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3.9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9.4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80.3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9.4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7.2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102.4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5.8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42.7
|
編輯推薦: |
日本最受欢迎的心理学通俗读物
为你揭开邪恶心灵的神秘面纱
|
內容簡介: |
做出犯罪行为不一定需要巨大的冤屈,也不一定需要合理的理由,很多犯罪就是很愚蠢的。
在罪犯的内心世界中,缠绕着许多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的欲望、纠葛、冲动。犯下罪行的人绝大部分属于“无预谋”犯罪,甚至是“无动机”犯罪,这本书就是用最通俗的方法为读者揭开潜藏在犯罪行为背后的“心魔”。
希望本书能成为帮助读者理解他人的工具。
|
關於作者: |
心理之谜研究会
由心理学、精神医学、心理咨询等领域的爱好者组成的团体。成员们每天都在仔细观察人类这一小宇宙的核心——“心”和“脑”的活动,努力揭示深藏不露的本心、性格、性质、人格等谜团和不可思议的现象。他们能够看穿人心的优秀洞察力和分析力备受瞩目。著有《超实用的人际关心心理学》、《超有趣的犯罪心理学》、《一眼看穿人心的心理学》等。
|
目錄:
|
第1章 最终“使人陷入狂暴”的心魔到底是什么?
“那只是一时的冲动……”“我为什么要那么做……”恐怕这些是连你自己都无法说明的犯罪动机。
当时,在这些人的内心深处到底发生了什么?
或许,他们真的没有邪念?
而我们自己犯罪的可能性有多大?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近连自己都从未察觉和知晓的“心魔”吧。
平日正派的人为何会选择犯罪? 人格面具
诚实的孩子为何会去行窃? 初次犯罪
无论被捕几次,却仍无法停止行窃,这是为何? 被贴标签
如同着魔般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心理是? 本我
“偷窥狂”容易变为“强奸犯”?! 偷窥
为何男人会对“魔女”痴迷不已? 女性意象
第2章 罪犯与我们的区别界限在于……
犯下罪行的人是特殊的人类吗?
他们和我们到底有什么不同?无法抑制自我的是性格、人格,还是一时的冲动?或者是与生俱来的某种特质?
罪犯“共通”的性格是什么?
一头隐藏颇深且濒临失控的怪物形象正渐渐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罪犯是特殊的人类吗?天生罪犯论
罪犯是天性,还是环境造成的呢? 天资论 环境论
罪犯共同的性格是? 缺乏意志
“自卑感”产生犯罪,这是真的吗? 补偿
“跟踪狂”是怎样的人? 人格障碍
为何会出现重复犯罪的现象? 惯犯的性格
为何“小偷”只会行窃呢? 纯粹盗窃犯
无法停止“纵火”的心理是? 异常性癖
为何穿上“制服”后,人就变得冷酷无比呢? 去个性化
为何无法反抗独裁者? 绝对服从心理
人为何会加入到集体暴行中? 大众心理
“扒手”为何容易变为惯犯? 古典犯罪
第3章 产生犯罪的出乎意料的条件
犯罪到底是什么?为何会产生犯罪?
其实,犯下罪行的是人类。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隐藏在罪犯背后的种种条件。
引起特殊犯罪的时代、社会、地域、流行以及第三方带来的影响。
让我们聚焦使人类走向邪恶的原因。
为何会产生犯罪? 失范理论
为何会有犯人特意发表犯罪声明? 剧场型犯罪
为何相似的犯罪成为一种“流行”? 连锁反应式犯罪
“犯罪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这是真的吗? 蛇蝎美人
容易滋生犯罪的地区,是怎样的地方呢? 犯罪都市
在他人求助时,为何会无动于衷? 救助行为
第4章 杀机与杀人的深层心理
无论是谁,总有对他人感到“愤怒不已”的时候。但是,都应该不至于想要“杀死对方”吧。
就算有这种想法,也应该不会付诸行动。但是,总有人会跨过这条底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就让我们来探索如何失去自我、逐步变得复杂难测的心理构造吧。
达到杀人程度的“仇恨”的真面目是? 依存
为何会一怒之下杀人?丧失理智
隐藏于“泄愤杀人”深处的心理是? 投射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是道德的吗?过度报复
失去“犯罪记忆”,是真的吗? 精神性视野狭窄
为何犯罪过后仍能若无其事? 压抑
“虐待动物”真是危险的征兆吗? 同化
第5章 导致家庭崩溃的扭曲爱憎
虐待幼童、夫妻家庭暴力……有人会对本应深爱的家人下手。
另一方面,曾是优等生的孩子忽然变为不良少年。他们的内心世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或者原本就存在某些问题吗?让我们对不安定的爱憎平衡与区分黑白的模糊界限进行深度的思考。
为何丈夫会对妻子使用暴力? 结合妄想
为何要杀害本应深爱着的妻子? 犯罪动机的双重登录
为何要虐待可爱的孩子?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
一位“慈父”,为何杀害自己的儿子? 同化
儿子对父亲抱有杀意的理由是? 俄狄浦斯情结
为何“好儿子”“好女儿”会杀害自己的母亲? 坏妈妈
“优等生”突然变“坏”的理由是? 对恶的免疫
“优等生变坏”的内心深处是? 漂流论
不良少年如何沦为“真正的罪犯”?标签理论
不良少年为何喜欢“集体行动”? 集体暴力
为何“受欺负的孩子”不愿开口说话? 投射
“自闭”青年为何有时会突然爆发? 依存性攻击
第6章 欺骗及受骗的心理
面对“怀有恶意的伪善”,我们为何会轻易地受骗上当?
