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編輯推薦:
胡鞍钢,十八大代表,中国国情研究专家。他所撰写的报告多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多次应国家部委邀请参与国家长远规划制定和部门咨询,其研究成果为高层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清华品牌、世界一流”的新型智库,按照“小实体、精队伍”的原则,组建了一支十分精干的专职研究团队,创建了一套“灵活、合作、高效、激励”的管理机制。本书是国情研究院高效率、高质量、高影响力的集体研究成果。
本书是一部系统的、具有指导性的宏观巨著,书中全面规划“十三五”时期大战略,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设计了可量化的主要目标及内容,对地方政府战略谋划、目标治理、决策施政提供重要参考。
內容簡介:
本书前瞻研究、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确定2020年发展目标,研究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分析和应对国际国内各种挑战与风险,把握“十三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此外,本书前瞻性地展望2030年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大变迁,提出今后15年(2016—2030年)的远景奋斗目标。
關於作者:
胡鞍钢,1953年生,现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出版各类专著、合著、编著国情研究系列图书80余部。近期著作有: China in 2020: A New Type of Superpower、《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中国道路与中国梦想》等。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曾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第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目錄 :
目录
◎ 导论
◎ 第一篇总体篇
第一章“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
第二章“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环境
第三章“十三五”时期的主题、主线
第四章“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
◎ 第二篇经济发展篇
第五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六章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第七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八章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第九章全方位地参与全球化
◎ 第三篇社会发展篇
第十章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第十一章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第十二章构建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型社会
第十三章建设全覆盖、均等化、可持续、较高水平的社保体系
◎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篇
第十四章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第十五章全面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十六章建设防灾减灾型社会
第十七章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
◎ 第五篇文化发展篇
第十八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p style="text-align:left;margin-left:21pt;" align="
內容試閱 :
后 记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实现头一个“一百年”目标的里程碑。对此,党的十六大(2002)、十七大(2007)、十八大(2012)围绕这一核心目标进行了三次总体设计、深刻阐述、全面部署,这是世界各大国发展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也的确不同于那些实行以竞争性选举为特征的两党制、多党制国家的制度安排,他们都会因各种选举、政党轮替、政府更迭、人事变动等不确定因素改变原有的国家发展目标和航线。
从新中国发展的历程来看,每一届、每一代领导人,一方面要完成历史所赋予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要为下一届、下一代打下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一届一届地接着做下去,一代一代地接着干下去,经过几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始终不懈地追求中国梦想,我们才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按照“三步走”的战略设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因为此,我们作为中国大学智库才有可能多次地、连续地跟踪研究2020年目标。
第一次是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我撰写了《构建中国大战略:“富民强国”的宏大目标》。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我把中国2020年发展目标概括为“增长、强国、富民、提高国际竞争力”四大目标。
第二次是2006年10月,国家有关部门委托我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目标研究”重点课题,作为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背景研究之一。同年11月中旬,我完成了该报告。2007年11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以《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书名正式出版。该书首次提出了“八个社会、一条道路”的小康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和内容。
第三次是2012年4月,我向有关方面提交了《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情报告,2012年9月正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报告中,我们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及目标。以2010年为基期,提出了25个国家最优先发展指标以反映国家核心利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目标,全体人民最大的根本意义,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
现在看来,有的目标或指标已经超过我的预期,例如2013年中国综合国力已经超过了美国,人均GDP已进入上中等收入水平,人类发展指标(HDI)已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已得到大幅度提高,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000强企业数大幅度增加,等等。
本书是我们第四次专题研究2020中国目标,既是对以往研究的继承、集成和总结,又是在充分吸收党的十八大报告基础上的再研究、再创新和再构想。
最重要的是,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对2020年乃至对21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做出了总体设计、系统设计和顶层设计。其中,“四个全面”的核心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就需要清楚地回答:什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要采取哪些重大战略、重要举措?这正是本书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也为有关部门制定“十三五”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作为国家决策的“外脑”,定位之一是“国家发展瞭望者”。为此,我们一直把研究中国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作为重要的专题,进行持续性研究、跟踪性研究和系统性研究。
