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周易
》
售價:HK$
44.6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7.2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304.4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16.2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6.7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5.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 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部系统性的研究生教材,时隔两年,与时俱进推出修订版,与初版相比,此次修订幅度很大。
☆ 国内同类教材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域中的史料搜集最为全面。
☆ 本书的出版有助于开阔高等院校中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学生的历史视野。
☆ 2010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J10WA06
☆ 2013年青岛市第26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奖项编号:005
|
內容簡介: |
本书着重从历史学角度考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和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通过考察一些重大起伏点,诸如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遇到的挑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论争、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生产力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等,叙述陈说事情原委,分析归纳前因后果,借鉴汲取经验教训,研究总结历史规律,为当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本书内容博大精深,资料翔实可靠,行文规范流畅,结构浑朴完美,融思想与科学、知识与生活于一体,合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于统一。
-----------------------------------------------------------------------------------------------------------------
这次修订与初版相比,作者根据国内形势发展的情况,在充分吸收旧版编审意见和专家同行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较大幅度的修改和完善,主要在以下方面有重大变化:
1.在“绪论”中增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展现”部分。
2 在原作第三章后、第四章前增加了一章,即“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建国以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中国革命问题,即夺取政权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其中心内容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增加本章,可以突出这个中心。建国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中国建设问题,即发展生产力问题。本书第九章体现了这个问题。
3 在原作“第七章 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中,增加了“第四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4 对原作“第九章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进行了简化,作为一节,纳入新作“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生产力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这样做,也是为了与新增第四章相对应。
5 在“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中增加了“群众路线的当前实践”一目,阐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问题。
6 对原作中的其他不妥之处和文字错误进行了订正。
|
關於作者: |
王令金,男,山东平度人。1958年生,1976年参加工作。1980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读书。1984年,毕业分配到山东纺织工学院工作。1992—1993年,在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进修中国革命史硕士研究生课程。现任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中国革命史学会理事,山东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青岛市统战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近些年来,出版个人专著《中国革命概论》等2部,主编研究生教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及导读》等2部,参编著作《明史知荣辱》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略论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影响》等50余篇,承担中央统战部、山东省委统战部和青岛市委统战部调研课题6项,主持山东省、青岛市规划科研项目各1项。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市级奖励。
|
目錄:
|
目录
修订说明1
绪论1
一、马克思主义概念解说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4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展现6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研究框架7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其与各种“主义”的碰撞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8
一、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提供了现实需求8
二、中国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创造了历史条件1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19
一、西来欧美20
二、东来日本21
三、北来俄国23
四、简单的结论3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遇到的挑战31
一、各种新思潮的涌现31
二、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论战36
三、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41
第二章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4
第一节 论战的背景44
一、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44
二、国民党政府开始对全国实行统治53
第二节 不同观点的对立55
一、资本主义说55
二、封建说56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说57
第三节 论战的意义59
一、认清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是非,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59
二、培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1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创立63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63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63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状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64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65
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文化基础65
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衰交替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国际环境66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与科学内涵66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67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同“左”右倾错误的斗争72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88
第三节 毛泽东的历史功绩96
一、正确认识毛泽东的晚年错误96
二、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绩98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102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102
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先导103
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103
四、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引领作用104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106
第一节 中国国情决定:革命必须以暴制暴106
一、中国处于“国际帝国主义宰割下”107
二、中国封建军阀官僚实行残暴统治110
三、中国革命必须以暴制暴114
第二节 暴力革命道路的创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17
一、马克思主义传统革命道路:“城市中心论”117
二、适合具体国情的中国革命新道路:“乡村中心论”122
三、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意义130
第三节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坚持运用133
一、“农村包围城市”格局的逐步形成134
二、中国革命与反革命的战略决战138
三、“武装夺取政权”的最终实现141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误入歧途:“左”倾错误的泛滥145
第一节 “左”倾思潮逐步占据主导地位145
一、“左”倾思潮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145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误入歧途153
第二节 “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及分析159
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破坏了知识分子政策,影响了国家发展159
二、“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170
三、“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全国内乱,是非颠倒179
第三节 历史经验教训188
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不倒,共产党的本质未变188
二、掌握阶级斗争规律,不为表象所惑189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个人崇拜190
四、清除谬误,拨乱反正191
第六章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193
一、“两个凡是”的提出及其反响193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酝酿与发表195
第二节 进展的情况197
一、对真理标准问题的不同态度197
二、中央工作会议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向高潮201
第三节 讨论的意义203
一、解放了思想,清除了障碍,端正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203
二、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深远意义204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206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基础20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20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基础210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与现实213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213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16
