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705.6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HK$
76.7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HK$
80.2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HK$
94.4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HK$
68.4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HK$
92.0
《
中华内丹学典籍丛书:古书隐楼藏书汇校(上下)
》
售價:HK$
257.2
《
辞源.修订本(建国60周年纪念版)(全二册)
》
售價:HK$
1477.6
|
編輯推薦: |
中国传记文学第一名家叶永烈的重磅代表作
独家披露影响世界历史进程与命运的三大巨头的沉浮人生
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三个人的历史,一个人是毛泽东,一个人是周恩来,还有一个是蒋介石。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邓小平是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在邓小平的设计指导下实观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
內容簡介: |
作为“中国传记第一名家”叶永烈纪的重磅代表作,《邓小平改变中国》《毛泽东与蒋介石》和《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独家披露影响世界历史进程与命运的三大巨头的沉浮人生。
★《邓小平改变中国》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底,中国不是立即走上了正轨,而是深受“两个凡是”为代表的极左路线的干扰。这两年的时间是中国当代最惊心动魄的历史时期,发生了很多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故事。
中国传记文学著名作家叶永烈,走访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及见证者,以大量翔实生动的材料回顾了1978年前后的党内斗争和政治事件,描述了诸多开国元勋及政治领袖在不同思想下所展开的政治斗争,揭开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疑团。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兼顾,是一部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巨作。
★《毛泽东与蒋介石》
蒋介石与毛泽东是国共两党的旗手,从20 世纪20 年代至70 年代,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作和斗争,就是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就是国共两党的关系史。
叶永烈独辟蹊径,透过国共两党的领袖蒋介石与毛泽东的谈谈打打、打打谈谈、边谈边打、边打边谈,把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浓缩于本书之中。同时,运用“比较领袖学”的手法,不断将毛泽东与蒋介石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策略和品格,思想和功过。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诞生后,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十四年间,走马灯似的换了六个领袖,即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经历了一右三“左”即陈独秀的右倾和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与博古的三次“左”倾。直至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
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是十四年。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十四年间取得辉煌的胜利。这究竟是历史的选择,还是时势的造就?
作者专程赴井冈山、瑞金、遵义等地采访,并在北京等地访问了众多的历史见证人、知情人和中共党史专家,查阅了大量有关的历史文献、档案,以翔实、流畅的笔调,并以崭新的、特殊的“领袖史”视角,写出了毛泽东当年的沉浮,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
關於作者: |
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主要著作有:“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四人帮”兴衰》──《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此外还著有《陈云之路》、《胡乔木传》、《傅雷与傅聪》,以及超级畅销书《小灵通漫游未来》、《十万个为什么》等。新近著有“叶永烈世界观”之《真实的朝鲜》、《美国自由行》、《欧洲自由行》、《俄罗斯自由行》等。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 2005年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
目錄:
|
《邓小平改变中国》
序
小引
第一章 大转折前的急转弯
第二章 中共中央“群龙有首”
第三章 华国锋确立了领袖地位
第四章 “宣传华国锋”的热潮
第五章 华国锋走过的道路
第六章 “两个凡是”的迷误
第七章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第八章 精心选择突破口
第九章 尖锐对立的20天
第十章 “真理标准”大论战
第十一章 大论战推向全国
第十二章 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交锋
第十三章 新时期的里程碑
尾 声 华国锋的“淡出”
后记
《毛泽东与蒋介石》
序
小引 世纪棋局
第一章 最初岁月
第二章 幕后密使
第三章 西安斗智
第四章 再度合作
第五章 并肩抗日
第六章 皖南突变
第七章 风云多变
第八章 重庆谈判
第九章 国共决战
第十章 风卷残云
第十一章 隔着海峡
第十二章 未完的棋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序
第一章 毛泽东之前
第二章 井冈风云
第三章 驰骋赣南
第四章 瑞金浮沉
第五章 艰难岁月
第六章 长征途中
第七章 遵义曙光
第八章 党的领袖
|
內容試閱:
|
“毛的遗孀被捕”震惊世界
1976 年10
月12 日清早,英国伦敦刚刚出版的《每日电讯报》引起读者的广泛注意。
这期编号为37752
