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1.奥威尔不但是最著名的反极权小说作者,还是著名的英语文体家、一流的散文家以及头脑清醒且目光犀利的文学评论家。
2.奥威尔关于托尔斯泰、莎士比亚、叶芝、狄更斯等作家、作品的评论深刻、独到,今天读来依然不乏真知灼见。
3.《在鲸腹中》是目前收录篇目最经典、最多的奥威尔书评集,董乐山经典译笔。
4.继帕斯作品集后,天下大师系列又一诚挚巨献,重磅推出奥威尔逝世65周年纪念专辑,海量珍贵资料图片将于《在鲸腹中》独家高清呈献。
|
內容簡介: |
乔治奥威尔除了小说创作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是书评家。《在鲸腹中》是奥威尔的文学评论集,收录了著名的《我为什么写作》《一个书评家的自白》等佳作,以及关于亨利米勒、莎士比亚、吉卜林、马克吐温、甘地、丘吉尔等作家、作品的精彩评论文章。奥威尔的文学评论行文流畅、观点独特犀利,他因此被誉为文体作家。
|
關於作者: |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
1903年生于印度,在英国成长。少年时入读著名的伊顿公学,毕业后因成绩一般、家境不富裕无力攻读大学,考取了公务员,被派到缅甸任警察。1927年辞去公职回到伦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6年,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因伤回国后又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从事宣传工作。后来又从事专栏书评写作。1950年死于肺病。
乔治·奥威尔一生短暂,但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代表作有《动物农庄》和《一九八四》等。
|
目錄:
|
代序一个书评家的自白
《在巴黎和伦敦的穷困潦倒生活》法文版序
新闻自由
《动物农庄》乌克兰文版序
写作生涯的代价
手稿笔记摘录
评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
查尔斯·狄更斯
在鲸腹中
查尔斯·里德
托尔斯泰和莎士比亚
鲁德亚德·吉卜林
马克·吐温——特许认可的弄臣
评纳拉亚纳·梅农《威廉·巴特勒·叶芝的发展》
为佩·格·沃德豪斯辩
评扎米亚金的《我们》
李尔王、托尔斯泰和弄臣
乔治·吉辛
评格雷厄姆·格林的《问题的核心》
甘地随想录
评丘吉尔的《他们最得意的时刻》
|
內容試閱:
|
在鲸腹中
一
亨利·米勒的小说《北回归线》一九三五年面世后,受到出语谨慎的称赞,有些赞扬者似乎唯恐让人以为是欣赏书中的色情描写。称赞者中有 T.S. 艾略特、赫伯特·里德、阿道司·赫胥黎、约翰·多斯·帕索斯、埃兹拉·庞德等,总的来看,称赞者中没有当年风靡一时的作家。在某种程度上,这本书的主题属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而不是三十年代。
《北回归线》这部小说是用第一人称讲述的,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一本自传体小说。米勒本人一口咬定,这本书纯粹是部自传,只不过用了讲述故事的节奏和方法。书中讲述了美国人在巴黎的故事,不过并不是小说中惯有的情节,因为故事中的美国人全都囊中空空。在繁荣年代,美元坚挺,法郎疲软,形形色色的艺术家、作家、学生、艺术爱好者、观光客、纵欲者甚至世界上难得一见的流浪汉蜂拥而至,充斥在巴黎街头。在这座城市的有些城区,所谓的艺术家人数一准超过了就业人口,据估计,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巴黎的画家人数多达三万人之众,然而大多数名不副实。巴黎市民渐渐对艺术家麻木不仁,哪怕是身穿条绒裤声音粗哑
的女同性恋者,或者是身穿古希腊或中世纪装束的年轻人招摇过市,也丝毫吸引不了人们的目光。在巴黎圣母院附近的塞纳河两岸,到处摆放着写生画凳,路人几乎无法插足。这是个充满冷门黑马和失意天才的时代,人人嘴边都挂着这句话: “天生我材必有用。 ”结果,谁也没能“有用” ,衰退的潮流像又一个冰河纪般降临了,这座大都市中的艺术家浪潮消退殆尽。仅仅十年前,蒙巴纳斯区的咖啡店直到深夜都人满为患,装腔作势的顾客人声鼎沸,如今却变得像黑魆魆的墓穴,连个鬼影子都见不着。米勒描写的正是这么一个世界,温德汉姆·刘易斯的《塔尔》等小说也描述了这个世界,但米勒描述的只是这个世界的底层,是在衰退潮流后赖着没走的流浪无产者,这群人既是货真价实的艺术家,也是不折不扣的恶棍。故事中有偏执狂, 这种人都“想要”以亲身经历写本小说, 让普鲁斯特无地自容。故事中有失意的天才,但只有到了用不着为下一顿饭担忧的罕有时刻,天才才会真正崭露头角。 但故事中描述的大部分情景是臭虫肆虐的工人客栈、打斗场面、 酗酒狂欢、 廉价妓院、 俄国难民、 乞讨、 诈骗以及打零工的苦力。在一个外国人的眼中,巴黎穷人区到处是铺了卵石的窄巷,处处散发着垃圾的酸臭味,小酒馆里是油腻的吧台和凹凸不平的砖地,外面是塞纳河污秽的绿水,身穿蓝色斗篷的共和国卫队在街道上巡逻,陋巷里到处散放着破旧的铁皮尿壶,地铁站散发出奇怪的甜腻腻气息,路面上丢满了香烟头,头顶上飞过卢森堡花园的鸽群。这一切构成了这里的整体气氛,至少这种感觉挥之不去。
