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时间”描述
1.1时间描述的基本方式
1.1.1时标与时间单位
1.1.1.1时标
所谓“时标”time scale是指一套时间排序的约定体系,也有人称之为时间参考系。人们在谈话、行文时为了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常要参照公认的时标来描述,以期取得相互的理解。这其中最著名的公认时标就是公历。总括地说,人们采用的时标可以分为主观时标(又称临时时标或变动时标)和客观时标,而客观时标又包含了相对时标(有人称之为间接时标)和绝对时标。
① 主观时标
主观时标指人们平日谈话时所用的“过去—现在—未来”三分体系。人们通过主观的时间尺度来描述或计划事务的运转;英语动词时态就是这样分为三种。这个体系的中心是“现在”,即把进行交谈的时间作为时间轴的原点,据此一分为二,负方向指向过去,正方向指向未来。其实,这被称为“主观”并不恰当,因为这个原点正是交谈各方公有的“现在”,所以应说这也是一种公认的时标。不过这个“公认”可能只涉及对话的两个人,而这个“现在”长短不定且是在不断的变动中,于是又有人称之为“临时时标”或“变动时标”。常用的表述词语包括:去年、明年、上个月、下个月、昨天、明天, 等等。
② 客观时标
相对时标:指使用另一已知客观事件发生的时间作为参照的时标,人们用对比的方式,使用某一客观事件B的运转时间来对比衡量A的运转,如“他来时,正下雨”,“我去了之后他才走”,“他讲话之前谁也没表态”,等等。已知事件发生在一个公认时标上,从而间接描述了本事件的运转,这种表示法是使用了“相对时标”进行对比,称之为“相对的时间描述”或者“间接描述”。
绝对时标:严格地说,它是相对时标的一种,只不过在相对时标当中是以公认度极高的时标参考点为原点,较之一般相对时标可以更为直接地表述时序,对比参照时无需任何解释,直接应用,被称为绝对时标。它就是现行的公历参照系,如“公历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1.1.1.2时间单位
在全球现行的时间计量体系中,通常用“时间词”来表述,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从个、十、百、千、万乃至亿万年)、月、日、时、分、秒(直到数千万亿分之一秒)。常规活动的计量则一般在千年、百年、十年、年、月、日、时、分、秒这个范围当中。
秒、分、时、日、月、年等时间单位一般都是用于表示时间段长度的。较大的时间单位都是根据自然界周期现象如昼夜循环、月亮盈亏和季节往复等来定的,而较小单位则是它们的均分产物。不过,标志时间点也常用同样的单位,只是这时把它们约略地看作点,不再考虑它们的长度了。
1.1时间描述的基本方式
1.1.2时间点和时间段
回答有关时间的问题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问:“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When did it happen?这里问的是一个“时间点”time,回答可能是:“他是上午9时出去的。”“他生于6月3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尽管时、日、年这些时间单位本身都是有长度的,但在这里都只把它们当作没有长度的点,换句话说,它们这里指称的只是时间轴上的一个位置。
另一类问题是问:“事情持续有多久?”How long did it last?这里问的是一个“时间段”duration。回答可能是:“他上班要8个小时,下午5点才回来。”“会期由8月25日到9月2日,超过一个礼拜。”“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于1914年,止于1918年,共历时4年。”它们指称的是时间轴上的一段有一定长度的区间,分别用时、日、年等来度量。
这里要注意的是,年、月、日、时、分、秒等时间单位一般都是用于表示时间段长度的,然而标志时间点也用同样的单位,这时不再考虑它们的长度,而把它们约略地看作点。所谓的时间点,实际上不是严格几何学意义上的点,而只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点”psychological point。时间点和时间段完全是相对而言。因为一切动作,无论多么短暂,都要经历一个时间段。所谓的时间点只不过是同全句或全语段所指的时间大背景整个时间段相比其长度可以不计,它们主要用于在时间轴上标志事件的终始或转折的位置。例如:We started work from the summer holidays of 1991.(我们从1991年暑假开始工作。)句中的“暑假”并非用来表述具有一定长度的时间段,而是用来标志工作开始的时间点。
时间点可以相互比较,比较的是孰前孰后。时间段相互比较的则是孰长孰短,当然还可指出两个时间段间从前一时间段的终点至后一时间段的起点间的间隔有多长。
1.1.3时间的客观描述
同“时间的主观描述”(用主观的时间尺度——“过去—现在—将来”三分体系来描述或计划事件的运转)相对应,人们采用的另外一种时间的描述方法是,把客观已知事件B发生的时间作为参照时标,用来对比、相对描述事件A的运转,这种描述方法即所谓“时间的客观描述”。“时间的客观描述”又分为两类:当已知事件B仅为一般事件,其发生的时间作为参照时标不具备广泛的公认度,则称这种客观的时间描述为“相对的时间描述”;但若所参照的时标是以公认度极高的时标参考点为原点,对比参照时无需任何解释,得到广泛认可,而能直接应用得到相互理解,则称这种时间描述为“绝对的时间描述”。
1.1.3.1相对的时间描述
人们用对比的方式,使用某一事件B的运转时间来对比衡量A的运转,称为“相对的时间描述”或者“间接描述”。这种间接描述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 同主观上的时间坐标作对比
“直到昨天,我才看完这本书。”——“I didn’t finish the book until yesterday.”句子中,“昨天”是相对于“今天”而言,“今天”则是出自说话人的主观时间坐标;离开说话人,“今天”“昨天”或者“明天”都没有意义;这种描述是说话人借主观的时间坐标来“对比描述”自身看完这本书的行为时间。
2 同隐去的参照物的时间坐标作对比
“我上班迟到了。”——“I was late for work.”句子中,是以自身所处环境公认的作息时间表B来衡量自身A的上班是否按时;这种描述是说话人使用隐去的参照物的时间坐标来“间接描述”自身的上班行为时间。
3 同参照物的时间坐标作对比
“在他告诉我之前,我一无所知。”——“Until he told me,I had no idea of it.”句子中是以“他告诉我之前”为时间坐标来描述A的行为“我一无所知”。这就是以参照物B的运转时间为坐标来“间接描述”A的运转。
1.1.3.2绝对的时间描述
以公认的时间标准为参照坐标,对事件的运转进行相对描述,谓之“绝对的时间描述”。该参照时间坐标可以是“时间点”,如“几点几分”“某日”“星期几”等;也可以是“时间段”,如“十分钟”“一昼夜”“五年”“两百年”等。许多情况下,人们往往可以使用确切的时间来表述事件,有具体的时间点或时间段,称为“确切的时间描述”;但有时,说话人提不出确切的时间,只能使用约略的、笼统的附加词,如差不多、大约、左右、上下、前后等,对具体的时间点或时间段进行一些修正;或者只能概要地说“某某时代”“某某时间”“半生”“一会儿”,等等。以笼统的时间词为坐标来描述事件的运转,称为“笼统的时间描述”。
无论是“确切”的还是“笼统”的,它们仍然都是以公认的时间标准为参照坐标相对地描述事件的运转,都属于绝对的时间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