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HK$
110.9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1.0
《
清洁
》
售價:HK$
65.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7.3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3.8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HK$
89.4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78.4
編輯推薦:
1)提供一种新的阐释、认识宗教的角度
《宗教的形成》是怀特海1926年在波士顿四次演讲的文字集结。怀特海在演讲中应用了自己独特的形而上学理论对宗教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宗教主要是人内在生命的一门艺术和一套理论,而并非主要是一桩社会事实。宗教的出现,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进步。
2)国内著名怀特海研究专家周邦宪译作
怀特海无疑是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影响在他生前就超出了哲学的领域,广泛地波及科学界,引起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一些大科学家的关注。如今,这位过程哲学大师的学说早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其影响更是波及生态学、管理学、宗教学等多种领域。但是国内对怀特海的研究和介绍相对都较少,本书译者周邦宪一直致力于怀特海哲学在国内的传播,翻译了怀氏的一系列重要作品,他的译本是国内公认最好的译本。
內容簡介:
《宗教的形成符号的意义及效果》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怀特海两部专著的结集。在《宗教的形成》一书中,作者运用自己独特的形而上学对宗教进行了阐释。作者认为,宗教主要是人内在生命的一门艺术和一套理论,而并非主要是一桩社会事实。宗教的意义在于,它的关心不囿于一方一处,关心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即突破了社会意识的樊篱,具有了世界意识。《符号的意义及效果》一书中,作者就“符号的意义何在?”“如何理解符号的效果?”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作者指出:“当人的心理经验中的某些成分,鉴于其他成分而引起了意识、情感及习惯,这时人的心理便是以符号在进行活动。”符号负载着传统和历史的力量,传统积淀下来的那些符号引导人们去为了通常的目的而共同行动,具有凝聚力量与维系社会稳定的作用。
關於作者:
怀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年——1947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出生于英国的肯特郡,在美国麻萨诸塞州剑桥逝世。1885-1911年任教于剑桥大学,1924-1937年任教于哈佛大学。他与伯特兰·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巨大进步,是永久性的伟大学术著作之一。同时也创立了20世纪最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过程哲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有《自然的概念》、《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冒险》等。
译者简介:
周邦宪,著名学者,翻译家,怀特海研究专家,译作有《观念的冒险》、《宗教的形成、符号的意义及效果》、《朦胧的七种类型》等。
目錄 :
修订译本前言
中译者序
宗教的形成
序言
第一章 历史上的宗教
第二章 宗教与教义
第三章 肉体和灵性
第四章 真理与批判
符号的意义及效果
献辞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使用符号的诸方法
內容試閱 :
宗教和算术,它们两者的其他情况却不相同。对于算术,你是使用之;而对于宗教,你却是信仰之。算术当然进入你的天性,因为你的天性中包含着大量的事物。但是它在那儿是作为一种必要的条件,而不是一种有转变能力的作用。世间没有谁单只因为信奉乘法表而总被认为是“有道理”的,而在某种意义上,有道理却是一切宗教的基础。你的品格根据你的信仰而得到发展,这是无人能回避的基本宗教事实。宗教是一种净化人内心的信仰力量。正因为如此,首要的宗教美德便是诚,一种渗透人心的诚。
所以,就其教义方面而言,一种宗教可被定义为一系列普遍的道理。只要人们笃信之、深刻领会之,这些道理便具有转变人品格的效力。
长远地看来,人之品格、人如何驾驭生命,均取决于其内心的信仰。生命首先是一桩基于自身的内在事实,然后方成为一桩外在事实,将己身与它物相联系。如何驾驭外在生命,这要受到环境的限制,但人之终极性质(那是其价值之基础)却来自其内在生命,那是其对存在的自我实现。宗教,由于要以人本身及事物性质中之永恒者为基础,因而是有关人内在生命的一门艺术和一套理论。
这一学说断然否定了那种认为宗教主要是一桩社会事实的理论。诚然,社会事实对于宗教极其重要,因为世间无物可以绝对地独立存在。谁也不能将社会与人分离开;正由于此,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herd-psychology)。然而所有的集体情感偏偏就忽略了这一铁铸的基本事实:人是具有独立意识且为自身利益的人!
宗教实为人幽居独处时所为之事。倘要臻于成熟,它的上帝观必经历三个阶段:从空无之上帝过渡到作为敌方之上帝,从作为敌方之上帝过渡到作为同伴之上帝。
所以宗教,实在是人幽居独处时的经验。人无幽居独处之经验,则无宗教感可言。集体的宗教狂热,布道活动,种种宗教习俗,各种教会、仪式、圣典及行为准则,通通都是宗教的装饰,是它的不固定的外部形式。它们或则有用,或则有害;或则为权威者所制订,或则仅是权宜之计。而宗教之目的,则超越这一切。
因此,宗教是个人品质之价值的萌生地。而价值,则可正可反,可好可坏,宗教非必然为善,而有可能邪恶之极。其邪恶,可与世界交织成一体,进而向世人昭示:事物之天性中尚存在可诱人堕落的因素。在你的宗教经验中,你所臣服之上帝有可能竟然是破坏之神,毁坏了大部分的现实,径自扬长而去。
故对于宗教,我们切不可为妄念所惑,以为它必然为善。这实在是危险的妄念。须注意的是其超验之价值,此价值可在历史上多处获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