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102.4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102.4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3.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4.4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9.8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85.2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9.0
《
瘦肝
》
售價:HK$
102.4
|
編輯推薦: |
《寻找现代中国:穿越法政与历史的对谈》以对谈的形式,纵论中西交汇、古今之变,探索现代中国的法政起源以及内在动力,在晚清以降的三个“现代中国”的历史演进中,揭示其承转启合的张力结构和升降沉浮的命脉节律。本书的出版,代表了法政思想家深入中国政法传统机理的一次理性探索。
|
內容簡介: |
以对话体的言说方式,集中讨论了作者近几年孕育发微的政治宪法学诸问题。以中西交汇、古今之变的视野,探索现代中国的法政起源以及内在的动力机制,在晚清以降的三个现代中国的历史演进中,揭示其承转启合的张力结构和升降沉浮的命脉节律。法眼看中国,一部现代中国史就是政治宪法与法律宪法的流变史,在滔滔不尽的历史洪流中,作者愿与读者共同寻找那砥柱中流的转型之契机。
|
關於作者: |
高全喜,1962年10月生于江苏省徐州市,籍贯河北省唐山市。1979年至1988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吉林大学哲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学位。自1989年起,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法学研究所,历任副教授、教授和研究员。2008年转聘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至今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为法理学、政治哲学和宪法理论。二十年来在海内外出版的学术专著有:《法律秩序与自由正义》、《休谟的政治哲学》、《论相互承认的法权》、《现代政制五论》、《立宪时刻》、《政治宪法学纲要》等。
|
目錄:
|
第一编历史钩沉宪法出场,革命退场
辛亥革命与现代中国
1913年,被打断的宪制建国之路
协商与代表:政协的宪法角色及其变迁
第二编直面当下八二宪法与现代中国宪政的演进
政治宪法学的问题、定位与方法
何为中国的政治宪法学?
宪法学研究与时代判断
第三编我襟在兹是时候了,法政思想的出场
从西方政治思想转入中国百年宪政史
理解当代中国政治
中国话语的“法眼”
|
內容試閱:
|
《寻找现代中国:穿越法政与历史的对谈》收录的大致是我自2011年以来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一些访谈录。
这几年我的学术研究有所转变,以前主要关注的是西方法政思想,无论是个人研究,如休谟、黑格尔、哈耶克,还是专题研究,如政体、主权、宪制,均是以西方的思想人物和理论主题为对象,中国问题意识只是隐含在背后。对此,我的内心是有所不甘的,故而在拙著的“后记”中,总是不忘提醒自己,该就此搁笔了,我又不想仅做一个专家式学者,研究中国问题才是我的所愿,西方思想资源只不过是一个拐杖,真正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动力还是在中国社会本身。其实,这种想法不仅我们这代人有,前辈学者如梁启超、胡适、张君劢等先生也都是如此。我们这代人延续了这一学术路径,不单纯将西方作为自己的学术对象来认识,到头来,为的是更大尺度、更为开阔地审视中国。2011年是一个转折年,我前面的研究有的结束了,有的中断了,于是转向中国,标志就是《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虽然这本小册子未必完善,对我也未必有多重要,但却使我真正有了一个进入中国的议题,此后我的学术研究重心转向中国,尤其是中国百年政治与法律制度的生成与演变。我不像一些学者那样偏好三代之治、秦汉制度等,这些固然重要,但毕竟过于遥远,以至于在当今早已面目全非了,我的关注点是鸦片战争以降的现代中国的文明转型,尤其是古今之变、中西交汇视野下的法政制度、思想观念诸问题。据此,这几年我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形成了一套有关现代中国的法政叙事,并以《政治宪法学纲要》为书名结集出版。
伴随着中国思想界与知识层面中的法政意识的凸显,以及百年中国历史叙事的红色去魅,这几年也不时有报刊杂志的编辑与记者就相关问题访谈我,对于我来说,这也未尝不是一种新的表述方式。但我总是不愿做简单问答式的访谈,而是更愿意把访谈视为一种对话,一种思想交锋语境下的探讨与论辩。其实,这类对话是更为古老的思想文本,无论是中国的《论语》,还是西方的《理想国》,它们都是对话体或访谈体的典范。为此,我要感谢与我对话的诸位朋友:马国川、田飞龙、王锴、宋学鹏、周绍刚、唐丹尼、张绍欣,以及刊发这些访谈的《文化纵横》、《二十一世纪》、《上海书评》、《南方论坛》、《法治周末》、《东方历史》、《学术前沿》等,是他们提供了一种场景和机锋,激励我把中规中矩的专业论文转化为一种活的话语,伸展至广大读者的视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对谈录与我刚提到的论著,构成了姊妹篇,它们关注的是同一个问题,论说的是同一种叙事。我感到幸运的是,自己居然扮演了两个角色,撰写者与对话者,当然,我们更为期盼的是行动者。法政与历史,都是干出来的,就此而言,伟大的诗人歌德在《浮士德》中把“泰初有道”改为“泰初有为”,与中国传统的立德立言立功,其精神理路是相同的,真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最后,我要感谢法律出版社以及编辑高山、李峰沄,没有他们的鼓励与敦促,我的这本访谈录是难以面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