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99.7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3.8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0.6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7.4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6.1
編輯推薦:
《单读08》是本系列在2014年的第三本。在本辑中,有小说《繁花》的作者金宇澄畅谈自己的创作经历,回顾老上海风情的访谈,有针对性别差异研究所做的特别报道,揭示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不同角色的刻板印象背后的科学解释,有江弱水谈米尔斯基的《俄国文学史》,有乔纳森对《麦考莱英国史》的细致评价……每一篇文章都独具特色,上到古代,下到今天,远至雅典,近在身边,但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个地方,相信你都能在“漫游”中获得别样的收获。
內容簡介:
本书为《单读》系列文集的第8辑,本辑专题栏目围绕“漫游者”,从艺术、文化和非虚构报道等多个角度,对各类社会文化现象、历史文化名人和轶事作了回顾、访谈和叙写,本期内容包括:2012年引起强烈反响的小说《繁花》的作者金宇澄接受访谈,讲述这部小说的创作心路和挑战;作家庄秋水用冷峻深邃的笔触,回顾了发生在康熙年间的一桩文字狱,通过对此事前因后果及波及的众多人物的描述,为读者勾勒出了清代部分文人悲惨的人生境遇。GQ男士网专栏作家张宇凌带着《雅典之爱》,与我们一同走近这座历史之城,领略和体会这座融合了神话与梦想的城市在几千年前是如何看待“爱”这一永恒的生命主题;还有畅销作家李静睿回顾自己生长的那座小城,以及个人人生和城市变迁的过程;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江弱水评介米尔斯基的《俄罗斯文学史》,从各个角度介绍这本具有极高的学术和文学价值的庞然巨作,等等。
關於作者:
主编介绍:
许知远,现为《商业周刊中文版》执行主编。他是单向街图书馆的创办人之一,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曾出版《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国纪事》、《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纳斯达克的一代》等。
肖海生,曾任自由撰稿人和杂志编辑,现为单向街文化出版总监、《单读》系列文集执行主编。
目錄 :
【话题】
003亡命者的横滨许知远
019夏多布里昂的碎镜子覃里雯
037弗罗茨瓦夫:一场风暴的结语刘子超
059在伊斯坦布尔等待梅根·戴
【对谈】
069世象繁花——金宇澄访谈郭玉洁
【影像】
099比夜晚还要黑暗的东西朱墨
【报道】
115小城李静睿
【随笔】
149蝙蝠人之城于威
157失踪的父亲庄秋水
173先知邹波
191关于性别的联想科迪莉亚·法恩
207雅典之爱张宇凌韩松
【书评】
235沈昌文的小书架
237文、学、史的大手笔:米尔斯基《俄国文学史》 江弱水
255作为僵尸的历史:麦考莱《英国史》刘铮
內容試閱 :
许知远:亡命者的横滨
对我来说,梁启超比孙中山更富吸引力。“《清议报》的第一至三十一号是在山下町一百三十九番地,如今是山下电气;第三十二至七十号则是在山下町二百五十三番地,如今是自卫队横滨募集事务所……”在王良的书中,我查到了这些信息。当《清议报》在1898 年创刊时,梁启超刚刚从一场政变中逃离出来,成为一名被悬赏的流亡者。听闻昔日的改革盟友惨死刀下,得悉光绪皇帝被囚禁于瀛台之中……他必定陷于悔恨、愤怒、无能的复杂情感中。他失去了真实的政治舞台,却创造一个虚拟的舞台。
“维持支那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增长支那人之学识;交通支那、日本两国之声气,联其情谊;发明东亚学术,以保存亚粹。”在发刊词中,梁启超为《清议报》设定了这些宗旨。在封面上,他还起了英文标题The China Discussion ,发行日期以孔子纪年—孔子二千四百四十九年,光绪二十四年岁次戊戌。这英文译名与纪年方式都显示了这份杂志身份与视野的多样,它想沿袭中国文人的清议传统,也想建立现代意识的公共讨论空间;它承认现有王朝的合法性,又期望将自己与更漫长的儒家传统相连。
几乎从第一期起,这份旬刊就建立起稳固的叙事。“勤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一个新知识世界的探索。中国在19 世纪末开始的转型,不仅是政治制度、军事和技术上的,更是知识、思想与价值观上的。梁启超的杂志是这新知识的主要来源。在20 世纪初的中国,每旬出版、栏目众多的杂志不啻为一项崭新的冲击。他的《清议报》与之后的《新民丛报》被偷偷运回上海,然后在全国的知识青年中广泛流传。科举制度已遭普遍唾弃,四书五经不能应对外部挑战,中国日后的缔造者,不管是胡适之还是毛泽东,都是他热情的读者。
日本是梁启超新知识的主要来源。倘若美国学者任达的判断没错,那么1898 至1907 年的中日关系是被遗忘的“黄金十年”。这十年间,日本在中国的现代化中“扮演了持久的、建设性而非侵略的角色”。这些在日本的中国流亡者,也正是“建设性力量”的一部分。
