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HK$
1097.6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HK$
55.8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HK$
54.9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201.6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1.《我们·素直》,陈坤跨界操刀担任MOOK出品人的系列第二本。
2.《我们·素直》延续身心灵话题,给人带来宁静的力量,继续前行的勇气:也许各自经历不同,但人人背后皆有苦乐,其实我们都一样。
3.《我们·素直》探寻素直精神:那是我们本来拥有却逐渐失去的宝贵特质,是我们无比向往却又担心不合时宜的美好德行。
4.《我们·素直》:诗人周梦蝶纪念专题;对话歌手黄耀明、演员袁泉与《简·爱》;叶蓓首次撰文,直陈生命经历;异国之素直、文艺之素直、电影之素直、音乐之素直、生活之素直……全面阐述这个弥足珍贵的词汇。
5. 国际大开本,精美四色图文印刷,给人带来最具视觉享受的阅读美感。
|
內容簡介: |
“素直”,源自日语词汇,意指一个人柔顺、坦白、心地诚恳。
“素直的心”是不受束缚的心,在持这种心态的人看来,万事万物、芸芸众生,世界皆同。
《我们·素直》读取素直精神:对话诗人周梦蝶(2014年5月1日仙逝)、歌手黄耀明、演员袁泉;知名歌手叶蓓坦陈生命经历;探讨素直精神,解析日本、德国和不丹三个国家和民族性格中的“异国之素”;亦有对文艺片纪录片导演、民谣歌手、独立摄影师等各种故事和人物的真实记录。
他们之中,有人一生苦寒,却在诗歌的世界里活得多情绚烂;有人疯魔于戏剧舞台,却在台下清冷耿直;有人从事公务之职,却独恋村野之闲寂;有人在金融领域踌躇多年,终于完成跳跃变为独立摄影师;有人在森林之中自救自省,有人在电影之中本心流露;有人在德国顿悟,有人在日本得到启示,还有人在不丹受到触动……
人活一世,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心无所恃,保持素直。
|
關於作者: |
"阿鹏叔,桒惪SOUND创办人,自由职业者。br
鲍尔吉·原野,蒙古人,作家。出版《原野文库》等著作48部。br
黄鹭,水瓶座,自由摄影师,网名细腿大羽。不完美主义者,想做好玩儿有意义的事儿。br
雷武铃,诗人。著有诗集《地方》、《短诗与抒情》。br
李雯文,日本京都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旅行社老板,基督徒,身在古都,心怀世界。br
陆苏,1970 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于诗歌、散文。br
shanshan,LostFound“失物招领”创始人、主理人之一。br
沈奇岚,专栏作家、艺术评论人。br
谈笑静,笔名扎西拉姆多多,《我们》MOOK 主编,《当你途经我的盛放》、《喃喃》作者。br
唐颖,女,80 后,做过女主播,配过动画片,拍过纪录片,标准精分天蝎座,认为人生的意义和意思一样重要。br
小庄,自然属性:智人种,具线粒体遗传功能。社会属性:科学松鼠会元老级成员+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现科技图书出版人+前媒体人+前非著名乐评人。br
向明,本名董平,蓝星诗社同人。曾任《蓝星诗刊》主编、《中华日报》编辑、《台湾诗学季刊》社长。br
叶蓓,著名歌手,1996年签约于“麦田音乐”。br
曾进丰,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职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副教授。br
紫鹃,台湾女作家,《乾坤诗刊》现代诗主编,特约专栏作家。br
张莉,朝九晚五的小职员,却一直怀着自由飞翔的梦想,每年独自背包旅行,2013 年成为不丹媳妇。br
张跃东,出生于山东。导演或演出、摄影多部剧情片及纪录片作品。br
周晓华,湖北人,生长于新疆,现居北京。br
周裕隆,自由艺术家,摄影师,工作生活于北京。br"
|
目錄:
|
周梦蝶特辑:我的醒,是我更深的梦 7
紫 鹃 与红尘有约的蝴蝶 10
向 明 梦蝶往事 20
曾进丰 负雪孤峰 26
雷武铃 在小城市里做一个诗人 36
周晓华 素直袁泉 素直简.爱 50
