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笔下的意象生动形象,并且富有惊人的戏剧张力,甚至带有超前的“电影化”色彩。但丁的《神曲》同时也奠定了恐怖电影的几个基本原理。《地狱》向我们展示了阴森的景象可以在多个层面上同时展开,这些层面包括扣人心弦的文学传说,复杂的政治或伦理寓言,以及神学戏剧。不论是但丁对鬼魂们的细腻描写,还是他内心感触的抒发(当但丁被这些负罪的鬼魂们威吓、诘问时,他曾流泪、昏厥,并且因为恐惧而浑身颤抖),那些扭曲的、变形的身体总是画面的主角。最初的不可见或不可知感增强了恐怖景象真正降临时的悬疑气氛。同样,恐怖电影的经典形式也是欲扬先抑,鬼怪们的第一任务是给观众制造悬念。恐怖电影总是不遗余力地在怪兽、疯子等恐怖意象出场前调动观众们的恐怖与怀疑心理。J. P. 特洛特运用现象学的手段研究恐怖电影后,提醒我们恐怖电影十分强调“看见”的过程:恐怖电影“让我们注意到自己是如何产生恐惧心理的,它总是让人们先看到虚假的影像,以此来制造恐怖效果。”丹尼斯·贾尔斯也指出:“拖延的、受阻的以及残缺的画面”是‘恐怖电影的核心策略’,是制造悬念的基本手段,当令人震惊的恐怖景象露出真容时,之前所营造的恐怖与惶惑的情绪也随之消失。”
面对如此令人震惊的场景,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将此事件与类似的事件进行对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9·11恐怖袭击事件远远超出了他们日常经验的范围,以致于他们难以找到合适的类比对象。将9·11恐怖袭击事件进行类比,就是试图将这件事纳入公众的理解范畴内,用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事件来形容它,从而抹去了它独一无二的特质。对于那些观看9·11电视直播的人,以及当天上午正位于曼哈顿下城的目击者来说,最常用的对比方式就是与动作片进行比较。比如由约翰·麦克蒂尔南执导的《虎胆龙威》(Die Hard,1988)、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1996)、约翰·卡朋特执导的《纽约大逃亡》(Escape from New York,1981)、迈克尔·贝导演的《绝世天劫》(Armageddon,1998)以及由约翰·古勒米所拍摄的
《摩天大楼失火记》(The Towering Inferno,1974)。
如果9·11本身看起来就像是电影,那么讽刺的是,电影如今也越来越像9·11了。许多不同流派的电影都开始直接或间接地从这场灾难中取材,比如奥利佛·斯通导演的剧情片《世贸中心》(World Trade Center,2006)、丹尼·雷纳执导的《巨大的惊喜》(The Great New Wonderful,2005)以及斯派克·李所拍摄的《第25小时》(25th Hour,2005);麦克·宾德尔执导的伙伴电影《从心开始》(Reign over Me,2007),甚至还包括乌维·鲍尔所拍摄的喜剧片《邮政恐怖分子》(Postal,2007)和里亚姆·林奇导演的《耶稣魔法》(Jesus Is Magic,2005),以及由理查德·柯蒂斯执导的爱情喜剧电影《真爱至上》(Love Actually,2003)。当然,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恐怖电影。自从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它很快就跻身恐怖电影与悬疑片的热门素材库。在过去五年中,很多恐怖电影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9·11,例如由约翰·摩尔所拍摄的《凶兆》(The Omen,2006)在影片一开始就运用了9·11的画面,从而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再比如M. 奈特·沙马兰导演的《灭顶之灾》 The Happening,2008,影片中出现了建筑工人们在中央公园附近跳楼自杀的画面。但是,评论界对任何使用9·11影像的影片均持怀疑态度,对恐怖电影更是口诛笔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