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转型中的微力量: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

書城自編碼: 225746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新闻传播出版
作者: 文远竹
國際書號(ISBN): 9787510073212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4-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79/152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2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59.8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58.9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2.7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4.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5.1
《上海会展业发展报告.2014》
+

HK$ 82.6
《新闻摄影》
+

HK$ 44.3
《读书这么好的事(复旦版青少年悦读文库)》
+

HK$ 106.2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
內容簡介:
本书作者将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放在一种历史演进和时代转换的宏大背景下进行开拓性、创新性的研究。在考察微博公共事件的产生背景、发展进程以及传播模式、传播观念的基础上,探讨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的类型、特征、组织动员过程、意见领袖与公众参与的关系及心理因素、公私权力的力量博弈、公众参与的政治效能感以及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对中国公共领域建构和转型中国的特殊意义等。
目錄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对转型中国的特殊意义(代序) /1
引言/1
一、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热点事件中的热门话题/1
二、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研究的历史回顾/4
三、探讨微博公共事件走势及和谐发展之道:本书的价值追求/14
第一章 公众参与的理论溯源与现实观照/1 6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概念界定/16
一、政治参与: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16
二、公民参与:政治参与的一种高级、成熟形式/17
三、公众参与:社会大众影响公共事务发展和治理的行为/19
第二节 中国语境下的公众参与/22
一、公众参与的历史考察/23
二、新时期公众参与的新进展和面临的困境/27
第二章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类型及特征/31
第一节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类型/31
一、微博公共事件的定义及类型/31
二、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类型/34
第二节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特征/39
一、群体性/39
二、草根性/40
三、匿名性/41
四、互动性/42
第三章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组织动员/44
第一节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与集群行为/44
一、作为集群行为的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44
二、从价值累加理论看“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的公众参与行为/46
三、从社会挫折理论看“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的公众参与行为/48
第二节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组织动员模式/50
一、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是一种基于组织动员的行动/50
二、以“宜黄拆迁事件”为例看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组织动员/51
三、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组织动员模式及两种理论解释/54
第四章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意见领袖与公众参与/58
第一节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意见领袖/58
一、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的中介功能/58
二、从“微博解救乞讨儿童行动”看意见领袖在公众参与中的作用/59
三、意见领袖与公众参与的关系:两种理论视角的解读/64
四、意见领袖的平民化:以“郭美美事件”中的“@温迪洛”为例/65
第二节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名人微博与粉丝效应/67
一、名人微博传播模式与明星崇拜现象/68
二、姚晨的微博:粉丝个体情感投射的对象/70
三、名人微博的粉丝效应/73
四、粉丝的分化与对立:以“孔庆东事件”为例/75
第三节 微博名人与粉丝的关系:共建了“名人微博亚文化” /77
第三节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微博推手”与“微博水军” /78
一、“微博推手”引导公众参与的特点及组织运作方式/79
二、“微博水军”的组织工作流程和炒作技巧/83
第四节 微博公共事件中意见领袖与公众参与的心理分析/86
一、微博公共事件中意见领袖的心理特点/87
二、微博公共事件中普通公众的心理特点/88
第五章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力量博弈/95
第一节 微博公共事件中公私权力的博弈/95
一、微博公共事件中公私权力博弈的特点/95
二、微博公共事件中公私权力博弈的过程/97
第二节 微博维权与底层抗争/103
一、微博维权降低公众参与公私权力博弈门槛/104
二、微博维权的实质:话语权的博弈/106
三、微博维权:当代中国社会底层抗争的一种全新手段和模式/109
第六章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政治效能感分析/1 1 2
第一节 公众参与、媒体接触与政治效能感的关系/112
一、公众参与、媒体接触与政治效能感的概念解析/1 12
二、公众参与、媒体接触与政治效能感的关系分析/1 14
第二节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与政治效能感的实证研究:以“广州保卫
粤语事件”为例/116
一、 “广州保卫粤语事件”的传播路径及媒体接触/1 17
二、 “广州保卫粤语事件”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122
三、 “广州保卫粤语事件”案例的研究发现/125
第七章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控制/1 33
第一节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及其控制/133
一、微博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种类/133
二、微博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原因分析/136
三、微博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控制/139
第二节 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引导与管控/142
一、对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进行引导的必要性/142
二、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政府引导与管控/145
三、微博公共事件公众参与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控制/147
第八章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与公共领域的建构/1 52
第一节 微博与公共领域/152
一、公共领域理论概述/152
二、微博与公共领域的关系/155
第二节 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与公共领域/157
一、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与公共领域关系研究综述/157
二、公共领域在中国的建构:基于几起典型微博公共事件的分析/158
三、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建构中国公共领域的前景/161
中外文参考文献/163
一、中文部分/163
二、英文部分/167
附录:微博公共事件年表(2009年- 2013年) /1 71
后记/1 80
內容試閱
国外学者对公共事件的研究起步较早,绝大多数集中在突发卫生事件和突发灾难事件这两类公共事件上。对这两类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的研究是他们研究的重点。而这方面的研究又主要集中在“国家政治体制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政策和立法、应急管理政策效果的研究、应急管理技术性政策等三个方面”’。许多学者从信息沟通技术与地理信息科学这两个方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进行研究。他们普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与公众进行信息沟通是政府机构的一项重要功能,信息沟通技术与政策对于引导公众参与心理,促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顺利完成具有积极作用。还有学者通过研究已有的突发公共事件公共沟通模型以及案例,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条件下政府公共信息政策的构成以及存在的变量。:
中国国内的学者基于截然不同的国情,将公共事件研究的焦点放在群体性事件和媒体公共事件这两类公共事件上。对集体上访、讨薪、集会等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之多,更是成为了一大中国特色。而这些所谓的“群体性”事件,在国外的一些研究者来看,只不过是司空见惯的民主权利之一,不需要进行太多的研究。在群体性事件方面,于建嵘、李连江、欧博文、王洪伟等国内社会学学者此前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研究结论和理论框架。但这些研究,几乎都侧重于农民、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底层民众的抗争内容与行为模式的定性研究,多从社会学上进行逻辑建构,而较为忽略底层民众提出诉求和实施抗争所依赖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模式,缺乏传播学的视角分析。
在媒体公共事件方面,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陈韬文、邱林川、李立峰、朱顺慈等学者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尤其是对互联网、手机、网络视频等新媒体公共事件的研究既面向经验事实,进行视角独特的案例分析,又依据经验事实或理论分析质疑既有理论假设。他们的研究将公众使用新媒体的行为放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进行考察,并探讨了这种新媒体的使用对公众、对事件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2009年1月举办了“新媒体事件”深度工作坊,来自两岸三地的数十位传播学者就新媒体事件的特点、网络事件中的情感动员、新媒体事件中的谣言分析、新媒体事件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关系、新媒体事件中的网络参与、网络论坛与城市社区建构、社会运动中的网络表达以及手机公民社会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研究。但可惜此时微博在中国大陆仍处于萌芽时期,微博公共事件还没有进入他们的研究视野。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