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著名篮球作家张佳玮作品,CCTV体育主持人于嘉老师倾情作序推荐。
从出生到2014年球衣退役,全景记录亿万球迷偶像,“答案”阿伦艾弗森的传奇之路。
“当选状元、对决乔丹、2001年总决赛、球衣退役……”精选百余张“小艾”典藏级照片还原这些经典瞬间。
关注艾弗森“某一次跳投”级的细节,更关注他的人生——以奔跑、冲撞、鲜血、争执以及对命运的不屈态度,所书写的对抗世界的故事。
感谢小艾。是你以180CM之躯,征服巨人如林的NBA球场,给我们挑战人生的力量;是你坚持做自己,让我们知道了青春和成长该有的样子;
珍藏AI,再会青春,尽在《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
內容簡介: |
2014年3月1日,在两万球迷的见证下,“答案”阿伦艾弗森的3号球衣正式退役。他的球衣如旗帜般升起,永远悬挂在费城76人队主场上空。艾弗森的传说燃烧殆尽,他的篮球生涯到此终结。如他自己所说: “这是一段伟大的旅程。”
一代篮球传奇巨星已经谢幕,但对艾弗森的怀念才刚刚开始。
著名篮球专栏作家张佳玮倾心写作著成《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向传奇致敬。写作过程中,他查阅了大量翔实的赛事史料和数据统计,精选了上百张艾弗森从高中至今的典藏级珍贵照片。
在书中,你会看到这样一个艾弗森:
乔治城大学的闪电、费城的孤胆游侠、3号的神话、NBA史上最矮的得分王、嘻哈文化之王、愿意终老丹佛的掘金3号、以350万年薪签约孟菲斯的老将、落叶归根回到费城的费城之子,一个被世界误解、苛求、责备、赞叹、敬畏、怀念的人。这位坚持做自己、个性自由随性狂放不羁、从入行以来就充满争议的黑人球员,铸就了辉煌的NBA职业生涯,激励着亿万热爱体育的年轻人。
虽然阿伦艾弗森的那些辉煌已成往事,但他的身影横亘在NBA的历史上,再苛刻的历史学家也无法将其抹去,因为他与世界为敌的身影过于高大以至于无法忽略。
他在篮球史中的形象便是如此:永远年轻,永远让人热泪盈眶。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张佳玮一起,带着青春的回忆,走进阿伦艾弗森的人生。
|
關於作者: |
张佳玮——
1983年生于无锡。人称信陵公子。作家,知名篮球评论员。
少年成名。16岁就开始写作并出版小说。2006年开始在虎扑网初涉篮球评论,凭借其出众的文学天赋以及对篮球的深刻理解迅速成为中国篮坛顶尖评论家,在虎扑网堪称全民偶像。为《灌篮》、《NBA时空》、《体育画报》、《篮球》等杂志撰稿无数,属于他的身份包括:虎扑网功勋嘉宾;《篮球报》特约专栏作家;劲爆体育频道常驻解说嘉宾;新浪网、体坛网主笔。
体育传记作品:
《瞧,科比这个人》《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沙克传奇》《那个被叫做“皇帝”的男人:勒布朗詹姆斯传》《迈克尔乔丹与他的时代》
文学小说作品:
《代表作和被代表作》《无非求碗热汤喝》《莫奈和他的眼睛》《伦勃朗1642》《我这个普通人的生活》《既然已经走了这么远》《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
目錄:
|
序言
自序
第一章 少年
第二章 新秀季
第三章 巨星与风霜
第四章 2001年的神话
第五章 漫长的告别
第六章 妥协
第七章 底特律
第八章 英雄末路
尾声
附录 荣誉与纪录
|
內容試閱:
|
序言:
我至今仍然难以忘怀我第一次见到艾弗森本人时的情景:奥克兰全明星周末,一头地垄沟发式的他端坐里三层外三层的记者之中,用他轻蔑的目光对准了一个刚刚提问过的记者:“你说我不想给队友传球就不传是么?我有这权力吗?上帝啊!如果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我现在就想有一百万美金,我能有吗?真是可笑。”记者先生讪讪地赔笑。而在艾弗森身后的墙边,他的母亲身处另一群记者包围之中,不停地在说她的儿子并不坏,而是媒体的错,把她的儿子写成了一个坏人。眼望着她周遭的记者均作尴尬的表情还要不停地记下她说的话,让我顿觉自己面对的是少见的、已经登堂入室却活得异常真实的母子。