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与重要意义220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与实践22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含义22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224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意义226
第四节 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28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含义228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31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32
第八章 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236
第一节 建设创新型国家236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236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涵238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241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41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242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242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243
第三节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244
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244
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245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247
第四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48
一、中国梦的提出248
二、中国梦的内涵249
三、中国梦的意义251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生产力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253
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理论253
一、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关于发展生产、建立工业化国家的论述253
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关于实现工业化、进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论述256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理论259
一、关于工业现代化的论述259
二、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论述260
三、关于国防现代化的论述261
四、关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论述262
五、关于实现现代化的综合论述266
第三节 江泽民关于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理论271
一、关于工业现代化的论述271
二、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论述274
三、关于国防现代化的论述276
四、关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论述279
五、关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论述282
第四节 胡锦涛关于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理论289
一、关于工业现代化的论述289
二、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论述291
三、关于国防现代化的论述296
四、关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论述299
第五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301
一、工业、交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302
二、农业、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306
三、国防、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310
四、科技、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313
五、文化、卫生、体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317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322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322
一、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质322
二、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326
三、实事求是的方法要求329
第二节 依靠群众,为民谋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目的334
一、群众路线的基本含义335
二、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342
三、群众路线的当前实践346
第三节 勇于胜利,不断进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347
一、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中国共产党人勇往直前,夺取了革命的彻底胜利348
二、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人历尽艰辛,取得了建设的辉煌成就352
三、改革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含义,中国共产党人披荆斩棘,赢得了改革的基本成功356
主要参考文献363
一、经典著作363
二、历史资料 363
三、学术论著365
后记367
再版后记368
|
內容試閱:
|
绪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渐次传入中国,被具有特殊国情、特殊文化、特殊群体的中国人民所接受。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润物无声地开始了。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层面上的不断推进,在理论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步形成为一门学问。21世纪初,中共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定为一个专业,设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研究方向。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按部就班地开始了。当前,弄清基本问题、选准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内容、掌握研究方法,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一、马克思主义概念解说
原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由马克思(1818—1883)、恩格斯(1820—1895)创立的反映无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学说,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进行革命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其诞生的标志就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这种思想学说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就是不断发展的,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其理论载体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出版的著作(包括生前尚未出版发表的),后人将其有时单篇出版,有时结集出版,其集大成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社会背景就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生产力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就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代表人物有康德(1724—1804)、黑格尔(1770—1831)、费尔巴哈(1804—187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代表人物有威廉?配第(1623—1687)、亚当?斯密(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其代表人物有圣西门(1760—1825)、傅立叶(1772—1837)。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是这样表述的,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更加明确地如此表述。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就是阶级性、革命性、继承性、创新性、科学性与实践性。
发展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追随者、捍卫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方法(一分为二、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因果分析、逻辑推理等)的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探讨解决本国实际问题所形成的思想理论观点。在这当中,俄国(包括前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及其两党重要领导人(诸如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同志)作出了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其理论载体就是反映这些人思想观点的著作、讲话及文件等。主要代表作有:《列宁全集》、《列宁选集》、《斯大林全集》、《斯大林选集》、《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等。
一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既有原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也有发展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
我们这里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主要是研究发展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顾名思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中国的东西,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进而形成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思想理论观点,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开始了。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理论,创建中国共产党,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开展工人运动;在国民革命时期,建立统一战线,同时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在土地革命时期,探讨中国革命新道路,等等。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他首先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接着,阐明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即“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不应当只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在此基础上,他进而强调:“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来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分离起来,是一点也不懂国际主义的人们的做法,我们则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同上书,第534页。随后,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以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理论观点。
