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世界的批判性思维(第9版)

書城自編碼: 248185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學入門
作者: 【加】基思斯坦诺维奇
國際書號(ISBN): 9787115356970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68/25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24.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39.2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09.8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7.0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算法图解(第2版)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科学的奇幻之旅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7.3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0.1
《智力是什么:超越弗林效应》
+

HK$ 84.1
《经验的疆界》
+

HK$ 109.2
《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

HK$ 70.3
《心理学家的倾听术:开启沟通,掌握欲求的秘密(FBI特邀顾问首》
+

HK$ 127.7
《机器人叛乱:在达尔文时代找到意义(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
+

HK$ 124.8
《这才是心理学(英文版,第9版)》
編輯推薦:
“伪心理学”大行其道的时代,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世界如此险恶,批判性思维技巧帮助你擦亮双眼;

首版于1983年,畅销20余年的心理学经典著作;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作序推荐;

科学松鼠会推荐的心理学最佳入门书籍;

以科学的精神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利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工具探讨人类的心智和行为——这才是心理学!
內容簡介:
在当今的大众媒体和心理书籍中,到处充斥着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伪心理学的主题,更有一些媒体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治疗师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从中渔利。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甚至相互矛盾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成为一名明智的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呢?批判性思维将借你一双看穿世界的慧眼,识别出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这才是心理学》首版于1983年,3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的经典之作,被全球300多所教育机构采用。作为2012年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的得主,基思·斯坦诺维奇以富有逻辑又不失风趣的语言,结合简洁生动、贴近生活的实例和最新的研究资料,说明心理学家如何通过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系统化的实证研究,逐步描绘出人类心智的真实面貌。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是本书的英文书名,直译为“如何清晰地思考心理学”。中译本首次在国内出版时,所采用的书名是《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8版中译本出版时,伪心理学在国内正有愈演愈烈之势,加之考虑到作者始终聚焦于将科学的心理学与伪科学、伪心理学以及通俗心理学区别开来,故书名曾一度改为《对“伪心理学”说不》。而今本书已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良好的口碑,故第9版采用了《这才是心理学》这一更加贴切的书名。

以科学的精神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利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工具探讨人类的心智和行为,丰富我们对自我、他人以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互动的理解——这才是心理学!
關於作者:
基思·斯坦诺维奇 Keith E.
Stanovich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教授,曾担任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首席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是阅读和推理的心理学机制,迄今已发表200多篇论文,出版了7部著作。在一项对于论文引用率的调查中,斯坦诺维奇位列引用率最高的50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斯坦诺维奇教授于2010年获得格威尔美尔教育奖,并于2012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终身成就奖。


译者简介:

窦东徽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访问学者。现为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讲师。研究领域为归因与社会判断、积极心理学与幸福科学。

刘肖岑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青少年自我提升、幼儿社会性发展。
目錄
序 言 xxi

第 1 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在科学阵营里左右逢源) 1

弗洛伊德的理论只是心理学中极小的一部分,已经远远不能代表作为科学的心理学。

第 2 章
可证伪性——如何打败头脑中的小精灵 20

如果一个理论不可证伪,并且与自然界的真实事件没有关联,那么它就是无用的。

第 3 章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但是,博士,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37

心理学并不试图回答本质主义的终极问题,而是将概念建立在可观测的现象基础之上。

第 4 章
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安慰剂效应和了不起的兰迪 56

伪心理学所依赖的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为何是毫无价值的?

第 5 章
相关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 77

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并不能保证一个变量的变化就会导致另一个的变化。

第 6 章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聪明汉斯的故事 89

心理学家通过创设特殊条件,对实验进行操纵和控制,保证结论的科学性。

第 7 章
“但是这不是真实的生活!”——“人为性”批评和心理学 110

心理学实验常常被批评不能代表“真实的生活”,这种批评为何是不合理的?

第 8 章
避免爱因斯坦综合症——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 127

心理学的进步靠的不是一两次突破,而是不断积累、整合而渐进发展的。

第 9 章
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多重原因的问题 150

大部分复杂的行为都是多重原因决定的,所谓的“神奇子弹”并不存在。

第 10 章 人类认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概率推理 158

心理学中的结论是概率式的——大部分情况下会发生,但是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发生。

第 11 章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 173

某些巧合的发生纯属偶然,并不需要特别的解释。

第 12 章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192

伪心理学在大众媒体和图书中日益泛滥,如何识别伪心理学,学会对伪心理学说不?