本书则反映了关于“十三五”时期及2030远景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我们的自主选题,又是重点研究课题,作为大学智库版。这是“百家争鸣”中的一家之言,旨在为国家发展规划提供高质量知识、创新性创意和主要目标参考,实现我们一贯奉行的“知识为民、知识报国”的宗旨。
本书的主要创新、创意如下:
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提出了“全面科学发展”的内涵。一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遵循经济规律,必须科学发展、创新发展;遵循社会规律,必须包容性发展、和谐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必须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尊重世界各国和不同文明,必须和平发展、共赢发展。
二是提出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就是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政治优势,对十几亿人民的持续的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创造人的发展机会,提高人的发展能力,激发人的发展活力和创造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要求。
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促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
四是“全面统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事关全局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五是“全面创新”驱动全面科学发展。就是从观念创新到战略创新,从体制创新到制度创新,从技术创新到市场创新,从管理创新到商业模式创新,从企业家创新到工人创新,从人才创新到万众创新,从人民创新到国家创新,从地方创新到全国创新。全面科学发展,既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主题,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灵魂。
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要牢牢把握发展的主线,这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的立足点从经济增长数量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具体地讲就是“两降低、三提高”,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为达到消耗总量峰值做准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脱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资源生产率水平,明显地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为了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放到“六个着力”上: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形成“五化同步发展”的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动机;着力形成协调互动的区域性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线。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目标,设计了可量化的主要目标及内容。在目标制定上,更加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方面,更加针对突出的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创新能力不强等),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强化资源环境指标的约束功能,更加突出引导市场、动员人民、激励社会的导向作用。
此外,还在前期研究基础上(《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2011年),前瞻性、创意地展望提出了2030年中国的远景。2020年之后,进入高收入水平、全面共同富裕阶段,进入城乡一体化、“五化同步”阶段,走向生态盈余、创新绿色现代化阶段;中国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提倡共赢主义,为人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根据“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分别对“十三五”时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缺政治建设),分篇分章深入分析和详细论述,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更具专业性的研究参考。
该项研究工作也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对“十二五”规划实施做中期评估,于2013年7月完成上报。二是接受有关部门委托开展“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于2014年4月完成。三是自主选题“‘十三五’时期及2030远景研究”,于2014年下半年启动。
本书研究的重点是“十三五”时期,但是我们还要研究2030年的中国。为什么要展望2030年的中国?2014年7月8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我在会上特别提到目前的五年规划还是有其局限性,特别是那些中长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发展,需要长远或长期规划。对此,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10月31日我参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和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举办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提交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的国情报告。我建议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应当一并考虑2030年远景目标,前瞻性地提出今后15年(指2016—2030年)的奋斗目标。11月5日提交了《“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及2030年远景目标》的国情报告,中央领导同志作了批示。而后我们又陆续以《国情报告》的方式发表专题研究成果,至今已经发表了13期,供有关方面参考。
2015年4月中下旬,我们又以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的名义内部出版了本项研究报告,应有关方面之邀分送上报,在关键时候提供关键的信息和建议。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清华品牌、世界一流”的新型智库,按照“小实体、精队伍”的原则,组建了一支十分精干的专职研究团队,创建了一套“灵活、合作、高效、激励”的管理机制。本项研究是国情研究院高效率、高质量、高影响力的集体研究,由我主持和设计,鄢一龙、周绍杰协助我组织研究、编辑通稿和反复修改,最后正式形成书稿。参加该项研究和各章写作的有:高宇宁、刘生龙、姜佳莹、鲁钰峰、张新、郑广文、杨竺松、唐啸、王洪川、刘韬、周顶、张君忆、杭承政、任皓。
本书充分反映了我们的智库文化和“知识为民、知识报国”的宗旨,其研究和写作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还是培养人才、增长才干的专业化过程,更是一个留下白纸黑字让实践检验的过程。我看到青年教师、青年博士后、青年博士生、硕士生成长成熟,由衷地高兴,也由衷地骄傲。
胡鞍钢
2015年4月22日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