小 庄 但求装得其所 58
专题:异国之素 65
李雯文 双面日本 66
张 莉 原味不丹 74
沈奇岚 秩序德国 80
陆 苏 大村.小城 92
周裕隆 看见 明哥在阿才的店 97
shanshan 好物 印记 104
鲍尔吉·原野 面相 黑顶山雀 114
张跃东 有感 黑暗之花 118
唐 颖 光影三部曲 124
叶 蓓 我喜欢我的大妞儿范儿 136
阿鹏叔 三个朋友 140
黄 鹭 亲爱的小孩 150
谈笑静 Wat Tam Wua 166
|
內容試閱:
|
亲爱的小孩(节选)
三十三岁辞职转行,成为现在这样以记录儿童家庭生活为主的摄影师。我总跟人说,转行得正是时候,一点儿不晚。过去十年里,见识过光环下的真实面目,也看到平凡生活中微小但宝贵的闪光品质;经历过最糟糕的状态,也收获了朋友们无私有力的支持;自我的成长也进入了新阶段,有能力和勇气去面对困难,又仍怀有赤子之心不断去探索。于是,我以一种近乎无欲无求的状态,完全享受在工作中,珍惜所有拍摄的缘分,除了完成记录和创作,对我来说,更多的收获是学习、思考和一步步找回自己。
陪伴孩子长大是家长又一次成长的机会,我在还没有成为家长的时候,有幸通过长期接触小朋友,甚至是从出生开始的跟拍,提早经历了这样的成长。我喜欢在镜头后面默默地观察孩子充满好奇、渴望探索、想独立又想在家长那里寻找安全感的动作、表情。他们投入地挖沙,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他们拔腿就跑,一刻不停。他们不高兴就哭,转眼间就笑,前一秒和小伙伴抢吃的,后一秒又一起玩儿玩具。他们特别活在当下,他们悄悄地影响了我的生活,让我越来越可以“简单地开心”,几乎不再有纠结的事情。最最着迷的是拍孩子们早上起床的时候,三岁以下的宝宝,睡饱了早上一醒来就会无来由地笑,那笑仿佛是穿越了宇宙时空的最初、最赤纯的光,一瞬间,我的心就好像被阳光暖暖地照着,充满能量;三岁以上的宝宝,会和妈妈腻一会儿,就是不肯起,这段小时光同样满溢着爱,此刻她们身边的我,心中总是幸福感和安全感暴增。所以,我会很早去客户家,守候孩子们起床的这一刻,受到孩子们的影响,在不需要工作的日子,我起床后不再匆忙去做事情,而是慢慢地浇花,静静地观察植物,跟它们说:“好爱你,哇,你们好棒啊!”发自内心地说,心里美美地说。
拍摄“亲爱的小孩”,也让我有机会观察不同家庭的儿童教育方式,引发了很多思考。这些思考可能还不够成熟,但它们已对我产生积极作用。比如,很多家长在学习“无条件养育”,我观察这些家庭,也读相关的书,想到自己的童年,我们这一代,从小背负着家长或多或少、或直白或隐藏的期许,父母常对孩子进行评判奖惩,孩子总是会去讨好父母,这样教育之下的我们,普遍缺乏自信,不够爱自己。当我明白,那一年我因打碎碗而被父亲当众责骂,并不是小小的我的错误时,我真的流泪了——三十年后的解脱!过去做事,因为知道自己不是特别谨慎的人,常常神经紧张怕出什么问题,其实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甚至大部分都算不上是什么问题。以往弄丢公交卡,我也会责备自己很多天。现在,我怀着“无条件养育”的心情,把自己当孩子,再养育一遍,不以是否获得别人的认可来肯定自己,原谅自己偶尔犯的糊涂,真实又松弛地面对事情,这样去做后,身心感到通透许多。解脱了自己的同时,也释怀了内心对父母的芥蒂,因为明白他们待人处事、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受到当时的社会教育和父母生活经历的影响,一代又一代,我能做的,是对自己的今天负责。
在工作中,我常和家长们交流,特别是妈妈们,现在这一代妈妈们真的很棒、很不容易。在教育思维上,她们认识到上一代的很多方式不可借鉴,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可以拿来用,她们就通过自我成长先来打开自己,同时努力去冲破传统教育的束缚。
每个成人的生活经历都不相同,通过养育孩子而获得的个人成长也各有不同。有的妈妈过去是女强人,什么都要讲效率,做妈妈后她们不得不慢下来,从而体会到慢生活的美;有的妈妈本来很有洁癖,孩子让她们的底线一再降低,最后发现少了对细节的过分关注,人也少了很多焦虑;最多的改变,是妈妈们因为养娃,开始回归厨房,对家庭来说,这真是最大的福利,孩子吃到健康的食品,爸爸感受到更多的家庭温暖,妈妈本人也获得了更大的满足感。长期进入家庭拍摄,我总结出一个规律:幸福指数高的家庭,大部分是
自己在家做饭的。