参考文献 215
內容試閱
弗洛伊德引起的问题

在街上随便拦住100 个人,让他们说出一个活着的或已故的心理学家的名字,然后记下他们的答案。毫无疑问,他们提到的会是菲尔博士(Dr.Phil)、韦恩 戴尔(Wayne Dyer)及其他一些“媒体心理学家”。如果我们把这类媒体和通俗心理学家排除在外,只考虑那些对心理学做出过卓著贡献的心理学家,那么这项非正式小调查的结果就几乎没什么悬念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会名列榜首,B. F. 斯金纳(B. F. Skinner)可能会排名第二,但远落后于弗洛伊德。没有任何其他的心理学家具有足够的知名度来撼动这两位的地位。因此可以说,弗洛伊德和那些在媒体上频频出现的通俗心理学,很大程度上定义了公众心目中的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声名远播,极大地影响了普通公众心目中关于心理学的概念,同时也造就了诸多认识上的误区。例如,许多刚入门的心理学学生会惊讶地发现,如果对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美国心理学会)会员中所有认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数进行一下统计,他们的人数居然不会占到会员总数的10%。在另一个主要的心理学组织APS(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美国心理协会)中,这一比例也不会高于5%。有一本广受欢迎的心理学入门教科书(Wade Tavris, 2008),在其超过700 多页的篇幅中,只有15 页内容提到弗洛伊德或精神分析学派,而且这15 页也经常是对其批判(“大多数弗洛伊德的观点都曾经并且现在依旧被大多数实证取向的心理学家所排斥”,p.19)。

简言之,现代心理学并没有像媒体和一些人文学科那样被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的理论所左右,也没有被其所限定。在现代心理学家所关注的大量研究主题、数据和理论中,弗洛伊德的工作只占其中极小的一部分,在这些研究和理论中占更大比重的则是近期5 位诺贝尔奖得主所做的工作:大卫 胡贝尔(David Hubel)、丹尼尔 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赫伯特 西蒙(Herbert Simon)、罗杰 斯佩里(Roger Sperry)和托斯腾 维瑟(Torsten Wiesel)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前负责人理查德 阿特金森(Richard Atkinson)的贡献,然而,这些人的名字对公众来说却是颇为陌生的。

弗洛伊德对于现代心理学的重要性被无限地夸大了,这就已经足够糟糕了。更糟的是,弗洛伊德的调查方法完全不能代表现代心理学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弗洛伊德开展其著名工作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儿了)。事实上,弗洛伊德式的研究方法彻底误导了人们对心理学研究的印象。例如,弗洛伊德并不采用控制实验,而我们将在第6 章讲到,控制实验是现代心理学家“兵器库”中最有力的武器。弗洛伊德认为,个案研究足以证明理论的真实或谬误,在第4 章中,我们将谈谈这一理念为何是错误的。最后,弗洛伊德的工作中最大的问题是理论和研究数据的联系。正如我们将在第2 章看到的,对于一个科学理论来说,理论和研究数据的联系必须满足一些标准,而弗洛伊德的理论常常不能满足这些标准(Dufresne,2007 ; Hines,2003 ;Macmillan,1997 ;McCullough,2001)。简而言之,弗洛伊德根据他得到的数据(个案研究和内省)建立了一套精细的理论,而这些数据并不足以支撑此理论;他专注于构建复杂的理论构架,但并没有像许多现代心理学家那样,保证这些理论建立在可靠、可重复的因果关系之上。总之,人们对于弗洛伊德式的工作太过熟悉,这严重阻碍了他们对现代心理学的正确理解。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采用两种方法来解决“弗洛伊德引起的问题”。首先,当我们展示现代心理学的多样性时,就能非常清楚地了解到弗洛伊德的工作所占的比重其实是很小的(见Haggbloom et al.,2002 ;Robins,Gosling, Craik,1999,2000)。其次,我们将讨论在广泛而多样的心理学研究中,哪种特征是最为普遍的。有关弗洛伊德工作的那种过时的认识遮蔽了普通大众的双眼,使之无法看到现代心理学所共有的唯一而普遍的特性:用科学的方法寻求对行为的理解。



现代心理学的多样性

事实上,现代心理学包含了大量不同的内容和观点。这种多样性使得作为一门学科的心理学显得不那么浑然一体。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杰出教学奖得主亨利 格雷特曼(Gleitman,1981)将心理学描述为“一个松散地联合在一起的学术王国,它横跨了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p. 774)。心理学界以外的人对这种多样性提出批评。例如,人类学家克利福德 格尔茨(Geertz,2000)抱怨道,“至少从外部来看,心理学不像是一个单一的领域,以常见的方式划分出学派和专业。它看起来像是不同的、不相关的探索方法的大杂烩,这些调查之所以能够归为一类,是因为它们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探究所谓的心智机能。”(p.187)

