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毛姆传:兰登书屋权威版本,大陆地区唯一授权,近三十年来最好的毛姆传记。马尔克斯、村上春树、博尔赫斯、张爱玲、奈保尔一致推崇!

書城自編碼: 250077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文学家
作者: [英] 赛琳娜·黑斯廷斯著;赵文伟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39651859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1-01
版次: 1次
頁數/字數: 472页/375千字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8.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甲骨拼合六集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DK月季玫瑰百科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0.6
为你想要的生活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6.1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7.3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0.9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读书随笔》
+

HK$ 46.8
《密室中的旅行(保罗 奥斯特唯一的荒诞派小说,向萨缪尔?贝克特》
+

HK$ 111.3
《克拉多克夫人(毛姆作品)》
+

HK$ 51.7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全球读者眼中的“世纪名篇”:马尔克斯自》
編輯推薦:
毛姆是下述一切的总和:
一个孤僻的孩子;
一个医学院的学生;
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小说家;
一个巴黎的放荡不羁的浪子;
一个成功的伦敦西区戏剧家;
一个英国社会名流;
一个一战时在弗兰德斯前线的救护车驾驶员;
一个潜入俄国工作的英国间谍;
一个同性恋者;
一个跟别人的妻子私通的丈夫;
一个当代名人沙龙的殷勤主人;
一个二战时的宣传家;
一个自狄更斯以来拥有最多读者的小说家;
一个靠细胞组织疗法保持活力的传奇人物;
一个企图不让女儿继承财产而收养他的情人秘书的固执老头子……
——“如果有人能将毛姆的一生写出来,那将比他的小说精彩一百倍!”
內容簡介:
此本传记大体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毛姆的一生逐一展现,书稿资料翔实,引据可靠,兼具文学性和可读性。本书还力求揭开毛姆不为人知的私生活的面纱,涉及毛姆的成长经历,毛姆的感情纠葛,毛姆的家庭矛盾,毛姆的隐秘情史,毛姆的创作心路,以及毛姆和其他名作家的恩怨纠缠,书中均多有涉及。本书对于不了解毛姆的读者,是一个全面而有趣的引介,而对于喜欢毛姆的粉丝而言,更是不可错过的阅读盛宴。
 明年适逢毛姆逝世50周年,也是毛姆作品公版之期,据了解已有不少出版社计划推出多种毛姆作品,届时图书市场势必兴起一阵“毛姆热”,有理由相信,这本《毛姆传》也可借势而起,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關於作者:
赛琳娜·黑斯廷斯是英国著名传记作家,曾是《每日电讯报》(TheDailyTelegraph)资深记者,离职后一心从事文学创作,主攻名人传记文学。已出版的主要作品有《南希·米特福德传》、《伊夫林·沃传》、《罗莎蒙德·莱曼传》、《毛姆传》等。赛琳娜·黑斯廷斯还曾担任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评委。
目錄
目录

1第一章黑马厩镇的少年时代

26第二章圣托马斯医院

50第三章本能作家

63第四章白猫餐馆

92第五章英格兰剧作家

128第六章西里尔

166第七章代号萨默维尔

213第八章面纱之下

247第九章廊台和普拉胡帆船的世界

276第十章分居

298第十一章玛莱斯科别墅

326第十二章哈克主人

353第十三章讲故事的人

377第十四章宣传活动

404第十五章布龙奇诺男孩

429第十六章背叛



毛姆作品年表

参考书目
內容試閱
第一章

黑马厩镇的少年时代

1955年,萨默塞特·毛姆81岁,一家报纸在采访他时问他是否愿意出一本传记。他说,不,不愿意。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无意义的行为。“现代作家的生活本身就是无趣的。”他轻蔑地说,“……我的生活注定乏味……我可不想跟乏味联系到一块儿。”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这种顾虑。正如这段表述,不真诚是有可能的;乏味则绝无可能。