另一方面,虽然感觉可疑,可最终仍然落入陷阱。这又是为什么?
若无其事撒谎的人、对此信以为真的人、掉入陷阱的人。
让我们来揭开那些横行社会的“骗子”的微妙心理。
为何会有人“在撒谎时能够面不改色”? 防卫机制
令受骗人深信不疑的骗术 幻想谎言症
为何在骗子中“演员”居多? 表演性人格障碍
为何婚姻诈骗犯能够屡屡得手? 感情迁移
为何人们不愿承认自己曾受过骗? 否定
为何人们会被邪教组织欺骗? 安慰剂效应
即使预言落空,信者也不愿离开的理由是? 认知失调
心理之谜研究会
结语
犯罪侦查心理学
犯罪心理画像是什么?
对连环杀手实施犯罪心理画像
目击者的证词究竟有多少可信度?
警方在调查中与嫌犯的心理博弈
如何使用多种波动描记器?
|
內容試閱:
|
平日正派的人为何会选择犯罪?
人格面具
你在生活中也有一副假面具
平日里作风正派的警察酒后施暴、诚实善良的教师对网友伸出魔爪、时尚典雅的贵夫人居然在超市行窃、刚正无私的法官突陷召妓丑闻……
上述的“平日”一词,是在社会精英们犯罪时所用的习惯性前缀。
似乎加上这一前缀后,更能体现出意外感。
但就心理学角度而言,“平日”的使用方法存在明显的错误。“平日”是指平常、平时之意,也就是人最自然的状态。
既然如此,那么“平日”所指的并非是教师、警察、贵夫人这样让人敬仰的职业和称呼,而是指作为普通人的他们本该有的状态。
与弗洛伊德齐名的瑞士精神分析大师荣格指出,无论是谁,只要为了在社会生存,都需要具备表象人格。他将这一人格称为“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一词取自古希腊戏剧演员所戴的面具。
广告人、超市店长、销售小姐都有各自的人格面具,他们都戴着专属于自己的面具在广告中、超市里或卖场生存。
而在私下里他们并不需要这副面具。
广告人酒后大闹也好,超市店长在路边打架也罢,又或是销售小姐在外偷情,只要不演变成刑事案件一般都不会影响到社会秩序。
但社会上也有需要永远戴着面具的职业。比如教师,就必须遵从师德;作为警察,言谈举止就需要正直无畏。
这里的“举止”并不仅仅指完成教师和警察的工作这么简单,他们还必须具备扮演这类职业所需要的“人格”──诚实。
无论“平日”里的自我是爱耍酒疯也好,变态狂也罢,他们都必须一直戴着善良教师、正派警察的面具。
当然,真实的自我和戴着人格面具的自我之间的差别越大,累积下来的压力也就越大。而他们之所以会犯罪,其原因就是承受不了这个压力而最终爆发。
因此,关于“平日正派的警察醉酒后引起暴力事件”的措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平日里就爱耍酒疯的警察,烂醉之后摘下伪善的面具最终施暴”。而“平日时尚典雅的贵夫人在超市行窃”则应该改为“一直忍受重压的贵夫人为缓解压力,顺理成章地实施盗窃”。
人们为了生存,确实需要伪装自己。
吉田兼好在《徒然草》中写道:“模仿狂人行事,于大道飞驰而过,即狂人也……心存虚伪而学贤明,可谓贤明也。”
就像只有傻瓜才会模仿傻瓜一样,若希望变得贤明,即使心存虚伪也无妨,只须做出贤明的举动即可。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后来两人因学术观点不同而分道扬镳。与弗洛伊德相比,其心理学理论带有强烈的宗教和哲学色彩,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诚实的孩子为何会去行窃?
初次犯罪
谁都会有的由不安引起的悲剧
某新闻中曾播放过关于少年行窃的专辑。其中提到,在当今的年轻人中,有40%的人在高中毕业前都有过偷窃经历。
还有些人会在网络上公然述说自己的行窃经验,甚至对自己的真实形象不做任何的遮挡或变声处理。
“一般常偷CD,都得手过5次了。把CD放到容易下手的位置就好了,哈!真的很简单。负罪感?不会有吧,大家都这么干啊。你不觉得明明可以免费拿走却还要花钱去买是件很愚蠢的事吗?”