即使那个时候,艾弗森还没有让太多人喜欢他。
新秀赛季他可以在媒体众目睽睽之下豪言:在场上我没必要对乔丹有任何尊敬。说这话之前,他刚在76人对公牛的比赛里用蝴蝶穿花般的跨下运球晃过乔丹一投中鹄,于是这言论引得公众勃然大怒。1997年,艾弗森的球队成绩继续下滑,自己又被从车后箱搜出大麻。直到1998年他还没有从孤独的阴影中走出,那时他甚至和乔丹一样孤独。巴克利骂他自私,他反唇相讥:你个大肥屁股最好拿了总冠军再和我说话!其实现在想来,他所说的话和做的事只是随性而出,没有任何问题,两军斗者阵前,本该不讲情面,又何来保留和矜持可言?但公众不接受,更重要的是媒体不接受。于是艾弗森变成了牛魔王白骨精威震天,大反派的形象几乎根深蒂固,甚至有人怀疑若干年后大卫·斯特恩的“禁装令”矛头直指艾弗森。
艾弗森就像一块化作顽石的璞玉,找寻着属于他的机会。从1999年开始艾弗森星路转折,那个短赛季让查克戴利的艾弗森法则不攻自破;2000年入选全明星,季后赛被淘汰的泪水让所有人心动;2001年艾弗森挺进总决赛,每一轮进军历程都是艰苦卓绝的悍战。AI对麦迪、AI对卡特、AI对阿伦,得分高手们在艾弗森的进军之路上把任何一场都演绎到决战般精彩。
既然是决战,结束就会峰回路转;就像夜宴很难看,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夜宴。自此后艾弗森只有技术统计,再难有球队战绩;只有一己之力,再无左右之臂。费城之痛,痛由心生。艾弗森和费城的感觉完美结合,独立之城所具备的狂放不羁、自由自在、从心所欲以及天纵奇才都和艾弗森的特点丝丝入扣,使艾弗森在费城留得顺理成章,人们已经很习惯在提起费城时报出《独立宪章》和艾弗森的名字。从1996年到2006年的这蹉跎十年间,艾弗森已经和费城水乳交融。尽管他很叛逆,尽管他很孤独,但费城从第一联合中心换成沃乔维亚中心,球票上最醒目的永远都是艾弗森的身影。所以依照艾弗森的性格,他不容许球队有任何背叛他的行为,他不能容忍球队因为质疑而将他转手而出,关系实在过密的双方,一旦分离,就会像从伤口刚刚愈合的皮肤上硬生生撕去血痂,那是透彻心脾的痛。
艾弗森的确就像是费城的一道伤口。
此后无论是在丹佛、底特律,还是在孟菲斯,艾弗森的球路、秉性再也找不到那一群完美合拍的搭档,和那极为理想的环境。这也恰好会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他会对乔治城大学的桑普森教练敬若生父,因为那时的艾弗森就像一根桀骜的野草,桑普森给了他最为理想的阳光空气和雨露。
好吧好吧,这样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人,这样一个曾经被媒体妖魔化的人,如同列侬、科特·柯本、迈克尔·杰克逊一样可以单纯到极致来卫护自己的追求,又岂能是我这粗潦几笔可以写尽的呢?所以我郑重向您推荐我的朋友张佳玮所写《TheAnswer:阿伦·艾弗森传》,他为了写这本书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和技术统计,看过你也许会发现,我们所甚为熟悉的那个艾弗森,也许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写这篇序言的过程中,我不停地回忆艾弗森曾经带给我们的一切。忽而就想起了2005年,艾弗森来到中国,在吴大维那座官邸酒吧的包厢里,我在他不设防的前提下私下和他聊了两个问题:一、对你来说篮球是什么?二、你有没想过退役后的生活?得到的回答平淡却震人心魄:篮球对于我是灵魂的救赎,因为没有篮球就没有我;退役之后我想天天陪着家里人,没人需要上班,因为我已经有了很多钱,我们不需要辛苦地生活。
好吧,现在我再次邀请你和我一起,跟着张佳玮,走进艾弗森的世界。
于嘉
自序:
我们所了解的NBA世界,绝大多数时候,是大片大片的比赛录象、新闻报道、言论和特写连缀而成。NBA本身的商业性,又注定了媒介播放的千篇一律。比如,“J博士”永远是一个飞翔者,多米尼克·威尔金斯永远做着他的大风车砸扣,拉里·伯德永远投得进压秒远射,“魔术师”和沃西永远在做一传一扣的“SHOWTIME”快攻,贾巴尔总在各种录象里不知疲倦地做着一个又一个勾手,乔治·格文在有限的几个视频片段里做他的低手绕指柔上篮,“大梦”永远左右摇摆,巴克利总是激情万丈,80年代的底特律是一群凶恶的扳手钳工,卡尔·马龙总是接过斯托克顿的传球跳投,迈克尔·乔丹总在天空悬停不落,诸如此类。
