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售價:HK$
103.4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HK$
114.8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編輯推薦: |
他独创人文游学活动,让孩子爱上语文和写作;
他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收获的是生命的觉醒。
他也是女儿心中可爱的父亲。
启发教师从机械的训练中抽身,思考教育教学的本质;
帮助家长收获“陪孩子慢慢长大”的智慧,唤醒生命的自觉。
让世界再多一个幸福的孩子。
★连中国老师教出的北京师大附中高三毕业班,一班就有7人获得高考作文满分,一类大学升学率达95%以上;
★连中国老师带领的北京四中首届人文实验班,创造出语文高考平均分126.5分的奇迹,名震北京城;
★他全班30个学生,全部考入名牌大学。其中14人考入清华、北大,1人考入美国哈佛大学、1人考入美国伯克利大学;
★连中国老师开创的暑期人文游学模式,让外校的家长也闻风而动,踏破了门槛。
|
內容簡介: |
连中国老师在北京四中任教期间,独创人文实验班教育新模式,为近年来北京四中文科成绩领先全市奠定基础。他还原语文为“人”的教育,在他的班上,学生收获的不仅是高分,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情, 用连老师学生的话说:“我们,是命运的宠儿!”
连老师认为,作为教师,也作为父母,我们给不了孩子我们没有的东西。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乐观、向上、与人为善、坚强勇敢;如果你希望孩子始终对世界有着盎然的趣味,尊重万物、敬畏自然;如果你希望孩子领悟美感受美,那么,请和孩子一起做到。努力成为你希望孩子成为的人,努力去过你希望孩子去过的生活。“以人育人”,这便是他所能够理解到的教育成功的秘诀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
關於作者: |
连中国老师,一位用生命践行自己育“人”理念的老师。在语文教育工作一线,转眼已奋斗二十余载,不仅有丰富的毕业班带班经验,而且多次参加全国性重大考试命题,深谙中国语文教育之道及考试命题思路。
在担任北京知名中学北师大附中和北京四中语文教师期间,连老师引领班上同学驰骋高考战场,取得了取得赫赫战绩。
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北京电视台教育频道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教育栏目都曾邀请连老师录制个人专场教育访谈节目,报道其个人事迹和教育理念。
|
目錄:
|
第1章.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孩子...............................................1
飞往世界名校的孩子.3
觉醒的生命.8
名校“教育的指标”.15
毕业生的礼物.21
语文好的孩子.24
普通班的学生们.31
大洋彼岸的孩子是啥样.34
第2章.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41
发现孩子的眼神.43
你会和孩子沟通吗.49
有效的激发就是诞生新生命.58
有一双“倾听”耳.68
掌握纠正的艺术.71
沉浸在“美”中.74
涵涌在艺术中.83
诗,不能离我们远去.90
教育,离不开泪水.95
世界化与传统文化.102
孩子真的什么都懂吗.108
善于和老师携手.112
第3章.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119
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学习.121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分数.126
高考考什么.136
孩子会和老师交流吗.141
和孩子共度假期.153
和孩子一起看部电影.162
带着孩子边走边读.169
留一墙图书给孩子.177
第4章.为人父母的修炼...................................................185
你是哪个级别的父母.187
“父母”是一本大书.192
保持父母的威信.198
与孩子共同发展.201
做一个浑璞的爸爸.204
做一个有英气的妈妈.207
第5章.语文啊,你原来是这样一门学科............................211
语文学习是“人”的学习.213
语文打开他的生活之门.217
“阅读”,从读懂和改变自己开始.220
写作有捷径吗.230
好作文是这样炼成的.240
附录.无数的人们,都与我们相关.261
附录.我的老师连中国.263
|
內容試閱:
|
有效的激发就是诞生新生命
教育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给每个孩子注入生命动力,让他们在生命深处渴盼出发和启程。我把这种“注入”,称为“激发”。
“激发”是教育的灵魂。可以这么说,一位好家长、一位好老师,都是可以自然而艺术地“激发”孩子的人。激发出孩子什么,与传授给孩子什么,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有效的激发就是诞生。
.我看白云.