从表面上看,要用这样一批素材写书,这本书成功的希望也太渺茫了。《北回归线》出版时,意大利人正向埃塞俄比亚进军,希特勒在增建其规模日益庞大的集中营。那时的世界知识中心是罗马、莫斯科和柏林。此时出版一部描写美国流浪汉在巴黎拉丁区混饭吃的小说,似乎难以获得出色的文学价值。诚然,小说家无须正面书写当代史,但是,小说家若全然漠视当时的主要公共事件,恐怕不是个傻瓜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白痴。如果粗粗浏览一下《北回归线》的故事主题,大多数人也许会觉得,这不过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残存的恶作剧情节。其实,凡是读过此书的人马上就看得出,满不是这么回事,这是一部非凡卓越的作品。为什么说它卓越?它
究竟怎样卓越?要回答这些问题绝对不简单。最好从《北回归线》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谈起。
我一翻开《北回归线》 ,见里面满是猥亵字眼,我的直觉反应是不让它闯进我的记忆。我相信,大多数读者都会有同样的反应。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撇开种种细节不谈,书中描写的气氛似乎以一种奇怪的方式盘桓在我记忆中。一年后, 米勒的第二部小说《黑色的春天》出版了。到这时,《北回归线》 在我脑海中的印象生动多了, 远远超过首次阅读时的印象。 《黑色的春天》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水准下降,和谐性、整体性不及前一部书。可是,又过了一年, 《黑色的春天》的许多章节也在我脑海中深深扎下了根。显然,这两本书属于让人回味绵长的那类作品,就像书评常说的那样,那类书“营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 。能产生这种效果的书并不一定是好书,譬如《中彩奖品》或者《夏洛克·福尔摩斯探案集》之类,就是些毁誉参半的书,而《呼啸山庄》或《带绿色百叶窗的房子》要么违反常情,要么感觉病态。但不时会有一本开创新天地的小说面世,书中不是展示奇异的景象,而是揭示人们熟悉的情景。就拿《尤利西斯》来说吧,真正非凡的特点是其选材为读者司空见惯。当然, 《尤利西斯》的特点远不止此,因为乔伊斯不仅是位诗人,还是位大学者,但他真正的成就是将人人熟悉的事物见诸笔端。他敢于揭露思想深处的愚昧——这不但需要技巧,还需要勇气。结果,他发现了一个美国,这个美国就在每个美国人的鼻子底下。他选用的大量素材人们以为无法言表,可他却设法传递了出来,效果是打破了人们生活的孤寂状态,起码在短时间中产生了这样的效果。阅读《尤利西斯》的一些章节后, 会感觉乔伊斯的思想和读者的思想融合在了一起,会感觉他尽管不知道你的名字,却了解你的全部生活,会感觉你与他是在一个超越时空的世界里相聚。虽然亨利·米勒跟乔伊斯在其他方面并不相似,但在这方面却有一些共同点。诚然,他的作品内容特别参差不齐,有时候一头扎进冗长的连篇空话,有时候又忽然陷入超现实主义的空间, 《黑色的春天》尤其有这种倾向。不过,他的书读上五到十页,便会让人产生一种罕有的宽慰感, 这倒不是出于一种受人理解的感觉, 并不是感觉到“他完全了解我”或者“他这段文字完全是专门写给我看的” ,而是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对你说话的感觉,那个声音来自一个和蔼的美国人,说的话既没有欺骗,也没有道德教化目的,只不过含蓄地述说: 我们都大同小异。你一时摆脱了谎言,摆脱了简单化,摆脱了普通小说甚至好小说中的程式化和让人牵着鼻子走的模式,开始体会到人人都有的经历。
所处的那个国家中,自由并不是句空话。他总是挂在嘴边的民主、平等、友谊等字眼也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眼前活生生的现实。在十八世纪中叶,只要不是生活在纯粹共产主义的社交圈子中,感到自由平等的美国人确实是自由的、平等的。不错,当时是有贫困,甚至有阶级差别,但是除了黑人之外,并没有哪个阶级的人永无出头之日。人人内心都有一种类似主心骨的良知: 正当谋生,不向别人卑躬屈膝。读到马克·吐温描写的密西西比河的船夫或领航人,或者读到布莱特·哈特笔下的西部淘金者,会感觉那种人比石器时代的食人族还遥远。究其缘故,只因他们是自由人。即使是东部各州过着平静家居生活的美国人也是一样, 比如 《小妇人》《海伦的宝贝们》和 《乘车离开班戈》 中描述的那样。阅读这些作品时, 会感觉到那是一种轻快活跃、无忧无虑的生活,读者仿佛有置身其中的实在感觉。这正是惠特曼所要歌颂的,不过他处理的方式非常糟糕,因为他是那种告诉你该产生什么感觉的作家,而不是设法让你产生这种感觉。他辞世太早,没有看到大规模工业兴起和无情剥削移民劳工,美国的生活堕落恶化,这也许对他持有的信念算是一种幸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