心理学有着令人惊叹的广泛性和多样的探索方法,知道这一点对于理解心理学的本质至关重要。可以简单列举一些具体指标来证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会(APA)有54 个分支机构,每个分支都代表了一个特定的研究或应用领域(见表1.1)。从表中你可以看到心理学研究主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另一个大型心理学组织——
美国心理协会(APS)也同样分支众多。其实,表1.1 对于心理学领域的多样性的描述还是较为保守的,因为它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印象,即每个分支都是一个特定的专业领域。事实上,54 个分支机构中的每一个都是非常宽泛的研究领域,包含更小的不计其数的分支!简言之,要穷尽心理学领域主题的多样性是非常困难的。



多样性的含义

许多人学习心理学是希望能够学到一套宏大的心理学理论,以此来概括和解释人类行为和意识的方方面面。但这类愿望经常会落空,因为构成心理学的不是一整套宏大的理论,而是许许多多不同的理论,每个理论仅仅能够解释行为的有限方面(Benjamin,2001 ;Griggs,Proctor,
Bujak-Johnson,2002)。心理学的多样性使得理论整合变得极为困难。事实上,在许多心理学者看来,“整合”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尽管如此,另外一些心理学家却正在寻求领域内的理论整合(Cacioppo,2007a,b ;Gray,2008 ;Henriques, 2004,2005 ;Kenrick,2001 ;Sternberg,2005)。例如, 在过去的10 年间,心理学的学科统一性有所增强,这要归功于进化心理学家的努力。

这些研究者将人类心理过程视为服务于某些重要进化功能(诸如亲缘关系识别、伴侣选择、合作、社会交换及后代抚养等)的机制(Barrett,Dunbar, Lycett,2002 ;Buss,2005,2007 ;Cartwright,2008 ;Ellis
Bjorklund,2005 ;Geary,2005,2008 ;Pinker,2002),并试图以此来实现概念的整合。

同样,卡乔波(Cacioppo,2007b)指出,诸如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这样的分支将心理学中的众多专业——
如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些研究者认为心理学的多样性反映了学科的潜在优势(Cacioppo,2007a;Gray,2008)。例如,卡乔波(Cacioppo,2007a)将心理学视为所谓的“枢纽学科”,是一种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广泛影响的学科。他引用证据表明,和其他科学相比,心理学的发现有更深远的影响。无论心理学家对心理学主题的统一性持何立场,他们都承认,即便有一天能够实现理论的整合,其过程也是极为困难的。缺乏理论的整合给心理学招来了一些批评,贬低了它作为科学取得的进步。这类批评源于一个错误的观念,即所有真正的科学都必须具备一个宏大的、统一的理论。之所以说这一观念错误,是因为它忽视了其他科学同样也缺乏一个完备统一的概念体系这个事实。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艾斯特斯(Estes,1979)强调指出了这一点:

实验心理学家所面临的这种困境既不新鲜,也非独有。20 世纪早期,物理学在本科水平的教学中便被分成了若干独立学科。因此,我是通过分别学习力学、热力学、光学、声学和电学而了解这门科学的。同样,化学也曾被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当时这些分支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并不比现在的心理学好到哪里。它们都仅仅在抽象的数学理论水平上才实现了整合。医学也被分为众多分支,而且和心理学一样,没有新的整合出现。(pp. 661-622)

一旦我们知晓了决定某一门学科结构的社会和历史因素是怎么回事,就能认识到,要求所有领域具备高度统一性是不合逻辑的。事实上,“心理学研究”这一术语要比“心理学”一词更能准确反映这一学科的多样性。而且用“心理学研究”能让学生不再惊讶于同一个学科的不同领域取得科学进步的速度竟然如此迥异——
一些领域在解释和预测行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另外一些则成果寥寥。“心理学”这个词显然不能承载和传达这一差异化的事实,相反,它所表达出的“统一性”内涵恰恰是这门学科所不具备的。

发现更多心理学领域中“统一性”的途径之一,就是审视心理学家们增长知识的方法。但是在这里,我们希望从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目的中发现更多的统一性。但即使是在方法领域,也依然存在一些有关这门学科的很深的误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