在他漫长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他活了九十多岁——萨默塞特·毛姆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作家,他那些优秀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在世界各地深受好评,其中最著名的《人生的枷锁》是20世纪拥有最大读者群的虚构作品之一。他的书被译成几乎所有的已知文字,售出数百万册,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名望和财富。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毛姆在他位于法国南部的豪华别墅里被录影、拍照和书写,关于这位传奇人物,公众无法获知的情况似乎已所剩不多。然而,从少年时起,毛姆总有一些关于他个人及其事业的私密之事,是他不愿透露的。毛姆对他的大部分生活确实秘而不宣:同性性行为违法时,他是一名同性恋者;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都曾为英国情报部门服务过,有时还要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作为一名小说家,他的大部分时间在私密的、想象的世界中度过,被他虚构的人物簇拥着,在他看来,这些人物往往比外部世界的男女更为真实。儿时便有的口吃毛病让他与这个世界进一步疏远,并使他在极其痛苦的同时异常敏感。口吃给他的生活造成了阻碍,因此,成年后,他习惯身边带个翻译,一个善于交际、性格开朗的小伙子——这个人往往也是他的情人——作为他的中间人与陌生人进行初次接触,毛姆则或多或少地退居幕后。虽然毛姆竭力保护自己,但他依然脆弱无比;他是一个激情澎湃、不易相处的人,既冷酷无情,又充满仁慈和魅力,尽管他获得了一切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令人心生怜悯的不幸婚姻毁掉了他那些年的生活,从人生的挚爱那里,他也得不到应有的回应。

对于他的很多读者而言,萨默塞特·毛姆等同于大英帝国,毛姆就是英国绅士的象征。他们以为他出身世代望族,实际上,毛姆的父母是新移民,专业人士,属于中产阶层,他们不住在英国,而是法国:毛姆的一生开始并结束于法国。毛姆的父亲罗伯特·奥蒙德·毛姆(1823—1884)是一名律师,律师世家的第三代,祖上是威斯特摩兰郡的农夫和小商人。罗伯特·毛姆的祖父最先来到伦敦,一辈子只混了个书记员做,他的儿子则不仅在律师行业声名显赫,还是英国律师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罗伯特的家族产业经营得相当好,19世纪40年代,他把家搬到巴黎,并在那儿开了一家分社,他的合作伙伴威廉·迪克森则留在伦敦。毛姆与迪克森的律师行“英国法律专家(Juriconsultesanglais)”位于富博圣欧诺黑路54号那栋壮丽的沙罗斯特府邸,在英国大使馆的正对面,毛姆和迪克森的事业在这里蒸蒸日上,尤其是在他被英国大使馆半官方地任命为法律顾问之后。

三十五六岁时,罗伯特·毛姆过上了好日子。在拿破仑三世和第二帝国的兴盛时期,巴黎似乎人人都在赚钱,大家高喊着“发财”。几乎每天都有新店铺和新公司开业,巴黎人口急剧增长,毛姆和迪克森的主要生意来源——英国侨民的人数同样如此。后来,罗伯特·毛姆终于觉得自己有钱到可以娶妻了,于是,1863年10月1日,39岁的他娶了一个迷人的、比他小16岁的年轻女子伊迪斯·玛丽·斯奈尔(EdithMarySnell)。婚礼由罗伯特的牧师弟弟亨利·毛姆主持,婚礼地点设在英国大使馆内。婚礼结束后,毛姆夫妇住进位于丹婷大街(现在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大街)25号的一套公寓。丹婷大街是条宽阔的林荫路,路两旁矗立着栗子树,在香榭丽舍圆形广场附近,从家去办公室很方便,步行只需五分钟。这套公寓在一幢新公寓楼的四层,采光充足、十分宽敞。大客厅的墙上挂着古斯塔夫·多雷①的版画,摆放着罗伯特·毛姆年轻时从国外旅行带回来的塔纳格拉的小雕像、罗兹岛的器皿和土耳其华丽的匕首。书房里有两个深栗色的书橱,里面塞满了斯科特、狄更斯、查尔斯·金斯利、马里雅特船长的书,还有伊迪斯喜欢的陶赫尼茨出版社出的小说。