到家里拍摄的儿童摄影师有很多,我拍摄的明显特点和优势是——最大可能地尊重和还原真实,而且越来越坚定这样的方式,真实最有价值。一个十岁男孩的爸爸看到照片里真实记录下的他对孩子始终板起的脸,开始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下决心要改变。一位一儿一女的全职妈妈,看到照片里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情绪,感动地告诉我:“原本都有些麻木了,现在心里又充满爱了。”另一位一儿一女的非全职妈妈,在拍摄后自省说:“很久没有陪孩子们一整天了,感到他们特别需要陪伴。”还有一次拍摄之后,我和孩子妈妈一起反思,六岁的小姑娘对每一项安排都很抵触,平时也是这样过周末的呀,怎么就闹起了脾气……交流中,这位妈妈通过参与拍摄发现了家里的一些问题,比如和爸爸的沟通,以及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安排孩子的每一天。我也从中吸取教训,当孩子家长问我拍摄要做什么准备时,过去我只说:不用任何准备,过普通的一天,安排稍微丰富一些。现在我会郑重地加上一条:请跟孩子商量和确认一天的安排。并建议家长,抛开拍照的事情,平时有任何安排都要让孩子知道,和孩子有关的事,就需要得到他们的认可。我加上这条之后,有个两岁男孩的妈妈回复说:“我儿子才两岁,有必要吗?”我坚持请她和孩子确认,后来男孩妈妈说:
“跟儿子商量时,他真的认真又愉快。”我想我的坚持是对的……
特别感谢我遇到的很多家庭,他们接受我的拍摄方式,特别是成年人,抛开社会身份、职位地位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在镜头前和孩子相对真实地一起度过一天。拍摄中最棒的时刻,是家长投入地与孩子亲昵、玩耍或战斗,完全忘掉我的存在,我被他们感染着,也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我是按下快门的人。
一次次拍摄也在改变和更新着我的认知。说两个故事吧,我拍过几个双鱼座妈妈,她们普遍很晕乎,没有严格的条条框框,有时的感觉就是“搞不定”……呵呵,起初我心里都会暗暗想,这样也可以吗?事实证明,不仅可以,而且特别棒,有几个我从小宝宝开始连续跟拍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越发明朗大方,而且非常独立。于是我发现,不那么事无巨细地养孩子,时常跟孩子示弱、发嗲,告诉他们,妈妈好累啊,
妈妈也不知道啊,你来帮帮妈妈吧……这样非常好呢!有一个家庭我拍了三次,前面两次孩子爸爸都给我留下了不佳印象,觉得他特别不愿意参与家庭生活,第三次拍摄时,孩子妈妈让爸爸像平时那样跟孩子玩儿,爸爸很勉强地“配合”了一下,后来孩子妈妈说,他平时跟儿子玩得可好了,但他就是不会表达、不懂表现。她的话提醒了我,我们常常只根据自己看到的某一个瞬间去判断一个人,这是非常狭隘局限的,就像经常听人跟我说谁谁家孩子特别淘气,谁谁家孩子特别乖……因为常和孩子们待一整天,我相信这样说的人只是看到了孩子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每个孩子都特别不同,同一个孩子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也完全不
同。所以,不要轻易去评判孩子,同样,也不能这样去评判任何人。
过去,我常常会去追求一种“什么”,快乐也好,某种深刻的情绪也罢,那时我不快乐,也觉得生活不那么顺畅。现在,我没有特别去追求什么,但总有一种平淡喜悦的快乐感,也常觉得有很正面的情绪。2013 年夏天,去西藏阿里转山,我以很慢的步调完成了行走。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就不要急,不和别人比。我走得真的很慢,但我没有停过,我的身心在感受与神山相伴的行走,我和对面来的转山人微笑,打招呼,对视,他们坚定明亮的眼神让我感动到流泪。我完成了我自己的转山,我是队伍里最晚一个到的,但满心喜悦,满满的。转山的第二天,早上四点出发爬坡,快到山顶时,正赶上冈仁波齐的日出,在神山面前,我喜极而泣,泣不成声,与2008 年那次转山不同,这一次清楚感觉到,这是无来由的、单纯的、通透的泪,心里念着:太美了太幸福了,我什么都不求什么都不求。
第一次把近十几年来自己的迷惑、失败、成长和收获,这样真实地写出来,非常的个人,但也一定有同龄人群的共性。虽然我转行时间不算长,两年半,但我常觉得自己已经幸福很久了,那些漫长的、失去自我的日子,已经变成如今珍爱生活的动力和养料,助推我慢慢找到并不断扩充自身核心的能量,不断地成长。
请不要急,更请不要放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