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HK$
1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81.4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HK$
81.4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HK$
87.8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705.6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HK$
76.7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HK$
80.2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HK$
94.4
|
內容簡介: |
动荡民国,英雄辈出,军阀翻云覆雨,政客朝秦暮楚,土匪占山为王,帮会大行其肆……加上新旧文化冲突,中外思想碰撞,破坏与建设并行,规划与解构同有,旧权威被颠覆,新偶像又产生,谁都有机会开宗立派,人人都被卷入到"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在这混乱的年代里,偏偏出现了一批特立独行的人,犹如暗黑苍穹里的群星,努力使自己不被淹没,固执地为世人指引着方向。胡适、陈独秀等人顶住压力做出尝试,徐志摩、闻一多另开新风,让白话诗一度辉煌;蔡元培、梅贻琦等教育大师致力于兼容并包、有教无类的教育改革,真正让出身寒门的学子们理解了"人之生来平等"的含义;陈寅恪、吴宓等学贯中西的大师,坚持苦读精进,引来西学方法整理国故,以延续五千年文明之传承……
如胡适、蔡元培、陈寅恪这种才能优秀、品格高尚的人物,在中华历史上有个词,叫做"士"。始之春秋,终于近代,"士"一般特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他们重品行风骨、学识才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无论顺境逆境,均保持着独立的人格,
在温和而平庸的年代里,我们再次回望民国,正因为有这么一群人,才让冰冷的历史,还能泛出几分暖意,让痛苦而绝望的年代里平生几许希望。
|
關於作者: |
吴松林(1964-),男,满族,镶黄旗,黑龙江省望奎人,博士、教授,东北大学研究生导师、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语言学院院长、中国对外翻译实践基地主任,国家翻译界泰斗许渊冲先生关门弟子。公开出版主编、编著、编译的学术图书60部,出版外语语种含英语、法语、意大利语。主持省部级及以上项目5项。学术方向:典籍翻译。目前的亮点工作:组织承担国家"十二o五"《二十四史》(238部)整体英译工程。
|
目錄:
|
前言
第一卷 思想
梁启超: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梁漱溟: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
马寅初:中国人口学第一人
熊十力: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
金岳霖:中国哲学界第一人
傅斯年: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
蒋百里:中国是有办法的
第二卷 国学
辜鸿铭: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
王国维:人生只似风前絮
刘文典:养生未羡嵇中散 疾恶真推祢正平
钱穆:故国文化的代表者和监护人
赵元任:文艺复兴式的智者
陈寅恪: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章太炎:民国之狂士
第三卷 文学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胡适: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俞平伯:到了地老天荒,赤条条的我,何苍茫?
朱自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第四卷 教育
蔡元培: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蒋梦麟:被刻意忽视了的北大校长
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
吴宓:真学识、真性情的希腊悲剧英雄
闻一多: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
內容試閱:
|
闻一多: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浮光掠影:
闻一多像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湖北黄冈浠水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国学大师、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毕业于清华大学,1922年赴美学习美术、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期间写下了著名的《七子之歌》等,并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先后在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执教。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并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抗战爆发后随校迁往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抗战胜利后,闻一多坚持反蒋介石政权内战独裁,遭到特务警告。1946年7月11日,著名社会教育家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当即通电全国,控诉反动派的罪行。7月15日,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他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当天下午遭伏击,中弹身亡。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我的自述:
我爱中国固因它是我的祖国,而尤因它是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
诗人与斗士
闻一多是诗人,其诗发展了屈原、杜甫、辛弃疾等人爱国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及社会批判的性质。他的代表作《红烛》《死水》《七子之歌》等,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迄今传唱不衰;他又是学者,提出了一套创造新格律诗的理论,主张新诗应具有"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为世界诗界称道;他还是国学大师,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多年研磨,自成一派,其《古典新义》被郭沫若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学过美术,精通篆刻,困顿时以此养家,羡煞同仁;他最为人钦佩的却是其胆识,一生追求民主自由,凛然面对敌人的冷枪!