毛姆夫人的出身远比她的丈夫更富有异国情调。伊迪斯的大半生是在法国度过的,但她生在印度。她父亲去世时,她只有1岁零1个月,两年后,她的母亲安妮·艾丽西亚带着她和遗腹的妹妹罗斯离开印度,回到英国,不久后又移居法国。两个女孩进入修道院学校读书,母亲为了贴补家用,用法文写点小说和儿童故事,并为客厅歌谣(drawing-roomballad)谱曲。显然,安妮·艾丽西亚是个有文化、有性格、有财力的女人,不仅比她的丈夫年轻很多,社会地位也更高些。查尔斯·斯奈尔是法尔茅斯一个修帆工的儿子,安妮·艾丽西亚则是约克郡一个富有的乡绅的女儿,不过,这个乡绅搬到康沃尔后损失了大部分财产,投资锡矿也失败了。她的母亲是布里尔顿人,出生在柴郡一个可以追溯到12世纪的地主家庭,安妮·艾丽西亚姓布里尔顿,她的一个叔叔给毛姆起了萨默塞特这个教名,为的是纪念他一个杰出的教父——亨利·萨默塞特将军爵士(Gen.Sir),但毛姆从

①GustaveDoré,1832—1883,19世纪法国著名版画家、雕刻家和插图作家。来没喜欢过这个中间名。伊迪斯结婚并在巴黎定居后,安妮·艾丽西亚和罗斯搬到了圣马洛,六年后,27岁的罗斯死于肺结核。在19世纪的法国,肺结核是头号杀手。它杀死了罗斯,后来也杀死了她的姐姐伊迪斯,还差点杀死她的外甥威廉·萨默塞特。此后,安妮·艾丽西亚·斯奈尔又活了三十五年,于1904年89岁时于勒芒逝世。

毛姆一家在巴黎惬意地生活了差不多七年时间。性格活泼、喜好交际的罗伯特卖力工作,伊迪斯则负责料理家务,抚养三个接踵而至的儿子。她有两个闺中密友,一个是活泼的美国女人玛丽(米妮)·沃德豪斯,一个是英国女人伊莎贝拉·威廉姆斯-弗里曼,她们都嫁给了大使馆的二等秘书。她们经常结伴出行,去新开的大百货商场购物,或开车去布洛涅森林游玩,拜访伊迪斯的熟人,英式下午茶当时刚在法国流行起来。这段时间,罗伯特赚了不少钱,他很高兴让妻子随意挥霍。二人享受着奢华的生活,他们有自己的马车,经常去看戏、听歌剧,在家里大方地招待客人。伊迪斯打扮入时,家里到处都是鲜花,桌上摆着上好的温室水果和反季的葡萄和桃子。毛姆夫妇的大部分社交生活围绕着大使馆进行,但伊迪斯也有作家和画家朋友,比如普罗斯佩·梅里美①和古斯塔夫·多雷,作为英国侨民圈里的顶尖美女,毛姆夫人因富有同情心和魅力而广受欢迎。她是被列入上流社会年度名录的极少数的外国人之一,死后她被描述为最优雅的沙龙常客,“一个迷人的女人,在巴黎上流社会有无数朋友,并享有崇高的地位。”这样的颂词未免言过其实,但毫无疑问,伊迪斯·毛姆是个魅力无穷的女人。

毛姆夫妇的身材都很矮小,但罗伯特的相貌近乎粗野——圆滚滚的身材,一张蜡黄的脸,白眼球发黄,球状的下巴上长了一圈胡子,还留着浓密的络腮胡;伊迪斯则像个漂亮的洋娃娃,她的头发是鲜艳的赤褐色,苍白的肤色毫无瑕疵,深棕色的大眼睛深陷,两只眼睛分

