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0.6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6.1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最具代表力和影响力的作品
《第三军团》荣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1992年)、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第四届冰心图书奖、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IBBY)优秀作家奖(1992年)
同名电视剧《第三军团》荣获电视剧飞天奖(1997年)
|
內容簡介: |
《第三军团》内容简介:
刚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辅民中学的华晓老师被校长顾永泰安排了一个绝密工作——到高二(5)班当一名学生,调查辅民中学是否有社会团伙“第三军团”。随着侦查行动的深入,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真相浮出水面。当他发现第三军团是一个为民着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社会团伙时,他明白了……当校长知道这一切时,也明白了,并且最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五个高中生,一个神秘团体,一张张使坏人闻风丧胆的纸条,一件件让老百姓拍手称快的事儿。环环相扣、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构成了这部融合紧张、精彩、悬疑和青春热情的长篇力作。
《第三军团》是张之路长篇小说代表作,曾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并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
“百年百部”丛书简介: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以下简称“百年百部”)精选20世纪初叶至今100年的10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100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本书系上市10年以来,广受好评。
这套《书系》,是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宝库一串熠熠闪光的明珠。
这套《书系》,向世人实实在在地展示了一个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巨大成就。
这套《书系》,是对一百年来中国儿童文学全面的、系统的回顾和梳理。
这套《书系》,是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的具体呈现,是“中国儿童文学世纪长城”的生动展示。
这套《书系》,有助于世界的儿童文学同行和各国读者了解和认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风范和价值。
经过历史和时间验证的儿童文学精品,曾经感动了我们的父辈,也一定会深深地打动你。
中国儿童文学的世纪长城
中小学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必备文库
|
關於作者: |
张之路,著名作家、剧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委员会会长。北京市作家协会儿委会主任。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获得者(2006年)。中国安徒生奖获得者(2005年)。
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霹雳贝贝》《第三军团》《非法智慧》《蝉为谁鸣》《极限幻觉》《足球大侠》《有老鼠牌铅笔吗?》《我和我的影子》《弯弯》《小猪大侠》《千雯之舞》《因为有你》《会飞的狗》《替身》《永远的合唱团》等30余部。曾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七次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三次获宋庆龄文学奖、多次获冰心儿童文学奖等。小说《羚羊木雕》被选入中学课本,童话《在牛肚子里旅行》被选入小学课本。
创作的电影剧本有《霹雳贝贝》《魔表》《暗号》《足球大侠》《扬起你的笑脸》《疯狂的兔子》《妈妈没有走远》《危险智能》《我要做好孩子》《乌龟也上网》等,电视连续剧有《第三军团》《妈妈》等。曾多次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电影童牛奖、三次获夏衍电影文学奖、电视剧飞天奖、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金奖等。