但是你知道,历史并非如此。以我们的个人来说,每人每天的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随时随地的所作所为,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此积聚起来的人生百变千幻,每一秒都如一片玻璃碎片般映射万千光芒。同样的道理。在传媒的世界里了解一个NBA球员,你会深感迷惑。
比如说,阿伦·艾佛森。
在漫长的十多年时间中,他呈现在公众舆论中的形象变幻不定。1997年,一个不羁的少年天才;1999年,一个独来独往的游侠;2001年,篮球世界最为孤绝的英雄;2005年,令费城爱恨交加的矛盾体;2007年底,一个成熟顾家的职业球员;2008年底,一个在底特律无所适从的人,2009年夏天,一个到处找工作碰壁的落拓天才,2014年春天,把自己球衣永远悬挂在费城球馆上空、被永远铭记的英雄。NBA及其周遭的传媒是面镜子,世界从镜中望他:先被仇视,然后是惊叹,赞美,歌颂,膜拜,跌落凡尘,鄙夷,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唏嘘,怀念。
因为传媒不是历史学家。他们无意做忠实的编年史,只是把他,阿伦·艾佛森,一个NBA球员,当作一件商品。他们需要在他身上提取一些概念,无论是他的自我、他的勇决、他的好胜,简单地提取出来,然后塑造成一个形象。在他顺利时歌颂之,在他不顺时鞭挞之。在传媒那里,这一切必须简洁、新鲜而富有视觉冲击力。
因此,许多时候,变的并不是阿伦·艾佛森,而是他周遭的环境,以及世界审视他的角度。
阿伦·艾佛森在传媒上的孤傲形象,有一部分是因为,他并不愿意阿附传媒与世界。他并不在意世界如何看待他。于是一个奇妙的矛盾故事出现了:由于他不在乎世界对他的看法,拒绝传媒的复杂化与扭曲,于是大多数的镜头反而将他复杂化了。在各种不同的故事里,他似乎既纯粹又矛盾——这本身就很矛盾。
要完全了解一个人是件困难的事。但是,如果将他的无数细节串联起来,所得出的印象,会比传媒简单的罗列事例要真实得多。阿伦·艾佛森,1975年出生。为什么会在1993年卷入保龄球馆斗殴事件?为什么会在1994年被名校乔治城录取?为什么他打破校规打完大二进入NBA时反而获得了教练的支持?他在1997年曾经面对怎样的媒体压力?为什么在1997年竭力攻击他的媒体会在1999年改弦更张?他和拉里·布朗在费城的恩怨为什么能绵延七年之久?为什么这番恩怨在2001年消解之后在2003年被旧事重提?如果将每个事件分离开来,阿伦·艾佛森在每件事中的角色都截然不同。但这些事情又确实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尾声
1996年夏天作为状元入行后,艾弗森便离传统组织后卫的宗旨扬尘而去。他的嘻哈作风、他的街头背景、他那被媒体诟病的处处露富的奢华作风——其实只为了补偿母亲穷困的生活,与他的球风一样离经叛道。然而,在非议流碎的世上逆天而行,他几乎就用成功改变了周遭的眼光——2001年,他以几乎是NBA史上仅见的一人之力,让费城接近了总冠军。你难以设想,如果那年他夺冠了,历史的成见将发生怎样的改变——所以,湖人卫冕冠军成功,至少使大多数人松了一口气。艾弗森撼动了传统的力量,但在最后一刻倒下了:这对于他个人而言是个悲剧,但在编写NBA历史时,却是个不错的剧本。
2001年那次绝唱之后,他便失去了昙花一现的宰割山河的夺权者气象,在邓肯、鲨鱼们将冠军版图分蛋糕一样充做巨人私藏时,他却每晚与比自己更高更壮的家伙们比拼速度和技巧,生死时速、争分夺秒,然后用一个灵巧的转身晃动或是一个飞龙在天的怒扣令球迷激动得扔掉爆米花放声怒吼。
然而,世界恰又是势利现实的。刚则易折,中庸才能长存。艾弗森孤绝锐窄如剑,于是未等老去,便开始经历寒霜。专家们知道如何批评那些没得到冠军的球队和人。在艾弗森拿到得分王和常规赛MVP时,他会被赞为历史上最矮的得分王、历史上最可怕的切入机器。而在他失败的时刻,人们开始评论他自私、独断、防守薄弱、无法与队友和睦相处。媒体跟踪着他的那些小道新闻,和妻子的争执,和母亲一起身上缀满珠宝首饰的暴发户气焰,中学时在保龄球馆卷入纷争被判入狱,等等。
这是这个时代的无奈,成王败寇的惯例。