①ProsperMérimée,1803—1870,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中短篇小说大师、剧作家、历史学家。得很开。照片中,她漂亮的嘴角稍微有点向下耷拉,她最小的儿子显然遗传了这个特征。伊迪斯娇小的身材在紧身收腰、19世纪60年代依然很流行的钟形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精致。她有一件华丽的带蕾丝边的黑色钟形裙,她穿着那条裙子的样子真是明艳照人。她或许请不起皇后和法国宫廷贵妇们惠顾的大裁缝沃思,但她确实表现出了极高的时尚天赋,总能打扮得优雅别致,这大概是在法国长期生活的缘故。毛姆夫妇一同出现时的反差感令人忍俊不禁,他们被亲切地称为“美女与野兽”。米妮·沃德豪斯问过伊迪斯怎么会爱上这么一个丑陋的小个子男人,伊迪斯的回答是:“因为他永远不会伤我的心呀。”

1865年10月,这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降生了,是个男孩,取名查尔斯·奥蒙德,一年后,弗里德里克·赫伯特出生,1868年6月,亨利·内维尔出生。三儿子还不到两岁时普法战争爆发,随后不久,拿破仑三世于1870年9月在色当投降。随着普鲁士军队挺进巴黎,毛姆夫妇和大部分英国侨民一起离开巴黎,前往英国,两个仆人留下看家,走之前他们将一面英国国旗固定在阳台上。他们把孩子寄放在伦敦的祖母家,他俩则去了意大利,他们都太需要这个假期了,罗伯特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伊迪斯三年内连生了三个孩子。巴黎遭到可怕的围攻,挨饿的民众沦落到拿老鼠和动物园里的动物充饥。五个月的围城后紧接着是血腥的内战,也就是巴黎公社运动,城里的大部分地区被摧毁,造成两万多人死亡。不过,到了1871年5月底,政府军重新夺回控制权。八月,毛姆夫妇返回巴黎,他们忠实的男仆弗朗索瓦去北站接他们,告诉他们家里完好无损,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那面显眼的英国国旗。

虽然家没被德国人损毁,但市中心的大部分地区呈现出一派荒凉景象,虽然重建工作立即启动,且进展迅速,但完全恢复商业生活仍需要一段时间,而且很多英国人永远地离开了。罗伯特·毛姆发现自己囊中羞涩,几乎又要白手起家。同时,伊迪斯重操旧业,照顾三个闹哄哄的男孩。1873年,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法国政府为了增强军事力量,通过立法强迫出生在法国的外国人家的男孩加入法国国籍,这样将来就可以对其自动拥有征兵资格。为了避开这一点,英国大使里昂斯勋爵批准在使馆二楼设立一间产房,让那些与大法官、法庭有直接关系的人的太太们在英国领土上生孩子。就是在这里,1874年1月25日,伊迪斯生下了她的第四个孩子,又是一个男孩,他的名字叫威廉·萨默塞特。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毛姆的幼年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他的三个哥哥——查理、弗雷迪和哈利被送到英国读书去了,只在过节的时候回来。所以,小威利①过的是被骄纵、溺爱的独子生活。父亲整天在办公室,他睡着了爸爸才回来,心爱的母亲完全属于他一人。他的乳母离开后,照看威利的是个法国女佣——他的“奶妈”,他们共用一间卧室,早上,她带他去见母亲,那时母亲洗完澡正躺在床上休息,这段充满亲密和爱意的记忆永远留在毛姆心间。见过母亲后,威利会被带出去玩儿,通常是去香榭丽舍大道。那会儿,宽阔的大道两旁是私人住宅和豪华公寓。他和奶妈穿行在马车和时髦的行人中间,向靠近协和广场的一个花园走去。那里有环岛,《潘趣与朱迪》木偶戏表演,卖姜饼和麦芽糖的小摊,圆形广场附近还有一幅用枪炮和身穿法国军服的“尸体”组成的巴黎围城全景图。花园里总是有孩子,年龄稍长后,威利被允许跟他们一起玩儿,他们在灌木丛里冲进冲出,玩儿激烈的打仗游戏。