著有电影理论专著《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
|
目錄:
|
1 总序
1 第三军团(正文)
作家与作品
366 作家相册
370 作家手迹
371 主要著作目录
374 本书获奖记录
375 读《第三军团》有感
——致张之路同志·韩少华
379 面对共同的世界
——浅说《第三军团》中几个人物·张骏毅
|
內容試閱:
|
一
我们和重点学校的最大区别不是在产品的质量上,也不在产品的数量上,而是在产品的规格和花色品种上……
——教导主任
辅民中学并不是龙城市划定的重点中学,但它是个老校。
如果谈起历史,它的成立大约要追溯到民国初期,算起来,怎么也有大半个世纪了。
在这期间,辅民中学校门口的大牌子曾经几度更迭。新中国成立后按全市统一规划,改为120中;十年动乱时改为红星中学;粉碎“四人帮”之后又按它所处的地点改为宋王坟中学;直到改革开放后,它才应广大师生的强烈要求和海内外校友的建议,返璞归真——重新恢复了“辅民中学”的名字。
现在,一块凝聚着海内外广大校友关怀与希望的“辅民中学校友会”的大字牌匾与“辅民中学”的校牌一起并列在大门口的左边。与白底黑字校牌不同的是,校友会的牌子是经过木工雕刻的,铜锈般的绿字,松脂般的黄底,显得十分古朴庄重。
大门口的右侧并没有空着,那里非常富有时代感地挂着四块招牌。一块是校办厂的“辅民教学仪器公司”;一块是给了学校赞助,租房子还另给房钱的“众生贸易公司物资部”;第三块是教育局借用几间房子办的“辅民职工函授大专班”;最后一块牌最小,是块只有一尺见方的铜牌,上面用中英两种文字写着“环宇信息交流中心”。字倒都是书法家的手笔,可惜太挤,使人免不了想起寺院的碑林或什么书法展览的门厅……
辅民中学的校园是很大的。从校门口到学校的第一座建筑物,大约有七八十米的距离。坐北朝南的主楼与东西两侧的配楼一起围出一片很开阔的地面,很有些大专院校的格局和气派。
开阔地上左右对称有两棵巨大的绿荫如盖的梧桐树,加上中心一个二十米直径的花坛,使初来乍到的人一进校门,往往就情不自禁地说:“哟!这儿还有这么一所中学哪!”
沿着水泥铺成的甬道绕过主楼,可以看见一个有二百米跑道的操场,两侧各有两座比主楼略小但风格颜色相同的楼房,加上与主楼遥相呼应的礼堂,构成了辅民中学的主体建筑群。建筑群中所有的房屋都是灰砖绿窗,浑然一体。每当夕阳西下,学生离校后,微风吹拂,树影摇曳,它会使人们想起凝重、寂静、幽深等字眼儿来……
辅民中学的校址原本在远郊的南山,最早的名字叫“辅民公学”,是一所与社会救济、慈善事业有关的学校,那时候在学校读书的也大半是孤儿或是一些灾民留下的少年儿童。唯此,这所学校也便成为当时社会的脸面。开始还好,社会名流捐赠的钱款,各个慈善团体赞助的实物,使这所学校得以维持。到后来,连年的战乱和灾荒,当人们发现肚子是比脸面还重要的东西的时候,也就无暇顾及这所学校了。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这所学校财政拮据,入不敷出,校舍也已经破旧不堪。民政部门决定将这所学校由远郊的南山迁到近郊的宋王坟,政府拨款在这里建设新校,名称还是“辅民公学”。于是上面提到的建筑群便在这里出现了,公学的全班人马也都搬了过来。
新校建成的一段时间里,学校的性质基本没变。到后来,随着社会的稳定,孤儿大量减少,学校也就允许父母健在的少年儿童来上学了。因为这里可以寄宿,许多公务繁忙的干部和知名人士的孩子便成了这所学校的主体。再后来,中央领导同志讲了干部子女不要特殊的话,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拥进了这所学校。也就是这个时候,“辅民公学”的名称改成了“辅民中学”。没过两年,又改成120中。“返璞归真”的时候,有人提出要“真”就要“真”到家,干脆叫“辅民公学”。有人不同意说,这已经很过分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了多少次报告,上级才勉强同意。再说,你见国内有哪家中学叫公学的?再者说,又有哪家中学不是公家出钱办的?一字之差将两种思想、两个方向分割得如此壁垒分明。嘴上不说破,心里都明白。
辅民中学历史长,面积大,学生多,教学质量也算上乘。它之所以算不上重点中学,原因在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它所在的这个区恰好是龙城市的文化区,有五六所大学都在这个区里。每所大学都设有一所附中。附中的教学质量有大学做坚强的后盾,教学设备也都有大学来支援。将这些附中划为重点中学,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再说,重点又不能太多,都是重点就没了重点。都是重点,谁来教育普通的学生呢?为此,辅民中学只好屈居“普通”了。
“普通”这个词和受气或受委屈多少有点关联。每当辅民中学的老师看到自己用全部心血培养出来的初中生不再报考本校高中而要往高枝儿上飞的时候,心里就免不了有几分酸楚。录取新生的时候,要等重点学校像采茶叶一样把又鲜又嫩的尖尖全都摘走以后才轮得上普通学校,多让人寒心啊!——那尖尖原本都是自己的心血呀!