2004年,我教过一个学生,他理科成绩突出,对文科的学习一直很不重视。有一次,他来找我谈话。他对我说,老师,经过我的研究,我觉得你们语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话不好好说。
孩子接着说,比如,说一个人高兴,你们就不直接这么说,你们往往说,我一出门,看见天上的白云朝着我笑,这样就表示自己很高兴了。他接着说,我是学理科的,我从来不觉得天上的白云朝我笑,我们理科看问题喜欢看问题的实质。我抬头一看,就知道事物的本质,那是一些水蒸气。
听了他的话,我觉得这孩子挺聪明的,他说的确实是文学表达的一种基本方式——借景抒情。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生命很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一个孩子全面广泛的兴趣,对他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我很愿意将他引入到语文学习,乃至人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中。
他是一个喜欢讲“理”的孩子。于是,我对他说,你想过没有,如果每一个大科学家,他们一出门,从来没有觉察到天上的白云朝自己笑,而总是看出它们是气态化的水,那么,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只剩下了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只看到水蒸气的科学家,他只关心一件事,现在全世界都缺水,那么,科学家需要做的事情便只有一件,便是如何将天上的“水”拿下来,为人所用。
相反,一个科学家如果具有人文素养,他可以感受到天上的白云朝自己微笑,并且因此满心欢喜。那么,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不仅仅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了。这样的科学家会想到如何有效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便占有、利用自然,他也会很节制,并且对自然报以感恩之心。
我进而追问他,那么,你希望自己将来做一位怎样的科学家呢?是只见水蒸气的那种,不断膨胀人类的贪欲,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榨取自然,直到自然枯竭,人类与自然共同走向灭亡;还是养成人文精神,帮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呢?
他被我的一席话说得眼睛大大的。他说,我一直不觉得语文学习还这么有意思,对一个人的作用这么大。此后,他渐渐转变了对语文学习,乃至文科学习的态度。
有趣、有意思,是孩子求知探索的自然动力,因而,也便是强大动力。激发,首先在于能够自然而艺术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与探索心。
激发,不仅会对孩子的智力发生作用;更重要的是促成孩子心理的变化。在生命建设的意义上,帮助促进孩子的完善与成长。
.眼神中的成功密码.
在孩子的发展中,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常常有一些东西在相互争斗,如果我们能将孩子不自觉的偶然流露沉淀为习惯与性格,这样的发现,便是塑造。
当孩子处于困境之中,我们在眼神中抓住孩子心底的美好瞬间,会帮助他、支持他克服巨大的困难。
张文虚(2007年考入北京大学)是让我骄傲的一位学生。文虚的高中三年走过一段很不平凡的生命之路。升入高中后,文虚的学习成绩一直没有达到她理想的程度。为此,孩子与家长都很着急。特别是她高三几次模考成绩,距离她上北大的愿望,还很远。但我对文虚一直充满信心。我的信心绝非盲目,而是来自我对文虚眼神的发现。
在高中部学生一次合唱比赛中,我在众多孩子眼睛里,一下就发现了她。文虚的表情深情而典雅,目光晶莹而闪亮,我被这双纯挚美好、对丰富与高贵具有深切向往的眼神所震撼与感动。我从文虚的眼神中,读懂了她内心深处涌动与澎湃的东西。她的眼神告诉我,她的心底排列着构建优秀学习成绩的心灵密码。
随后几年中,我坚信文虚,毫不动摇!我鼓励她,帮助她,和她一次次交流,一次次谈具体的问题。
在文虚学习最艰难的日子里,她曾给我写过这样一封信:
其实您上课的眼神、语气都能让我感觉到鼓励。说到这儿跟您说一个我的小发现吧,上课的时候当您讲到一些我很受触动之处,您看我的时候左眉毛会轻轻动一下。不知道这算不算我们师生间的一种默契。说了一些最近想说的话,也说了一点最近的想法。还是要谢谢您,更要谢谢您在眉宇之间传递出的鼓励。
后来,文虚在高考中充分发挥,终于考入了她心仪已久的北大。当文虚兴奋地将北大录取通知书拿给我看的时候,在录取通知书鲜红醒目的字迹里,似乎清晰地写满了三年来我们师生共同走过的一段不平凡的生命历程。
上北大后不久,文虚给我发了这样一条短信:
目前一切都比较顺利。大学生活很自主也很独立,需要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想的事多了,难免有很多困惑,却没有遇到像您一样的老师,能在每天、每次上课时解开我的困惑。
教育是一个优雅而缓慢的过程,当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屡屡落空,当孩子的状态与我们的希望总有一定距离时,我们还会不会相信孩子,我们凭什么相信孩子,这是我们家长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对孩子的信任,仅仅是一种掩饰或表面上的鼓励,还是发自心底深处真实而执着的声音,孩子能感受得到。
现实中,三年的时间不短,但也并非每个孩子都会像文虚幸运地在三年之内便得到“验证”。“验证”是多方面的,不一定非通过考学。这样的一种“验证”,有时甚至需要十年,二十年,乃至更久。我们对孩子能否有切实而坚定的信心,取决于我们发现了孩子什么,能否从孩子眼神流露中,关注到他生命深处真实而生动的波动,听到他心灵的潮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