威利有白皙的皮肤、金色的卷发和棕色的大眼睛,腰间系着一条黑腰带,他和他的玩伴们——那些穿着短裤和系带靴的法国小男孩没什么区别。他的法语比英语说得流利多了,有时还会混在一起说。一天,小儿子逗得伊迪斯哈哈大笑,他从火车的窗口瞥见一匹马,于是,大声喊道,“Regardez,Maman,voilàun''orse.”②现存他的第一封信

①毛姆的昵称。

②法语,“看哪,妈妈,那儿有一匹马。”是他6岁时写给父母的,用的就是法文:

cherpapa,cheremaman,votrepetitwillieestheureuxaujourdenoeldevousexprimersesmeilleurssouhaits,etsareconaissanteaffection.croyez-moi,cherpapa,cheremaman,votrefilsrespectueux,williemaugham.(亲爱的爸爸、亲爱的妈妈,你们的小威利很高兴在圣诞节这天给你们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和感激之爱。相信我,亲爱的爸爸、亲爱的妈妈,尊敬你们的儿子,威利·毛姆。)

下午,母亲或奶妈陪他一起喝茶,有时,威利会被带到客厅向客人们炫耀,有一次未来的法国总理乔治·克列孟梭也在场。有时,他会被要求背诵一则拉·封丹①的寓言,幸运的话,一些好心的先生还会给他小费。毛姆7岁生日那天,母亲的一个朋友给了他十二法郎,他用这些钱第一次买票看了戏;那天是大哥查理陪他去的,看的是萨尔杜写的一部“残暴”的情节剧,莎拉·伯恩哈特②的样子吓得他心惊肉跳。星期天,威利陪母亲去大使馆对面的英国教堂,母亲总是在牧师布道前就带他出来。

对小威利来说,母亲是他整个生活的中心。他毫无保留地爱着她,她的爱也给他实实在在的安全感。父亲则是一个模糊的形象,对他几乎没产生大的影响,他知道,母亲的注意力永远在他身上,除了他们之间亲热的关系,其余的一切他都不太在乎。威利最开始去的是一所法语走读学校,和哥哥们不一样,家里最早给他们请的是英国的家庭教师。哥哥们回巴黎度假的时候会令毛姆兴奋,尽管打破了日常

①LaFontaine,1621—1695,法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著名的寓言诗人。他的作品经后人整理为《拉·封丹寓言》,与古希腊著名寓言诗人伊索的《伊索寓言》及俄国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所著的《克雷洛夫寓言》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

②SarahBernhardt,1844—1923,19世纪和20世纪初著名的法国女演员。的生活规律。伊迪斯是一个有才华的业余演员,经常邀请成年观众来家里观看演出,孩子们也被允许参与其中。据一个当时的观众讲,伊迪斯的表演“远远高出一般的业余水平”。母亲的朋友们,比如威廉姆斯-弗里曼夫妇也热衷戏剧表演,星期天下午,威利经常陪妈妈去他们家。这个家里有一个威利的同龄人维奥丽特,她也是在大使馆出生的。毛姆给她的兄弟姐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觉得威利是个开朗、自信、富有想象力,而且非常勇敢的小男孩,他们甘愿让威利当他们的头儿。他们喜欢听他讲故事,威利也总能想出新鲜的玩法。威利的大哥查理还带他们去看过马戏表演,孩子们经常一起在香榭丽舍大道玩耍,一边吃着糖块,一边看木偶戏,威利还会装出一副天真的样子给售货亭卖气球的人假币,以此逗同伴们开心。

维奥丽特有时会被单独带到毛姆家喝茶,伊迪斯是她的教母。小女孩很崇拜她的教母,不愿看到她老是病歪歪的样子。她漂亮的棕色眼睛饱含悲伤,似乎总被忧郁围绕着,此中缘由维奥丽特不得而知。她后来猜测,或许伊迪斯结婚前有过不愉快的恋爱经历。事实上,生病很可能是她抑郁的原因,因为和她的妹妹罗斯一样,伊迪斯也得了痨病,而且肺结核经常会伴发抑郁症。