本质是书生
闻一多少年才俊,刚13岁就考入清华留美学堂,当时该学堂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创建。别以为洋人多么好心,美国佬这样做也是为了培养坚定的亲美派。有趣的是,正常情况8年就毕业了,要么考上公费留洋继续深造,要么自谋生路,但闻一多因英文跟不上而留了一级,后又因闹学潮再留一级,前后一共10年。1922年,他考上美术公费生,按规矩应该学满五年,起码弄个本硕连读。可他待了不到三年就回来了,原因是觉得受气。
虽然没拿到绘画文凭,闻一多却学到了过硬的诗歌本事。他诗从意象派诗人佛莱契和桑德堡,"情绪激昂,浓墨重彩,以画为诗",写下《七子之歌》气势恢宏,语言狂放。第一本诗集《红烛》凝练苍劲,更是轰动国内诗坛。当时有人评价他的诗"犹如重彩的油画,想象大胆、比喻新奇,变幻的情调、和谐的音节、整饬的诗句,使他的诗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品。"
1925年,闻一多归国,先后受邀到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国立吴淞政治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执教。1928年,其代表作《死水》出版,更是风靡一时,新月派胡适、徐志摩等诗人邀其入盟,气势大涨--当时以胡适为首的"京派"与以鲁迅为首的"海派"正论战,京派注重唯美和艺术,海派强调战斗和磨砺。是年,闻一多被聘为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长。在武大期间,他潜心研究中国古诗,他从唐诗开始,继而上溯,由汉魏六朝诗到《楚辞》《诗经》,由《庄子》而《周易》,由古代神话而史前文学,对古文字学、音韵学、民俗学下了惊人的功夫,其涉猎之广,研究之深,成果之丰,让郭沫若叹为"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可武大国学派觉得闻一多并无师从,走的是野路子,对其出任文学院院长颇为不满。闻书生意气,辞职赴山东,出任青岛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长、中文系主任。
1932年,闻一多厌烦于校内人事倾轧,到母校清华执教。在青岛大学,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得了一位好弟子--诗人臧克家。
臧克家报考青岛大学,国文试卷出了两道题:一、你为什么报考青岛大学,二、作一篇杂感。两题任一个。臧两道题都做了,杂感只有三句:"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无底的苦海。"数学不懂,交了白卷。
一个月以后,他意外收到通知书。注册报到时,某老师告诉他:"你的国文卷子得了九十八分,头一名!闻一多先生看卷子极严格,五分十分的很多,得个六十分就不容易了。"臧心想,数学吃鸭蛋还被录取,一定是我那三句杂感打动了闻先生的心!
臧克家最初报考的是英文系,后想转读中文,于是就去找系主任闻一多先生自报姓名。闻从写字台上仰起脸看他一眼,说:"是你啊,好,来吧。"从此,臧克家成为闻一多门下"学徒",臧日夜苦吟,一有所得就便跑去向闻请教,闻总是拿起"红锡包"香烟,二人一边吸烟喝茶,一边谈诗。闻离开青岛的时候,写信给臧克家:"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
闻一多执教二十多年,门人弟子无数。许多人都记得他上课的两大癖好:一是将早上的课调到下午黄昏时候上,认为这样有气氛,容易讲得精彩。二是要先抽烟。他往往抱着一大沓自己写的稿本,昂首阔步走进课堂,学生起立致敬坐下后,他也在讲台上坐下,然后慢慢掏出一包烟,打开来,对着学生笑一笑,绅士般地问:"哪位吸?"学生一阵笑,当然没人吸。他点上一支,吐口烟圈,用舒缓的声腔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
闻一多与妻子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开设了"神话""诗经""楚辞""唐诗"等近10门课,都很受欢迎。他天性浪漫,课上到淋漓之时就拿烟给学生,大家一起吞云吐雾。
汪曾祺对闻一多教的古代神话课印象很深,他说闻讲这门课"图文并茂",他精于美工,用整张的毛边纸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摁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不单是联大中文系、文学院的学生争着听这门课,就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学生也赶来听。当时工学院与文学院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听闻先生讲课,工学院的学生要穿越整整一座昆明城,但是他们也觉得值。"
闻一多讲《诗经·采薇》时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千古名句,写出士兵战时的痛苦,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还摸着抗战开始时留下的胡子,无限感慨。
讲《楚辞》更有趣,闻一多往往等天黑下来,在教室之外点个香炉,拿个烟斗,然后开始念《楚辞》的名句。《楚辞》很复杂,但句子很优雅。每逢讲一些悲痛的词句时,他总能朗诵得特别感人,因为他每次讲课都有新的内容,所以很多人赶着来旁听,尽管没学分。
也有人认为,闻一多讲得最好的是唐诗。汪曾祺不止一次说,能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现世无第二人。因为闻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且对西方美术也十分了解,因此能够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他讲晚唐诗人时,把晚唐诗与西方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还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法,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闻一多特别欣赏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他曾把这首诗评价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有浓厚的唯美倾向,却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何兆武先生认为:"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到终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
爱国热忱
年轻时的闻一多对政治并不感兴趣,却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他就读的清华是庚款学校,按美国方式办学,让学生们总有些国耻的意味。离开清华赴美留学之前,他发表了《美国化的清华》,批评相当尖刻:"清华不应该美国化,因为所谓美国文化者实不值得我们去领受!"
