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503.7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12.7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8.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5.7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2.8
|
編輯推薦: |
◆珍贵照片还原战时影像
◆根据目击者证词、战争日记、战斗报告和两国绝密档案编著
◆最恶劣条件下的战斗前线真实写照。
◆一场实力悬殊,却无比强硬的较量。
|
內容簡介: |
1939年到1940年,芬兰和苏联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西方世界习惯称之为“冬季战争”,而前苏联称之为“芬兰战争”或“苏芬战争”。这场战争涉及双方长期的历史矛盾,虽然仅仅持续了105天,但在两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本书作者按照不同的战场和战役时间将内容分成不同的章节,以地面战役为主,以苏、芬两国的视角向读者呈现战争全貌,让世人了解最真实的冬季战争以及普通参战士兵的经历。
|
關於作者: |
胡烨,祖籍湖南,生于广西南宁。爱好军事翻译领域,精通英语、日语和越南语,在国内多家杂志刊载过军事文章,并编译了《武装党卫军第二“帝国”师官方战史》(全5卷),编著了《武当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官方战史》。擅长研究德军和越南、太平洋、欧洲战场,对战史研究有一定的造诣。
|
目錄:
|
地图集
前言
第一章 作战计划和战前准备
第二章 1939年12月:苏军对卡累利阿地峡进攻受挫
第三章 拉多加湖北部战斗
第四章 芬兰北部,拉普兰和北极方向战斗
第五章 突破曼纳海姆防线
第六章 1940年3月:卡累利阿地峡的最后一战
战后余波和谢幕
附录
档案文献
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推翻了沙皇俄国,芬兰首次获得了独立机遇。1917年12月6日,芬兰宣布独立,彻底脱离沙皇俄国。
然而,宣布独立并没有给芬兰带来真正的和平。1918年,芬兰内战爆发。以瑞典和德国支持的白匪军和以苏俄支持的红军之间展开残酷厮杀。最终,战争以芬兰红军的失败和芬兰共产党政军要员出逃苏俄避难而告终。在这场内战中,芬兰白匪军总司令曼纳海姆发表了著名的“拔剑出鞘”的演说,他声称只要苏俄不归还卡累利阿地峡东部地区,芬兰就永远不会收回出鞘的利剑。战争期间,芬兰白匪军的极端右翼势力为了向苏俄施压,逼迫苏俄把卡累利阿地峡东部“交还”给芬兰,于1918年到1920年对卡累利阿地峡东部的苏俄红军组织了几次袭击。然而,卡累利阿地峡东部的当地军民因惧怕芬兰白匪军施暴,在这几次袭击事件中坚定地站在红军一边,反击芬兰白匪军。
1920年,随着芬兰内战的结束,苏俄和芬兰政府在爱沙尼亚第二大城市——塔尔图签署了和平协定。当时,苏俄红军仍在和邓尼金、高尔察克指挥的白匪军作战。为了集中精力应付国内战争,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在和平协定中作出让步,承认芬兰的独立,并划定了有利于芬兰的两国边界。在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卡累利阿地峡方面,两国边界线沿着姐妹河(芬兰方面称之为“界河”)而划。但这么一来,苏联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俄国十月革命圣地的彼得格勒(后改称列宁格勒),距边界只有32公里。出于离苏芬边界太近和战略纵深浅的考虑,列宁在1918年将苏俄的首都从彼得格勒搬到了莫斯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苏芬两国已经建交并划定了边界,但两国的关系还是闹得很僵。意识形态的对立、沙俄时期的统治阴影和芬兰国内强烈的民族主义反俄情绪注定两国关系始终没法好转。
随着苏联恢复了欧洲军事大国的地位,时任苏联领导人的斯大林也开始着手扩大苏联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影响力。苏联领导人照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政府,要求允许苏军驻军三国,在三国境内建立陆海军基地。与此同时,苏联也照会芬兰,提出了类似的要求。此外,苏联还要求租借汉科半岛作为海军基地,苏联领导人甚至还提出重新划定国界,把边界线从姐妹河北移,将包括维堡在内的整个卡累利阿地峡划归苏联。作为补偿,苏联政府愿意割让面积三倍于卡累利阿地峡的领土给芬兰。然而,这种看似公平的领土交换,对芬兰来说却意味着重要的卡累利阿地峡的丧失,这里不仅有完备的国防筑垒地带,还有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为了这个问题,双方曾在莫斯科举行了几轮谈判,但均没有达成协议。最后,在1939年11月初,斯大林和苏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决定采取战争的方式,逼迫芬兰割让卡累利阿。在斯大林的命令下,苏军匆匆开始进行战争准备。政治上,斯大林把流亡在苏联境内的芬兰共产党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傀儡政府,并组建芬兰人民军。与此同时,芬兰陆军也在1939年10月秘密动员预备役人员,展开一连串演习,并在主要防御地带展开了兵力。
1939年11月26日,苏联制造了马伊尼拉村事件。他们声称芬军炮兵对苏联边界小村马伊尼拉进行炮火袭击,炸死了七名红军战士。芬兰方面驳斥了苏联所有的指控,并要求国际社会介入调查以正视听,但被苏联政府拒绝。不仅如此,苏联方面还大造舆论声势,号召苏联红军一劳永逸地剪除“屡造麻烦”的邻国政权,并宣称红军的到来会向芬兰国内被压迫的劳苦民众伸出援手,还芬兰民主和自由。
1939年11月30日,苏联不宣而战。苏联空军对芬兰境内,包括首都赫尔辛基在内的的多个目标进行了轰炸,接着苏联红军跨过苏芬边界,苏芬战争正式爆发。战争伊始,全世界都认为这场战争顶多持续两个星期,并将以红旗高高飘扬在赫尔辛基的总统府官邸而结束。但战争的进程却让所有观察家大跌眼镜。全世界都以敬畏的眼光见证了芬兰战士为了捍卫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一度击败并阻挡了苏联红军。有关战争的具体进程将在随后的章节予以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