人们似乎不能理解一个1975年出生于贫民区的少年灵魂。贫穷的出身使他和他的母亲迫不及待地需要煊赫财富,被生父遗弃又目睹养父入狱的他对世界充满了警惕和愤懑。在以胜负论英雄的时代,人们逐渐对他日复一日的带伤强行切入,以用183公分身高和74公斤的体重对抗那些远远比他庞大的身躯的壮举感到审美疲劳。最后,2006年,艾弗森31岁,被费城和势利的世界消磨尽了耐心,去到了丹佛,再去到了底特律。从那里一路滑入时光的阴影。
他个子很小,但却坚硬绝伦。在巅峰时期,他像个永动机一样奔驰不休,穿过无数掩护和铁肘一如鹿穿越森林。他可以这样奔跑48分钟,全身上下伤痕罗列却仿佛没有痛觉。他得分时就像在玩电子游戏,视对手如无物。
他充满活力,全身电光四射。他可以一个人承担起一支球队、一个城市的期望。他可以随意决定用得分还是分球来解决对手。他不可预测,无法防范,而且使你永生难忘。他可以用一个动作使球馆蒸腾。
他只喜欢球迷。他在记者面前会羞涩得像个孩子。他很诚实,不懂得撒谎和矫饰。他在家、街头、球馆与摄像机前都是一个样子。他和高中同学们招摇过市。他是一个家庭第一的人。他从没让名声和钱改变他。
但是,他始终忠实于自己。忠实于街区与母亲,忠实于那些直白的精神。
“我是个巨人,你们都是侏儒。”
“我们去和他妈的世界干一架吧。”
他用简单的方式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世界曾经惶恐不安:这个违背篮球金科玉律的天才是哪儿出来的?这个雷霆般的天才为什么可以逆着天意走得那么高那么远?在传统与自由之间,产生了不可和解的仇恨。2010年,仇恨走到了尽头。庸人的胜利。多数人的慰藉。上帝同意了这种讽刺,让一个喜好自由和简单的天才,陷落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但是,即便在人生最低潮的时刻,他依然试图证明他那永远不会枯竭的热情。签约灰熊当天,他做了如下宣言:
“这一年对我来说很私人。这是我的又一个新秀赛季。我看电视、读报纸、听人们说我如何失败,诸如此类。很痛苦,但我看到了一切。他们想为我盖棺定论。”
“我会证明,他们是错的。”
自从高中在迈克·伯利手下作战、大学时为乔治城鏖战、1996年12月与乔丹对决、1997年4月的连续40分、1999年的得分王、“蝴蝶与秃鹫”、2000年的无私、2001年的常规赛MVP、全明星赛逆转、东部季后赛、2001年总决赛第一场击败湖人,一路走来,他不断在创造着这样那样的奇迹,证明“那些早早认定的人,他们是错的。”直到34岁,直到人生的最低谷,直到全世界都觉得他无从反弹了,他还是不肯认输。他还是做出了那样大胆的宣言,仿佛完全意识不到,人们会在他失败后用这些作为口实来攻击他。
也许他已命中注定,要做一个悲剧英雄。
或者,用另一种方式来思考。当他在费城披着黑白两色的鲜明战衣奔跑时,他是悲剧英雄。当他去到丹佛和底特律时,他却不伦不类了。性格即命运。他命中注定是永远做不了主角中神通的边陲游侠。孤高绝艺、信手拈来,铁蹄狂飙,不知悔改。他身披费城3号的那些故事,那些年轻而真实的面目,也许不如在丹佛或活塞时那么成熟老到,但却是最为明晰而迷人的形象,所以命中注定他最后还得回到费城,落叶归根。虽然那些辉煌已成往事,但他的身影横亘在NBA的历史上,再苛刻的历史学家也无法将他抹去,因为他与世界为敌的身影过于高大以至于无法忽略。阿伦·艾弗森在篮球史中的形象便是如此:
永远年轻,永远让人热泪盈眶。
你无法用事件解释一个人。阿伦·艾佛森自1975年以来的39年人生是一个浑然的整体,一个漫长的故事。乔治城大学的闪电、费城的孤胆游侠、3号的神话、NBA史上最矮的得分王、嘻哈文化之王、那个愿意终老丹佛的掘金3号、那个以350万年薪签约孟菲斯的老将、那个落叶归根回到费城的费城之子、那个在1997年以垄沟头出现而2009年又剃平头发的弗吉尼亚青年,一个被世界误解、苛求、责备、赞叹、敬畏的人,一个奇妙的混合体。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比他在场上疾风穿行更精彩的,那就是迄今为止他39年的命运故事——所有人的命运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而他尤其如此。
张佳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