的《每日电讯报》头版头条位置,以三行通栏大字标题报道了来自中国的重大新闻:
华粉碎极“左”分子(眉题)
毛的遗孀被捕(主题)
四个领导人被指控策划北京政变(副题)
报纸都很注重“抢”新闻,尤其是“抢”重大新闻。《每日电讯报》在全世界报纸面前,“抢”到了一个“第一”:第一次独家披露了中国政局的重大变化。
中国政局的这一重大变化是在六天前——1976 年10 月6 日——晚上发生的。“毛的遗孀”——江青——连同三个“极‘左’分子”头目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也就是毛泽东生前称之为“四人帮”的那“四个领导人”,在北京悄然被捕。
这一“粉碎极‘左’分子”的重大行动,是在“华”领导之下进行的。“华”, 亦即华国锋。华国锋当时的职务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华粉碎极‘左’分子”是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即便在“毛的遗孀” 被捕之后,对外仍严格封锁消息。
英国《每日电讯报》的独家新闻,出自该报驻北京记者尼杰尔·韦德之手。
韦德具有极强的“政治嗅觉”,自从1976 年9 月9 日0
时10 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去世以来,他非常关注中国政局的变化。
早在20 多天前,他便从中国电视的一个镜头中,捕捉到重要信息……
那是1976 年9 月18 日下午3 时,全中国都在收看北京重要的电视实况转播。用中国权威的通讯社——新华社——当时的报道来说:“在辽阔的国土上,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举国上下,8 亿人民沉痛悼念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军队、伟大的国家的缔造者和英明领袖、我国各族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
新华社的报道,用这样的语言形容毛泽东之逝:
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和无限崇敬的伟大领袖、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在全中国全世界人民心中引起了无限悲痛。
几亿中国人收看追悼毛泽东的大会实况电视转播,谁都没有注意到一个小小的细节。然而,英国记者韦德却以他高度敏感的眼睛注意到了:追悼大会由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主持,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华国锋致悼词。王洪文站在华国锋身旁,当华国锋念悼词时,他不安地探过头去,越过华国锋的肩膀,看华国锋手中的悼词稿子……
从今日的眼光来看,华国锋的悼词充满“文革”味:
毛主席在领导我们党同国内外党内外的阶级敌人作战中,在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中,锻炼和培养了我们的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毛主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同党内右的和“左”的机会主义路线斗争的历史。在毛主席领导下,我们党战胜了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罗章龙、王明、张国焘、高岗、饶漱石、彭德怀的机会主义路线,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又战胜了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
……
毛主席一再告诫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
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存在着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威胁,为我党制定了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
……
毛主席根据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化和阶级斗争的特点,做出了“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的科学论断。毛主席代表工人阶级、贫下中农继续革命的利益和愿望,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粉碎了刘少奇、林彪的复辟阴谋,批判了他们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夺回了被他们篡夺的那一部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保证了我国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道路胜利前进。
韦德高度敏感的耳朵,也同时注意到:华国锋所念的悼词中,没有提到两天前,即9 月16 日,中国最权威的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社论中反复强调的毛泽东“遗言”——“按既定方针办”。
韦德作出自己的判断: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华国锋和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政见分歧。
不过,作为一名外国记者,在当时的中国,活动深受限制。他设法向英国驻华大使馆里的中国雇员打听消息。
终于,在10 月10 日,韦德从英国驻华大使馆的中国雇员那里获知重要信
息:北京大学出现大字标语,热烈欢呼“两报一刊”当天的社论《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
韦德立即找来这篇社论,细细琢磨,发觉社论中有几句话很值得玩味:
任何背叛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篡改毛主席指示的人, 任何搞修正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
是谁在背叛毛泽东?是谁在篡改毛泽东指示?两报一刊的社论虽然没有点明,但显然是有所指的。
两报一刊社论在当时的中国具有最权威的地位。韦德断定,中国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韦德使出浑身解数,很快就打听到“毛的遗孀被捕”!两报一刊社论中所说的背叛毛泽东、篡改毛泽东指示的人,就是指“毛的遗孀”及其同伙。
于是,韦德在10 月11 日写出独家新闻《毛的遗孀被捕》,并立即发往伦敦《每日电讯报》。韦德写道:
据北京可靠消息,毛泽东主席的遗孀江青和她在中国政治局的三名追随者被指控策划政变而被捕。这一逮捕行动是在周末特别会上向工厂和附近单位的政工人员宣布的。首都昨夜没有发现骚乱现象。
拘捕包括毛夫人江青在内的所谓“上海帮”是1971 年前国防部部长林彪企图发动政变后,中国最大的爆炸性政治新闻。
翌日,当《每日电讯报》以头版头条位置推出韦德的报道,世界为之震惊了!