医生建议伊迪斯避开极端的温度,巴黎的夏天热得让人受不了,令人窒息的空气也对健康不利。七月,她常带着孩子们去海边租来的一栋房子待上三个月。巴黎上流社会青睐特鲁维尔,毛姆夫妇则选择去诺曼底海边几英里外不太贵的多维尔,当时的多维尔是个旅游胜地,但更像个渔村,这里有繁忙的港口,还有一个小赌场、赛马场和家庭海滩。奶妈照顾威利,他的哥哥们则在广阔的沙滩上跑来跑去,在海边戏水,他们的母亲则坐在一把折椅上绣花,和别的度假者聊天。星期六,罗伯特·毛姆乘火车从巴黎过来陪他们两天。一次,他开了辆铁轮胎的“老爷车”来了,还带着儿子们在海边兜了风。

威利5岁时,伊迪斯又怀孕了。当年的人们认为,分娩会让患肺痨的女人强健起来,这个理论大概和1874年威利的出生有关,这次又是个男孩,但后来流产了,为了养病,伊迪斯在威利的陪伴下前往南部的波城过冬。比利牛斯山脚下的这座小城很受英国人欢迎,这里温和的气候和山里的新鲜空气都对治疗有益,但他们待的时间很短,返家后不久,伊迪斯的病情就恶化了。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弱,威利和她在一起的时间也随之缩短,一部分原因肯定是大人不想让他看到母亲痛苦的样子——咳痰,甚至吐血、胸口疼、发热、大汗淋漓。通常,倦怠乏力与充满活力的乐观主义交替出现,短时间内看似恢复了正常,但家里的日常生活渐渐被上门看病的医生取代,医生们身穿大礼服,拎着不吉利的黑包,包里装着当时流行的笨重医疗设备。那个年代的医生基本上已经放弃了放血疗法,取而代之的是拔罐子,据说这样能把病症拔出来。喝奶也很重要,牛奶、羊奶,但最好是驴奶,每天早上,一小串驴会停在毛姆家门口,为伊迪斯提供补品。

从波城回来后不久,1881年春,伊迪斯再次怀孕,但到了这时,她已经对这种疗法不抱多大希望了。快到年底时,她意识到自己快要死了,孩子们将很快失去母亲。怀着八个月身孕且病入膏肓的她用尽全力在黑裙子外面套上她最喜欢的白色锦缎晚礼服。她悄悄出门拍了张照片,想让儿子们永远记住母亲的样子。1882年1月24日,伊迪斯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爱德华·艾伦,但孩子第二天下午就死了。不到一个星期后,41岁的伊迪斯也死去了,那是当月的第三十一天,威利的8岁生日刚过去六天。

母亲过世后,威利一直生活于其间的那个安全、快乐的世界戛然而止,而且永远终止了。母亲临终时,哥哥们被叫到她的床边,不久后,他们就返回了英格兰,威利留下来尽力应对深切、可怖的痛苦。他对母亲的爱是热情的、没有理性的,失去她后,他永远也没能坦然面对。他一辈子都把她最后的那张照片放在床头,连同她的一缕长发,这是他一生最宝贵的两份财产,甚至在他极其老迈之时还承认,母亲的死让他难以释怀。三十年后,他在自传体小说《人生的枷锁》中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孩子走进死去的母亲的房间:

菲利普打开大衣柜,里面挂满了衣服,他一脚跨进柜子,张开手臂尽可能多地抱了一抱衣服,将脸埋在衣堆里。衣服上温馨犹存,那是母亲生前所用香水散发的香味。然后,他拉开抽屉,里面放满了母亲的衣饰用品。他细加端详:内衣里夹着几只薰衣草袋,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阵阵清香。屋子里那种陌生气氛顿时消失了,他恍惚觉得母亲只是刚刚外出散步,待会儿就要回来的,而且还要到楼上幼儿室同他一起用茶点。他的嘴唇甚至依稀感觉到了母亲给他的亲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