时代变迁过快,以前的少年行窃,多半是为了体验类似忍者偷手卷、间谍偷机密文件一样戏剧化的刺激感。而刚才的那段话,却呈现出这样的意味:现在的年轻人似乎已将偷盗当成了极其平常的事情。
而这样的媒体报道反而会引诱剩下的60%没有过偷窃经历的未成年人去尝试行窃。
在这里,有以下三个阶段的心理在起作用:
①自己是否太过认真?
②自己是否已经落伍了?
③自己是否和他人不同?
例如,深受女高中生喜爱甚至痴迷的泡泡袜,其实也是在上述心路历程影响了大多数学生之后,从而红遍全国。
成年人一般有这样的思维趋势:既然不想落伍,那就干脆引领时尚,与众不同。但事实并非如此。
现在的高中生非常害怕“自己落伍”或“和别人不同”。从这一心理出发,行窃可以说是非常流行的“少年文化”。
即便如此,也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带着“今天一定要尝试”的心理入店行窃。行窃等首次犯罪(初次犯罪)的诱因,更多只是偶发性的冲动而已。
在这一诱因中,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①在学校或家里遇到不开心的事,导致情绪不稳。
②在便利店或书店时,发现店员正呆呆地望着别的方向。
③从商店的电视新闻中听到了“哈!真的很简单”“大家都这么做”之类的“煽动性”词句。
当上述三大要素聚齐时,他们就会将贼手伸向自己喜爱的物品,并飞快地放入书包。
一旦被店员发现就会被带到派出所,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这么做”时,自己却还浑然不知所以然。这既不是有计划的犯罪,所盗之物也不及爱不释手的程度,更不是因为缺钱,或者是为了体验刺激之类的……
他们只会低声说:“为什么要偷,我也不知道。”或者干脆就选择沉默吧。
这类犯罪一般习惯称为“冲动犯罪”,但即使发生了冲动犯罪,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内心深处莫名的不安。
盗窃案件数量与检举率
随着盗窃案件数量的增加,日本在1995年后,举报率却逐年下降。到2002年,盗窃案件数量高达2377488件,创下了战后历史纪录,但自2003年起,这一趋势得到了遏制。2004年的盗窃案件数量下降至1981574件,检举率上升至22.6%。(日本2005年版《犯罪白皮书》)
无论被捕几次,却仍无法停止
行窃,这是为何?
被贴标签
无法停止作案的深层心理
最近,超市内出现了专业“扒手克星”,这使得那些曾经横行霸道的“超市杀手”已无法像过去那样从容作案。
但这并不代表超市的盗窃案件会减少。因为这些“超市杀手”即使多次被捕,还是会重操旧业。更令人吃惊的是,有人居然在同一家超市被捕达3次之多。
某位专业反扒手指出,最近老年盗窃犯正逐渐增多。惯犯中正是以这些老年“超市杀手”为主。
当某个老婆婆第二次被带入派出所后,还会不断抽泣着说道“请原谅我”。可是,当“扒手克星”从下方观察她的脸部后,发现她根本没有落泪。“老奶奶,你可没掉眼泪哟。”即便如此,对方还是会继续假装忏悔着哭泣。
反省必须建立在具有羞耻心的基础上。像这种假装哭泣的人,又怎么可能自我反省?
既然无法让对方反省,那么“扒手克星”们也就束手无策了,只好在对方再次作案时求助于警方处理。但由于涉案金额在100~2000日元,警察也无法处罚她,只能做做笔录了事。虽然我们的监控设施日趋完善,但这种姑息的处罚方式反而助长了惯犯的气焰。
以老年惯犯为例,基本上都已经达到“厚颜无耻”的地步了。对被捕甚至警方盘问也已经毫不在意了,可以说真的是别无惩治之法。
另一方面,少年惯犯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多愁善感的他们在被捕时,会承受巨大的打击。
换言之,被捕后,他们会非常害怕被贴上“有前科”的标签,并对此深感绝望,而这种绝望将最终促使他们踏入犯罪的深渊。
正如上文所述,现在的少年犯罪并不只是个别现象。在行窃少年中,竟然还有不少优等生和体育特长生,而这一批人本应远离犯罪才对。
这类少年在被发现一次后,容易陷入“我已是‘有前科的人’”的自虐心理,并沦为彻彻底底的不良少年。
如果店员、“扒手克星”、警察都过度追究的话,那这样恐怖的盘问和让人难过的标签更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使他们误入歧途。
当然这其中也有少年和毫无羞耻感的老人一样,早已失去了感觉。对于这类少年,如果不严加管教他们就会更加肆意妄为,最终沦为惯犯。
因此,眼下看似无法完全消除的盗窃案件,其实有一个有效的方法。
东京都千代田区通过罚款来解决公共场所的吸烟问题非常有效。
那么,将盗窃行为也列入罚款范围内如何?国会其实也探讨过相关法案。在此,希望能出台以下法律规定:“如果犯有盗窃罪,必须向商家赔偿被盗商品价值的双倍金额。”
虽然盗窃能有机会免费得到物品,但是一旦被发现则需要赔偿所盗窃物品的两倍金额,这也许会使伺机行窃之人心生犹豫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