清华规定官费生必须留学五年,闻一多仅仅三年就回国了,他觉得"跑到这半球来,除了为中国多加一名留学生,实在得不着什么好处,中国也得不着什么好处。"他最后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但没有得到学位。1925年5月,他告别了美国,以后再没有去过。
在美期间,某次留美清华学生聚会,闻一多问潘光旦:"世界上什么样的民族最优秀?"潘说,世界上受压迫多、境遇困难的民族,如中国人、犹太人,是最聪明的。闻一多说:"那就好!要是你研究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应当淘汰灭亡,我就打死你!"
抗战爆发后,教育部次长顾毓琇邀请闻一多参加正在组建的战时教育问题研究委员会。妻子高孝贞希望丈夫能接受,闻认为这是做官,不符合自己的兴趣,断然谢绝。1938年,他与学生们一路跋山涉水步行3500华里退往大后方,采集民谣、民歌,创作出许多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风景画。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闻一多是"新月派"诗人,曾骂过鲁迅,但在爱国热情上,他又十分钦佩鲁迅。1944年,昆明文艺界举行纪念鲁迅逝世八周年晚会,闻不仅不避嫌疑来参加,还发表了坦诚的演说。他先向鲁迅的画像深鞠一躬,然后说:"鲁迅对!他以前骂我们清高,是对的;他骂我们是京派,当时我们在北京享福,他在吃苦,他是对的……当时我们如果都有鲁迅那种骨头,哪怕只有一点,中国也不至于这样!骂过鲁迅或者看不起鲁迅的人,应该好好想想,我们自命清高,实际上是做了帮闲帮凶,如今把国家弄到这步田地,实在感到痛心!……时间越久,越觉得鲁迅伟大。今天我代表自英美回国的大学教授,至少我个人,向鲁迅先生深深地忏悔!"
1945年,闻一多担任了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当时,联大教授闻一多、曾昭抡、吴晗、罗隆基、潘光旦都已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倾向共产党,有人把闻一多叫闻一多夫,把吴晗叫吴晗诺夫,把罗隆基叫罗隆斯基。对于闻一多的转变,朋友们不理解。闻说,国民党无耻,甘愿做共产党的尾巴。
不久,西南联大开始分批北上,为了工作需要,闻一多留在了昆明。美国加州大学发来邀请信,聘请他为客座教授,可带家眷一起去,但闻再三考虑,认为"在这个苦难的时候不能离开我的祖国,昆明还有工作要做。"试想如果当时他去了美国,就不会在昆明罹难了。
这年12月1日,国民党特务制造了镇压进步学生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满怀悲愤,撰文抨击黑暗,呼唤民主,亲自为死难烈士出殡。他同广大进步学生一起,组织了众多的争自由、反独裁、反内战的活动,起草和修改了大量的杂文、宣言、通电、抗议书等文稿,言辞激烈,旗帜鲜明,因而被国民党特务列入暗杀黑名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