在此,要注意区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已作了探讨,不再复述。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概念,最早提出是在1942年7月1日,朱德在《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一文中,他说:今天我们党已经积累下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正确地掌握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并且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理论。1943年11月10日,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出并使用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这一概念。1944年2月17日,彭真在中央党校作整风学习与审查干部的总结中,也提出了“毛主席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思想”这一概念。1945年5月,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更加明确地使用这一概念。他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而在最坚固的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党”,“中国共产党产生以来,产生了、发展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殊的、完整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这个理论,就是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与完善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15、333、335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概念的内在联系表现在它们都是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关系,其不同之处,前者侧重于讲过程,后者侧重于讲结果。其详细的联系与区别这里不作具体探讨。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
1.从20世纪之交到20世纪20年代末,是浅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这一时期主要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创建中国共产党,制定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政策,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等,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大革命最终还是由于种种原因陷入失败。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上局限于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消化和吸收,在研究当中,尚欠深入,在运用当中,过于照搬,所以,效果不尽人意。从操作层面来看,陈独秀犯了学究气、家长式、一言堂的错误,进而陷入右倾错误;瞿秋白与此相反,犯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错误,即“左”倾错误。这些错误教训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成熟起来。
2.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50年代中期,是深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这一时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抗日反侵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探索国家的出路及前途、探索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武装全党。为此,中共中央成立了《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并于1951年10月、1952年4月和1953年4月相继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卷(1966年7月,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991年6月,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2版),在全国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1952年10月7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要求全国高校有分别地开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或“马列主义基础”等课程,以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随后,高等学校从未间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1953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其主要职责是系统地有计划地翻译出版马恩列斯的全部著作。随后,马恩列斯著作“全集”、“选集”和部分单行本相继出版发行(1995年6月,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和《列宁选集》第3版)。这些工作的开展,大大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3.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是歪曲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这一时期,提出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都是不正确或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时期,由于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误入歧途。表面上高喊马列主义口号,实际上背离马列主义实质,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这种错误达到顶峰。即使“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左”的错误也未得到彻底纠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然处于误区之中,所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还是脱离实际并带有错误的倾向。
4.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是继续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这一时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国两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随后,大张旗鼓地开展拨乱反正工作,纠正“文革”的错误,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些工作本身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新步入正轨,并为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重新认识中国的国情,即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新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重新描绘中国的发展蓝图,即小康社会及四个现代化;等等。这一切,进而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迄今为止,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四大正确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上述成果,被概括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展现
我国权威工具书《辞海》对“规律”一词作了这样的解释:“规律,亦称‘法则’。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是反复起作用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但能认识它,利用它来改造自然界,改造人类社会,并且限制某些规律对人类生活的破坏作用。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受到阶级性的制约和影响。特别是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同人们的阶级地位关系更加密切。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对十分丰富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认识规律。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客观规律,并用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440页。
根据上述解释,可引发出以下认识结论:(1)规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抽象物。它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不可否认,只有承认。当然,这种“抽象物”,有时可能尚未被人们析出(包括总结、揭示、认识、把握等)。即使如此,也不能否认它的存在。(2)规律分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两类。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而社会规律离开人们的活动就不存在。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社会规律随着人们活动的变化时常发生变化。发现和利用自然规律比较顺利,而发现和利用社会规律比较困难。(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显然是属于一个历史过程的客观事物,当然也就存在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属于社会规律。不过,其规律不一定只表现为一条。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庞杂的历史过程,所以其规律很有可能表现为多条。再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规律的表现,也很有可能不是同样反复。但是,它的一些基本原则、基本形式、基本要求还是大致不变的。
因此,我们的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众多历史现象,分析、总结、归纳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为人们认识和利用这方面规律,提供借鉴。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研究框架
1.研究对象
本学科以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大舞台为出发点,考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大致过程,抓住一些有关的重大起伏点及其影响,探索历史轨迹,研究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为当今现实服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要素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客体要素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所以,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何以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成果,同时研究马克思主义怎样与中国实际正确地结合。
2.研究内容
本学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其与各种“主义”的碰撞。(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斗争。(3)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及指导意义。(4)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中国化的理论原则与实践结果。(5)20世纪六七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非正常命运及其错误剖析。(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现实意义。(7)马克思主义发展生产力思想中国化的理论阐述与实践成就。(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以上八个方面,基本上可以涵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本学科要借助世界近现代史资料、中国近现代史资料、中国革命史资料、中共党史资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资料等,运用历史的方法去研究本学科,即将本学科纳入历史的范畴去考察。在考察问题时,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要选择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关历史问题去考察。通过研究,得出尽可能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其与各种“主义”的碰撞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当时的中国已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漩涡,因此,各种思潮纷纷涌现,各种“主义”相互碰撞。在此当中,马克思主义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