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没有一种人生是完美的:百岁老人季羡林的人生智慧(读完季羡林,我再也不内耗了)
》
售價:HK$
56.9
《
日耳曼通识译丛:复原力:心理抗逆力
》
售價:HK$
34.3
《
海外中国研究·未竟之业:近代中国的言行表率
》
售價:HK$
135.7
《
我们为何建造(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售價:HK$
89.7
《
算法经济 : 商业逻辑与人类生活的智能演进(生动呈现AI与算法的创新应用与商业价值)
》
售價:HK$
79.4
《
家书中的百年史
》
售價:HK$
79.4
《
偏爱月亮
》
售價:HK$
45.8
《
生物安全与环境
》
售價:HK$
56.4
|
編輯推薦: |
《改革的教训》正史的里子,野史的范儿;有意义的主题,有意思的表达。
中纪委推荐《中国历史的教训》姊妹篇,从中国历史中为全面深化改革寻找有益借鉴。
|
內容簡介: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他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对于中国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而言,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就是:如何从中国历代的改革中汲取有益的借鉴?
管仲、商鞅、汉武帝、王安石、雍正等的变法或者改革,已经被大写特写,而除了这些,历史上还有更多大的改革,它们的价值,在无形中被我们所忽略。
知古鉴今,本书就是去打捞那些更有价值的“沉没的改革”,包括:史上第一次全面改革“周厉王改革”,让秦国实现超级逆袭的真正起点“秦献公改革”,让汉朝比汉武帝时更鼎盛繁荣的“汉宣帝改革”,官不聊生中让民安生的“汉明帝改革”……
在娓娓道来的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改革故事中,我们会发现,历史总是那么巧合,它们提供了惊人的切实的经验和教训,给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国人以启迪与警鉴,使我们更加智慧地面对当下和未来。这正是《改革的教训》一书有识、有趣、有料之所在。
|
關於作者: |
李仕权,生于1982年。武汉大学学士、硕士,中国社科院博士,现任《人民日报》头版副主编。曾在2010年推动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成为当年“十大文化事件”之一。
|
目錄:
|
自序 改革的教训
导论 打捞沉没的改革
第一章 周厉王改革:史上第一次全面改革
国人暴动其实是贵族政变
周厉王真的不是周扒皮
周厉王改革动了贵族的奶酪
西周财政悬崖愈演愈烈
杀父之仇居然也共戴天
越级爱国遭遇人人喊打
宣王中兴是沾厉王的光
小结:历史耻辱柱,放下周厉王
第二章 秦献公改革:秦国超级逆袭真起点
秦献公带领秦国完美逆袭
废人殉补三百年人口欠账
与墨家一拍即合相见恨晚
设改革特区搞“一国两制”
户籍连坐“发动群众监督群众”
“万般皆下品,唯有军功高”
商鞅变法是秦献公改革“升级版”
小结:秦国崛起了,墨家消失了
第三章 汉宣帝改革:正本清源成就最鼎盛
汉宣帝时更胜汉武帝时一筹
“暗战”霍家积累改革权威
正本清源从“打老虎”开始
正本清源在整顿吏治中深化
正本清源在经济调整中升华
正本清源在经营西域中拓展
小结:汉武帝梦想,汉宣帝实现
第四章 王莽改革:在模仿中走进死胡同
“儒经钻研透,当官如捡豆”
官僚世族渐成割据之势
这个官二代不一样
人气王高票赢得皇帝选举
学汉武帝利用匈奴转移矛盾
改革是场“汉武帝模仿秀”
改革仅仅搭建了“纸牌屋”
小结:模仿汉武帝,却成替罪羊
第五章 汉明帝改革:官不聊生中让民安生
光武帝时期“日子好混官好当”
根基不稳的东汉王朝
“小时了了,长大仍佳”的汉明帝
官不聊生之只给宗室“半碗饭”
官不聊生之“朝中有人也不灵”
官不聊生之“如履薄冰官难当”
让民安生之“绝不折腾老百姓”
让民安生之“借兵打仗安定边疆”
小结:官不聊生时,百姓幸福日
第六章 隋炀帝改革:急于求成中功败垂成
被关陇集团把持的隋朝朝政
消除贵族对农户的“剪刀差”
营建东都跳出关陇“包围圈”
开运河打通帝国“任督二脉”
改官制开科举打破门阀垄断
隋朝并非“被政绩工程拖垮的王朝”
急功近利中功败垂成
小结:他罪在当代,却功在千秋
第七章 唐武宗改革:拨乱反正赢中兴局面
晚唐皇帝不如亡国之君
反宦官专权匡正朝局
反四风纠正政风积弊
反腐败斧正官场沉疴
反仕途太滥导正入仕门径
反寺院经济厘正财税来源
反藩镇割据扶正中央集权
唐宣宗尽反会昌葬送改革
小结:一任一蓝图,规划成鬼话
第八章 宋仁宗改革:扭扭捏捏的庆历新政
肖邦也弹不出范仲淹的忧伤
被“朋党”帽子压垮的改革派
改革动了士大夫最大的“奶酪”
听政的太后扳不倒地方的贪官
宋朝“三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官商勾结洞开“政商旋转门”
内忧外患下“出笼”庆历新政
耳根子软的宋仁宗缺主心骨
庆历新政对王安石变法投石问路
小结:守成之贤主,改革之懦夫
第九章 明孝宗改革:抢在革命之前搞改良
终止“只知有厂卫,不知有朝廷”
终结“纸糊阁老”和“泥塑尚书”
清理官场的绿色通道“传奉官”
借两京御史案过滤言路噪音
改革财税堵住损耗“无底洞”
打响明朝商人翻身解放第一枪
兴修水利实现“大灾无大难”
知耻而后勇勤政现中兴
明武宗好逸乐让改革灰飞烟灭
小结:抢在革命前,大力搞改良
结语 别让今天的改革沉没在明天的历史中
后记 替这个残酷的世界给自己一记温柔的耳光
|
內容試閱:
|
内忧外患下“出笼”庆历新政
冗官、冗兵、冗费,官商“勾肩搭背”,
“政商旋转门”转个不停,两者配伍生下的“怪胎”就是外强中干的大宋帝国——表面上看富庶强盛,实际上不堪一击。
表面上看,11 世纪的大宋帝国堪称那个时代无与伦比的富强之邦。
