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HK$
115.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7.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1.8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HK$
112.7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3.9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9.7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1.8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102.4
|
編輯推薦: |
作者撰写《初唐诗》的初衷是为盛唐诗的研究铺设背景,但是我却发现,初唐诗比绝大多数诗歌都更适合于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研究。孤立地阅读,许多初唐诗歌似乎枯燥乏味,生气索然,但是,当我们在它们自已时代的背景下倾听它们,就会发现他们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活力,从公主宴会上洋洋得意地呈献的包含完美对句的一首诗,到陈子昂的大胆论辩。在阅读作品时补上这个背景,既需要学识,也需要一种想像的行动,一种“它在当时应该是什么样”的强烈感觉。当我们确实在阅读中补充了这样的背景,初唐诗就不再仅仅是盛唐的注脚,而呈现出了自己特殊的美。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宇文所安的成名作,1977年初版以来便在汉学界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影响很大,至今仍是一本独树一帜的断代文学史。作者率先将初唐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并开掘了此后唐诗研究的一个方向,而其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启发良多。
作者从文学史的角度,系统性地处理了从南朝宫廷诗到盛唐诗之间近百年(618年-约713年)的初唐诗歌,它的历史定位,它的经验、规律与轨迹。从初唐四杰、陈子昂到沈佺期、宋之问;从宫廷诗的惯例到律诗、古体诗的逐步成熟;从时代氛围、宫廷政治到文化生活对诗歌写作的影响,作者一一细梳了夹处于强大的宫廷诗传统和潮流下的初唐诗人们如何既利用、完善又对立与突破既有的诗歌规范,从而缓慢地向盛唐诗过渡与迈进。
|
關於作者: |
宇文所安,为唐诗而生的美国人
宇文所安,美国著名汉学家。1947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他从小就对诗歌感兴趣,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宇文所安第一次接触到中文诗,并迅速与其相恋,至今犹然。
宇文所安认为,文学传统就好像神话里的宝盒:你把其中宝藏给予越多的人,你就会同时拥有更多别人的宝藏。但是,假如你想把这个宝盒锁起来,说“是我一个人的!”那么,它就只是一个空盒。
|
目錄:
|
序
致中国读者
初唐年表
导言
第一部分 宫廷诗及其对立面
第一章 宫廷诗的时代
第二章 对立诗论和隋代
第三章 隋代的遗产:魏征和李百药
第四章 太宗朝的诗人
第五章 王绩
第六章 上官仪
第二部分 脱离宫廷诗:七世纪六十及七十年代
第七章 初唐四杰
第八章 卢照邻:宫廷诗的衰退
第九章 京城诗
第十章 王勃:新的典雅
第十一章 骆宾王:诗歌与修辞
第三部分 陈子昂
引子
第十二章 陈子昂的诗歌生涯
第十三章 《感遇》
第四部分 武后及中宗朝的宫廷诗:680-710
引子
第十四章 文学机构
第十五章 在708年怎样写宫廷诗:形式,诗体及题材
第十六章 宫廷生活中的诗歌
第十七章 高氏林亭的一次私人宴会
第十八章 宫廷咏物诗
第十九章 其他应景题材
第二十章 武后朝的新歌行
第二十一章 杜审言
第二十二章 沈佺期
第二十三章 宋之问
第五部分 张说及过渡到盛唐
引子
第二十四章 张说
第二十五章 进入盛唐
附录一 宫廷诗的“语法”
附录二 声调格式
附录三 关于文献目录,作品系胪及资料选择
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宫廷诗的时代
在南北朝时期,从公元317年少数族征nF.:IL中国开始,直到589年隋朝重新统一全国,中国诗歌被迫适应了新的环境。在北中国,政治权力掌握在“野蛮”的军事贵族手中,诗人们不外是宫廷的文雅装饰品。在南中国,随着政治实体的日益衰弱,统治者花费于诗歌创作及各种优雅生活的艺术的时间,多于治理国家。这是一个贵族的时代,这一时代的中国诗歌受到了束缚。
在汉儒看来,文学的社会功用是对统治者进行褒贬,赞扬美德,批评腐败。文学的私人功用则是抒发个人的情感,但是这种情感被认为主要是对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及社会道德的反应。这种情感表现的价值是通过它们可以再现社会状况和诗人品德。此类态度肯定不是培育伟大想像文学的肥沃土壤,但是却广泛地使人们相信,他们在儒家的社会里为文学提供了合法的地位。在南北朝时期,这些与儒家价值观及文学、文化传统相关的联系几乎都被打破了。
儒家文学价值观及士大夫理想的幻灭,早在三世纪初就明显地出现了。起初,诗歌与朝政的分离,道德标准的打破,都表明是一种解放:诗歌在否定自身的行动中,发现了丰富的新主题,隐士诗、山水诗、道家哲理和想像诗纷纷涌现。然而,这种解放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儒家关于诗歌及个人经验对于国家和文化具有某种持久意义的鼓舞人心的设想消失了。尽管它不过是一种脆弱无力的设想,却又是一种必要的设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