基本停留在形制探讨的层面,对形制背后的服饰文化却关注不多,研究深度则难以彰显。至于研究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就服饰讨论服饰的情况比较普遍,跨学科整合其他领域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的相对少见。上述情况表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在沈从文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之后,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突破性进展仍需时日。然而,新的考古发现以及大数据时代材料的丰富,给今天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基于此,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锁定在中国古代女子的日常服饰,希望借此引出古代女子时尚的相关讨论,弥补服饰通史以礼服为主叙事不足的缺憾,重新评价所谓服饰史的主体到底为何。肯定一种多元地了解历史的维度,同时,也符合史学研究的新方向:专题生活史研究。专题生活史的研究可以有非常广泛的主题,如饮食、服饰、建筑、旅行、娱乐、生命循环、性别与私人生活等诸多领域,我们锁定在服饰领域。
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史,如果只是从形制到形制,将无法深入进行下去。倘若只关注服饰领域的知识,同样难以产生前瞻性的成果。只有采用前沿的研究方法,纳入多学科的视野考量,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国际上在研究实用器物领域比较前沿的方法是物质文化史的方法。“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是在美国人类学界首先使用的名词,之后逐渐在艺术史、经济史、社会史、科技史等领域运用。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被推为将“物质文化”用于艺术史研究领域的第一人。他大概从1980年开始使用“物质文化”一词来代替以前的“装饰艺术”或“实用艺术”等词汇。“装饰艺术”和“实用艺术”,用英语表达即decorative art, applied art,都暗示你所处理的对象是低等级的、二流的、简单的,不是真正的纯艺术。而使用前沿的词汇“物质文化”时,不仅不暗示研究对象的低等地位,而且彰显其本身的价值,即不强调对象的等级地位,而强调物质对象的文化属性。因为“物质文化”是一个比较中性的词汇,一个学术性很强的词汇,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英国人,如果不在大学或博物馆工作,也从来不会使用这个词,更不明白它的含义。柯律格认为在英语中使用decorative art这个词,已经意义不大了,英国学术界已用“物质文化”替代“装饰艺术”、“实用艺术”或者“工艺美术”。
那么,用物质文化史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必须结合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经济学、艺术学、民族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的知识,从个案研究入手,逐步深入展开。这种方法不仅关注服饰的形制,更注重与服饰相关的物质文化的方方面面,对服饰的研究将更加全面、深入。研究对象或可以相当广泛,由于时间所限,本书主要观照先秦、汉代、六朝、唐代、宋辽金元、明清流行的女子服饰,选取典型的个案展开研究,诚然不可涵盖历朝历代女子服饰的全貌,但管中窥豹,或可以明了一些具体的问题,并借由这些问题透射出服饰与当时物质文化的关联。最终希望采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视角,将宏观论述、中观考察、微观分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中国历代服饰时尚研究学术创新团队在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对比沈从文先生在巨大成就面前还称自己“好像打前哨的,小哨兵样子,来做些试探,探路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呢?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学科建设薄弱,我们也只是刚刚开始取得初步的成果,向前看,任重而道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