国土面积超过300 万平方公里,而且是东亚大陆气候最宜人、物产最丰饶的国家;人口超过1 亿,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文明素质最高的人口;超过7 亿亩的农田,每年可以生产超过6 000 万吨的粮食和3 000 万束草料,“苏湖熟,天下足”,每年的粮食等物资都有可观的富余;每年茶叶的产量超过2.5 万吨,绢帛产量超过1 000 万匹,这些商品被源源不断地卖往世界各地,也为帝国带来了可观的财富;钢铁产量超过15 万吨,这在当时的世界属于天文数字,直到1911 年清朝灭亡,钢铁产量也只有13.2 万吨;建造业也很发达,排水量超400 吨的远洋帆船、高120 米的塔、长达1 200 米的大桥都已经在宋朝成为现实;国家财政也很可观,11 世纪中期,大宋朝的年财政收入突破4 000 万两白银(根据可比价格换算),而清朝最多时也只有4 858 万两白银。值得注意的是,宋朝的疆域和人口均只有清朝的四分之一左右。
矛盾的是,宋朝又是历史上少有的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朝代!在对外战争中,几乎从未捞到过好处,结局不是割地就是赔款。
公元1004 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宋辽缔结条约规定:宋朝每年送给辽国岁币银10 万两、绢20 万匹,史称“澶渊之盟”。 后来到了宋仁宗时期,辽国又提出增加岁币,在“澶渊之盟”约定的基础上,每年增加银10 万两、绢10 万匹,史称“重熙增币”。值得说明的是,在“重熙增币”中,宋朝是向辽国“纳”岁币,即岁币是宋方上纳给辽方的,不是赠送的。对这种充满侮辱性的要求,宋仁宗也委曲求全答应了。
公元1044 年(宋仁宗庆历四年),宋朝与西夏达成和约。和约规定:夏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7 万两、绢15 万匹、茶3 万斤;另外,每年还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2 000 两、绢23 000 匹、茶1 万斤。
不仅外患深重,内忧也不轻松。宋仁宗亲政后,小规模农民起义和小股兵变相继爆发,而且“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
激烈的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震动了宋朝朝廷。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势下,在改革呼声的推动下,宋仁宗“遂欲更天下弊事”,起用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实行改革,推行庆历新政。庆历新政,除了上文讲到过的吏治改革,还有以下几点:
厚农桑,即重视农桑等生产事业。要求各级政府和官员,要着眼长远着眼根本,把促进农业生产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切实落实奖励农耕、扶助农桑、兴修水利等政策。
减徭役,即减少农民的徭役负担。要求将各州军的使院和州院并为一院,以减少公家的徭役需求;将户口少的县裁减为镇,将多个户口稀少的县邑合并为一个,以减少冗员,减轻百姓供养负担。另外,还有一些杂役,政府能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的,如派州县闲散的士兵,就尽量不折腾农民,让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
重命令,即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命令。宋朝有一个弊端,就是“文山”,朝廷今天下发一个文件,明天下发一个文件,地方再用文件落实文件,结果文件成山,但政策却没有落实。针对这种情况,范仲淹提出,朝廷今后颁行条令前必须反复论证,审定成熟后再颁发;而颁发后就不得再更改,而且要严格贯彻落实,否则予以严惩。
推恩信,即广泛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以往朝廷的有些惠民政策被地方截留,“中梗阻”严重,“最后一公里”不畅,让惠民政策落空。范仲淹提出,要派遣巡察使巡视各地,监督检查各种惠民政策是否贯彻落实到位,杜绝阻隔皇恩的现象发生。
另外,还有一个没有得到推行的改革措施,即修武备、整治军备。针对军费开支过大,范仲淹主张部分恢复府兵制,在京城附近地区招募强壮男丁,让他们农忙时务农(每年三个季度),农闲时练兵(每年一个季度),寓兵于农,既可以节省给养之费,又可以充作京畿卫士,辅助正规军。这项改革措施,宋仁宗没有应允,也就没有推行。
耳根子软的宋仁宗缺主心骨
内忧外患下出笼的庆历新政,为何仅仅过了两年就夭折了呢?
这得从宋仁宗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起。毕竟,改革能否持续、彻底地推行,关键在于最高统治者的态度和决心。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具体事例看看宋仁宗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件事:宋仁宗吃到沙子却不声张。
宋仁宗有一次用膳,吃着吃着,突然嘎嘣一声吃到了一粒沙子,他赶紧吐出来。在旁边伺候的宫女吓坏了,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宋仁宗连忙说:“千万别声张我曾吃到沙子,这可是死罪啊。”面对这样一个突发事件,宋仁宗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牙痛和难受,而是他人因此而可能遭遇的惩罚,确实是个“心地仁慈的人”,这么评价宋仁宗应该算中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