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辅民中学也毫不气馁。全市举办的各种竞赛中,辅民中学都能拿到前面的名次,第一名或第二名的奖杯也时不时地捧个把回来。每年考上大学的人数虽不能像重点学校那样达到百分之百,但总在百分之六十以上。考上名牌大学的人数也必定要占相当可观的比例。因此,辅民中学在方圆十里也享有不小的声誉,许多优秀的学生因为离家近,也愿意走进辅民中学的大门。
用教育局长的话来说,辅民中学虽非重点,但很重要,是比重点还要重要的学校。是非重点的重点,是普通中的冠军……
由于辅民中学较为特殊的地位,辅民中学的校长与其他普通学校相比,身份也略有不同。虽不是“嫡系”,但也绝非“杂牌”,颇有点高级民主人士的味道……因此被选派为校长的人选多少也要有点“资历”。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校长是位广有影响的民主人士,如今已经故去。第二任校长是位老革命,在学校干的时间最长,“文革”中也被斗得最惨,当过一次“叛徒”两次“特务”还有一次“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最后含恨而死,可惜生前没有看到昭雪平反的通知。以后又接连换了五位校长,最长的一位干了五年,最短的一位只有三个月。不论建树大小,他们都曾为辅民中学的教育流下过辛勤的汗水。其中除了一位光荣离休,其他四位都有所升迁,职位最低的是市教育局的视察员。
辅民中学现任校长叫顾永泰,他是一年前到任的。
通常大多数人对新领导的到来,心情是复杂的,反映出的态度十分漠然。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对新领导不必企望过高,更不要盼望他们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或者哪怕是让人心情振奋的事情来。他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不会凭空变出房子和钱财来满足大家的要求或改善办学条件。面对整个社会的教育状况,他也无力回天……可大家又希望来个好领导——政策水平比较高,通情达理,处事公平果断。
前几年,大家对新领导的就职演说往往看得很重。励精图治、激动人心的讲话往往能让大家兴奋好几天。到后来,发现不过是订点条条框框,空喊几句新鲜的口号,烧了三把虚火,那让人回肠荡气的语言倒显出几分浅薄来。
大家厌倦了,派来的新领导怎能不觉察,于是再上任时,就极力压低嗓门,力求平和地讲几句家长里短,以求人心的沟通。或者说几句“人活着就得吃饭,人吃饭就得放屁”的大实话,以表现自己的豪爽和实在。但没过几天,大家又不满足了。他们觉得领导还是要有个领导的样子,振奋精神的讲话谁不需要?只不过以前是太大太空了,而且连个花样都没有。
人们的掌声再没有以前那样整齐,人们的笑声也再没有以前的痛快。好像是酸碱中和生成盐,人们把喜怒哀乐中和在一起,生成了一种不甜不咸、不酸不辣的苦涩的物质来。人们自己也闹不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领导。以前脑子里还能幻想出一个好领导来,现在,这种幻想的功能也已日渐衰退。面对这种无所适从的局面,领导怎么好当?
顾永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到辅民中学的。
开始,老师们并不把顾永泰当作怎么一回事——他已经五十八岁了,已经到了“养鸟种花”、“准备回家”的年龄。他不会再像雄心勃勃的中年人那样出些花点子,搞点新招数来推动学校的工作了。他来辅民中学不过是“把把关”、“掌掌舵”,他只要顺乎潮流,与学校同步,不捅什么娄子就行了……
可是,三个月下来,老师们发现自己大错而特错了。顾永泰不但处处插手,事必躬亲,而且一反前几任校长保持的那种平和谦虚的作风和宽厚和蔼的态度,居然显得近乎专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