10 月13 日,世界各报纷纷转载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消息,使这家报纸和韦德出了大风头……
张耀祠和汪东兴说出“拘江”内幕
任何机密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解密。
虽说关于“毛的遗孀被捕”的内幕至今尚未正式公布,但是笔者以为,如今从零零散散、陆陆续续的信息中,已经能够勾画出那真实的一幕……
“毛的遗孀”江青,是由张耀祠将军在1976
年10 月6 日晚8 时半奉命前往中南海“201”拘捕的。
张耀祠将军当时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央警卫团团长、8341
部队负责人。海外称8341 部队为中国的“御林军”,因为中南海以及北京重要党政机关都是由8341 部队负责保卫的。
笔者曾于1991 年5 月、1992
年10 月、1994 年5 月三度飞往中国西南, 采访了张耀祠将军。
据张耀祠告诉笔者,他在1976 年10 月6 日下午3 时,接到汪东兴的电话, 要他马上去一下。
汪东兴当时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是张耀祠的“顶头上司”。在当时的中国政坛上,汪东兴是个不显山露水的人物。其实,他的资历颇深,早在延安时期便已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负责毛泽东的机要和安全保卫工作,中南海在他的掌握之中。
就汪东兴的政治道路而言,有三次重要的升迁:
一是1965
年11 月10 日,那篇揭开“文革”大幕的“鸿文”——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于上海《文汇报》。也就在这一天, 从1949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建立起就担任主任的杨尚昆,被撤除了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之职,原本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汪东兴接替了他。从此,
汪东兴担任这一重要职务达13 年之久,直至1978
年12 月由姚依林接替了他。
汪东兴在1977 年曾说,现在了解“文化大革命”全过程的就只有我一个,毛主席的指示手稿我都有。汪东兴此言,道出了他多年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以及后来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而深知的中共高层内幕,尤其是“文革”内情。
二是在1969 年的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汪东兴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从此,汪东兴进入中共中央高层领导核心圈。
三是在1973 年8 月的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汪东兴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这样,他的政治地位益发显得重要……
张耀祠来到汪东兴办公室时,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副局长武健华也奉命到达。汪东兴直截了当地对他们说:“中央决定,粉碎‘四人帮’!”
然后,汪东兴向他们下达了在当天晚上拘捕江青以及毛远新的命令。
张耀祠和武健华圆满地执行了汪东兴的命令,在当天晚上拘捕了“毛的遗孀”江青以及毛泽东的侄子毛远新。
张耀祠向笔者回忆说,他是在8 时半,带领着几位警卫前往毛远新住处的。那时,毛远新住在中南海怡年堂后院,跟江青住处很近。张耀祠对中南海了如指掌,执行任务熟门熟路。
当时,张耀祠穿便衣,连手枪都没有带。警卫们则穿军装,但也没有带手枪。笔者问张耀祠,执行这样重要的使命,怎么不带手枪?他笑道,四周站岗的警卫们,全是我的部下,还怕毛远新、江青闹事?抓他们易如反掌!
在毛远新那里,张耀祠遇上了小小的麻烦。
一进去,张耀祠便向毛远新宣布:根据中央的决定,对他实行“保护审查” (张耀祠特别向笔者说明,对毛远新跟“四人帮”有所区别,不是“隔离审查”), 并要他当场交出手枪。毛远新一听,当即大声说道:“主席尸骨未寒,你们就……”他拒绝交出手枪。张耀祠身后的警卫们当即上去,收缴了毛远新的手枪, 干脆利落地把他押走了。
在解决了毛远新之后,张耀祠便和武健华带着三位警卫前往江青住处。
在“文革”中,江青长住钓鱼台,但在中南海万字廊201 号也有她的住处。毛泽东病重期间及去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