但他们的影响有多重要?任达相信,这些流亡者“都在思想革命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但他们的角色到底只是边缘性的……他们仅能以有限的讯息影响有限的听众,没有参加本土新思想的制度化活动。思想革命的真正英雄是千千万万不知名的人们……(他们)把中国从以中国为中心的背景下移到了世界历史的主要舞台上”。
郭玉洁:世象繁花——金宇澄访谈
我曾经接到一个来稿,前几年国内有一个著名的抢劫案,这个作者只会照着它的样子,一点都不变,只不过换个人名,写出一个小说。我惊讶的不是别的,是一种迷惘,一种麻木的惯性。怎么可以这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案子,你没新内容写了?实际怎么可能没东西写呢,只不过是没有找到属于你的一口井。写得快写得慢,则因人而异,有写得快越写越好的,写得慢也有越写越好的。
《繁花》是一个奇怪的经验,我跟王家卫对谈时已经讲到了,这是一个老太太突然怀孕的经验,不足为训。老太太面对这个小孩呢,自然特别在乎,每天给她打扮,所以我会打扮二十遍。但这是一个反常。年轻女人一年生一个,很平常的事,老太太怀孕,大概走路都抬不起头来,所以我这个经验不能当例子,是不能参照的。只能说上帝对我很好,很顺利,我的努力超常实现了。
也因为这本书,我非常惊讶媒体的力量。这种快速的反应、相互之间的影响、连续性的报道,八九十年代是没有的,我很害怕,也很不习惯。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一直说文学被边缘化,至少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还是有那么多读者喜欢看小说的。我刚才已经讲过,读者的文化背景、所受的教育、如今的视野,是五十年代人很难比的。实际上我这一代作家,已经到终点了。但我充满信心,我非常看好目前文学与网络时代犬牙交错的状态,我相信会有更好的作家出现在这个时代。尤其是前一阵讨论的网络写作,遇到过一些网络写手。我知道网络写手是不被娇惯的群落,香港书展的宣传文字里已经认为,网络作家是将来香港写作的希望。所以说,每个时代的表现都不一样。我和《繁花》,是看轻时代的,时代很快就会过去,就算它重要,也是因为这几十年我们活着,所以觉得特别重要。我在《繁花》里面写到,人的一生不是一棵树,是一片树叶,最后都会不知所终。很多很重要的人,写了很重要的书,讲了很重要的话,等到他死以后,就不见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你只能寄希望于未来。我从来没有觉得我们这一代怎么样。我们看历史书,翻一页就是五百年,所以说,《繁花》里面到最后有一些虚无的东西,我觉得是对的,我们的传统就是虚无。虚无不是说让你怎么潦倒,它是正能量,正是因为这种虚无,所以要珍惜当下,很好地表现生活。包括人生的终点,文学不大表现,我们小说都表现得很有信心。人生就像鲁迅所说的,小孩子过生日,大实话就是将来要死的,不讨喜嘛,但这是真话。
李静睿:小城
1995 年以后,小城里似乎每一个工人都下岗了。贡井盐厂的,新华印刷厂的,镀锌铁丝厂的,地砖厂的,干面厂的。每个单位都据说“搞不起走”。我曾经对这个词充满疑惑,盐帮菜出了名的咸,火锅蘸碟里都要再撒上调味盐,电影院那条街上一排卖肥肠面、鸡杂面,早上永远没有座位,小城吃了这么多的面,从早饭一直吃到宵夜,我一顿只能吃二两,但是干活的人能吃下两个三两,为什么贡井盐厂和桥头那家干面厂还是“搞不起走”?
原因始终不明,但我就是活在下岗工人的汪洋大海里,大海由我的妈妈、我的姨妈姑妈(还不止一个姨妈)、我的姨爹、我的堂姐、我最好朋友的父母……悲悲切切地组成,每一滴水都苦得让人发愁。1995 年堂姐刚好二十岁,技校毕业两年了,她本来可以读高中,但她考了前三名,技校说能免三年学费,又保证分配到镀锌铁丝厂,一辈子都在镀锌铁丝厂当工人的父母都很心动,她也就去了,从一个梳着大辫子的小姑娘变成一个把大辫子盘起来塞进蓝色工作帽里的车工。她总是用车床车点小东西送我,一个葫芦或者两颗子弹,锃亮的纯钢,永远不会生锈。在家家户户都没有热水器的时候,她带我去厂里的浴室洗澡,所有女人都赤身裸体在里面洗衣服,我见识了这么多下垂的乳房和褐色的乳头。她们设备精良地带着搓衣板,水龙头从来没有关过,“公家的水嘛”,人人都这么说。为了多用点公家的水,我们一直要洗到皮肤泛白发皱,走出浴室时一阵眩晕,还好早准备了两颗水果糖。占公家便宜必须成为一种本能,虽然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占了更大的便宜。
她下岗整整两年,一个二十岁的姑娘门都很少出,偶尔来我家借一次书,把一摞摞的《中篇小说选刊》和《小说选刊》搬回去。她爱读书,但那时几乎没有自己花钱买过一本书,花钱读书这件事在她的世界里大概是不存在的。我们都喜欢池莉的《致无尽岁月》,我更喜欢方方一点,读了铁凝的《永远有多远》后,我为她感到担心,担心她会成为白大省那样傻乎乎被每一个男人欺负的姑娘。
1997 年我爸爸替她找了一个工作,在朋友的电脑公司里当会计。这种工作在小城是没有身份的,叫“帮私人老板”,她在这种没有身份的身份里做了十七年,从一个私人老板那里帮到另外一个私人老板,混迹于和她的车工技术毫无关系的自贡电脑城,每天中午在一堆开肠破肚的电脑设备中吃盒饭,中间开过网吧,自己和父母通宵通宵轮番守着,也就挣了不到两万块钱。去年又是我爸爸想办法让她进自贡市政府当出纳,属于临时工,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不到一千块钱,为了养儿子不得不替一些小公司做账,每天早上穿着高跟鞋走路二十分钟去公交车站,但她绕啊绕啊绕了十七年,总算把一种光明正大的身份绕回了身上。她不再是那个二十岁的下岗工人,现在她在市政府上班了,过年过节会发商场购物卡,还有二十个猪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