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朱光潜先生最与众不同的作品选,独辟蹊径的朱光潜人生哲理文集,收录美学大师不可磨灭的经典笔触。
老树画画倾情绘图,水墨再现民国书生情致,图文并茂描摹人生最美情怀。
随书附赠珍藏版老树印信明信片,一页唯美,满纸深情。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朱光潜先生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实为现代忙碌生活中最需要的生活态度。
|
內容簡介: |
“你如果问我,人们生活在这幻变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我说,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说,人生是多么苦恼呵!我说,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人生的境界有很多种,能够达到朱先生所崇尚的这种艺术化的人生,则可以说“今生无愧矣”。
《慢慢走,欣赏啊!》萃取编排了朱光潜先生最富生活色彩的经典文章,以人生追求和境界为主题,内容包含关于美、关于人生哲思、关于处世修养等方面,是朱光潜先生对青年人实实在在的关心与教诲,启悟与鼓励。
老树画画的插图更是《慢慢走,欣赏啊!》这本书的点睛之笔,雅致纯美的勾勒出来草木山水味道,刚好暗合朱光潜先生对于美的诠释和追求。
|
關於作者: |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曾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著作有《谈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诗论》等。他学贯中西,秉承“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的人生信条,将美学的思想融入到生活中,将平凡的人生活出了不平凡的姿态。
老树画画,本名刘树勇,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他的画总是寥寥数笔,传统的古典山水背景,一个或几个民国时期的长衫先生,再加上率性而肆意调侃的打油诗,既有柴米油盐的人间烟火,也有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在微博、微信上被赞“穿越版画作”“画这画的人,心在天上游荡呢!”
|
目錄:
|
第一辑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谈读书
谈动
谈静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谈十字街头
谈多元宇宙
谈升学与选课
谈作文
谈情与理
谈摆脱
谈在卢浮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谈人生与我
第二辑 修养的境界
谈立志
谈谦虚
谈敬
谈侧隐之心
谈羞恶之心
谈冷静
谈价值意识
谈美感教育
第三辑 处世的智慧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谈交友
谈青年的心理病态
谈理想与事实
谈恐惧心理
诗人的孤寂
悲剧与人生的距离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第四辑 情趣的艺术
无言之美
我与文学
文学的趣味
文学与人生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谈休息
谈消遣
第五辑 理想的内涵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学业·职业·事业
消除烦闷与超脱现实
看戏与演戏
生命
慢慢走,欣赏啊!
|
內容試閱:
|
生命 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事了。如今我还记得清楚, 因为那是我生平中一个最深刻的印象。有一年夏天, 我到苏格兰西北海滨一个叫做爱约夏的地方去游历, 想趁便去拜访农民诗人彭斯的草庐。那一带地方风景 仿佛像日本内海而更曲折多变化。海湾伸入群山间成 为无数绿水映着青山的湖。湖和山都老是那样恬静幽 闲而且带着荒凉景象,几里路中不容易碰见一个村落 ,处处都是山,谷,树林和草坪。走到一个湖滨,我 突然看见人山人海,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穿深蓝大 红衣服的,褴褛蹒跚的,蠕蠕蠢动,闹得喧天震地: 原来那是一个有名的浴场。那是星期天,人们在城市 里做了六天的牛马,来此过一天快活日子。他们在炫 耀他们的服装,他们的嗜好,他们的皮肉,他们的欢 爱,他们的文雅与村俗。像湖水的波涛汹涌一样,他 们都投在生命的狂澜里,尽情享一日的欢乐。就在这 么一个场合中,一位看来像是皮鞋匠的牧师在附近草 坪中竖起一个讲台向寻乐的人们布道。他也吸引了一 大群人。他喧嚷,群众喧嚷,湖水也喧嚷,他的话无 从听清楚,只有“天国”“上帝”、“忏悔”“罪孽 ”几个较熟的字眼偶尔可以分辨出来。那群众常是流 动的,时而由湖水里爬上来看牧师,时而由牧师那里 走下湖水。游泳的游泳,听道的听道,总之,都在凑 热闹。
对着这场热闹,我伫立凝神一返省,心里突然起 了一阵空虚寂寞的感觉,我思量到生命的问题。摆在 我们面前的显然就是生命。我首先感到的是这生命太 不调和。那么幽静的湖山当中有那么一大群嘈杂的人 在嬉笑取乐,有如佛堂中的蚂蚁抢搬虫尸,已嫌不称 ;又加上两位牧师对着那些喝酒,抽烟,穿着游泳衣 裸着胳膊大腿卖眼色的男男女女讲“天国”和“忏悔 ”,这岂不是对于生命的一个强烈的讽刺?约翰授洗 者在沙漠中高呼救世主来临的消息,他的声音算是投 在虚空中了。那位苏格兰牧师有什么可比的约翰?他 以布道为职业,于道未必有所知见,不过剽窃一些空 洞的教门中语扔到头脑空洞的人们的耳里,岂不是空 虚而又空虚?推而广之,这世间一切,何尝不都是如 此?比如那些游泳的人们在尽情欢乐,虽是热烈,却 也很盲目,大家不过是机械地受生命的动物的要求在 鼓动驱遣,太阳下去了,各自回家,沙滩又恢复它的 本来的清寂,有如歌残筵散。当时我感觉空虚寂寞者 在此。
但是像那一大群人一样,我也欣喜赶了一场热闹 ,那一天算是没有虚度,于今回想,仍觉那回事很有 趣。生命像在那沙滩所表现的,有图画家所谓阴阳向 背,你跳进去扮演一个角色也好,站在旁边闲望也好 ,应该都可以叫你兴高采烈。在那一顷刻,生命在那 些人们中动荡,他们领受了生命而心满意足了,谁有 权去鄙视他们,甚至于怜悯他们?厌世疾俗者一半都 是妄自尊大,我惭愧我有时未能免俗。孔子看流水, 发过一个最深永的感叹,他说:“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生命本来就是流动,单就“逝”的一方面来 看,不免令人想到毁灭与空虚;但是这并不是有去无 来,而是去的若不去,来的就不能来;生生不息,才 能念念常新。莎士比亚说生命“像一个白痴说的故事 ,满是声响和愤激,毫无意义”,虽是慨乎言之,却 不是一句见道之语。生命是一个说故事的人,虽老是 抱着那么陈腐的“母题”转,而每一顷刻中的故事却 是新鲜的,自有意义的。这一顷刻中有了新鲜有意义 的故事,这一顷刻中我们心满意足了,这一顷刻的生 命便不能算是空虚。生命原是一顷刻接着一顷刻地实 现,好在它“不舍昼夜”。算起总账来,层层实数相 加,决不会等于零。人们不抓住每一顷刻在实现中的 人生,而去追究过去的原因与未来的究竟,那就犹如 在相加各项数目的总和之外求这笔加法的得数。追究 最初因与最后果,都要走到“无穷追溯”(reductio ad infintum)。这道理哲学家们本应知道,而爱追 究最初因与最后果的偏偏是些哲学家们。这不只是不 谦虚,而且是不通达。一件事物实现了,它的形相在 那里,它的原因和目的也就在那里。种中有果,果中 也有种,离开一棵植物无所谓种与果,离开种与果也 无所谓一棵植物(像我的朋友废名先生在他的《阿赖 耶识论》里所说明的)。比如说一幅画,有什么原因 和目的!它现出一个新鲜完美的形象,这岂不就是它 的生命,它的原因,它的目的?
…… P307-3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